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季·物质师生说|袁澜清:从上科大 踏上地面的第一步

袁澜清 上科大物质学院
2024-10-31

个人信息

     袁澜清

     物质学院物理专业 2016级本科生

     来自上海市复旦中学

  • 爱好:蹦迪、人文摄影
  • 录取收获:
    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全奖博士(附额外奖学金)University of Chicago, Physics PhD (with additional Robert R. McCormick Fellowship)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学全奖博士 UC Santa Barbara, Physics PhD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全奖博士  UC San Diego, Physics PhD (with additional Physics Excellence Award)

  • 在校情况:
     2017~2018 优秀奖学金2017~2018 2018~2019 三好学生2018~2019 院长奖学金2018~2019 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2018~2019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专业(Berkeley Physics) 3+1国际交流2019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先进光源(LBNL ALS research affiliate)2020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20届上科大优秀毕业生

袁澜清在劳伦斯国家实验室 




四年前,校园开放日,面试中。教授简单翻了翻我的材料,问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你想学物理?”-“因为物理是最基本的科学吧,我想知道这个世界的终极规律。”-“那你怎么说服我录取你呢?我今天一天见了好多和你一样的考生,有些在学科竞赛拿到了很高的名次,有些高中里就已经发了专利。你有什么特别的呢?”-“我没什么特别的,但我真的很好奇吧……”……这两个问题不断地在我上科大的四年里反复在我脑中闪现,或是说折磨。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当时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尴尬,勉强地挤出了这个答案。作为上科大学生的四年,是我对当年开放日里的回答探索而重建的一个过程。  
第一篇:压力•动力

在上科大,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起点低又资质平凡的人。我来自一个上海排名五十开外的普通中学,竞赛或是模联之类的经历都和我没什么关系。甚至作为高考难度较低的上海考生,我高考数学114/150在这所科技大学里恐怕“独孤求败”。当初选择了上科大和物理专业纯粹是觉得,相比于传统985和传统“好专业”,上科大和物理更“酷”一点吧。当时的我甚至连“酷”在哪里都不知道,只记得高中时参加的招生宣讲会里江校长说“建设一流大学不是目标,把学办好了自然就是一流大学”真的打动了我。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开始了大学生活,而不知道迎接我的第一年实际是学业的修罗场。

上科大对学业抓得很紧。第一学期就是三门理论课两门实验课加上若干通识课程,而作为物理专业的我在普通物理I这门课里两次期中考试无一合格,高等数学I期中考试也是低空飞过。按照高中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上课没有理解透彻,课下看书反而越看越不懂。更令我恐慌的是,身边许多同学似乎对我眼中的挑战驾轻就熟,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物理的难度而学起了电动力学、分析力学等高阶课程。不止于专业,许多同学的人文素养也相当卓越,在法与社会的通识课程中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仿佛有过目成诵的能力。也有人在学有余力时发展了自己音乐或是体育上的兴趣爱好…… 很难忘记大学开始时我感受到的压力,和一次次在图书馆为能达到平均分学至深夜回宿舍路上却看着同学们背着乐器或是球拍的身影时那种辛酸。虽然优秀的同学,勤奋的校园氛围带来了压力,但也为我带来了后续的源源动力。

上科大的一个优势是本科生与导师的亲密关系,学校的书院导师制安排了教授担任本科生导师,和我们沟通交流,指点迷津。在一次导师组出游活动中我就向我的书院导师物质学院江怀东教授表达了我对自己天资不足的失望,尤其是当时学到了狭义相对论我就感到自己的理解速度比同学都要慢很多。当时的我本以为作为教授的导师一路出类拔萃不能理解这种平庸之痛,但导师却亲切地告诉我自己作为教授了仍然有很多东西感到学起来心有余力不足,而坚持不懈地付出并且及时调整方法往往能减少和强者的差距,甚至超越。得到了教授的鼓励,我不再纠结于失败和比较,经历数不清多少次熬夜之后,我终于在大一的末尾逐渐掌握了大学学习的方法,心态上也能心平气和的正视自己的强项和弱势,规划自己的每一项学习,并开始探寻适合自己的方向。



在先进光源科研期间的手写笔记 


第二篇:迷茫与探寻
解决了“生存问题”后,第二个接踵而至的挑战是“何去何从”。产业还是科研?上科大为两种选择都提供了丰富的产业实践、科研实践资源提供给学生尝试,而这对于当时完全没有规划的我确实提供了很大帮助。大一设计思维课程里让我对创新产业萌生了兴趣,并在结课后和几个同学联手建立了SEM LAB,一个下属于创管学院的创客社区,将目标设为了“帮助青年成长”。期间我参与了几个技术、批判性思维科普和workshop的筹办工作,和几个同学一起管理运营创管学院的Prototyping Room,还参与了HultPrize@ShanghaiTech的组织。在SEM LAB的经历让我对创新产业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而大一的社会实践和大二的产业实践则让我对新兴技术产业有了沉浸式的体验。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我们社会实践小组捕捉到了工业区内的务工者普遍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却缺乏配套的娱乐设施这一痛点,基于设计思维讨论了在慈溪新工业区发展城市娱乐方式的可行性。而在实践期间,我们也亲眼见到了这个发展不均衡,而在北上广以外也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祖国。 而在科研实践方面,大一的暑假里我申请并加入导师江怀东教授组里开始了第一段实验室经历。我在江老师的X射线相干衍射成像研究组里参与组会和一些实验技能、仪器使用的训练,让当时尚不知科研为何物的我感到非常兴奋。作为一个刚刚大二的学生,我就有机会接触到像扫描电子显微镜这样昂贵的设备,并且有幸在毗邻学校的上海光源——这个全国投入最大的科研设施里进行的实验。组会里我也对科研的思考方式以及领域的前沿进展有了浅层的认识,也非常幸运地有师兄师姐愿意耐心地帮助我理解文献,江老师也很热心地与我分享经验与规划。虽然我做的都是些像制样这样很基础的训练也还没有得到我自己的课题,也远远无法和已经在顶刊上发表了自己论文的同级同学相比,但待在实验室里总给我一种充实的感觉,这种模糊的幸福感便是我对于科研的初印象,也因此不太坚定地决定尝试从事科研。大三开始,我参加学校的3+1国际交流项目,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学习,并且第二学期里得益于江老师的帮助加入了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先进光源的软X射线Tomography中心科研学习。与大二时的小打小闹不同,这次一上来我就得到了一个独立的课题,要求我设计程序修正荧光Tomography的B-L衰减,这让我十分兴奋似乎终于到了我大展拳脚的时候。这个课题属于偏向技术的应用物理,其数学原理和物理图像是直观的,似乎代码实现也不困难,在项目开始的第一个月我就完成了第一份代码并且在测试中输出了预期中的结果。

袁澜清在科研中应用粒子物理模拟软件

当时的我很兴奋,仿佛自己也在不久的未来能加入“有文一族”。而事实是残酷的,现实一脚将我从过家家式的幻想里踢出——虽然测试得到了预期的结果,但是运算速度远远不够,哪怕用全球最先进的计算机也要算上几百年才能得到我们所寻找的修正。至此,研究的重点转到了算法的优化上,对我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而由于是全新的研究方向我能从组里受到的帮助也比较有限。进展十分艰难,几天都得不到一丝进展是常态。更不幸的是,暑假里有因为一些个人原因白天必须在奥克兰的一所小学做高强度体力劳动的校工,到了晚上再熬夜做研究使我极度疲惫。另一方面,我感到日复一日的调整、测试代码和理想中物理那种简洁的美感相去甚远,不断地挫折和枯燥的重复也令我失去了动力。计划申请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我在大三暑假依然没有做出任何像样的工作,而在伯克利同样走物理科研道路的同学们基本都已经至少在大型会议中做过报告,甚至身边朋友的H-index已经达到了5。看着同学们都顶着课业压力充满热情地做研究并得到一系列出色的成果,而我甚至连是否喜欢自己现在课题都不敢说,我的心态仿佛又回到了大一刚到上科大时的压抑。强者的阴影和生活的压力迫使我再次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我真的喜欢做物理吗?



袁澜清和伯克利的合作博士生

(摄于LZ暗物质实验装置海报前)

 



第三篇:回到地面
回忆起大学生活里的几个快乐瞬间,其中有学到分析力学里Noether Theorem时对于“变换中不变性”的震撼,有固体物理学到Ising Model相变时对于“More is different”的惊讶,有广义相对论里Expanding Universe metric纯粹美感给我的折服…… 这些快乐是真实的,是纯粹的,与我和别人相比谁强谁弱无关的。事实上我对规律的好奇应该也是真实的,但我缺乏了“坐冷板凳”的决心。在伯克利的噪音分析课程office hour中,我也与Bernard Sadoulet教授表达了我的困境。教授给了我很多中肯的指导,并鼓励我去追求自己更向往的基础物理,脚踏实地把学问做好。Sadoulet教授是粒子物理实验学大家,他的一生对包括发现了J/ψ 和W, Z boson等载入史册的实验做出巨大贡献,并且是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领军人,而古稀之年他仍与理论学家联合在探索探测graviton的可能性。他用自身的传奇生涯教会了我作为一个实验学家如何真正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对于一个实验学家,你面前的仪器里的每一个物理过程对你来说都该是透明的,而不是只会读数”

享受“dirty”吧!此刻我才明确了自己对基础物理的追求并做好了全身心投入的准备。此后也得益于他的推荐,我在Dan McKinsey教授组开始了超流氦探测暗物质的前期测量实验,负责用GEANT模拟来帮助识别氦-4中子散射闪烁光量测量实验信号里的绝大部分工作。有了正确的科研态度,我的工作快速逐步步入正轨,甚至我在完成实验装置和物理过程的建模后还创新地在模拟中加入比实验更多的光电倍增管来提升数据的模拟收集效率,得到了教授和师兄的认可。我模拟的中子散射能谱从服务器传回显示在我屏幕上的那一刻,我再次感到了那种纯粹的快乐:自己的工作终于能为帮助我们或多或少地认识暗物质的本质做了一丝贡献,似乎我离幻想中追求的终极规律进了一小步,由我自己在地面上踏出的一小步。

袁澜清和Ori Ganor教授

(摄于General Relativity课程的office hour期间)

我想到了这里我终于做到了校训中的第一项:立志。虽然强者的阴影时不时再次笼罩,对自我的怀疑也不时复现,我也已经清楚了未来的方向。踏踏实实把物理做好吧。临近毕业,回忆起四年前选择上科大的无心之举恐怕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当时因为江校长说“建设一流大学不是目标,把学办好了自然就是一流大学”被圈粉而报考,现在我也懂得了“成为厉害的物理学家不该是目标,把工作做好了自然就是好的physicist”。四年前的我一定很难想象一个天资平庸而弱小迷茫的我能走到多么远的地方,而这一切无法脱离上科大带给我的导师,实践资源,交流机会,还有志同道合的同学。从这里,我认识了自己是谁,也看到了世界,也回到了地面。衷心希望我的经历能带给正在挫折之中的学弟学妹带来一些启发,也能让高中生看到上科大能给可能现在还不那么出色的你提供的可能。




毕业寄语


江怀东(物质学院正教授、袁澜清书院导师):在上科大的四年,作为导师,很高兴看到袁澜清同学从入学时的懵懂青涩到如今的成熟稳健。学海无涯,但你不惧困难勇敢地向着更深更远的地方遨游,在漫漫求学路上能够抓住机遇,探寻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你用才智和努力取得今天的收获,又将以自信及毅力迎接明天的挑战。毕业即是一段旅程的结束,亦是新的开始。愿你今后科研之路笃行致远,不负韶光!


林俊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袁澜清在美国时的科研同事):袁同学在我们的科研小组进行了大约半年科研实习(2019年7月到2020年1月)。在这短短半年时间里面,他出色地完成了他担任的科研任务。我们的科研方向是暗物质直接探测。具体上,他在短时间里面学习了粒子物理模拟软件Geant4,并成功运用到我们的超流氦四探测器模拟当中。另外,在圣诞节假期期间,他还每三天到一次实验室来,协助我灌液氦到实验仪器里面。他的工作受到科研小组包括教授以及博士生在内的一致认可。我认为他是在我所遇到过的本科生科研实习里面表现最好的之一,他将来有潜力成为优秀的物理学者。


供稿:袁澜清


排版、编辑:项逸炜、王成





上海科技大学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科大物质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