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译林海音语言的密码——《冬阳•童年•骆驼队》(第1课时)课堂实录及评点

诗画绍国 诗画绍国 2024-01-10


广东省深圳市园岭实验小学   特级教师

肖绍国/执教


浙江省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级教师

周一贯/评点




驼铃声声入课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台湾著名音乐人小轩曾经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梦驼铃》,听过吗?



生:听过。


师:听过。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大屏幕出示),谁来读一读?


生:“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


师:由于是歌词,你读得一顿一顿的,你是否想唱?(笑)好的,读得不错。歌词中有一个词儿,叫“心坎”,是人体的哪个部位?摸一摸,就是心窝、心头,是什么在敲打着人的心坎?


生:驼铃声。


师:还有一首歌,名叫《月牙泉》,词作者杨海潮先生这样写道(大屏幕出示)——谁来读?



生:“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彷佛又回月牙泉。”


师:是的,耳边响起的依然是什么声儿?


生:驼铃声!


师:听着,听着,仿佛又回——


生:月牙泉。


师:月牙泉是歌者的心灵故乡吧!我想,应该是。我们再来看,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大屏幕出示),谁来读?好,你来!


生:“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评点:从歌词导入后,在未揭示课题和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先提出课文中的那一句““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可谓先声夺人,为全文的导读起到了定向、定调的重要作用。想起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久去寻找它。”美哉创意!


师:读得真好,耳边响起的还是什么声?


生:驼铃声!


师:(板书:驼铃声)当中有一个词儿叫“悦耳”,注意“悦”字的偏旁,什么偏旁?


生:竖心旁。


师:铃声响在耳边,其实也响在——


生:心里。


师:预习过的同学已经知道,其实这段文字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篇课文,题目叫——


生:《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注意文字中间的那两个小圆点,多像两颗珍珠串联起暖暖的冬阳,纯纯的童年,还有那长长的骆驼队。就那种感觉,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小名英子,(板书:英子)叫起来很亲切,来,我们一起来叫一声——英子。


生:英子!


师:好听,特别好听。英子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在老北京的城南度过,后来她们举家搬去了台湾,这篇文章是英子离开故乡50多年后,在台湾写就的一部怀旧小说——《城南旧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的出版序言,印在这本书的扉页之中,可见英子对这篇文章的喜爱之深。

驼铃声声入味来

师:在暖暖的冬阳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让我们循着驼铃声走进英子的童年。来,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放开声音,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伴随着驼铃声,英子回味了童年冬阳底下和骆驼的哪些往事?好,按自己的节奏,开始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同学们都读完了,有的孩子已经在读第二遍了。看得出随着你们读完课文的最后一个字儿时,你们的心也肯定跟随着英子一同去了一趟老北京,看见从城墙跺边缓缓走来的骆驼队了吗?


生:看见了!


师:好,循着驼铃声,英子回味了童年冬阳底下和骆驼的哪些往事?我们一件一件地理一理,谁来说?



生:学骆驼咀嚼。


师:嗯,学咀嚼,第一件。(板书:学咀嚼)这个 “嚼”是多音字,还可以读成——


生:“jiáo”。


师:比如下文中“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这个字笔画很多,比较难写,来,我们一起来写一个,左边是一口,要往上靠,嘴巴是长在身体的上方的,右边的笔画较多,我们一笔一画地交代清楚,骆驼“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我们“慢慢地写,总会写好的”。


生:学写“嚼”。


师:这是一件事,还有吗?


生:关于铃铛的遐想。


师:是的,她跟她的爸爸在谈铃铛的用途。(板书:谈驼铃)还有吗?


生:看骆驼掉皮毛。


师:看骆驼掉皮毛,她想用剪刀去给骆驼剪一剪,是吗?看骆驼垂下来的驼绒,好的。(板书:看驼绒)最后请你说。


生:最后一件事是怀念骆驼队。


师:她在问她妈妈什么事儿?


生:骆驼到哪里去了?


师:是的,问骆驼夏天的行踪。(板书:问行踪)


师:在“铛、铛、铛”的驼铃声中,英子傻傻地学骆驼咀嚼,轻轻地谈驼铃,愣愣地看驼绒,连连地问行踪,好像她的童年跟骆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预习的时候,你数过整篇文章“骆驼”一词一共出现几次吗?


生:没数过。


师:没数过没关系。我已经数过了,单“骆驼”一词,共出现19次,还有8次用“它们”一词代替“骆驼”,加在一起一共27次,多吗?


生:多!


师:英子的童年注定跟骆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在文章的结尾,远离故乡的英子动情地写道(指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评点:循着驼铃声,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自然地以“英子回味了童年冬阳底下和骆驼的哪些往事?”引导孩子概说了四件事,也理清了课文的结构。与此同时又“单挑”了“骆驼”一词一共出现了27次,顺理成章地复归于“我默默地想……”那一句。确实,文有文“气”,课有课“气”,教师循“气”而下,一气呵成,遂成开读之精彩,其教学智慧,可见一斑。


师:听老师读这一段话。同学们把感觉聚焦到这段话的节奏上,听,这段文字在节奏上带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范读)什么感觉?节奏上?


生:缓慢。


生:舒缓


师:欸,林海音写驼铃声的文字节奏是这样缓缓的,再来看看写驼铃声的那两段歌词,你们听我唱一唱,听,在节奏上有什么感觉?(教师现场演唱《月牙泉》中的歌词)


生:很慢很舒缓。


生:各种哀伤的感觉。


师:有一点淡淡的忧愁。再听。(教师现场演唱《梦驼铃》中的歌词)什么感觉?


生:悠扬的。


生:缓慢的。


师:就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读文章结尾的这段话。


生:(缓缓齐读)“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评点:从“舒缓”中见忧思,对故乡、童年的怀念之情,“剪不断,理还乱!”教师这一点拨,可谓提纲挈领,既是行文特色,也是语言特色,更是情感特色,共同构成了课文的主旋律,再度强化了“我默默地想……”那一句。我以为,肖绍国老师深谙林海音语言的特色,破译了林海音语言的“密码”。

驼铃声声入言来

师:其实,在《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中,又岂止在文章的结尾处呈现出“缓缓的”语言节奏呢?比如,打头的第一句,你听我读——“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哪一个字儿,一下子映入了你的眼帘?


生:“停”。


师:“停”,正因为“停”下来,英子才可以慢慢跟我们讲——


生:学咀嚼、谈驼铃、看驼绒、问行踪……


师:(接)等等关于她和骆驼的点点滴滴往事。我不知道孩子们对于这四个特写镜头,你们对哪个镜头特别感兴趣?我来做个调查。对“学咀嚼”特别感兴趣的,(学生纷纷举手)这么多啊!“谈驼铃”,稍微少一点;“看驼绒”,也有;“问行踪”,有。


师:看来,大家都对英子“学咀嚼” 特别感兴趣。那好,我们来读读英子“学咀嚼”的这段文字,你觉得哪个地方的细节描写最有趣儿,你就细细地体味体味,咀嚼咀嚼文字的味道。


(学生自读体味)


评点:“自主选择”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对“生本课堂”的呼唤,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也是对课堂“不确定性”的追寻。教师要从“过度预设”中跳出来,呵护学生对课堂资源的自主消费。


师:你觉得英子哪个地方的细节描写特别有趣?读着读着就想笑。


生:“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生:“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师:哪个地方特别有趣?


生:我觉得“大鼻孔里冒着热气”和“交错地磨来磨去”特别有趣。


师:欸,那小烟囱似的大鼻孔冒着热气,特别有趣,是吧?好的,我们一句一句地来体味,千万不要轻易地放过。


(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jǔ)嚼(jué)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师:冒号以后,有三句话,先看第一句。“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这句话很特别,特别在哪里?


生:特别在用了三个“那样”。


师:如果就用一个“那样”,你们听我读一下。“那样丑的脸,长的牙,安静的态度。”感觉一样吗?节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记得电影中的慢镜头吗?哪句话带给你慢镜头的感觉?


生:书上的那一句,三个“那样”。


师:欸,就是三个“那样”,慢镜头的感觉,谁来读一下。


生:“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师:读得好,这就是电影中慢镜头的感觉。


师:第二句话,刚才那位孩子说了,他说“大鼻孔里冒着热气”和“磨来磨去”。注意“磨来磨去”这个词语,其实是对“交错”的解释,如果从词语的构成上去观察它,它是什么词?


生:叠词。


师:什么形式的叠词。


生:ABAC型。


师:用叠词和不用叠词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听我读读:“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着,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通顺吗?


生:通顺。


师:当然通,但是感觉一样吗?节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磨来磨去,荡秋千的感觉,谁来读一下?


生:“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师:是啊,“磨来磨去”多有味道啊,好极了。


师:最后一句话——“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哪一个字,境界、味道全在其中?


生:“呆”。


师:这一“呆”就真的了不得了,这一“呆”,就将我们的眼前的镜头放慢了,拉长了,定格了。慢镜头就需要我们看得特别真切,看得特别生动。让我们一起来看,闭上眼睛:“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睁开眼,你看到一张怎样的骆驼的脸?


生:难看的脸。


师:你看到了骆驼脸上那高高前突的颧骨了吗?


生:看到了。


师:丑吗?


生:丑!


师:超丑!(学生笑)继续,闭上眼睛:“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长的牙……”睁开眼,你看到一副怎样的骆驼牙?


生:很长的牙。


师:你看到骆驼的长牙上积着一层厚厚的黄渍了吗?


生:看到了。


师:丑吗?


生:丑!


师:你看到一副怎样的骆驼牙?


生:比兔子的牙还大的板牙。


师:那当然啰,它是骆驼呀!(众笑)你看到了骆驼上牙和下牙中嵌着的草根了吗?


生:看到了。


师:丑吗?


生:丑!


师:你看到骆驼这样的牙怎么想?


生:好恐怖,感觉要把人吃掉。


师:你看到了骆驼那恐怖的牙齿四周流淌着的白沫子了吗?


生:看到了。


师:丑吗?


生:丑!


师:继续下去,闭眼:“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安静的态度……”睁开眼,你看到骆驼一种怎样的态度?


生:我看到骆驼盘着腿,一动不动在那里吃草的态度。


师:你看到了骆驼不紧不慢的态度了吗?


生:看到了。


师:还丑吗?


生:也不是特别丑。


师:那个男孩子,你看到骆驼一种怎样的态度?


生:我看到骆驼一副安静的样子。


师:你看到了骆驼悠悠然然的态度了吗?


生:看到了。


师:还丑吗?


生:不丑了。


评点:用三个“那样”的排比和一个“磨来磨去”的重迭,不仅推进了对语言的深度品味,又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写出的是骆驼的“丑”,却也正是骆驼极具特征的“美”。从“审丑”中融通了“审美”。这是“意美以感心”;重迭和排比的形式,是“形美以感目”;“慢镜头”的话语节奏,则是“音美以感耳”。此处对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的研读,确实可圈可点。


师:你亲近它还来不及呢!请同学们把眼睛继续闭上,伴随着老师的描述让我们在脑海中尽情想象(音乐《禅思组曲》响起):你瞧,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睁开眼,看大屏幕——


(课件播放《城南旧事》英子学咀嚼的片段,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声)


师:看到骆驼咀嚼了吗?看到英子学咀嚼了吗?


生:看到了。


师:有趣吗?


生:有趣。


师:电影的节奏和文字的节奏吻合吗?


生:吻合。


师:就这种感觉,如此的悠然。就这种感觉,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来读,你就是小英子,你看呆了——


生:(徐徐地)读这一段文字:“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jǔ)嚼(jué)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师:你也是小英子,你看呆了——


生:(傻傻地)读这一段文字。


师:是的,我们都是小英子,我们都看呆了——


生:(缓缓地)齐读这一段文字。


评点:“有感情地朗读”之“情”从何而来?从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而来;从教师引发学生的丰富体验中而来。它既不是由“造情”而生,更不是矫情之作,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此处教师的细腻引领,使得学生得以能以意启读,以读悟情,可谓功夫独到,值得细细琢磨。

驼铃声声入梦来

师:这种感觉太妙了,如此的悠然,如此的自在,如此的陶醉,要不是时间的关系,我真想跟大家一起再到谈驼铃、看驼绒、问行踪的三个镜头中去体味一番……是呀,英子和骆驼在冬阳底下的往事就这样缓缓地流淌着,还有那“铛、铛、铛”的驼铃声。我们再回到一开始那两段歌词和英子的那段话上。



(大屏幕出示: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小轩《梦驼铃》

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彷佛又回月牙泉。——杨海潮《月牙泉》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看看都是在什么时候响起驼铃声?第一句,你说!


生:攀登高峰时。


师:他望哪里?


生:望故乡。


师:说明他在哪里?


生:他在故乡山上。(众笑)不,他在高峰上望故乡。


师:他人在故乡吗?


生:不在故乡。


师:他人长大了吗?


生:长大了。


师:他离开童年了吗?


生:离开了。


师:第二句,我说了,月牙泉是歌者的心灵故乡,什么时候响起驼铃声?


生: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的时候响起驼铃声。


师:说明歌者在外边——


生:在外边怀念自己的故乡。


师:是啊,月牙泉是他的心灵故乡,他远离故乡,远离童年。第三句更不用说了,是英子在——


生:英子在离开北京远离童年的时候响起驼铃声。


师:关于驼铃声的歌曲也好,文字也好,节奏都是如此的——


生:舒缓。


师:问题就来了。现在你的脑中迸出了什么问题?


评点:以激发学生之疑推进读书,十分重要。课堂教学应当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是生命活力的体现,也是学习活动的规律。可是,当下的课堂中,“确定性”太多,教师基本上走单向的“预设”,而消解了十分重要的“生成”。


生:驼铃声在响的时候应该是非常清脆的,为什么作者在写的时候是缓慢、舒缓的?


师:为什么节奏都是那样的舒缓呢?这是节奏问题,还有呢?


生:为什么驼铃声都是代表怀念故乡和童年的?

师:也就是说,驼铃声为什么总是在远离故乡远离童年时响起,是吗?在英子的文章末尾就能找到答案。


(大屏幕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听我读一下。“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如果说刚才带给我们的是电影中典型的慢镜头的话,那么这句话带给我们的感觉是——


生:典型的快镜头。


师:其中哪些词语的搭配使得你有快镜头的感觉?


生:两个“过去”加“又来了”。


师:什么过去了?


生: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


师:什么来了?


生: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


师:什么一去不还了?


生:童年。


师:现在你知道了,为什么驼铃声总是在远离童年时响起?你知道吗?


生:年复一年地过去,骆驼队在冬天路过这里,每一年的冬天也就到来了,走过冬天,经过春天、夏天、秋天,所以童年就一去不还了。


生:因为童年的时候骆驼队每年都要来,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在人长大的时候就会想到童年了。


师:是的,能够勾起英子对童年点点滴滴的怀念。那为什么这些文字的节奏都是那样的舒缓?


生:因为骆驼走在路上的时候,是非常慢,从不着急的,所以文字的节奏缓缓的。


师:由于骆驼的行动缓慢,驼铃的悠然缓慢,造成文字是这么的舒缓。


生:她说“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说明她在想写的时候,回味在驼铃声当中,所以文字的节奏都是那样的舒缓。


评点:以“快镜头”点出岁月如流,往事如烟,与前面的“慢镜头”相呼应,又共同统一在“默默地想,慢慢地写……”这个基调之中。教师细读文本之功力,非同一般。


师:她沉浸在驼铃声中,如此的舒缓,她不想拔出来。


生:我认为是她很怀念故乡,也很怀念她的童年,所以缓缓地流露她的心声。


师:她不想让她的童年远去。我非常珍惜同学们的各种不同的想法。你听,你听——


(主题音乐:邓伟标《空·无觉》响起)


师:那驼铃声逐渐清晰,竟化作了动人的旋律,敲打着英子的心,英子渐入梦乡。在梦境中她仿佛听到驼铃声在对她说:“英子呀,英子,你可曾记得……英子呀,英子,你在他乡还好吗……英子呀,英子,你梦见故乡了吗……英子呀,英子,你什么时候回来呀……”驼铃会向英子倾诉些什么呢?来,拿起笔写一写。注意那种缓缓的节奏,展开你的想象,驼铃也舍不得小英子呀,她会对英子说些什么呢?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生:练笔。


师:驼铃声会对小英子说些什么呢?来,你先来吧!


生:英子啊英子,骆驼队又来了,你怎么还不来看我们呀,难道你忘了我们咀嚼时的傻样子了吗?


师:你化成了骆驼,没有变成驼铃声,也可以噢。


生:英子啊英子,什么时候你才能回来听我在山谷中悠悠回荡。


师:是啊,你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听我悠悠回荡啊!


生:英子啊英子,还想驼铃声吗?有没有梦见我,有没有想起我,那就回来吧,那就回来吧!


师:那就回来吧,那就回来吧!我特别欣赏你的这句话。


生:英子啊英子,你在梦里时常想起我了吧!英子啊英子,风吹过,我会在风中等你的!


师:英子啊英子,风吹过,我会在风中等你!如果有一天,你来到北京城南,来到林海音的故居,你一定会想到那个曾经的小女孩,你一定会深情地想起这段文字,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此刻,这驼铃声仅仅响在英子的耳畔吗?还响在英子的哪里?


生:心里。


师:响在英子的心中,也想在英子的梦中。是驼铃声,更是英子的——


生:心声!(板书:心声)


师:就让我们在林海音的真情倾诉中,让我们的思绪稍稍地停歇片刻吧……


(李叔同《送别》音乐响起,林海音自述画外音:不思量,自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而今或许已物异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却日渐清晰起来。我所经历的大事也不算少了,可都被时间磨蚀了,然而这些童年的琐事,无论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却永久,永久地刻印在我的心头。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余霭而神圣吗?)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总   评


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应然地指向语言性,即旨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色,也是寻求语文味的本性,更是获得语文教学操作策略之本真。而语文教学皈依于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必须从不满足于“课文说什么”入手,去切实研究“课文怎么说”和“为什么这样说”。本案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点,把培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落到了实处,颇有说服力地证明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之道。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就汉字之美指出“古文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其实,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又何尝不具有这样的“三美”!肖绍国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品尝课文语言之美,也正是淋漓尽致地挖掘了,也调动了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让工具性与人文性无痕地溶入在对课文语言的审美氛围之中。让孩子真正“涵泳”在母语的爱抚之中。


当然,作为本课教学的第一课时,还只是在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学咀嚼”这一部分作了示范性的深读探究。循其教路,第二课时应该放在放手让学生用在范例中获得的品读方法,自主地应用到读会“谈驼铃”、“看驼绒”、“问行踪”这三部分中去。是不是这样,还是另有思路,应当有承前启后的铺垫和交待,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还课堂于“生本”。


附:《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原文


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林海音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zhān)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xiè)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jǔ)嚼(jué)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