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论|广州画廊:稳步前进是广东商人的优良传统
广州画廊在一栋老式的写字楼里
“空间论”的“空间”,主要指涉开展艺术活动的场所或一个机构,并非建筑学意义上的单纯物理空间。《打边炉》推出这个系列,希望呈现珠三角地区围绕空间所展开的艺术实践、遭遇以及对空间工作的思索。与“吹水史”一样,这是一个行进中的微型项目,每周一期。
d-b-l:你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办的这个空间?
胡向前:我们认为广州(无论是从艺术生态,还是从商业上)需要年轻的画廊,我们认为时机刚刚好。
林奥劼:对艺术家来说展示空间不嫌多,就看空间是否能对艺术家的发展有所帮助。
d-b-l:介绍下空间的物理现状?(展出条件)
林奥劼:我们空间面积100平米,在一栋老式的写字楼里,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怡乐路51号金乐大厦写字楼3楼307室。最近大厦电梯坏了。
d-b-l:你们更热衷于与怎样的艺术家建立合作关系?
胡向前:在我们视野中最好的,最可能合作的艺术家,年龄不是标准。
林奥劼:想成为艺术家的人。
d-b-l:你们建立的展览线索是怎样的?
胡向前:正常的画廊机制,主要做艺术家的个展,尽力推动艺术家的创作与销售。
林奥劼:每个展览都能较好的呈现艺术家的创作就是最好的线索。
d-b-l:在珠三角,你们的空间实践,其核心价值是什么?
胡向前:立足珠三角,辐射全世界。
林奥劼:冀与艺术家共同成长。
d-b-l:投入和回报的平衡,在你们的实践中是一个难题吗?
胡向前:现在来看,投入是大于收入,但是情况已经比我们估计的要乐观得多,希望这是个好的开始,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艰难的路还在后面。
d-b-l:作为一个机构,你们是怎样看待“公司化”的问题?
胡向前:必须公司化,这是画廊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林奥劼:我们也是慢慢学着做一家公司。百度说公司化适用于中小型民企走向现代化。
d-b-l:怎么看待艺术的在地性?
胡向前:其实艺术本身不存在这个问题,问题是在广州这种地方太缺少艺术,艺术家,画廊,所以我们显得很特别,这也是我们的唯一的出路和机会,机会和问题是生长在一块的。
林奥劼:不关心这个概念。
d-b-l:出版在你们的工作处在什么位置?
胡向前:坦白说,这是我们不足之处,希望日后工作越做越完善。
林奥劼:出版还没涉及,目前只有网络上自媒体的传播。
d-b-l:预测下,十年后,你们的空间会是怎样的?
胡向前:十年后,广州画廊面积200平米,稳步前进是广东商人的优良传统。
※ 胡向前、林奥劼是广州画廊的创办人。
“空间论”往期
1、腾挪空间 | 2、五楼空间 | 3、 33空间 | 4、握手302 | 5、不空间 | 6、寄居画廊 | 7、圈子艺术中心 | 8、有空间 | 9、你我空间
“空间论”是一个开放的栏目,欢迎给我们来信,或添加我们的微信,加入到珠三角的空间讨论中。
《打边炉》立足于它所在的地方——珠江三角洲,致力于艺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并针对现场与行动展开评论。合作与交流,请发邮件至dabinlou@126.com;亦可加编者微信:zhonggang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