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吹水史 ▎胡震:对天对地对人对事,要有敬畏之心

d-b-l 打边炉ARTDBL 2020-10-08


▲ 胡震近照


“吹水”在粤语里,是侃侃而谈的意思,“吹水史”借用其清谈之意。在这个小栏目里,我们会持续用十个问题,来采访一些艺术工作者,以呈现他们对艺术、社会、政治等问题的态度与看法。

之所以用十个相同的问题,并非是参照流行的普鲁斯特问卷的做法,而是我们觉得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值得反复提出。同时我们看重后期对这些问卷的归纳、整理和分析。我们不希望“吹水”只是“微波荡漾”、“一吹而过”,我们的用意,是呈现一个地区、一个群体的思想切片和线索,并期待它能有更长久的价值与意义。

“吹水史”系列将每周刊出一期。




d-b-l:最近在做什么项目?

胡震:去年六月,我和杨帆(艺术家)在小洲创建了“你我空间”,一个旨在提供当代艺术社会实践,传播当代艺术思想理念,连通你我的当代艺术实验空间。作为空间的一种尝试,我们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小洲动态影像计划”,以一年365天持续不断的影像轰炸,探求当代艺术,特别是影像艺术在美术馆和画廊空间以外传播的有效性及其潜在的可能性。



▲ 杨帆和胡震


“小洲影像计划”的实施不仅为全年共12654名观影者带来近距离感受中外影像艺术家及其作品魅力的机会,也使一直从事架上绘画创作的杨帆暂时放下手中的画笔,开始用手机这一媒介,记录自己生活所在地小洲的日常点滴,以艺术之眼,观察、辨别、判断和思考当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普通百姓所面临的种种困惑、焦躁和不安。


前段时间,我们刚做完“动态影像计划”周年庆祝活动。接下来,我们打算把新的影像计划和即将推出的艺术家驻留计划以及在地创作计划打包推送,旨在以小洲你我空间为据点,联合广州本土乃至国内外不同类型的独立艺术空间或当代艺术机构,构成灵活、自由、开放的当代艺术交流平台,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艺术家提供层次丰富的在地体验,同时为中国艺术家与国际艺术家的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创造条件和机会。



▲ 小洲动态影像计划数据统计



d-b-l:哪位艺术家的作品让你觉得“有意思”?

胡震:意大利艺术家卡洛·费拉里斯(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录像作品《我已不再沉迷于赢》;玩了10年摇滚,弹了10年古琴,最终在深圳梧桐山把琴蛙的鸣叫声和摇滚、古琴融为一体的艺术家沈丕基及其声音行为作品《对蛙行动》);用手机捕捉碎片化日常生活景观,拍尽小洲众生相的艺术家杨帆的手机影像《锦宏摩托车》等……三位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但都有一种把最平常的东西变得极度动人的能力。这也是我近年来觉得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2491zzc6&width=500&height=375&auto=0▲  意大利艺术家卡洛·费拉里斯录像作品《我已不再沉迷于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2463lix1&width=500&height=375&auto=0▲  艺术家杨帆的手机影像《锦宏摩托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21mezgl2&width=500&height=375&auto=0▲  沈丕基声音行为作品《对蛙行动2015》



d-b-l:手头上正在读的书是什么(电影/CD都可以)?

胡震:我读书不多,但对自己有启发的书会反反复复,一读再读。比如理查德·哈里森和保罗·伍德(Charles Harrison & Paul Wood)合编的《Art in Theory 1900 – 200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以及在此之前出版的《Art in Theory 1815 -1900》和《Art in Theory 1648 – 1815》。《Art in Theory 1900 – 2000》这本书的选文妙在对西方一百多年来不断发生变化的艺术观念的系统讨论不仅仅限定在艺术史家、艺术哲学家和艺术批评家的话语范畴,而是扩展到整个艺术系统,包括艺术家、收藏家、美术馆馆长乃至编辑和记者文本的呈现,这会让你在阅读中获得对某个问题的更全面也更理性的判断;特别是针对艺术家的采访或对谈,会让你理解一个艺术家之所以伟大的缘由。



▲  《Art in Theory 1900 – 200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和《Art in Theory 1815 -1900》


老实讲,我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与这本书有关,比如,我对装置艺术的一脸懵懂,就是在反复研读伊利亚·卡巴科夫的文章《置身于装置之中》和卡巴科夫与罗伯特·斯托尔的对话《装置可以拯救绘画》后才豁然开朗起来。



d-b-l:有没有什么问题,让你一直在琢磨?

胡震:作为魔法师的艺术家,曾经是再现客观、描摹现实的高手,是具有超前理念的天才和神话,是社会大众向往追求的生活艺术的高标,然而,20世纪以来,伴随着此消彼长的艺术家神话的建构和解构,特别是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概念的广泛传播,社会对艺术家的认知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


西方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为摆脱“艺术死亡”的魔咒而展开的各种实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艺术家身份和地位的质疑,今天这个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艺术家?读过克里斯和库尔茨合著的《艺术家的传奇》,我对“艺术家之谜”的迷恋可谓有增无减。尽管一直无法揭开谜底,但寻找的过程始终充满着惊喜!



▲  克里斯和库尔茨合著的《艺术家的传奇》



d-b-l:对你正在进行的工作,有什么新的认识?

胡震:“自己犯的贱,流着血也要承担。”我想说的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哈哈!



d-b-l:你喜欢你所在的城市和社区吗,为什么?

胡震:我对广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主要是过去30多年来中国城市和社区建设普遍都趋同一致的缘故吧。不过有一点我还是很喜欢的,就是广州的早茶和晚茶,无论什么时间都能约上几个朋友,找到喝茶聊天的去处,那种自由散漫的感觉挺好的!



d-b-l:近来印象最深的一次交谈是怎样发生的?

胡震:一位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青年艺术家推荐我读Paul Chan的文集《Selected Writngs:2000-2014》, 开始我有些不以为然,后来竟欲罢不能,如果这算是一次交谈,我希望类似的交谈以后多来几次最好。



d-b-l:如果只推荐一个APP或订阅号,你会推荐哪个?

胡震:泼先生。芬雷和一群致力于“歧义情境中的写作实践、学术思考和艺术行动”的青年人做的公众号。



d-b-l:“手机控制身体”这事儿,你怎么看?

胡震: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吧。


d-b-l:如果给主管意识形态的官员提一个建议,你会建议什么?

胡震:对天对地对人对事,要有敬畏之心。



* "吹水史"系列由《打边炉》(d-b-l)和《羊城晚报》博闻周刊·艺海先锋合作推出。依照《打边炉》(d-b-l)的编辑主张,不予介绍作者与访者。转载请务必获得授权。



“吹水史”往期一览


1蔡涛:被压抑的现代性,冥间超市和“反思过度”

2皮力:人到中年,后撤和换岗

3黄小鹏:异域之眼、自我殖民和猎德村

4赵趄:美术馆、希望小学和金钱

5梁美萍:重读、乱逛和社会交往艺术

6鲁明军:艺术力、琅琊榜和“保持清醒”

7胡斌:斗士、冯火和发声

8徐坦:“悟”、九口走召和怡乐路

9郭伟其:十年、忙乱与诚惶诚恐

10刘庆元:酷、欲言又止和“无休止的自转”

11鲍栋:无聊朋友圈、“领队”和侧卧读书

12杨小彦:王宁德、推背和“大腕的自信”

13樊林:“特殊”、一个系统和逃不开的漩涡

14叶敏:竹丝岗、尊重和“不断下坡”

15鲍昆:酱缸、怪物和代价

16冯博一:性、傻逼和异托邦

17冯峰:细岗、故事和爱情

18白小刺:中年信仰、奇遇和绍兴黄酒

19何倩彤:越是疯狂的日子越是应该独处,那才甘甜!

20马立安+杨阡:发呆对培养想象能力有好处

21赵磊:深圳很操蛋,一离开又很想念

22李景湖:他们会主动找你,借你的口说出他们想要的话

23陈定方:把书店做大,真的有意义吗?

24朱晔:好好研究街道吧,会发大财

25夏维伦:黄专的离去和他的文章,构成了绝佳的艺术作品

26徐震:我只对作品感兴趣,对艺术家没兴趣

27、许培武:我的工作没有悲欢起落,十年如是

28宋拓:有些涂鸦超级不好玩,涂鸦应该这样

29蒋志:悬而未决,才有无限的可能性

30李巨川:针对具体地点的空间工作特别有意义

31朱荣远:人生的意义之一就是可以被时间风化

32蔡影茜:我们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糟糕的艺术?

33区志航:艺术创作有开始,没有结束

34秦晋:我顶多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

35巫鸿:一个展览就像一个遗址,可以逐层发掘

36、周力:到公共空间中去

37、沈瑞筠:当代艺术中的“农村题材”,是一个富矿!

38、冯原:回到八岁

39、曹斐: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自造戏剧

40、方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治愈能力的人





《打边炉》立足于它所在的地方——珠江三角洲,致力于艺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并针对现场与行动展开评论。

合作与交流,请发邮件至dabinlou@126.com;亦可加编者微信:zhonggang201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