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迅猛发展,给全球造成一股强冲击波,其震荡仍尚未散去。“凤凰花嘉年华”是一个以关注自然与人的城市公共文化项目,作为重点活动之一的“吹水集”,亦将继续延续自然、城市和艺术的主线,由《打边炉》担纲策划,邀请活跃于文化艺术现场的作家、艺术家、设计师、人类学者、策展人,分享他们的灼见与灵光,传递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人文价值。这是“吹水集”继2019年成功举办的又一次连续推出。“吹水”(Blow the Water)得名于粤语中的一个俗语,形象地呈现了交流时的口水四射的激烈场景,而“吹水”的字面意思,则是借助于一个日常的、看似诙谐的动作,突出强调观点的激荡和思想的激发!2020年的“凤凰花嘉年华”之“吹水集”,以“林间十问”为主题展开,通过对疫情冲击下的自然与人、城市与人以及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展开讨论、追问与反思。今年延续论坛的形式创新,以问题的形式推动论坛的展开,并以单人、限时的演讲结构和相当具有挑战性的长度呈现这场思想盛会。华侨城是一片林海,它建立了生态人居的环境,而此次“吹水集”则基于举办地被山林环抱的闲逸生态,将主题确立为“林间十问”。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被疫情压制了许久的喘息时刻,林间的及时追问与深思,舒缓的交流节奏与气息,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日常生活仿佛就像每一个人自行编写的“连环画报”,这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沉浸在一种对生活充满控制力的想象之中;但刻骨般的周遭现实往往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给你迎头一击——不是没问题,问题是你不知道这是问题,或许当问题变成大家的共同问题之后,你才发现这从来都不是问题,而是生活的底色、命运的搅拌;这间接推动了我的思考和持续的即兴创作,我的“不连环画报”工作计划就呈现了这个写作的过程。刘庆元,70后,出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其主要工作方向是当代艺术设计的社会融入方法、跨学科实践和创作;艺术工作涉足当代文化领域的不同界别,如音乐节、实验剧团、文学、设计、文化保育、民艺乡建等,同时也参与当代文艺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一个两三岁的儿童第一次在动物园看见了一只鼻子长长,牙齿长长的硕大的动物,爸爸妈妈告诉他/她,这是大象。大象,他/她说,但他/她小小的脑子还是不太知道如何加工眼前这一大团灰灰的东西。回到家里,他/她翻开早教课本,在 “大象” 那一页上,看见了线条勾勒出来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四条粗粗的腿,他/她伸出手指去摸了摸,脑子里那一团灰色变得更清晰了。对我而言,漫画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就像从生活中提取的一道公式。面对更加复杂的成年生活,在没有认读课本的辅助时,我通过总结这些公式来理解世界。
自然,可以被幼稚地分成“好的自然”和“坏的自然”,当然,无论如何,只有当我们和自然有着足够安全的距离的时候,谈论自然,才是安全的,才是充满爱而非恨这种感情的。认真想想,公园,居然只是陈列驯化植物的地方,它流露的是人挑选的权力,审美的权力…...如果有一个城市公园,能真正信任自然,放弃我们长久以来习以为常的种种话语和做法……我们真的这样做了。
庞伟,景观设计师,诗人。广州土人景观首席设计师,现居广州,曾担任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空间组策展人、《景观设计》学术主编、2017和2019两届深双展学术委员等。
在疫情发生时,设计师该如何在本我的社会角色中进行思辨?如何以设计师的公共身份把思考和疑问转化为作品呈现出来?如何在疫情中重新审视自身设计师的角色定位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如何用艺术的手段和智慧的力量去推进社会的文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将“设计”作为冲突,“设计过程”作为对政治、社会、价值的批判进行展开,并以此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实现的可能性。苏芷庭,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后导师,服装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时尚创意研究中心主任。
今天我们探讨的“公共艺术”,更多的是致力于建构一种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作品的场域发生转移与重组的可能性。艺术家在其中导演和处理的是一种或多种公共关系,关系较之于一件实际的装置或雕塑而言,它是无形的,同时也是人人都可以选择和参与的,因为具有可传播性,也会因为传播的手段而形成公共事件。这样的“公共性”探讨突破了特定的时间地点,包含着对于实在个体(人)的考验,而作品最终生成的结局,既是参与者的选择,也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的缩影。因此可以说,不论你是否自主选择成为艺术的参与者,你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在了公共艺术的“圈套”里。
沈少民,当代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中国北京、深圳和澳大利亚悉尼。擅长多领域、跨媒介创作,作品涵盖装置、影像、纪录片、观念绘画、诗歌、互动公共艺术等。
我们常常听说“自然”,“大自然”,“我爱大自然”这样的说法,包括在一些学术性的讨论、写作也常常有关于“自然”的概念,既然这个词这么重要,它究竟是指的什么呢?我自己为自己做了一些澄清,有三点是最重要的:首先,大自然是否包括人类?我想自然既然是天地万物,那就应该包含人类,就是说人类破坏环境,灭绝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兴盛和衰亡,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次,很多人常常说:我爱自然,我要保护自然。显然在这种意识里“自然界”是不包括人类的,而是和人类文明相对的、“野生的”的那个世界。那么说起“自然”,就是指人类自身以外的那个世界。最后,虽然我们常常把自己从大自然中“拔高”出来,但是科学发现,人类和自然中的许多物种有着相似的,甚至是有着共同的基础性结构,比如细胞、DNA、 RNA、基因等等,就是基础性的同构,比如说我们和灵长类动物之间在基因上的相似,远远大于动物间的差异,人和猴子差异,小于猴子和苍蝇的的差异。从这次疫情,我们就明白了,正因为这种同构性,病毒才会带来人类的灾难。所以,我想问:人是自然的哪一部分?徐坦,艺术家,1957年生于武汉,小时在家乡学习传统西画和俄罗斯现实风格的艺术;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期间,研习欧洲表现主义及新表现主义绘画;在美院任教时,开始实践当时称为前卫艺术,现在叫当代艺术,参加大尾象工作组成员,后离开美院等高校。目前在各地行走,生活及创作。
人与土地建立联系的方式是如此多样。“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因为荔枝,苏东坡与岭南牢牢系在了一起。作为长期立足珠三角的田野工作者,我们用双脚把自己刻在这方土地上,用双眼把她印在心里,用双手推开她紧闭的大门,进入“我们非常熟悉的日常世界之幽暗玄冥的一面”。为什么珠三角会有这些“幽暗玄冥的一面”?重新看见它们意味着什么?
严丽君,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现任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立足珠江三角洲,对区域社会文化有持续且深入的研究,尤其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地方风俗在区域变迁中的回应。热爱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写作,曾经在滇藏茶马古道、广州城中村、深港边境、印度德里等地开展田野调查。
4月8号武汉,76天的封城终于解封,人们在小心翼翼地恢复正常生活,城市还是那座城市,但世界已不是那个世界了。如同一个撕开的谎言,现实硬生生地铺陈在眼前,此时,最不可言说的便是艺术,最苍白无力的也是艺术,精神救赎比不上一个抗疫防护装备、一瓶消毒酒精……我有半年没有回到工作室了,相信重新打开工作室大门的瞬间,会像清理一间打开的墓室,凝视中,一个纠缠不休的老问题再次浮现:"艺术何为"?杨国辛,1951年12月25日生,湖北武汉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武汉封城期间在《打边炉》上发表的《杨国辛:眼前这座空洞而巨大的都市,正在进入恶梦般的沉沦》受到广泛关注和共情。
abc是字母表的开端,是从零开始的启蒙。在变动和未知的时代,鼓励大家从头开始做一件事听上去积极向上却也固执笨拙。在市场发出“纸书已死”谶语的多年后,自己做书、自己出版、自我组织等一系列以“自 self-”做定语的行动却在中国有兴起之势。自出版真的可以鼓励独立思考、鼓励自我行动吗——它的存在是为了保住城市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在创作之路上找到同好,当然它也可以什么都不是。而这一路上,注定充满着自我教育、自力更生、自娱自乐和自作自受的故事。赵梦莎,出生于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编辑,艺术写作者,abC艺术书展联合发起人。多年专业的媒体与出版从业经验,以及展览活动组织的经历。热爱并长期关注视觉艺术、青年文化、独立电影及实验音乐领域。现工作及生活于北京。
朱荣远:为什么深圳湾总是城市前行的“价值岔路口”?
回想四十年的城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深圳湾都会成为一个有关城市价值观选择的十字路口。而若干次有关深圳湾的争议,最后也都是理性的保护生态、市民的权益和城市更长远利益的话题占了上风。机场与城市、红树林与滨海大道、滨海大道与侨城南的填海区、深圳湾公园与城市、深圳湾公园停车场风波、铁丝网与红树林自然湿地景观、红树林鸟类保护区和深圳湾旅游观光航道,深圳湾发生的故事透着深圳城市文化的内核,也都是深圳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观交织纠结的故事,许多事都埋在深圳城市不长的历史烟尘中。朱荣远,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建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全国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香港城市与建筑双年展学术委员(2007-2019)。
第五届凤凰花嘉年华之OCT TALK
主题:吹水集之“林间十问”
时间:2020年6月14日15:00-21:00
地点:深圳华侨城华夏艺术中心大剧场
主办:华侨城集团
承办:奇异的果
策划:打边炉
设计:今朝风日好
扫码即可报名购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