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其命维新:董小明的深圳口述

MoCAUP 打边炉ARTDBL
2024-09-07
《观念与切片:深圳当代艺术口述》第一集


出品: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专业媒体支持:打边炉
采访:钟刚
编导:谭荔洁
编辑:项何蓦然



“观念与切片:深圳当代艺术口述”是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深圳时间──深圳当代艺术文献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出品、《打边炉》提供专业媒体支持的专栏项目,包含纪录短片和口述文本两个部分。我们计划通过这个系列来回顾和梳理深圳当代艺术的源流与进程,以期呈现一个城市艺术发展的观念文本和切片样本。


9月底,我们首先采访了董小明,他于1990年代初从北京来到深圳,先后担任了市文化局、市文联和市美协的领导工作,是深圳文化艺术发展结构的构思者、参与者和见证人。


在深莞交界的一片林海之间,我们拜访了董小明的居所和工作室。在持续六个小时的访谈中,他讲述了自己来到深圳的经历以及在这座城市所进行的一系列文化艺术上的实践与革新,他既谈到了这个城市的宿命,也谈到了当前发展当中值得警惕的问题。访谈结束后,我们对访谈内容进行了整理,并按关键词的形式予以编辑,依照惯例,文章在发表前经过了受访人的审校。





董小明

深圳文联名誉主席、深圳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在深时间:1991年至今。






1、弄潮儿

 

前年、去年和今年,深圳分别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建市四十年和特区建立四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在四十年这个历史节点来回顾这个城市和它的文化,非常值得认真去梳理和总结,我们对自己城市文化的价值和短板,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家都说深圳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奇迹,这其中,也应该包括文化建设上的奇迹,但怎么认识到这个“奇迹”,不能靠表扬和自我表扬,要靠真发展,要发展到别人不得不关注你、认可你。

 

四十年来,大家始终在忙着往前赶路,很少顾影自怜和往回看的机会。但到了今天这个节点上,只有对过去走过的道路有一个清醒的回顾,才能对未来有更具前瞻性的判断。这是今天的我们要付出努力去做的,只有补上这一课,我们才可能再一次大步往前走。

 

过去大家都讲深圳是“文化沙漠”,四十年前,深圳的历史文化积淀确实比较薄弱,几乎没有成熟的文化设施,也少有专业的文化人和艺术家,当我在八十年代中来这里时,深圳真的是一片文化的荒漠,后来,陆续生长了嫩草,成就了如今这片文化的绿洲。深圳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就是因为在那一历史时期,大家在这个城市做着其它地方做不到的事情。文革过后,整个国家的文艺事业开始复苏,我在中国美协工作,虽然在北京有更宏观的视野和更宽广的资源,但我觉得很多文化追求的理念在北京还不能完全实现,但在深圳可以付诸行动,较快地实现。

 

深圳过去是一个边陲小城,处于中国文化的边缘,因为改革开放,深圳站到了中心位置,当时深圳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被聚光灯所追寻。最初汇聚在深圳的文化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来到深圳的人,“不是猛龙不过江”,就是要挺立时代潮头。深圳发展快,就是基因好,深圳城市的基因就是创新,创新也是深圳文化艺术的宿命。

 

这些“弄潮儿”汇集在深圳这块土地上,而深圳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观念和胸怀,也正是体现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以及留住人才上。深圳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深圳文化发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今天来讲,这也是深圳文化发展能不能继续前进,能不能继续创造新的成果,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2、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1990年代,深圳对文化人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这里有很多原因,一个是艺术家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寄予希望,他们内心都是改革的追随者。在文革刚刚过后的那段时期,深圳就吸引来了陆俨少、唐云、宋文治等老先生,还有程十发先生很早就在深圳买了房。恐怕这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老一代的艺术家比年轻人更先感知并懂得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他们已经预测到了这一次变革将带来的社会巨变。当然,来深圳的人,各种各样的都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可谓千军万马下广东。但对多数文化人来说,来深圳是出于一种对改革的追求和憧憬,其中不少人不满于内地当时的环境,感觉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在原来的环境和落后的体制中被束缚了,来到深圳,就是投奔一片自由发展的热土。

 

文化人来深圳像到了一个陌生环境,整个城市都在搞建设,一时会有些孤独的感觉。但我来到深圳,从没有孤独和寂寞感,因为我对深圳的发展状况已经有所了解,也因为我到了深圳就有很多人来找我,感觉在北京能见全国各地的人,在深圳也能见到。当年我在深圳画院办公室的抽屉里,装着满满的来信,都是各地的画家写给我,表示来深圳的愿望,也有在海外的中国画家,真没想到深圳给了我这么大的吸引力! 这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对深圳的未来,增强了信心。

 

在北京时,我在中国美协书记处做书记,与美术家们的联系很广泛。我到深圳后,就有很多人说:你都去了,一定是好地方,我们也要去。其中有很多优秀的画家,都是深圳需要的人才,像北京的贾又福、聂鸥、孙维民,江苏的方骏,河北的刘进安...... 我记得有一天,浙江美院的刘国辉、卓鹤君突然坐着火车到了深圳。见了我就用责怪的口气说:“你来了都不告诉我们,要来就一起来”。但是,当时的深圳其实什么也没有,画院要建设,美术馆要建设,整个城市的文化设施都在起步阶段,至于几年之后能出现一个眉目,谁都说不好,我还不能把大家留下,至今都为此觉得遗憾。但大家对深圳的热情向往,让我对中国美术事业的改革,对深圳文化的建设增强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



3、心无旁骛


深圳发展的第一个十年已经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奇迹,第二个十年怎么深入,当时上下都有很多困惑,但有一个共识就是深圳需要文化,没有文化力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要提升,就会很困难。当时的市领导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种认识至今贯穿了历任深圳领导人。

 

因为看到深圳发展的趋势,我在1989年的时候把全国美展的水彩分展区设到了深圳,并开始关心这座城市文化建设和美术事业的发展。到了1991年,我才真正来到深圳。浙江多年来希望我回去工作,当时安排我到省文联担任书记。但最终我为改革开放所感召,选择了深圳,我的人生道路也由此改变。在北京很多人不理解,说你在这里有这么多大事要做,怎么要到深圳去呢。许多老艺术家也不舍我的离开,叶浅予先生说:“董小明,你怎么就这样离开我们这里了!”说着眼圈都红了。正如前面所说的,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很多在其它地方不能做的事情,在深圳,我们都做了,并且也都做成了。在过去四十年里,深圳的文化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变革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很多方面,深圳都是先行者。

 

一到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就提出让我先在市委宣传部或市政府挂个职,我当时一门心思想摆脱行政事务,回归专业,执意推脱。然而始料不及,之后深圳文化发展的形势,迫使自己作为一个文化干部难以置身事外,很快就陷入更多行政工作和创作的两难之中。

 

正如我与李灏书记商定的,我要投入主要精力把画院建设好。当时深圳的专业艺术相当薄弱,已有的文化设施和机构,无论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团、剧院……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建设一个专业的艺术创作和研究机构,能够健全和提升深圳文化发展的格局,从艺术原创的上游来驱动城市文化的发展。我当时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画地为牢”,心无旁骛,专注画院的筹建。几年后,一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面向国内外的的专业美术创作研究机构在银湖建成了。我们率先提出并践行了当代中国美术革新的课题,荟聚了国内外优秀的美术家和理论家,打造了国际美术交流的平台,在国内外产生了影响。很多到深圳来的外宾,包括欧洲议会的议长,在市领导陪同下看完这个小小的画院,都对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化刮目相看。



4、文化体制改革

 

深圳画院作为一个成立不久的画院,与全国的画院相比,在画院的专业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我们率先进行了改革的尝试。面对当时的情况,我说过:深圳经济发展了,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不改革,就会变成吃大锅饭,吃大锅肉,甚至大锅鱼翅。深圳画院不再把很多人调进来,塞满编制,而是变养人头为养事业,在2000年实行了客座画家制度,2012年实施签约画家制度,建立起一支能进能出、永不老化的专业队伍,汇集了在全国美术领域中作出成就并具有影响的深圳画家,为他们的创作和学术活动创造条件、提供资源,成为深圳美术专业的国家队。

 

众多国内优秀的画家、理论家,国外的艺术家也通过这种制度进入画院,参与了深圳的美术活动。体制改革和艺术改革同步,保证了画院出成果、出人才。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应运而生的深圳画院,一开始就有一种再一次出发的心态,要为新时期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深圳城市的文化建设作出特别的贡献。



5、脉搏

 

到了深圳画院,我先提出了一个“深圳画家画深圳”的创作课题,倡议深圳的画家来画深圳。这是非常朴素的一项创作活动,就是希望我们的创作能够回应时代的变化。这批画深圳的作品,在全国形成了很大影响,因为它触及了新时期的美术创作发展方向的问题,提倡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给美术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象。

 

钱学森先生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深圳画家画深圳”的作品,就给当时《美术》杂志的主编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美术》杂志,他每期都看,可是多数画家仍在画着过去的东西,只有深圳画家在画今天正在发生的事。钱先生还谈到了现阶段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提倡建立一种“山水城市”,这也是我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新的城市形态。

 

 

6、同步

 

“深圳画家画深圳”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回响,也鼓励了深圳的艺术家,大家认识到在深圳有了自己追求的目标,继而提出了“城市山水画”的课题,这一探索涉及到了传统中国画当代革新的问题。刚开始,大家都感觉“城市山水画”好像是一个悖论。传统的山水画蕴含着中国人的哲思,是中国绘画的灵魂,但几百年来人类已经以城市为生活的中心,而我们的绘画却依然只描绘远离我们生活的山水。世界上任何一个画种都表现城市,为什么唯独中国画就不能?

 

此时,我们把“深圳画家画深圳”的创作,从朴素的写生提升到中国画发展革新的思考。水墨画作为一个正在进入现代社会的画种,竟然没有能力表现今天人们的生活环境,我认为这是中国画革新进程中一个难以逾越,却应该逾越的障碍,“城市山水画”拓展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域,也增强了它的表现力。我们相信艺术在这个时代要和社会同步发展,要不断革新。

 

深圳画院举办了国内数十位山水画家和理论家参加的首届城市山水画创作和研讨活动。传统中国画当代革新前行的轨迹,和中国社会变革前行的轨迹,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深圳重合,这就是城市山水画课题的初始。一个当代中国画革新的课题,在深圳萌发,影响了全国。当年深圳就以创新的实践,充当了新时期文化创新的先行者、排头兵。当时参加这次活动的画家,今天都已经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大家,他们每人都以年轻的深圳城市为对象创作了这个课题的作品,有一些画家甚至画了丈二的大画,这些作品收藏在深圳画院。

 

在“城市山水画”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开始研究水墨艺术和当代都市的关系,产生了“都市水墨”的课题。“都市水墨”已经不再局限于描绘都市的景观,还要表现都市的人,都市的情感和观念。“都市水墨”冲击了当时传统中国画创作中存在的一种长期远离现实的消极状态,为水墨画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创作母题。它的革新意义和学术价值,以及积累的作品和荟聚的艺术家群体,已经形成了美术领域中“深圳学派”的雏形。

 


7、窗口

 

我在1992年到深圳之后,把原本只展现传统水墨画的北京国际水墨邀请展移植到了深圳,在深圳这个开放的窗口城市打造一个美术国际交流的的平台,在国家文化部的支持下创办了由深圳市政府主办,以推动传统水墨画走进当代、走向世界为宗旨的常设性、国际性的深圳双年展和深圳水墨论坛。

 

迄今为止,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已经做了十一届,历时将近三十年。双年展的持续举办,把握着中国画当代进程的脉搏,提出了一系列学术课题,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位画家学者、数千件作品和论文在这个平台交流,在中国的南方形成了一个水墨艺术的中心,记录了传统中国画当代革新的最完整的画卷,也为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积聚了宝贵的艺术的资源。



8、原创

 

我始终有一个观点,就是艺术原创对于一座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艺术原创其实是激活人类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头创新能力,为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深圳文化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社会发展为文化提供了物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最后要客观地看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不是看你建了多少建筑,而是看里面是什么东西。所以我是一有机会就要跟大家讨论,要呼吁:深圳文化要深入发展,一定要要对它的上游,对艺术原创有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格局中,年轻的深圳可以做些什么,其实只有创新。不创新,中国文化的版图中就没有深圳的位置。深圳文化历史积淀薄弱,没有的东西就引进,尤其在初创阶段,我们有强烈的“拿来主义”的精神,特别是要引进人才,至今世界和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都在争夺人才。还有在引进文化资源方面,比如博物馆的文物收藏,政策和投入也可以更有力一点。历史并不悠久的上海,本世纪初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迅速荟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仅仅几十年就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建国初,陈毅市长的决策,让上博的收藏著称于世。深圳应该也可以做到。深圳的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日渐丰厚的积淀之上。

 

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有一个比较成功的经验,就是观澜版画基地,但这是有了大芬村先行一步的经验和教训而产生的。大芬村初起时风起云涌,但它的产业处于文化产业下游,如果不转型升级,就不能持续。当年我就提出,大芬村应该从复制到培育原创,同时打造一个包含美术用品经营、美术服务、美术展览乃至文化旅游服务的产业链,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今天的大芬村正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前进,但绘画复制已没有当年的光彩了。

 

观澜版画基地的成功在于一开始就重视原创,观澜的第一步,就是打造一个版画双年展,汇聚了国内外版画创作和研究的上游资源,随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版画工坊,为上百位国内外著名版画家提供了专业服务,依托文博会,成为一个国际版画交易的平台,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版画艺术的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又建成一个观澜中国版画博物馆,有了一支专业的队伍。至此观澜已成为一个版画原创基地和国际版画艺术交流的中心,闻名于世。原创是文化艺术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澜版画基地的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如此。



9、其命维新

 

深圳这个城市有它自身历史的特点,岭南文化是深圳文化积淀当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深圳文化的全部。身处广东,这个问题经常被讨论,曾经有人提出广东文化要高举岭南文化的旗帜,我有不同意见。岭南文化的传统,比如岭南画派,其可贵之处在于创新。在中国美术历史进程中,岭南绘画曾经是率先开放革新的。今天的广东文化应该继承的是这种革新精神,应该高举文化创新的旗帜。深圳自然更应如此。

 

创新是深圳的根,创新是深圳的魂,是深圳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深圳文化人很多来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域,他们来到这里,就是要汲取时代的力量。当然,艺术创新,也不是那么简单。很多年轻当代艺术家,开始创新时觉得很痛快,不受束缚,但是几年下来,渐渐发现自己做的其实都是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模仿秀”。创新,要与传统决裂。今天的创造,总是相对传统而言,对传统越理解,就越是知道我们今天要与之决裂的是什么东西,创新才有方向。如果对传统无知,创了半天,也脱不开你要决裂的对象的影子。

 

认识传统,贴近时代,才能产生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艺术。深圳艺术家其命维新,立足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具有强烈的中国当代艺术革新的使命感,也认知这片土壤中传统积淀的薄弱,而更加珍惜传统,通过学习、探索,脚踏实地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10、一百年

 

如何认识或评价四十年深圳的文化艺术,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会总结出两点:第一,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圳首先创造了与时代同步的文化观念,譬如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来了就是深圳人”等等,这些观念其实是深圳文化发展的成果,同时又能成为一种推动力;第二,始终致力于探索和创新。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成果,文化艺术创新也是题中之义。

 

相对当年的“文化沙漠”,今天深圳的文化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地,可以让鲜花盛开,但是绿地上缺少大树,缺少能代表这个时代高度的文化艺术成果。如果当今中国文化正处“有高原无高峰”的状况,深圳的文化则是“有草地缺大树”。要成为能够培育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的文化土壤,深圳的文化,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要做的事情还太多太多了。深圳的文化还是城市发展的“短板”,缺的是能够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是创造这些作品的人,也就是文化艺术的大家,这个要靠积淀。记得当年与李灏书记讨论深圳的文化时,有这样的共识:深圳十年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文化有它自身的规律,也许经济十年发展的成就,文化发展需要一百年。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四十年后的今天,深圳文化要再一次出发。



11、魅力之都

 

纽约、上海和香港可以被称为“魅力之都”,不仅是因为这些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更因为他们拥有丰厚文化财富,不仅是一种文化,而是汇集着世界上多民族、多语言、多信仰的丰富的文化,开放、包容、历史的沉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最终凝聚和形成了这些城市的当代文明和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去纽约访问多次,还在那办过展,也短暂生活过一段时期。那里每天都能带给你新鲜事物的刺激,文化上的,艺术上的,每天我都有得看,有得学习。让你有一种没待够的感觉,有机会就想去。而有些城市我也许住了三天就觉得足够了。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化和深圳有相似之处,也是一个“文化沙漠”和经济城市,但是如果要讲多元和复杂性,香港的文化就不仅仅有我们看到的那些最直接的文化艺术的形式呈现,而是整个社会都融入了各种文化,餐饮有它的文化,商业和时尚有它的文化,另外纯艺术的创作和展示也不少。在香港,你可以待很久,如果你想读懂香港,要花很多时间去读,这就是它有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上海也是这样,历史上,上海也只不过是“文化沙滩”,经过几十年发展成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因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文化积淀。北京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古都,又是今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的地位是难以相比的。与这些城市比较,深圳的文化清新,但还有些单薄。要使深圳的城市文化多元和复杂、厚重起来,一个是我们要不断地开放,不断地创新,一个是要不断地积累和沉淀,缺一不可。

 

 

12、市场养人

 

当下,艺术市场成为推动艺术发展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它是艺术传播以及艺术家和观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并且其经济行为使艺术家获得继续从事艺术创作的条件。艺术市场的作用是扶持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毕竟艺术家全部由国家养起来画画,并不是好办法。深圳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率先发展的城市,更应该在艺术市场上先行先试有所发展,现在看来我们有点滞后了。

 

早在三十年以前,深圳就有了国内第一次艺术品拍卖,与上海同一年。记得在当时的盛况中,我还请了罗伯特、张一行这些香港和境外的行家一起用午餐,他们大多看好深圳的做法。但后来这一行就上不去了,为什么?还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太薄弱,缺乏资源,缺乏发展艺术市场的专业人才和社会认知。拍卖业跨过深圳,就到上海和北京去发展了。

 

我们曾经是艺术市场的弄潮儿、先行者,为什么今天的深圳不能在艺术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呢?三十多年来,深圳的艺术市场不断摸索前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的艺博会也开始发展和逐渐成熟,我相信,艺术市场在深圳会有宽阔的发展空间。有市场的地方,就有艺术家,市场养人、养艺术。深圳艺术发展需要市场,市场,一定会是深圳文化内容丰富性的重要推动力。

 

 

13、规律

 

目前深圳文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研究文化发展的规律,如果你不能深谙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或者不遵照这个规律去做,在现行体制下,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就很容易出现“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的情况。文化领域有过很多轰轰烈烈的场面,但做完了就没有了,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讲穿了,就是懂不懂文化和尊不尊重规律的问题。深圳文化艺术要发展,就需要懂得文化发展的规律,就需要一大批熟悉这些规律的文化管理人才。

 

早年我曾经提出建美术馆不一定是好事,动用政府宝贵的资源建文化设施,应该要立法。以后,哪个省要建一个多少面积以上的美术馆,要报备,你的方案要由国家文化部、美术馆专业委员会进行科学的评估,对建馆的布局、规模和进行审核,批准了你才能去做。但是在一些省份,本身没什么美术资源,经济发展也不佳,领导一拍脑袋要建一个五万平方的美术馆,建出来干什么,怎么用,怎么管,都没有想清楚。中国当前的情况是一方面美术馆不够,一方面拍着脑袋要建。建之前没有认真思考,建设过程中也没有科学的管理,建出来没有内容,功能也不符合要求,导致很多文化设施的功能都改变了。

 

现在看来,深圳从1990年代开始推动文化设施的建设,一直有一定的领先性,而且辐射全国。但随着全国文化设施建设高潮迭起,水平提升,深圳当前和未来的优势是什么?是硬件、人才?还是我们对规律的一个更科学和透彻的认识?这些都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14、相互制约

 

深圳的发展,得力于城市改革开放的良好基因和当年发展的正确道路,深圳的行政机制和功能率先改革,行事比较准确,减少了阻碍和干扰发展的负能量。今天深圳被赋予先行示范的责任,这对深圳的发展包括文化艺术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有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先行示范定将有利于促进深圳的文化加快提升达到相应的高度,同时,如果文化发展提升没有达到先行示范应有的水平,就会拖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后腿。


今天文化仍然是城市发展的“短板”的深圳,文化建设的责任特别艰巨。我们在这个历史时期,在深圳这片土地上,如何打造出具有先行示范意义的文化艺术成果,发挥文化艺术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更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是对今天的深圳的一个考验。

 


15、
 
回望四十年深圳文化的历程,我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并且有自身的规律,不可能是一路高涨的状态,也会有上下的波动。过去四十年,深圳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跨越了长足的一步,“时势造英雄”,特定的历史机遇,让它曾经站立在舞台的中心,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这种状态有点类似经济发展的规律,股票冲高的点位,往往并非真实的高度,不能坚持。还是要回落、起伏,直到填补了每一个缺口,才能重新站稳到那个高位,然后继续向上冲。

深圳文化,过去是一个成功的冲高过程,今天或许是一个夯实基础的过程,正在填补快速发展进程中那一个个缺口。只有在这个高度真正站稳了以后,才能有更大步的前进,冲击新的高度。挺立时代潮头,永远是深圳应有的站位。
 
我们能生活在深圳是幸运的,这座城市是在这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的最好的地方,而且它的希望,是和国家的希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视频中部分素材,由董小明先生惠允和授权使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打边炉ARTDBL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