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地与出地:一个南方驻地创作计划的行与思

ARTDBL 打边炉ARTDBL
2024-09-07

“牧云37°公共艺术驻地创作计划”社区环境



艺术家驻地创作经常会涉及到几个问题:作为外来者的艺术家,如何理解驻地的“地方”?如何基于地方的信息来展开创作?驻地创作如何既有在地的表达,又能超越地方,具有“出地”的可能性?


3月14日,由榕江集团主办的“牧云37°公共艺术驻地创作计划启动仪式暨工作室沙龙”在牧云溪谷举办,1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实践者从驻地项目的策划与组织、驻地项目与社区运营等角度展开讨论。此次沙龙由万境艺术创始人周赫和《打边炉》主编钟刚共同主持。

 

我们摘选了沙龙现场讨论的成果,从“入地”和“出地”两个维度进行组织,发表前经发言人审校后发布。编辑整理:田露思。






1.


浸润与共建

郝媛媛,榕江集团副总裁
 

“牧云37°公共艺术驻地创作计划”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招募艺术家,这个艺术计划的实施,是榕江集团致力于打造艺术社区的一个里程碑节点,我们希望从多维度将艺术引入社区,提升社区的人文氛围。


要不了多久,居民不仅能够在社区的路上与艺术家偶遇,还会有基于社区环境所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落地,牧云溪谷会成为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社区。“牧云37°公共艺术驻地创作计划”是“榕江艺术计划”的开端,今年还会有一个兼具在地性和国际视野的社区美术馆在牧云溪谷开馆,目前正处于紧张的施工阶段。


地产开发其实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我们一直在思考其中是否有更多的可能性,牧云溪谷是一个非常大的社区,当我们思考社区运营的计划时,就觉得可以邀请艺术家加入进来。社区建造完成后,社区精神的建设就是一个缺口,无论是艺术家的驻地创作,还是驻地后留在社区里的公共艺术,我们很朴素地认为,艺术就应该进入日常生活,艺术能浸润社区,艺术可以在社区文化的共建中发挥类似“酵母”的作用。





 2.

激发社区潜能

李霞,榕江集团营销总监
 
我们也意识到,城市化进程中,早期的建设逻辑是开发思维,现在已经转变为运营思维,“运营”意味着在一个地方要长久深耕,要更多地回到人本身,需要多领域人群的智慧来共建,那么艺术家也应该是其中一份子。

站在一个城市的角度来思考社区,社区如果只是钢筋混凝土和绿植,那就是“空城”,想让人愿意进入这个地方,则需要精神文化层面的引力点。这也是我们提出“37°”社区的初衷,我们希望驻地艺术创作能改变社区的平常状态,能够激发社区的更多可能性。

艺术家不断来到社区生活和工作,我相信,这个持续的计划能够在“观念营造”层面上让社区生活更具活力。





 3.


艺术能让人成为人

沈少民,艺术家
 
现在做艺术驻地创作的机构非常多,但一个好的驻地计划,应该能够准确地触及到地方的运动状态中,一方面能够读取地方信息,另一方又能通过创作去呼应,甚至是激发地方的生活和文化。
 
驻地计划的关键所在,不仅仅是艺术家人留在这里,而是你的作品有没有在理念上对这个社区产生推动性作用,是否带来人的互动,艺术能够让人成为人,那么艺术给社区是否能够带去一些更独立的思想,更敏锐的行动和表达,并且能够刺激这个社区,同时又能把社区智慧带出去,就非常关键!


 


4.


重要的是善待与共建


银坎保,艺术家、源美术馆联合发起人
 
我们在从化乐明村发起源美术馆和“龙眼”驻地计划时,我们一开始就不强调艺术介入社区,“介入”是强势的,我们强调“参与”,先有社区,再有艺术的参与,是大家一起来共同营造社区。
 
开展驻地计划前,我们需要考量驻地的社区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在从化,我发现中国的村落面临一个问题,伴随城市化的进程,村落处在慢慢被瓦解甚至是重构的过程中,那么艺术驻地能为村落做什么,这是我们会思考的。进入这个社区前,我们非常谨慎地花了5年时间对这里做人类学研究,充分了解后才让艺术参与进来。我们对待社区的理念是,不要强势地占有或消费它,而要一起善待和共建。
 
牧云溪谷的自然环境优势突出,在艺术参与社区的过程中,如何让我们真的跟自然联系起来,这是该反思的。当下中国城市化和房地产发展的步伐特别快,用艺术来“解救”一下,我认为没问题,艺术可以在城市化的进程里把我们自然的本性和灵性释放出来,毕竟我们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我也不希望艺术被利用和消费后就丢弃,艺术需要被社会和资本更加善待。
 
艺术家驻地创作的时候,不能老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试着打破工作室的边界,去跟居民交流。当然,最后的作品不是不重要,而是不一定要是一个物质化的东西。我和游其在2016年做了一个驻地作品“风雨亭改造项目”,推进中还和村民开会吵架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村民们还记得,甚至邀请我回去再做一次这个作品,这说明村民的思维已经被激发了,驻地作品的意义也就达成了。乐明村的村民现在非常自豪自己村里能有一间源美术馆,焕发了内心的一种自信,观念上也意识到,原来自己和孩子也可以用艺术去表达很多东西。
 
做了六年的“龙眼”驻地计划后,我越发觉得个体就是一个社区,每个个体在当下社会中都有力量连接各样的信息和资源。艺术家就是一个自带能量的人,他流动到哪,哪就能形成一个社区。当艺术家进入某个社区,在人与人的交流里,他就像巫师一样可以激活很多沉寂在我们体内的某种远古的东西。

艺术或艺术家是可以陪伴社区一起成长的,社会可能会往坏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往好的方向,艺术的作用就是尽量让社会往好方向发展一点。以艺术和个体作为支点,撬动一些问题。




5.
 
驻地所形成的“身体视觉”

王澈,策展人
 
社区里建了一栋栋的楼,艺术有能力把这个楼“拆掉”,“拆掉”的目的是构筑一整个精神家园。我走访过许多乡村,看到了乡村的没落,少数民族的消失,乡村正在逐渐退出现代精神家园的建造,很多人会感慨精神上的断裂。而新的精神家园可能就是城市的社区,艺术是构建的途径。
 
我从2015年开始在山川河流的大自然间做艺术项目,看到自然里有城市缺乏的价值,对自然界的时间性有很多感触。在白盒子空间的艺术展览,都特别临时性,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也是城市空间和时间的碎片化。其实在自然的时间系统里,所有元素都是非常漫长的,一些转变的发生可能经历百年。因此通过艺术驻地这个桥梁,把自然的元素和逻辑放到社区里来,与当下社区的状态形成互补。城市很多时候强调理性,对人的感性和知觉造成压迫,人因此变得克制和冷漠,在社区中带入自然,对人的心理是一种平衡。
 
驻地当中在地的必要性就在于能让我们跟地方发生真切的关系,从驻地过程中找到呈现或言说该地方的特殊视角,我做沙漠驻留做了五年,做“燕山散步”做了四年多,都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过去的在地创作可能是对某个地方风景的视觉再现,但驻地强调“身体视觉”,是整体性的介入。我做“走神”项目时去到一个闽东一带,那里的宗教非常发达,但我们不是要去表现当地的神文化,而是经过一个漫长而秘密的介入过程,身体力行地挖掘人和神、人和自然、生活和信仰的关系,这才真正理解到地域的特点。




 6.

驻地是艺术与生活的交融点

冯宇,独立策展人
 
社区是什么?不是成群的楼盘、街道、园林合在一起就叫社区,更重要的是人在里面干什么,人在这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居住者每天柴米油盐上班下班,这样的生活也可以是艺术,艺术也可以生活化,社区当中可以有这样一个交融点,这个点就是艺术驻地创作。

所有参与进来的人,包括居民,艺术家,策划人,从中会有各自的收获。在这里生活的人也不会把艺术看成一件多么遥远的事情,当一座城市里,艺术变得是社区里随处可见的,或者切切实实给人带来收获,那么这座城市自然不会再有人说它是文化沙漠。




 7.

艺术参与社区基因的编辑

王世泰,城市学者、地产评论人
 
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生命体,社区就是城市的细胞,细胞的基因可以不断地被编辑,艺术的介入应参与进这个编辑的使命,它可以改变一个社区的文化属性。

艺术家进入社区后就像一个容器,能包容,接纳社区里的人和物,还能促进彼此碰撞及共生,这个过程既生发灵感和作品,也生发出社区的精神力量或让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8.

从松散到融合

许锦龙,“牧云37°公共艺术驻地创作计划”艺术家
 
我目前还处于对驻留地进行前期考察的阶段,通过住在这里的人的视角来认知这个地方会是有效的。我观察到的是,社区里的人回到家,关起门后就过着各自独立的生活,社群看似一个集体,实则松散。我想是否可以有一个相对融合性的平台,激起大家的好奇心,走出来看一看,公共艺术驻地创作或许能起到这种平台作用。




 9.

“关系”是认知地方的突破口

雷童,“牧云37°公共艺术驻地创作计划”艺术家
 
无论是“社区”还是“自然”作为驻地创作背景,我始终关注“人”这条线索,即人跟社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我将从这条线索延展开来创作。因为“关系”是认知地方性的突破口。

我的工作室在北京草场地,草场地其实是一个村落,那边的人和人关系,创作和生活的关系与南方的艺术聚落,与这个城市化的大型社区很不一样,这期间的差别能寻找到有意思的创作点。




 10.

连接与向心力

贾立巍,33空间发起人
 
前些年,我和几位艺术家在深圳西丽做了一个“同富裕工作站”驻地项目,驻留地是一个即将被拆的工业城区。艺术很突兀地出现在里面,虽然改变不了物理上的拆迁,但通过艺术驻地项目,我们可以把这个地方的历史、内在的血脉延续下来,让未来的新商业体里还能看到通过艺术抽象出来的地方文化价值。
 
驻地创作不仅为了最后的作品,关键是创作过程中,跟社区里的人产生连接,当一个地方的人口逐渐增多,它会自然地生长出向心力的东西,通过一次次的驻留计划,把这个地方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提炼出来。驻地项目能贡献于社区生态建设,生态里的各个元素,包括艺术家的驻地创作,彼此之间必然是交互的。艺术创作与社区最后会达成某种默契,把这个默契提炼出来是核心。




 11.

在游牧中找到同频的人

顾桃,导演
 
2016年时,我本想在草原上做一个艺术家营地,邀请艺术家到我这来驻地创作,由于当地的一些管理限制,无法继续,顺势开启了大篷车游牧的模式,到各地去做放映和拍摄。我四处迁徙,在家人看来是很自私的行为,但随着去到越来越多的地方,与越多的人群发生关系,我最后发现自己不自私了,我的行为似乎是在给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未来留下点什么。

无论什么形式的艺术,表达的不外乎关于生命、人性、爱等等,我游牧,在不同地方驻地停留,把这些真实的情感带去。我有怎样频率的呼吸,通过这台移动的大篷车,自然能找到有相同呼吸的人,就是一个互动的平台吧。




 12.

至少可以让大家放下对艺术的戒备

曹蕾蕾,媒体人
 
我在深圳做戏剧工作坊,我想从戏剧工作这个层面来回应今天的议题。我始终觉得艺术和大家的关系,是一种潜移默化、带有化学性质、会产生裂变性反应的状态。

当艺术驻扎在一个地方,当地人在长期接触中,不断放下对艺术的戒备,同时也在其中放下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如此,产生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关联,所形成的共识,一定是有温度的。




13. 

艺术就像种子

赵涌,独立制片人
 
艺术在一个传统积淀深厚的地方发生,它可能会改变当地人一些多年来固有的理念。我曾在老家恩施利川拍过一部电影,电影的演员多数是当地的电影放映员,作品在上海电影节放映后,我每次回利川,老家的人都在我离开的时候抱着我流泪,跟我说活了一辈子,曾以为能给子孙的就是一些钱或房产,参演了电影后才意识到自己可以留下精神财富。他们后来还自掏腰包在当地建电影院,有些农民成了专业演员,很多电影也去了恩施利川取景。

我想驻地艺术带有一种种子般的力量,种下之后,就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一个地方。




 14.

地方与艺术的双向推动

郭赟,祥山艺术馆副馆长
 
我们关注艺术驻地计划对地方性元素的吸收和转化,其实艺术驻地不光对地方有长远的影响,对艺术本身也同样具有推动性作用,是双向的关系。艺术家去到陌生的地方,新环境给他的刺激,可能会让他的创作发生质的变化,从这个层面而言,驻地计划对艺术发展是有直接作用力的。
 
另一方面,当代艺术其实一直在反思,现代文明走到今天,艺术到底应该关注什么问题,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艺术工作者很多时候内心是抱有这样的文化使命,想通过艺术去做出一些改变。我认为驻地创作与当代艺术中这种反思的逻辑,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在社会现场面对问题,回应问题,甚至进一步提出问题。





相关文章

驻地,作为工作的一种描述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打边炉ARTDBL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