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们将一些精力投入到了围绕打边炉自身的几项基本工作之中,比如更换办公室,推出Artdbl Zine,以及眼下即将推出的打边炉的手袋。这几件事情都在脑海中构思了很久,我们早已认准了必定要去做,但成型的过程,却比较缓慢。我们不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团队,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一边想一边做,在犹犹豫豫当中找到一个恰当的时间,坚定地将它实现。我们一直想做一款打边炉的手袋,最初的出发点其实就是对于现有手袋的“不满”。我们的办公室保存了上百个不同活动主办方赠送的品牌手袋,它们在设计、尺寸、材料、做工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硬伤,我相信很多成品都是仓促之间完成的,他们的重点在于手袋上的内容和表达,而手袋只是作为一个内容媒介,其使用的体验,反而变得不重要了。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事方式,当大家不情愿使用手袋时,手袋上的任何信息都是无效的,所谓的“环保袋”,最终还是成为了一种资源的无谓消耗。所以我们在做手袋时,会集中关注它背起来后的体验:是否轻便,不至于增加负重;是否耐用,不至于背带脱线;是否透气,要能满足南方燥热的气候;同时作为打边炉的一款手袋,我们还关注它是否有“非此不可”的设计唯一性。我们为此找过几位设计师,但大家对于我们这项小设计的兴趣并不大,他们以为我们只是要制作一款带有打边炉的logo的品牌手袋。直到我们有些忐忑地找到何见平老师,试着问他是否有兴趣给我们做这个小设计,他居然很快就答应下来了,这让我们非常兴奋和期待。何老师最终拿出来的设计,非常准确和到位地理解了我们的工作,并且将我们的工作视觉化,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背着出门的“产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反复讨论和打样,在制作方面,何老师的助手戴君老师也是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我们做这么多,其实就希望打边炉的手袋能够好背,耐用,以及爱背着它出门。我们觉得这是做这件事情最基本的意义和主张所在。以下为我们对何见平的访谈,依照惯例,文中问题已隐去,文章发表前已经过受访人审校。
1973年出生中国富阳,现居柏林。平面设计师和自由出版人。1991-1994年曾就读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2001年就读柏林艺术大学自由艺术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柏林自由大学文化史博士学位。曾任教柏林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作品曾获华沙海报双年展金奖、德意志国家设计奖金奖、德国红点奖、奥地利Joseph Binder金奖、伦敦D&AD黄铅笔奖等奖项。2006荣获德国Ruettenscheid年度海报成就奖。他的个展曾在中国南京、香港、台湾,德国、日本、斯洛文尼亚、波兰、伊朗和马来西亚等地举办。
袋子的设计图©️2021 hesign Berlin
钟刚最开始和我提及,他想要给打边炉做一个袋子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突兀。他的需求听起来目标明确,却没给我什么创意提示和思路。我从未试过给一个公众号做设计,而且还是介于平面和产品设计之间的一个任务。钟刚给我的要求只有两点——别人愿意背、能传达打边炉的工作特征,细思,这是最难的两点,我相信钟刚已经想了很久,但没有解决方案,他在要求中期待惊喜。这种合作也挺考验我的,稍微想了一下,我就同意了。一般而言,平面设计的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品牌设计,从起名字、到品牌logo,再到logo延伸出的应用,乃至产品需求,维护和建立公司的形象;另一种,则是依托于一个具体的事件的设计,如展览,围绕展览需要做海报,和相关的画册出版物等。这两种设计工作都带有一定的逻辑性——从一个核心形象出发,继而应用到产品上。但在打边炉袋子的设计中,好像跟这两种类型的设计工作不同,没有什么逻辑关联,核心也不是要去解决打边炉的形象问题,而是要去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袋子的设计契合打边炉的工作性质,让别人既能理解这个袋子是由打边炉发行的,又能通过视觉表达散发其工作的气质。如果能满足这两点,我想应该就形成了大部分的工作内容框架。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刚好看到了《五十击:〈打边炉〉最受关注的50篇文章》,打边炉过去阅读量最高文章是一篇对许江老师的采访。读完之后感觉文章有很大夺人眼球的地方,确实是挺勇敢地问了这些问题,许老师呢,也挺智慧地回避了一些矛盾,还给出了一些不令人失望的答案。打边炉的文章还是带着能够吸引观众的媒体属性,与此同时,又不只做着普遍意义上的媒体工作。我理解它注重文本的耕耘,这应该是打边炉最大的特点,“表现文本”的概念也让我觉得越来越恰当。很多人总想把自己的logo放大,把自己的slogan放大,把自己心仪的话语、图案放大背在身上。再好看的Logo,对一个品牌来说,如果永远使用同样的视觉形象,都会给人带来视觉的疲劳。信息时代,更是需要多变。我首先不想违背another design给打边炉做的vi设计,不想给人感觉这个袋子是从另外一个视觉系统出来的。只是我要的,是通过一个袋子,传达打边炉的工作气质和内容,而保证原来的设计逻辑和规范,按照正确使用即可。在这一前提下,我就在想,如果缩小字符、增加文字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视觉效果?至少它并不违和吧。打边炉的文本主要是通过手机传播的,我就在手机里找出相应的文章,然后截屏,去掉多余的框线后,把一张张截屏拼接在一起。在袋子上看这些文字,其实就像你从上往下刷手机屏时看到的大小,包括字体和版式。早期文章中的文字编排和后期是不一样的,这些特质也被保留了下来。根据vi中Logo应用的方式,截取原本公众号文章中vi动图中不同帧节的画面,作为文章之间的分隔,还原动态的感觉。尽管彩色印刷已经没有了技术难度,我还是把公众号文章中的色彩都去掉了。文字不都是黑白的嘛!文本的特征和黑白联系紧密。至于说原文中的图片部分,一来图像不是打边炉工作的重点,二来很多照片也都是由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提供的,我是故意去掉了色彩,来突出打边炉在文本上的工作。这时我再回过头去想,如果文本要出现在袋子这样一个界面上的话,那是一些什么样的文本?最好能够呈现打边炉工作的常态,而不只是工作的某一个具像内容的再现。于是,我开始在打边炉的公众号里面去阅读,去寻找,是什么样的文章构成了打边炉的内容视野和行文特征:比如,注重对珠三角艺术生态的描述;对社会艺术热点和观点的关注;对艺术家等艺术工作者的工作记录;一些并不为主流艺术媒体所关注的内容;甚至还有越轨的(因违规被删除的文章)等等。我从这些个面向中,选了纳入袋子的文章,也想向大家传达这些功夫打边炉曾经都做过,虽然,做完了也不一定能够马上被人接收到。许多文章的内容特别长,文字量特别大。我只节选了每篇文章的一部分放上去,篇幅得合适袋子的面积才行。这些节选具备了各方面的特征,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大家读完了核心内容,有想要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还可以快速找到文章的出处。我的目的不是让人在袋子上阅读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毕竟是个袋子,不是Kindle。而且我必须得照顾到文章排下来之后视觉的和谐性,尽管文章的排布顺序有着一定的随机性,不过在每一个段落我都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这些“预谋”的工作,就属于设计经营的问题了。袋子背面右下角留有打边炉的二维码,供对完整文章有更进一步兴趣的人扫描进入阅读。谈到“预谋”,可能是产品的最终呈现和人的视觉感知之间的连贯中,出现了一个伏笔和破译的过程。其实,这应该是设计工作的常态,设计师总在揣摩中布局,又在突破中寻找共性,这是一个矛盾的专业。在打边炉这个项目上,“预谋”的突破,就是如何理解设计的任务,将偶然性破译为恰当的布局。遇到一个带着多元设计任务的项目时,我就会尝试把它分解开来,看看最重要解决什么问题,再兼顾哪些别的问题。我们在做传统出版的设计时,考虑更多的,是文本内容的适用场景和材料传递的感受。比如,有的小说更适合在私密的空间里阅读,那我们会把书做小一点,纸质轻一些,希望读者无论是斜躺还是侧身时,书都可以轻松地上手阅读,这些思考其实比那些表面上能被人看到的编排工作更重要。对于从事传统printed medium的人来说,他们和文本的接触,就是拿在手里的真实的书本:鼻子能够闻到油墨的味道、手指能够感受到纸张的温度。但对于长期基于线上工作的打边炉来说,他们对材料的关注点恰恰不在一个特定的printed medium上,而是文本在不同媒介之间的切换。他们可能知道一篇文章的字数,却从来没有直观地感受过文字量究竟是有多大,把文本同比印到纸张上时,才会看到原来一篇文章被量化后的“尺寸”是十厘米宽,一米长。这次被置换为“阅读一个袋子”的概念,还是通过和手机上一样的篇幅大小来实现的,二者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完全不一样。我看到打边炉在Instagram上面发了一张图片,一个人在坐地铁的时候,把袋子拿下来当作一张报纸在阅读,这应该是我最想要看到的场景。从虚拟的线上内容,到实体的功能物件,文本完成了在不同界面上的转换。袋子材料用的是回收再生的杜邦纸。棉布表面都免不了有高低起伏的肌理,印刷就做不到特别精细的效果,而杜邦纸的表面是光滑的,可以满足和普通纸张一样的印刷要求,我才敢把字设计到那么小的尺寸。另外,杜邦纸还有着可印刷、耐磨损、防水、可再生分解的特性,从公众号的优势来看,也是在不生产纸张的情况下,可以“环保”地传递信息。解决了设计理解和打边炉内容气质之间的处理以后,第二个要考虑问题是,如果我是买家,愿不愿意背这个袋子?我开始想,什么样的人会背这样的袋子呢?至少是会对文字和阅读比较感兴趣的人吧,那我还得揣摩他们的心理——出门工作的时候、约会的时候、要坐30分钟地铁的时候,是否愿意背一个有许多文字和阅读内容的袋子?我考虑得最多的还是中性的定位,没有很大性别偏差,男的女的,都可以背。Ta在背的时候,只是在间接地传达自己喜爱文本的信息。如果因为袋子,还能增加一些在手机屏幕上阅读之外的乐趣,那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其他的,就是一些细节了。放东西的时候,袋子开口的内边缘,有一圈打边炉的标志。隐藏在这些地方,可能细心的使用者又会被“get到”,增加对袋子的记忆,层次更丰富一点吧。袋子的尺寸和手机屏幕有关,先定下一个标准手机屏幕的宽度,再依据宽度来定高度,最后的调整,也是在以一个手机屏幕为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增减。袋子装了东西以后,还会被收窄一些,现在的尺寸是我自己觉得比较合适的。虽然有些时候,“反其道而行之”是我设计中喜欢用的思考方法,但在这个项目上,合情合理更合适,我想让袋子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平面设计也好,产品设计也好,也许照顾到表面的、更具普及性的一些“点”就行了,很多我们工作中的郑重其事和反复推敲,对于大部分受众来说,可有可无的,不是非得要触及到那么深刻的概念。但我深信斋藤诚的观点:“此外,我并不期待公众的支持,公众是否理解无关紧要。原因是包括设计领域在内,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真正有眼力观察细节及具有充分的敏感来追求新的意念与概念,我想这样的设计师会生存下来的。”
除袋子外,我们还会以ARTDBL Zine的形式,印制何见平的设计谈,随袋附赠。即日起至7月25日为预售期,预售价168元,恢复原价后为188元,均为顺丰包邮。
你还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购买全套的ARTDBL Zine。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