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地理·中国》:探秘湘西奇楼——树比“冲天楼”
//////////
湘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这里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气候潮湿多雨而且炎热,为了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人们依山就河建起了传统民居吊脚楼,这种干栏式建筑在武陵山区广泛分布。
但是,在湘西一处交通闭塞的深山里,却有这么一座不同于吊脚楼的独特建筑,并且还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冲天楼”。
树比村是位于湘西重重大山的一个村落,村子不大,只有百十户人家,让它远近闻名的是这里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这座纯木建筑立于半山之上,楼的顶部两个并排的阁楼高高耸立,直插半空,故此,当地人把这座建筑称为“冲天楼”。它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楼阁高达10余米,而冲天楼的建筑年代更是非常久远。那么,这座楼究竟是谁在什么年代建造的?在深山中建造它又有什么用途呢?
龙山县树比村
为了探究其中的缘由,《地理·中国》摄制组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来到龙山县。驱车从县城出发,向东南前行70多千米,就到达了冲天楼所在的树比村。树比村地处偏僻,坐落在地形险峻的峡谷之中,远远望去,只见一排排吊脚楼民居依山而建,古朴清幽。
摄制组通过观察发现,与村中的民居相比,冲天楼的规模的确非同一般,楼的顶部是两个并排的三重飞檐翘角阁楼,势如冲天,这也是“冲天楼”名字的由来。
冲天楼与很多南方的建筑大不相同,在徽州古民居中,建筑中间往往建有天井,天井便于采光和排水,又能蓄积雨水,叫做四水归塘,暗含聚财之意。但冲天楼一反常态,不建天井。我们进入楼内左侧的一个单元,从前堂到后厅,从火铺到卧房,偌大的空间里没有天井,相反,它用三层阁楼罩住了厅堂,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工艺呢?
专家认为,其实,冲天楼在天井的位置盖上了两个三层阁楼,阁楼的作用除了避免雨水直接冲到屋内外,它实用的价值就是用来采光。阁楼升高的部分与屋面之间形成了高差,阳光可以通过它照射进来。在采光上,它与南方建筑的天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科考专家说,武陵山一带沟壑纵横,山多地少,在这种自然环境中,智慧的树比村人吸收了汉族建筑的精华,利用当地丰富的林木资源,在平地上用木柱支撑起房屋,采用了独有的枧槽排水装置以及屋顶三层楼阁采光的独特方式,创造出融土家单体民居与合体民居为一体的冲天楼。
古人为什么选择在偏僻的大山深处修建冲天楼?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纯木建筑,至少需数千立方米的木料,冲天楼的主人得有雄厚的财力。那么,在湘西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他们的财富究竟从何聚集呢?采访中,村民告诉摄制组,自古以来,树比村就流传着一个洞中藏宝的传说。那么,冲天楼的选址是否与藏宝洞有关呢?
探秘藏宝洞
湘西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抬升和沉降活动,形成了这里山地险峻、峡谷幽深、洞穴众多的特征。村民说,在树比村周边有多处溶洞,从前在惹巴拉做生意的有钱人常常把钱财和宝物藏到洞里,以避匪患。那么,这些说法成不成立呢?在村民的指引下,科考队来到了离村最近的一个洞窟。
在洞中经历了3个多小时的历险后,科考队并没有发现任何和金银财宝有关的线索。专家认为,洞中藏宝的说法只是当地村民的一种想象,冲天楼的选址与藏宝洞没有关系。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有位村民向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他说,这一带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窑厂遗址。次日,在文物专家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这个遗址所在地。只见它位于一个半山坡上,坡地早已被村民开垦的菜地覆盖,似乎看不出任何遗址的痕迹。但不一会儿,文物专家在土坡上找到了很多瓦片类的东西。他说这里是一个古窑遗存。
考察至此,专家初步找到冲天楼为什么选址在山谷里而不靠近码头的根本原因。由于树比村地处大山之中,地势隐蔽,冲天楼建于此,不仅避免了水患之忧,而且它紧靠窑厂,位置隐蔽,在这里,人们依靠制陶业积聚财富。但由于古代陶器生产成本高、利润并不丰厚,专家认为,建造规模宏大的冲天楼一定还有着比制陶业更大的财富来源,那么,冲天楼的建造究竟依托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呢?
村民们告诉科考队,在距离树比村不远处有一座桐花山,每年的4月,那里的万亩桐花怒放,非常壮观。
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桐油曾一度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足见桐油在当时中国经济版图中的显赫地位,这其中以湘西桐油产量高且质量上乘,成为中国桐油产业的翘楚。
考察至此,关于冲天楼为什么选址在深山之中,科考队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在300多年前的树比村,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的野生油桐花竞相开放,收获的季节里,冲天楼的主人组织村民炼制桐油,他们还依托村口附近的窑厂,制造陶器,通过树比河把这些物资运往码头,进行频繁的水上贸易。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他们完成了财富的积累。在湘西能工巧匠的精心打造下,一座气势恢宏、巧夺天工的冲天楼在大山里矗立起来。为了防潮防朽,他们每年用桐油粉刷冲天楼,就这样,纯木结构的冲天楼在当地特有的天然桐油保护下,历经数百年风雨耸立至今。
专家认为,土家族聚居地大多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而以木构建的冲天楼和吊脚楼不仅进退灵活,适应高低错落的山区环境,而且适应了这里特殊的气候条件,它是人们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和生存空间的智慧结晶。
【编辑】叶 红 彭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