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美人的后半程,亮瞎了我的眼

报大人 报大人乡村日记 2021-07-19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华人写作的自传里,最为真实的一本对自己的生命与生涯毫无矫饰之态,只有真实的揭露与剖析。



1

无意中看到书架上的一本书:《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


拿起,从中途翻起,不想,觉得颇有意思。


花两个小时将后半本胡因梦“寻道”的历程翻完了。又从头翻前半本。就这样将这本书翻完了。



2

老实讲,我以前不是太喜欢胡因梦。因为她简直堪称近年在大陆猛刮的身心灵风暴的鼻祖。


是她率先将克里希那穆提,以及其他西方身心灵著作译介到台湾,然后从台湾蔓延到大陆。


如今,在大陆,身心灵这玩意,简直堪与广场舞媲美了。


我不反对身心灵这场运动的一些源头理论,也看过一些相关著作,甚至也很认同其中的一些说法。


这些说法也并不神秘,就是从东方的佛教、道教,以及西方的科学(尤其是量子物理学)、哲学、心理学中吸取了许多营养精华,组织成一种新的学说,可谓一种超越了宗教局限,比较具备普适价值,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个人内心修习的知识与理论指导。


我认为作为一种理论探讨,严肃的身心灵理论提炼总结者,探讨了世界的一种“可能性”,一种看待世界和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及行动的视角,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有利于我们克服自身弱点、获得幸福感的视角。


当然不排除一些通过贩卖“理论”,控制人心,实现个人威权甚至借此渔利的“伪大师”。


所以,我对身心灵,持有的是一种谨慎的好奇与兴趣。


我是一位不可知论者,就像我愿意去思考基督教里的“上帝”,以及佛陀所言的“彼岸”。但并不表示,我一定臣服这些理论。


但我见过的一些身心灵修习者,给我一种不好的印象。他们特别喜欢用身心灵的理论来教训你,来“开示”你。他们有一种自命清高,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好像自己所了解的身心灵理论,就是宇宙间最高的真理。


你不了解这种理论,或者你不服膺这种理论,那你的意识次元还没有升级。你将体会不到更高的幸福感。你活在小我的局限中,你会痛苦,即使感觉到幸福,也是小我的幸福。


我呸。


这种被身心灵理论洗脑的自命清高,居高临下,自以为是,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他看我可怜,我看他更可怜。


因此,见了狂热固执的身心灵分子,我一般是闭嘴,避免争端。能绕路就绕路。


身心灵提供了某种看待世界和自身的视角。可如果钻到这种视角里封闭起来,把真实世界用这种理论格式化,那真的挺可怕。


我宁愿保持在他们所谓的“低维度”意识次元里。


至少我真实,我自由。不用抓着自己头发认为宇宙意志统摄着一切。

身心灵玩家跳禅舞


3

扯远了。


不过正因为我遇到过一些神神叨叨的身心灵信徒,而我认为很大程度上,过度执迷于身心灵,就是一种病态。所以,我对于堪称华语地区身心灵教母的胡因梦,没什么好感。


这是我在翻阅这本《生命的不可思议》之前对她的态度。


而翻阅了之后,我对她有了新的印象。



4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她充满了佩服。这本自传性质的书,写得极其大胆,真诚。里面臧否了一些人物,比如她的前夫李敖,甚至她的母亲。


但这种臧否是出于一种对人性的剖析。一种对自我生活道路、以及影响自我生活道路的人的看法与解剖。并不是为了攻击、抹黑。尽管,里面对李敖的评价还算是尖酸、刻薄的。


但是,作为李敖的前妻,一个结婚仅仅三个多月就离婚的人,一场著名婚姻闹剧的当事人,也可以说与李敖的婚姻是她生命中最著名的一个公众事件,对她人生和心理的影响不可估量之巨大。


她也确实具有外人所不具备的看李敖的视角。这是真的。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我相信胡因梦,她所写的代表了她这个视角所看到的真实的李敖。


当然,这种视角所看到的李敖,我相信也只是一个局部的李敖。她刚好看到了“伟大的阴部”。


这种视角极为难得。她为我们奉献了李敖这个名人与怪杰的相当个人化和隐私面向的画像。可以说相当精彩。让我们对人性之复杂有了细致的领略。


尽管她笔下的李敖之“不堪”,并不影响他的“伟大”。


而胡因梦写作这本书的动机,就是要无情、冷静、客观地揭露她自己的生命历程,以及这个历程当中影响她心理的种种因素。


所以,李敖算是“倒霉”的。不过,李敖可能也并不冤。


一是,这是这段短暂奇葩婚姻的一个真实后果,只不过被有志于揭露自己真实生活历程的胡因梦借写书曝光了而已。


二是,李敖在与胡因梦离婚以后,借各种场合,大骂胡因梦。暴露她的种种不堪的隐私,甚至包括,“坐在马桶上拉屎,因便秘,脸涨得通红,毫无美感”这样的生活细节。甚至攻击胡因梦是“十万台币出场费的小姐”。

年轻时候的胡因梦


以李敖在台湾的公众影响力,他的毒舌对作为前妻的胡因梦的毫不留情的攻击与揭露,对胡因梦产生的生活压力,必然是空前的。


而坚强如胡因梦,却轻柔化解,并且看透了李敖种种言行背后的心理逻辑。


是的,她看透了李敖,看到了李敖“伟大的阴部”。然后,借着自剖之书,将他也剖析了一番。


与李敖本人对胡因梦的攻击相比,胡在书中对李敖的描写,可能只可算作一种温柔的回击。


她是抱着一种看透后的淡定心态,写到李敖的种种矛盾行为,以及他心理上的症状。


相比之下,不为过。相比之下,还算有情。



5

那么,胡因梦在这本书里所显露出的真诚和真实,就显得特别可贵了。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华人写作的自传里,最为真实的一本。对自己的生命与生涯毫无矫饰之态,只有真实的揭露与剖析。


这是繁华过后的淡定。这更是一种看破、“悟到”之后的真实与真诚。


这本书毫不掩饰过往的是非,坦陈自己4岁时就有性意识和性感受。

坦陈自己20岁时在纽约的一年里所经历的性解放,以及吸食大麻的真实体验。坦陈自己在多段情感关系里的真实处境与体验。李敖只是其中最著名也最狗血的一段。


她还较详细记载了两段与外国人的情感经历。一段是永生难忘的初恋,一段是带给她美好亲密关系体验但最终遗憾分开的经历。


在本书中,胡因梦大胆剖析自己的情欲。不回避自己较丰富的性经历。甚至很直接地表达“我想要他的身体了”。也记载了与一任犹太裔男友在共同生活期间尝试的“谭崔式性爱”。

胡因梦年轻时


然而,这些自我暴露,并不是为了拿隐私搏眼球。


色情片与艺术片都可以有大量床戏表演,甚至真枪真刀的入肉行为,但什么是色情片,什么是艺术片,眼明的观众是绝对能够区别二者之间的差别的。


胡因梦的自传,显然是一部艺术片,而非色情片。


她的拳拳到肉的真实描写,只是为了探讨,生命的真谛,人生这趟旅程的要义。



6

这就涉及到我对写作此书的胡因梦的第二大佩服了。对坚持“悟道”之旅,以及终于“悟到”的佩服。


在上世纪70、80年代,胡因梦是台湾最当红的影坛女明星。她挣了很多钱,受万人追捧,甚至被台湾最红的知识分子李敖娶回家作为骄傲的资本,然而,她活得挣扎。

胡因梦


她自小的情结是“布道”,帮助转化万千人,成为真正的幸福拥有者。


然而,要想“布道”,先得知道,“道”在哪里。


35岁以后,她退出影坛,真正开始“五十三参”的寻道之旅。


那时,她已经经历诸多是非,包括与李敖的婚姻,成为台湾最受争议的女明星。可以说经历了最极端的人生后,她想要寻求“看破”的智慧。


她对生命的困惑不仅来自李敖,更是来自其自小就养成的心理。来自她的童年,她的家庭,她的祖上。


她是受妈妈影响巨大的人。妈妈是个极为现实主义的人,是个金钱控。


而妈妈拥有一个不幸福的婚姻,后半生守活寡,达40年之久。因为她的父亲在无爱的婚姻里感到窒息,后来搬出家庭,与另一个爱他的女人生活在一起,长达30年。但这对冤家式的夫妻出于某种惯性和安全感的需要,并没有选择离婚。因为按照约定,出轨的爸爸要将每月工资打到妈妈的账户上。


妈妈接受爸爸的物质支持,却得不到爸爸的身心。她守活寡40年,也愤怒了40年。


妈妈年轻时也是一位美女和才女,但失衡的心理导致自己的后半生过得不幸福,也碌碌无为,在牌桌上挥霍了半生的生命。

胡因梦小时候与爸妈的合照


妈妈最大的安全感,来自对物质的控制。


所以胡因梦出道成为影星后赚到的钱,基本上都交由妈妈掌控。


由于生活的艰难,也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培养”,妈妈是一位观念守旧、性格强势的女人。许多年里,胡因梦生活在强势妈妈和长期缺乏父爱的阴影之下。


她心中更倾向的却是出轨的父亲。


父亲虽然违背了传统道德,导致了妈妈的不幸人生,但父亲骨子里却是一位好人,一位政治上不得志、生活中性格柔软的男人,他爱自己的女儿,每次有限的相聚机会里,都在传递对胡因梦浓浓的父爱。


他选择的出轨对象,也是一位为了爱情不计较得失、甚至不要名分也不要金钱回馈的女人。


胡因梦从心里喜欢父亲,甚至有“恋父情结”,对父亲的选择,也是表示理解与支持的。

少女时代的胡因梦,与父亲在一起


父亲去世的时候,妈妈痛快地大笑:“你终于死在我前面了,我赢了!”


而胡因梦则将父亲遗留下来的几十万台币,留给陪伴了父亲三十年的出轨对象——胡因梦称之“阿姨”的人。她认为这还远远不足以回报她给父亲带来的幸福。


当她的妈妈想掠夺这笔钱时,胡因梦,这位一向顺从强势妈妈的女儿,生命中第一次,愤怒了,对着妈妈发飙,长达一个多小时,直接把妈妈骂傻了,第二天,妈妈将那笔钱交了出来,同意女儿的安排。


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志,是胡因梦切断与母亲精神脐带、寻求自我独立生命主张的一个标志,这个标志也让妈妈认识到了:女儿长大成人了,有自己的独立主张了,不再是那个百依百顺的乖乖女了。



7

通观这本书里写到的每一个人,我甚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个人都有病。


每个人都受着自童年以来家庭关系及教育成长方式的影响。每个人都在人生成长经历中,有某种匮乏感,导致个人的某种偏执倾向。而这种倾向,将会导致许多的痛苦。


她的父亲,是满族瓜尔佳氏贵族后裔,骨血里有贵族气质,把荣誉和尊严看得比现实利益更重。他对胡因梦母亲爱意的失去,源自1948年从大陆撤退至台湾时,发生的一件小事。他答应将一张行军床送给母亲的一位亲戚。就在床要搬走的时候,母亲截留了下来。母亲觉得父亲过于大手大脚,而父亲觉得母亲小气,太在意具体利益,觉得二人价值观不同。从此种下了婚姻不幸的因子。


父亲从小失去父母,对母爱有强烈的渴求,因此容易被温柔女性打动。当从胡因梦母亲这里得不到温柔的女性之爱时,便转身他求。


而胡因梦的母亲,出身于天津大户人家,几房姨太太互相争风吃醋,争夺利益,母亲从小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之下,加之结婚后失去了丈夫之爱,丈夫离她而去,与别的女人建立了亲密关系,因此,她看到了男女之爱的不可靠之处,拼命占有物质,以及拼命控制自己的女儿,便成为她寻求安全感的方式。


这自然也影响到胡因梦后来的人生历程,择偶标准,以及应对世事人情的心理机制。


由于受制过于强烈,她内心渴望的是自由。


她从小在内心就具有叛逆的因子。并且具有寻求人生真相的心理动机。


20岁左右时,她争取到了一次长呆纽约的机会,在那里,见识了嬉皮士运动高涨的美国社会,感受到了与活在东方式保守道德之下截然不同的生命图景。


在那里,她似乎找到了生命中的自由。


因此,她是一个心中有爱意,便会舍身付出,追求浪漫体验的人。并不受传统道德体制的约束。


但这并不是生命的究竟。


陷入情网的次数越多,她反而越困惑。因为每段关系都会从最初的浪漫美好,转向问题重重,乃至最终无法再美好相处。


每个人都带着自身的问题而来,每段关系的源起都出于某种匮乏感和心理需要。因此,不存在完美的关系。


这是人性中的弱点使然,不论中西。


乃至一段关系看起来美好,双方都承诺和期待着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她依然会在心里升起疑惑,甚至有一种预感:未来有一天,这种承诺必然会打破,这种美好必将无复存在。


骨子里,她本人,是不相信任何美好关系的长久性的。因为,她了解人性的脆弱。


佛家说,人生如苦海。胡因梦以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了解到佛家所说,正是生命的真相。


那么,如何脱离苦海呢?本质上,胡因梦的寻道之旅,正是为了寻求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胡因梦年轻时



8

胡因梦这本自传正文之前的页面上写着:“我不属于任何教派,我只服膺于真理以及诚实面对自己的人。”


这是我对她的第三点佩服了。


能够说出这句话,并且显然是出于深有所悟,而非出于某种彰显自己的姿态(你知道,现在这样的人太多了),本身就带有某种开悟的智慧了。


胡因梦寻道之初,多是参佛问道,甚至拜于气功大师门下。打坐,参禅,发功,是她寻道前若干年的方式。


但她内心有一种感觉:依然没有找到究竟之道。


直到在纽约闲逛书店,有一次看到书架上有一排某印度智者的书,先是被封面上印度智者气定神闲的相貌和姿态深深吸引,翻阅之下,发现句句话在以极大的真诚,讲述着世间的真相。


突然之间,胡因梦感觉到,究竟之道,就在其中。


于是,她放下之前所修研的一切,一头钻进这位印度智者的思想世界里。竟有他乡遇故知之感。或者有在咖啡馆听到了天音之感。


这位印度智者,叫克里希那穆提。


他的许多论述,点中了胡因梦心理上的死结,令她如梦方醒。


胡因梦不仅深入阅读这些书,并且开始翻译这些英文著名,引介到台湾。


借由译介克氏著作,胡因梦,正式作为身心灵教母,重新登堂入室。


当然,这个“登堂入室”,只是我们外界所看到的景象。我想对于胡因梦,她是不在乎所谓“登堂入室”的。


借由对克氏思想的研究与了解,胡因梦一步步了解到更多西方人在意识探讨方面的著作,比如写作了《意识光谱》、《恩宠与勇气》的肯·威伯尔,以及欧美新世纪运动流派中的诸多身心灵著作。


就像一个小女孩,走入了一个心灵的国度。她也找到了自我修行的阶梯。



9

并不能说胡因梦就因此而“悟道”了。所以我的文章中称她“寻道”,“悟到”,而非“悟道”。


“悟道”与否,恐怕不是看一本胡因梦46岁时写的自传就能够判断的(她现在已年近60)。


“道”是否真的就是克氏的那些思想与理论,以及新世纪诸家的理论,我不好判定。

46岁之后的胡因梦


况且,真实如胡因梦,也写到了她的那位犹太裔男友,就是因为同为克氏忠粉,看到胡因梦翻译的克氏著作,而找上门认识她的。并很快互相产生好感,建立亲密关系的。


而胡因梦写到了这段关系的许多纠结之处。


虽然都为克氏忠粉,但这段亲密关系仍然充满了人性的冲突,依然有许多内心的问题需要去面对。


胡因梦自己也认识到,在没有进入亲密关系之前,那种内心的恒定和通透,往往是假象。而亲密关系,则是对自己内心状态的“试炼”。


显然,通过与这位犹太爱人的交往历程,胡看到,自己还远不是一位通道者。尽管,她译介了大量的克氏著作。


这就是胡因梦的可爱。她真实,不虚伪,不因为研究并引介了克氏思想,就真的把自己送上“神坛”,高高在上。她的书始终体现出一种对寻道的执著,并保持着谦卑而真诚的态度。


这就像倒了半杯水的杯子。她还有上进的空间。


比起许多略微了解一点高深理论的皮毛,就自认为通道并且喜欢居高临下的人,胡因梦,是一位真正“悟到”的人。


这也是我对她的第四点佩服。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敢称自己是悟道者。敢这样称的人,不是疯子,就是骗子。


从这本自传中,我看到,胡因梦不是疯子,也不是骗子。她是一位“悟到”者。


这也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基本上花了看书时间的一半时间,来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只有保持好奇、保持谦卑、保持开放心态,并且,真诚面对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真正看清这个世界,并评估自己在这个世间的位置。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胡因梦,在思想上“得道”了。


至于她所服膺的是不是真理,究竟是哪个层面的真理,我觉得,相对不是那么重要。寻求真理之路无止境。今天的真理,也可能是明日的谬误。


我们唯有做到:Stay foolish,Stay hungry。(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多少美人华年老去,从此江湖隐退,黯然失魂。


而胡因梦过去作为影星的美,我从没领略过。


倒是她“寻道”及“悟到”的思想之美,我借由这本书领略到了,并且觉得:不错!


本文题图为报大人手机摄影,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关注本号并设为星标

多一个讲真话的朋友

↓↓↓↓↓↓

报大人的个人微信:freelifelaobao

报大人的微博:搜索、关注“报大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