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想要活得强烈。』

报大人 报大人乡村日记 2021-07-19
解读娄烨在我心中的封神之作《颐和园》


1
她叫余虹。来自中国东北一个叫图们的小城。家里开杂货店。那一年,她考上了北清大学。父亲将有限的一点钱用纸包好塞到她手里,希望能维持她去北京读书的生活。她告别了在老家的男朋友。男朋友是邮递员,亲自将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她手上。她不知该表现得喜还是忧。然而,到底还是难掩心中喜悦。男朋友则失落了。在情绪支配之下,为一点小事,与人大打出手,鼻青脸肿,满脸是血,她陪他去诊所包扎了。她看到他可怜的样子,不知说什么好。那一天,她没有回家,和男朋友在野外呆着,从天黑呆到天明。他们做爱了,也许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男朋友匆匆射了。她也没尝到男欢女爱该有的快感。他们心情沉重地在野外坐了一夜。天亮以后,男朋友骑着小摩托,送她去车站。她坐上了火车,火车驶往北京。在火车上,看着窗外迅疾后退的风景,她笑了。笑得灿烂。

她把忧伤扔在了身后,前方有崭新的未来等着她。

读大学的日子,比想象的平淡。有趣的人,比想象的少。在大学,她喜欢独处,还学会了抽烟。周围有人嘲笑她,说她那又冷又酷的劲头,像个女同性恋。她笑笑,置之不理。

她把苦闷无处诉说的心事,尽诉于日记。在日记中,她写道:『我想要活得强烈一些。

她的语句,体现了她体内有无处迸发的生命力,在小城压抑至久的生命能量。她缺乏一个能把这股能量激发出来的对手。直到她遇到了一个男同学,周伟。


2
和园》,2006年娄烨大胆而惊艳的电影作品。据说,此片中的大尺度裸露画面,创中国影史第一。此片拍完在中国遭禁。娄烨及制片人耐安,被禁影五年。被禁真实原因官方未明说。其实,与情色镜头关系不大,与影片所展示的时代画面有关系。影片的叙述重心是上世纪80年代。主角余虹1987年入大学,两年后因情感问题,从大学退学。

有人说,这部电影其实很无聊。我初看,也觉得有点『拗口』。余虹的日记,是影片中大量出现的文本。它展示的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式的内心独白。许多充满纠结的话语,放在现在来看,有点像无病呻吟的呓语。

然而我又隐约感觉到,娄烨这是还原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真实心境。娄烨,生于1965年。大学毕业于1989年。所以这部电影,拍的是他的同龄人的青春岁月。娄烨的特点,就是以手术刀般的冷静和精准,还原个体生命的存在困境及生命本身的悖论。此片是他耗费巨大心血的野心之作。我至今刷过三遍。躺在床上随意中完成一刷,觉得前面一般,最后半个小时那种手持镜头在都市、高架桥、道路、人群之间不断跳切,伴随着神级的主题音乐,撞击了我,觉得拍出了令人震撼的人世飘零之感。二刷正襟危坐,在报舍大荧幕上与几位朋友一起完成的,觉得从头到尾,此片都充满了大师气质,此刻,我才感叹,如果说现今中国有一位真正牛逼的电影导演的话,那不是别人,而是娄烨。三刷是前两天完成的。这一刷,尤其注意到女主角郝蕾的演技。她那种『阅尽千山都不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难以放下感,那种时时怀念当初那壮怀激烈的恋情、想起便悲从中来、神经兮兮、泪流满面的劲头,真是入戏入到骨头里,她演绎得让人心疼。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堪与百年前的五四时期相比。改革开放之后,国门打开,西方思潮奔涌而入,年轻一代吮吸着比父辈成百上千倍丰富的现代思想,尤其是强调个体独立价值的『存在主义』,对那一代人影响甚深。造成了一代人,从集体主义的牢笼中挣脱,回归自我,重视自己的生命体验,挖掘从欲望到理想等一切关乎个体生命体验的元素。那个年代,涌现了一批像海子、顾城这样不食人间烟火味、极度重视个人精神世界的诗人,烘托了那个时代的集体意象。那个年代,最不切实际的梦想和最卑下的欲望相交杂,造成了人在幻想和现实之中挣扎,有时不免或许,两头踩空。

如果说余虹的日记以现在眼光来看,有无病呻吟的成分,整天为一些有的、没的在纠结,那也是那个时代一些年轻人的通病。这叫做『精神贵族病』。当这种病有现实基础作支撑,也许培养出具有高度审美和哲思的灵魂,当这种病与贫瘠甚至冷酷的现实相冲突,也许就造就悲剧化的个人命运。

余虹进入大学,冷僻而孤傲,觉得身边尽是俗人。所以她并没有急着像许多女同学那样,赶时髦一般地谈恋爱。直到周伟撞入了她的视野。
导演娄烨


3
周伟是一个非常知性的男子。他帅气,沉静。她符合余虹对情人的设定。一个绝不庸俗、世俗气的男人。一个站在一群人当中鹤立鸡群一般的人。一个在跟她刚见面后,可以陪她通宵行走在湖边小路上、畅谈人生和理想,而绝不给人猥琐气息的男人。

那酒吧中的一见钟情、那湖边一夜长谈的思想确认之后,她的心便属于了他。剩下的,只需要有捅破那层窗户纸的机会和发展关系的合适场所。周伟是余虹的闺蜜李缇的男朋友的哥们。(这有点绕。请记住这四人关系图。)李缇的宿舍长期是空置的。李缇知晓余虹对周伟的感觉。于是,机会和场所都由李缇帮忙创造了。余虹和周伟很快就在李缇宿舍的空床上,干柴烈火上了。

患有『精神贵族病』的患者,药方往往简单直接得要命:完美的性爱。

在世俗者眼里,性爱就是欲望的满足,就是身体运动之后肿胀感的暂时消退,就是饿了要吃饭,它不意味着更多。而对一个内心丰富、有精神洁癖的人来说,性爱的起点是很高的,就比如余虹直到遇上周伟,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起点。而当遇上了正确的对象,性爱不只是性爱,它是可以将人送上天堂的一道天梯。那种灵与肉的疯狂快感,借由细腻的精神感受力和想象力的点染与加持,便不再是普通的肉欲快感,它变成了上帝的神谕,变成了生命目的本身。

在这部电影里,娄烨的画面是大胆的,在某个环节里,它露出了男女主演的生殖器官。在中国的电影创作界,这是不一般的前卫大胆。我想娄烨之所以要这么做,是想借此暗示出,男女主角在性方面的感受,超乎一般尺度。他们的淋漓快感,达到无法遮挡的爆裂程度。

不过,三刷之后,如果说我对此片有什么槽点,那就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中的性爱戏分,还是表现得太弱。虽然画面尺度大些,但作为观众,看不出他们的性爱有什么特别强烈之处。娄烨过于现实主义的创作观,限制了他的表现力。我看过另一部叫做《花之谷》的印度法国合拍电影,里面表达男女主角灵肉合一的戏分,是他们在结合之时,身体真的飘到了天上。那种震慑人心的视觉美感,可以传递出他们的灵肉结合之深。后面男女主角悲剧性地不断在轮回当中互相寻找与错过,就显得特别容易理解,也叫人牵肠挂肚了。相比之下,中国人在此方面还是偏于保守的。我相信娄烨(还有男女主演)已经尽力了,只是达不到震慑人心的效果。他又极度偏执于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不动用象征手法去表现人的幻想与迷醉感。于是,只能通过台词文本来揭示意义。在一次酣畅淋漓的性爱之后,余虹突然发出一句:『周伟,我要跟你分手。』周伟惊诧地问:『为什么?』余虹答:『因为我离不开你了。

因为『离不开』而想要『分手』,这样的心理反应模式,很余虹。她就是如此纠结的一个人。她的精神贵族病,因为遇到了周伟,像是遇到了医病良方。与周伟的恋情和灵肉结合的性爱,是她此生难以泯灭的一段生命体验。然而也由此,引发了她的更多烦恼。


4
余虹的烦恼是什么?一方面,她在享受疯狂而美好的性爱,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堕落。我想,这一点,在那个一味颂扬『精神高度』的年代,是很好理解的。

同时,正由于在性爱中陷得太深,她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对生命的掌控感。这让她犹如溺水般,感到恐慌。毕竟,她的幸福感、迷醉感,深深地建立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如果那个人抽身离去了呢,如果他移情别恋了呢?要知道,电影中的周伟,是个万人迷,许多女生的梦中情人。

这种失去自我的恐慌感,我觉得也好理解。余虹,来自边陲小城的底层家庭,缺乏强大安全感的心理基础。底层人的生活,是沉重的,仅仅为了生存就够挣扎一生的了,为求生而打拼,似乎才是底层人的命运。情欲、爱情这种事情,看起来是生活里的奢侈品,过度追逐这种东西,甚至是有害的。这是底层人成长过程中会被不断植入脑内的观念。与余虹相比,家境显然好得多的周伟,则显得轻松许多。他既能与余虹享受不一般的性爱,也不排斥其他一些女孩子的靠近。在这个电影中,他并不算花心,他只是天生具有好资源,偶尔看看身边的好花、摸摸身边的嫩草,并且从容自在,不觉得亏欠别人什么,也不觉得是格外大的福分。

这段恋情,帮助余虹充分发掘了她内心深处的冲动。她的情欲渴望。上大学之前,直到遇到周伟之前,她的生命,都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只有原生的内在苦闷时时涌动,冲突,演变成日记中的行行诉说。遇到了周伟,便像是青藤遇到了乔木,攀援而上,一飞冲天。

当对所依附的乔木产生担忧,意味着她的个人成长,遇到了新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将是决定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

娄烨不是拍青春励志片的。他着眼于描述情欲这股力量,如何造就生命里的种种悲剧性体验。欢乐是一时的,悲哀才是长久的。这几乎是他所有电影的定论。他是个用电影镜头作诗的悲愤诗人,看似冷静却悲愤地描述着人世的冷漠,命运的无情,生活的无聊和艰辛,生命这条小舟在风雨中如何飘摇不定。

当余虹对周伟喊出『因为我离不开你了』,并没有让周伟觉得这个女人,值得格外呵护和珍惜。电影接下来,反而开始安排和铺垫关于『离开』的种种必然。先是余虹到周伟宿舍找他,无意中发现他与另一个女生在一起的情景,虽然并没有显示周伟出轨了,但在余虹眼里,那种看起来颇为亲近的感觉,让她难受。两人间的裂缝开始产生。但毕竟余虹离不开周伟,所以不爽归不爽,她还是继续找周伟,跟他做爱。而在一次做爱之后,谈起一个心理学知识的来源,不知是故意编造谎言试探和惹怒周伟,还是真有其事,余虹说:『因为,我跟心理学老师上床了。』这让周伟诧异,隐忍未发的愤怒出现在他的眼神中。

这种隐忍未发的愤怒,不是导致周伟向余虹兴师问罪,而是导致了他心理上的疏远。他是一个自傲到当别人背叛时、不需要对别人发泄怒火的人。余虹和周伟,在情感的天平上,就是如此不对等。周伟洒脱轻松,享受而不在乎,余虹用尽全力,生怕失去。正是这种害怕,反而使她做出一些失去对方的举动。就像极其害怕死亡的人,最终以自杀结束恐惧。

接下来这段关系陷入尴尬境地。就像洁白的布被污染了,就像镜子出现了裂缝。二人想分又分不成,身体结合的欲望和内心的牵挂总是将声称要分手的两个人,又扯回到一起。甚至在余虹跑到周伟宿舍闹情绪、将周伟的宿友都驱逐出宿舍之际,周伟忍无可忍,甩手打了她两耳光,制止她的任性之举,而余虹这么硬气的女子,竟然既没离去,也没反击,只是哭泣。而后两人还是抱在了一起,用身体的亲密消除情感的巨大裂缝。

这一段欲分还合、纠缠不清的关系状态,真是许多恋情的真实写照。


5
然而,一段无法重合的爱情,终究还是有水流花落的一天。那是在一个喧闹的日子,所有的学生都很躁动,都在为了某种共同理想的失落而感到愤怒,整个校园气氛混乱不堪之际,余虹在情感遭遇上也达到了痛苦的顶峰,乃至变得过度脆弱了。压死她情感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发现周伟竟然跟自己的闺蜜李缇上床了。当初,正是李缇将周伟介绍给余虹的,并帮他俩的爱情打开方便之门。这似乎是一个循环,意味着这段恋情的彻底结束。而余虹再也无力承受,她选择了休学,并且不辞而别地离开了北京,回到了老家图们。留下周伟,还有一众校园朋友,无比错愕。

然而这点错愕,也很快被掩盖了。因为与这点小情小爱相比,社会上有更大的事发生。接下来,便是各人毕业,追逐各自的前途。工作的工作,出国的出国。余虹和周伟的爱情,慢慢变成一段回忆,和同学们之间的传说。

随着那个浪漫满怀年代的逝去,生活迅速步入90年代的现实主义。周伟和李缇,在李缇留德男友的帮助下,办了去德国柏林的签证。而余虹,在老家呆了两年后,便南下深圳,汇入90年代初深圳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而她并不是那股洪流中的既得利益者。她是一个飘零者。一个写满个人伤痛记忆的都市飘零者。她放弃了学业上的最终所成,却又并未迎合时代精神,让自己变成一个合格的财富追逐者。她打工,流转,混迹都市。几年后,又由深圳辗转到了武汉。在武汉,她先后交过两任男朋友。第一任,是个商务男子,以她多年好友的身份,接近她,照顾她。但她长期自我封闭,不对对方敞开自己。直到有一天,突然情绪大发作,拿着自己的日记本冲到对方住处,请对方阅读自己的日记。她这是憋闷坏了。对方很显绅士风度地说:『这是你的日记,我怎么能看呢?』不接她的日记。出于某种感激心态,或者想要清空自己,她突然极其主动地抱住对方,跟他亲热。于是,两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肉搏。这是一场各取所需的性爱。对方渴慕她已久,终于得到了。而她,想借由与另一个男人的身体结合,消除记忆中的巨大纠结。但难过的是,就算与另一个男人在拼尽体力做爱,她心中还在疯狂地想念周伟。周伟成为她心中的梦魇,成为自从分离后再也无法摆脱的精神枷锁。与周伟的浪漫之爱相比,眼下这场肉搏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无趣。它只是肉搏,只是动物性纠缠。

当她骑车走在雨天的路上,因走神撞上了对面的三轮车,倒在地上面临死亡风险之际,脑子里闪过来的唯一一个念头依然是:周伟,你在哪里?

所以说,在大学里遇到周伟之前,余虹患上的是一种病:小地方底层年轻人的精神贵族病,渴望着走出生命的平庸无聊状态,拥有热烈的生命体验。借由周伟,她获得了想要的。然而这并未使她的生命实现某种升华,此病一去,又掉进另一种更恐怖的病症:永无止歇的相思病。

在这种病面前,任何的现实都褪了色,任何的趣味都失去了味道,活着如同行尸走肉,人世只是用来苟且。更何谈生命的进一步上升,更美好体验空间的打开。

你看着她心疼,她却似乎只有借此,才能实现那『想要活得强烈一些』的内在愿望。

加上人世本就凉薄,更令生活苦不堪言。她遇事故倒地之后,只有刚刚得到她身体的商务男好友勉强可称作亲友,来代她处理事故并照顾受伤的她,可警察拨电话过去,打不通。或许得到她身体之后便已逃离,或是此刻正与其他女子欢好。多年友情、肉体之交,也终是靠不住的。倒是一位爱慕她的后生小辈,一位在公司收发室工作的青年,殷勤地过来帮忙。这位小辈,也趁机对她展开了更热烈的追求。小辈不在乎她大龄,更喜欢她的成熟之美。而她,阅历过周伟这样的男人,对这种没内涵更没经济实力的小辈更是无法动心。但她还是跟小辈做爱了。草草地,趁着感觉上来了,在肮脏的公共厕所来了一场便利性爱。她这种自甘堕落式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快感,而只是出于一种『圣母』心。她终于用身体安慰了一下渴慕她的人。仅此而已。她的身体很难再为别的男人真正打开,因为她的心是封闭的。

她在人世里飘零,如孤魂野鬼,时时想念着『前世』情缘,似乎,只有再与周伟相遇,再续前缘,才能治愈这固执的心病。

所以,电影就这样,进入了最后一章。


6
他们的再次相遇,设定在大学分手的大约十年后。他们各自在人世里飘零了十年。

如果说余虹这十年是凄惨孤独的,远在德国的周伟,也强不了多少。

远在异国他乡,他也是一个底层打拼者,远远称不上成功。生活是艰难的,成功是少数人的神话。周伟、李缇,以及李缇的男友,三人经常见面,保持着他乡的故交,冲淡了些许孤寂。然而那种没有根的感觉,还是侵袭着周伟。他与李缇男友是多年哥们,然而,另一份秘密的情感,也是苦闷生活里的一点甜头,是他与李缇之间隐秘的情人关系。自从大学滚到了一起之后,他们就保持着暧昧关系。李缇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一个丈夫,一个丈夫的好哥们。周伟周旋于夫妻二人之间,跟夫是好兄弟,跟妻是好情人。在这段关系里,李缇的丈夫似乎是蒙在鼓里的人,是一个不知情的受害者。然而,他其实是不爱李缇的。这从李缇自杀之后他与周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在柏林,李缇生活得风风火火。工作,画画,与丈夫参与德国的社交生活,与周伟私会,打发惬意的二人时光。排除道德因素,生活这个样子似乎也不错。

然而,当周伟订好机票打算回国前夕,李缇、李缇丈夫、周伟三人在一处楼顶咖啡角休闲时,突然毫无征兆地,李缇从楼顶跳了下去。

与余虹相比,李缇基本上是一个隐身人。电影将余虹的情欲、恋情及后遗症,细细剥开给观众看。但李缇这个隐身人,突然给了观众一个震撼。她用实际行动表明:她活得痛苦,人世她已不留恋。那个风风火火,一脸灿烂的女孩,突然就这么走了。这不仅震撼了观众,也震撼了周伟。李缇纵身一跃后,他在楼顶上呆立了许久。后来李缇丈夫送他去机场路上,他对李缇丈夫不爱李缇这件事,也表现得悲愤。

周伟回国这件事,是李缇自杀的一个诱因。又一个为情所伤的女人。轻松的笑脸只是一个掩饰,面对分离后的失落和痛苦,李缇宁可选择不活。没有爱的世界,就没有光明。李缇是一个只愿活在光明里的女人。

相比之下,余虹则忍受了太多的黑暗。也许她希望终有一天,这份忍受能够结束。

所以,当她突然有一天收到久已失联的周伟的电子邮件后,还是决定去见他。虽然那时,辗转到重庆的她,已经结了婚(她需要一个婚姻,结束孤独飘零感),而对方也在从德国回到重庆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和一个女朋友。双方都有太多变迁,新的身份其实不允许这个见面。但她还是决定见。

只是因为十几年飘摇岁月中,对方一直是她心中所系。

罪也好,错也好,她无法拒绝这个冥冥中期待已久的见面。

中年的周伟,开着一辆吉普车,在余虹工作的加油站接上了中年的余虹,一起奔赴北戴河。一路无语。至北戴河后,二人在水边呆立良久,依然无语。十几年来有太多想说的话,竟在见面后相对无言。

是岁月改变了人,还是岁月尘封住了那份感情。

在酒店的房间里,二人抱在了一起。在过去,这是一场疯狂而浪漫的性爱的开始。然而此刻,二人都差点感觉。逝去的似乎已经逝去。难道那份属于青春的浪漫激情,还可以在此中年时节,再次相逢后重演?

其实余虹当年的青春激情,失去周伟后的漫长相思和内心纠结,某种意义上,都只与她自己有关。与周伟无关。她只是借由周伟这样一个人,完成了自己内心浪漫的跌荡旅程。

余虹啊余虹,这个女人傻就傻在,一直没有看透自己。

她这么多年活得这么纠结,某种程度上,都是咎由自取。

她想要活得强烈一些,这也埋下了『强烈失落』的因子。她也长久期待着与给过她强烈感觉的『伟大恋人』再次相遇,却没细想过,再次相遇,究竟意味着什么。


7
感到一丝尴尬的周伟提出要喝酒。余虹便出去买酒。她虽然也感觉不好,但还是无力主动提出退场,或者扭转见面的性质。强悍的她,在周伟的面前显出了她的弱小。她在买酒的路上也许陷入犹豫。这份犹豫占用了她一些时间。乃至她拎着酒回来,站在路侧,忽然发现一辆车从眼前驶过。那是她熟悉的车辆。周伟的吉普车。

周伟开车从她眼前驶过,未作停留,未作解释,绝尘而去,将她一个人留在风中。她手上拎着买给周伟的酒。

如此伤感的结尾,揭示出余虹多年的伤感乃是一个巨大的泡影。在此我不免想起那著名的佛谒: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娄烨在2个半小时的宏篇巨制里,用前一个多小时进行了漫长的铺垫,描写了余虹跌入情欲深谷的畅快与忧伤,又用后面接近一个小时,来表达分离后的无限感伤。她伤得那么深,那么不可自拔,好像没有一个结果来回转它,命运就不公道似的。

这个结果终于到来了。却是如此地令人不堪。这正是命运本身的不堪。是泡影的如实显影。

娄烨的牛逼就在于不制造神话。敢于戳穿生活的肥皂泡。哪怕这个泡你用了很多的心思,用了很长的时间,用了全部生命的力量,把它吹得绚烂无比,把它吹得天地仿佛都要为之动容。

娄烨用他那摇晃的电影镜头,摇出人生的泡影实质,摇出生命的孤独飘零,摇出世界的无聊冷漠。这部电影,是一个女性情欲的伟大史诗。也是生命无所依托感的真相揭示。

也许你要问人生的答案何在。人生本没有现成的答案。每个人都需要寻找自己生命的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便是我们一生的生活内容。

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余虹,你将怎样选择你的人生。

2.4.20写于龙潭。日更No.30。文中图为《颐和园》海报及剧照。

报大人写作营升级版——『写作号』海盗船近日启航。一艘永不靠岸的航船,船长报大人,大副沐沐小姐。搭上这艘船,以文字为船桨,驶入未知的领域,探索个人生命与世界的真相,成为一个掌握个体命运的超级水手。让这孤岛般的日子,成为生命里重要的新起点。有意订船票上船者,可添加沐沐微信:bymier1215

相关文章:
爱情是一场瘟疫,还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孤独倔强地活着。

报大人的个人微信:freelifelaoba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