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凝土为器 共绘光彩 | “瓷情瓷景”陶艺体验活动回顾

﹁ 瓷情瓷景﹂


陶瓷,既是精美的工艺品,也是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陶瓷的演变,可谓是一部土与火淬炼的“史记”。


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先民已学会制造和使用陶器。随着考古发现,各地陶器纷作,如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大汶口文化的白陶等。


在商代,出现了比陶器明显进步的原始瓷。至春秋战国,江浙地区已发展出釉色匀薄清亮的青瓷。自三国两晋起,随着窑烧技术的发展,瓷器大量烧造,“瓷”字也开始见于诗赋吟咏中。


唐三彩盖罐 唐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唐代中后期,陶瓷器作品纷呈,开始作为大规模外销的商品。长沙窑、越窑、邢窑、巩义窑以及广东地区生产的早期外销陶瓷器,开启了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辉煌历程。


白釉执壶 南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花玉壶春瓶 元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宋、元时期,瓷器的烧造普及,器型丰富,造型优美,著名的瓷窑通常以地名称呼,各具独特的风格样式。此时的外销瓷产区工艺也逐渐成熟,产量急剧增加,中国瓷器由此进入大规模外销的阶段。


《陶冶图册》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中国古代制瓷工艺达到了顶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瓷器大量远销欧美地区,推动了早期贸易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景德镇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清康熙

“碗礁1号”沉船出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2月11日下午,南山博物馆举办了“瓷情瓷景”教育活动,活动以“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中展出的陶瓷器为核心,让观众体验从土到器的诞生过程。



随着转盘慢慢转动,大家的双手在湿润的泥团上缓缓延展,拉坯、提拉、扩口、收口......通过手的语言,泥胚渐渐有了形状。



拉坯成型还只是这场陶瓷制作之旅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修坯、上釉、素烧等多道工序才能见其真容。最终,一个个素色的泥胚在大家的创作中,变成了新颖又有趣的陶瓷作品。



相信这场陶艺之旅能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乐趣,对陶瓷的制作技艺有一些新的了解和思考。


参考文献:

抟泥幻化——院藏历代陶瓷 余佩瑾

中国陶瓷史纲要 叶喆民

视频制作:南山博物馆志愿者 曾丽清

摄影:大鱼海棠

编辑:PJ

展览时间

2022.12.30-2023.04.02

展览地点

南山博物馆一层一号专题展厅

定点讲解

每个开馆日上午10:50

手机扫描展厅二维码免费收听讲解

(请自备耳机)

参观预约

免费参观

请前往南山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


●我馆实行分时段、实名预约参观制,请您提前在南山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入馆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

往期推荐

同享荣光时刻 | 天后博物馆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活动回顾|赏鱼灯,度元宵,提着“星光”回家去!

春节假期来南博 ,你见到她们了吗

【公告】南山博物馆定点讲解时间

扫码关注

南山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

南山博物馆

视频号

南山博物馆

微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