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起来看“东方微笑”中的世俗之美(上篇)


 麦积山石窟展 




由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敦煌研究院主办,南山博物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承办的“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展”,在南山博物馆已经展出近两个月。自开展以来每天人头涌动,定点讲解时段更是场场爆满。市民们的参观热情不亚于暑热的天气。


为什么远在甘肃天水的石窟造像等艺术珍品,能激起大家这么高的热情?



 

展厅现场



除了与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名气有关,也与每一件展品所散发出的那种接地气儿的自然美、世俗美不无关系。





从石窟造像的筹建人来看,中国四大石窟中,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都是皇家建造的石窟;敦煌莫高窟虽非皇家石窟,但也主要为官宦贵人所修建,且以壁画为主;只有麦积山石窟,多由民间筹资修筑。从石窟建筑的时间来看,前三个石窟主要集中在历史中的某一时间段或数个朝代,而麦积山石窟与之相较则具有更强的历史延续性,自东晋十六国的后秦起建,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经10多个朝代1600多年从未间断。其以泥塑为主的石窟造像,既系统又完整,因此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


在跨越历朝历代的漫长岁月中,石窟造像又多由普罗大众广泛参与,所以虽然是用于崇敬礼佛,也不免带有许多来自民间的鲜活色彩。


让我们暂且撇开宗教信仰的成分,从芸芸众生的角度,一起去领略这独具魅力的“东方微笑”,以及笑容背后的各种美吧。







先说姿态之美。走进南博二楼麦积山石窟展的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临摹窟龛(实际位于麦积山第123窟)的场景。



相信位于中央位置的这尊释迦主佛以及两边的菩萨造像,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不仅在于造像的雕工如何精美,还在于佛和菩萨前倾俯身、低头俯视的姿态。在我们以往印象中,佛法无边的大佛和菩萨,多是表情威严和高高在上的.而麦积山石窟造像中的佛和菩萨,比比皆是却让人感觉亲近很多。他们的俯身姿态,虽说是为了使处于低处礼佛的人能看到他们的正脸,但也体现出佛与菩萨真正想要接近信众的谦和之心和慈悲之怀。


释迦佛及菩萨像



再说表情之美。在麦积山石窟中,最具东方含蓄笑容代表性的,可能就是第一展厅(实际位于麦积山第133窟)这尊广为人知的“小沙弥”了。


年少的阿难,面带憨厚且略带稚气的微笑,好像在聆听教诲的深义,又似乎在琢磨佛法的奥妙。因他传神的笑容,而被与法国卢浮宫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柬埔寨吴哥古寺“高棉的微笑”,并提称为世界文化遗产中三大面带微笑的艺术珍品。



小沙弥像








其实,麦积山石窟中拥有东方微笑的造像不在少数,抬眼随处可见。那些佛与菩萨的雕像,面呈普度众生时喜乐慈祥的微笑,就连弟子甚至是普通供养人塑像,脸上也洋溢着的甜美愉悦的笑容。



供养人童男童女像


菩萨像


泥塑菩萨







佛教中的手势可谓千变万化、内涵丰富,代表着说法、施愿、禅定、圆满等各种含义。佛法的精妙先不去探究,单从造像欣赏的角度,让我们一起细品这些手势的美妙吧。


这是位于第一展厅入口处的一尊泥塑坐佛。只见佛的双手置于前胸,手背微微拱起,似有千言万语要讲给众人听,又似要将一颗惠予之心掏出给众人看。



泥塑坐佛及佛手





这是第二展厅(实际位于麦积山第135窟)的一尊造像。我们看到石雕佛的左手自然下伸、掌心朝外,不仅形态优美、造型逼真,从侧面看,手的背后竟然还有一朵隐秘待放的“莲花”!佛手与莲花的组合——或手持或拈花并不稀奇,一般寓意着祥瑞和悟道,但莲在手的背后似乎并不多见。我们猜想,可能是工匠出于塑像技术的考虑,从造像结构上为了对手起到支撑作用。但这一巧思同时也为这只佛手平添了许多趣味。



石雕佛及佛手



而这些“伎乐飞天”的簿肉塑(浮雕与绘画结合的造像形式)(位于第二展厅、实际位于麦积山第4窟)中,乐伎们的手势更是多姿多样、惟妙惟肖,展示出他们或吹笛、或击鼓、或抚琴的生动场面。驻足观看时,耳边仿佛都能听到美妙的天乐之音。



伎乐飞天







除了各类造像的面部和身形之外,多姿多彩的发型和服饰之美也不容我们错过。最重要的是,不同的造像背后的神韵和故事之美,也十分值得我们一探究竟,让我们下篇再见!



文:南博志愿者预备队员 刘向晖

排版:陈洁莹

审核:张亚东、刘佳妮


· 往期推荐 ·

唐朝老钱贵妇的日常生活

这个国庆去哪儿?来南博观展吧!

请查收!南博假期开放安排来咯~快来报名参加活动

同享荣光时刻|“寻找城市文脉”南山博物馆文化小使者载誉而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