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计划”读书会【10月下】优秀作业展示
距离共同未来读书会开始已经快一个月啦~
这一个月来,我们举办了数次线上线下活动,为了让大家真正有所收获,我们在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设计了“课后作业”。当读书会筹备委员会收到学员认真完成的作业时,只想为各位学员点赞
快来看看优秀作业里面,
有没有你的名字!!!
1.
>>>中东议题<<<
简要分析中东冲突的原因
中东冲突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有分为文化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物质上: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中东地区有四大民族,其中三大民族有自己的政权。同时,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信徒交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内部又有分异。信仰、风俗的不同带来了观念和情感上的冲突。
另外,由于中东水资源的缺乏和石油资源的不均,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中东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备受大国关注,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地区。综上,中东在内忧外因的综合作用下冲突不断。
——葛睿祺
2.
>>>难民议题<<<
《海上火焰》观影札记
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一边是最日常不过的日常,
平静的日子,
平静的大海,
平静的小岛。
一边是最烟火弥漫的喧嚣,
硝烟的生活,
硝烟的土地,
硝烟的船舱。
小岛上的人在祈求天气晴朗,
让他们可以出去捕鱼。
大海上的人在祈求天气晴朗,
让他们可以早日着陆。
小岛上的人生病了,
医生会给出最佳的医疗方案。
大海上的人生病了,
只有一具一具的尸体
向海水里静静沉去。
何为生死?
小岛上的人可能从来没有思考过,
日子也一天一天过着,
无忧而无虑。
而大海上的人却每天都要面对,
接受着一秒接连着一秒,
不断上演的恐惧。
我们像不像这小岛上的人,
自求多福,
自我安慰,
自以为是,
以为战乱很遥远,
以为战火只弥漫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
以为只用一句叹息,
就能概括他们那苦难的一切。
殊不知,
他人之地狱,
即我地狱。
如果你不关注那群在大海上
浮沉的人们,
你终有一天
也会拥挤在船舱的最底层,
忍受没有空气的日子,
忍受离开你最心爱的土地,
去毫无希望地漂泊。
——周逸舒
当医生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中难民船上拥挤不堪的照片,说着:“同为人,面对这些难民,你就要伸出你的援手。”同为人,我们有着几乎是本能的共情能力——看到别人高兴和开怀大侠,我们自然会感到喜悦;若看到别人遭遇悲怆,我们也会伤心难过。在面对如此多的难民,岛上的居民选择了敞开怀抱,欢迎他们。提供居所和食物,难民们也在一丝一丝地融入进当地人的生活。
当镜头对准了船舱内堆砌的尸体时,感觉很难受。他们就那样不带一丝尊严地,含着莫大的痛苦和绝望离开了这个世界。像是一文不值的垃圾一般,堆在那里。不知道这是真实的记录还是摆拍,不过无论怎样,若是为人,在这里都会起怜悯之心的吧。
小岛的海水一如既往地湛蓝而奔腾,老奶奶念念不忘那个天气不佳,渔民没法出海打鱼的日子,可怎能想到如今的兰佩杜萨岛是无家可归的难民们的港湾。
有人说这部片子能得金熊奖纯粹是因为政治正确,响应了默克尔面对难民涌入的“圣母心”。我认为,《海上火焰》本身所表达出的对难民的包容与接纳,对于难民惨象的刻画,以及借岛上小男孩右眼弱视来隐喻某些国家假装对难民问题视而不见,都是在不停地叩问我们的人性:面对同而为人的难民,怎能忍心将他们抛向死亡的深渊?这 让我想起了《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诗: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
——董益君
记得我们系的德语外教刚刚来到中国时,我陪她去办理手续,路上聊起德国现在的难民问题,她说她在德国的时候就做过难民救助志愿者。我跟她说我在参加一次活动时有幸和一位联合国难民署高专交流,他讲的内容比较宏观,外教的经历相比而言更生动些。
这一次,《海上火焰》在某种程度上帮我补充了难民来到欧洲之前的场景,更加深了我对这整个历程的理解。对于电影的艺术水准方面我完全是个门外汉,我希望从对难民事件的感受上谈谈自己的体会。
电影中的岛民与难民群体交集甚少,只有一位医生将两个群体联系在了一起。或许对岛民而言,目睹难民或者其他的移民从另一块大陆乘着拥挤的小船来到兰佩杜萨岛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难民来讲,到达这一小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意味着在这一艰险且无奈的选择中的阶段性胜利。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但却经历着相同的战乱、流亡、杀戮和暴力,电影后面部分的镜头一转,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到达兰佩杜萨岛的代价——一具具尸体。在我看来,或许岛民和难民在小岛上的生活状态,一定程度上暗指着原本的欧洲社会与难民群体共同生活的状态——尽管在个别方面有着微弱的联系,但彼此处在相对孤立的圈子里,在地理意义上的同一个国家,但完全不在文化意义上的同一个社会。
当我和学校的德国留学生谈及这些问题时,他们对此所知甚少,而我的外教,有点像电影中的那位医生,算是少数将两个群体联系起来的人吧。
“海上火焰”是电影中歌曲的名字,来自二战时海上的炮火。有的人感叹“海上火焰”从未熄灭过,只不过由炮火变成了难民殷红的血。而我更倾向将其比作一种希望,不是美好梦想的希望,而是在痛苦、死亡、暴力等选择面前相对较好的希望。兰佩杜萨岛或者欧洲大陆就是这样的“火焰”,它相对战乱、死亡的黑暗是明亮美好的,但火焰炽热,并非人人都能够适应。一部分人到达了欧洲,依然面临不被接纳、政策限制、社会歧视等一系列的问题。
外教讲起她的经历的时候特意和我说,其实很多时候,难民和新闻里讲的是不一样的。然而,至少到目前,宏观上难民署官员的讲解与微观难民个体逃亡与新生的经历依然体现着一种寒凉与无奈,家园成为地狱,海洋埋伏着死亡,火焰的温度也会有刺痛。
—— 周璐洋
3.
>>>关怀议题<<<
没有心理学背景的志愿者如何避免过度干预难民妇女儿童的生活?
一,不要表现出过于同情或怜悯的情绪
二,不要轻易许下不能实现的诺言。
三,可以关注他们的内心,但不要过度挖掘他们的隐私。
——罗兰轩
首先,我们的任务是倾听与力所能及的帮助。但这些受过重大创伤的难民们,对于他人的帮助,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会有抵触,而有的则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前者需要花费时间消解对方的心里抗拒,需要我们给予他们安全感,这可以通过倾听与主动的热情的帮助来完成。后者相比前者更加需要的是我们行动的对度的把握,如何帮助他们而不使其产生依赖感,我们的作用更像是辅助而并非包揽所有的责任。而志愿者自己也容易产生一些难以消解的消极情绪,这也就要求我们对难民的情感最好能够抽离同情,做一个安全的倾听者,感受它而不沉醉。
——王颖
我认为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自己擅长什么或者本身从事什么职业。在对难民进行帮助的时候,最好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比如有医学背景的可以参与救助,有建筑学背景的可以从事住所搭建等工作,有语言背景的可以教难民一些当地通用语言等,结合自身职业背景有针对性的帮助难民。
第二,确定在难民区从事什么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避免然乱难民救助的组织工作,有条理的从事工作。
第三,接受相关培训工作,通过国际机构或者专业培训机构接受相关知识培训。
第四,避免触及难民心中敏感话题,加重对方心理创伤。
第五,了解难民相关宗教信仰知识与生活习俗,避免与难民发生宗教文化冲突等。
—— 陈攀
首先我觉得应该分析一下志愿者可能过度干预难民妇女儿童生活的原因。大部分志愿者虽然在出发之前肯定对难民情况有相关了解,但是由于我们的宗教概念淡薄,而且我们社会情况与他们意识形态差别太大,我们的志愿者有时候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过度干预了一些事情。或者是有时候对她们的生活状况极度同情,想要快速改变这种现实情况。
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我的建议就是一下两点:第一,不要对自己抱有太大希望。我们一个人的能力力量是有限的,而这个问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所以不要奢求自己能够改变太多。第二,再去之前尽量多的了解宗教禁忌等方面的内容,到实地之后多观察,不要贸然行动,三思而后行。
——朱琳
4.
>>>实务议题<<<
1)目前世界上的主要难民来源国有哪些?
2)简述IS的战争观和生命伦理观。
3)在高危地区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安全威胁?
4)在高危地区活动有哪几种常用的策略?
1)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难民来源国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大约1700万的难民来自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其中叙利亚、阿富汗、南苏丹一般被认为是三大难民来源国,常被忽略的巴勒斯坦也是一大难民来源。
2)
简述IS的战争观和生命伦理观。
战争观:消除异教徒的战争不是罪恶的,而是神圣的,只有通过“圣战”才能消灭异教徒,他们有义务进行“圣战”。IS在讨论战争的时候,更多的是站在宗教(政治)的角度去找理由,而不是从道德上考虑战争对人类带来的普遍伤害。
生命伦理观:为了宗教目的,可以伤害其他人的利益;他们认为,要建立宗教国家的他们拥有掌握别人生命的权利,人类的生命不具有平等性。
3)
在高危地区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安全威胁?
(1)可能遇到当地的恐怖袭击,以及可能会遇到流弹带来的伤害。
(2)有被当地极端组织绑架的危险;一些人为了钱会诱拐并贩卖人质,出售外国人的信息
(3)当地的疾病会威胁外来者。
(4)抢劫、盗窃问题较多。
4)
在高危地区活动有哪几种常用的策略?
一是模仿学习的策略。
二是合作策略,与当地的大的援助组织机构一起活动,可以增加活动的安全性。但不要相信当地的向导之类的人。
三是进攻策略。因为志愿者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个方法一般是不建议我们使用的。
——杜佳蔚
1)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难民来源国有哪些?
叙利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南苏丹
2)
简述IS的战争观和生命伦理观。
消灭异教徒(卡菲尔)的必要途径,被视为圣战,为此献身的人可以上天堂。
生命伦理观:不允许有与《古兰经》相悖的行为,比如穿西式服装,男性禁止吸烟,禁止在选举中投票,禁止看足球比赛等。合格的伊斯兰教徒死后可以上天堂。
3)
在高危地区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安全威胁?
火箭炮:由武装组织发动,通常针对难民营
路边炸弹;
绑架、勒索、炸弹等:通常针对外国人,志愿者,记者等;
敲诈、诈骗:通常针对非本地人;
4)
在高危地区活动有哪几种常用的策略?
模仿策略:多学习(比如当地风俗习惯);
合作策略:和当地的难民营救组织一起行动(不要私自雇佣向导);
事前准备工作:
储备一定的医疗急救知识
记下当地使领馆联系电话
制定活动预案和突发预案
应急物品和证件资料备份
注意着装,女性不暴露,男性无胡子
对于突发事件避免围观,找掩体躲避
——段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