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秉烛计划”学员采访 | 听他们说“相遇”中东的故事(一)

共同未来 共同未来 2022-03-20



“秉烛计划”读书会

作为国内第一场关于中东难民议题的读书会,冠以“秉烛”二字寓意持烛以照明——读书研讨,激荡思想,长路漫漫,秉烛而行


期望引领更多的人关注国际新闻,关注世界动荡地区的局势,思考中国崛起过程青年人可以扮演的角色。


从2017年10月24日招募首批学员以来,

这场横跨三个月、

覆盖四大议题的读书会已渐入尾声。


迄今为止,“秉烛计划”读书会

历时1260分钟,

21小时,

有约190名学员

参加了由13位导师分享的14节课程

线上课程参与人数累计达到454人次,

线下课程参与人数达到71人次,

共计阅读书籍31本,

提交作业525份。


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秉烛计划”读书会真正的落地、生根、成长,对每个学员产生的影响都将或多或少的留在他们的生命中相伴前行。




我们采访了一些学员,关于他们在怎样的契机下开始关注“共同未来”项目,关于他们参加“秉烛计划”读书会的初心,也关于在思想激荡之后对中东了解认知的思考历程


1

1

1

安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2015年-2017年在军队服役。曾在军队经历过实战化训练,感叹战争会放大人的善,也会放大人的恶,你会为一点点很小的细节而感动,也会看到每个人为了自己活命做出让人心寒的事。



我是通过“BFSU阿拉伯研究”公众号看到了关于“秉烛计划”的报名推送。因为以后很想去中东地区,尤其是叙利亚做驻地记者,所以想通过这样一个很系统的读书会来增加自己在相关方面的知识


在参加读书会之前,我主要关注的是ISIS的相关动态,对于中东地区的了解,我真的可以说是“白痴”了,曾经还幼稚地以为ISIS是中东战乱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后来慢慢地了解到,中东地区常年战乱的背后有错综复杂的原因,这包括自身,也包括其他地区尤其是西方大国对其的态度和策略


每次在“难民议题”的相关讨论上,总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于我而言,我们只有真正地行动起来,才能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曾经会觉得那些战乱地区离我们这么远,我们除了精神上的关怀,充其量进行捐款,再多就做不了什么的。但看到志愿者们不怕危险,去了遥远的难民营,与难民们进行交流,陪伴他们,觉得“陪伴亦力量”,往后我很想加入共同未来的志愿者阵营。


总的来说,中东地区的相关新闻在中国其实特别少,大多数都是官方一致的立场,所以我们了解信息的渠道很单一,很多事件很不好去评判。而且很多书籍都是一些历史性的,看了《大中东行纪:世界并非静悄悄》、《耶路撒冷三千年》,感慨了曾经的辉煌,但思维回到现在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惋惜和无力。而《报道伊斯兰》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西方大国主导的媒体世界那双invisible hand。我们应该对中东地区形成一种怎样的看法,这个还需要在阅读相关书籍的基础上,通过更多的渠道去了解现在的中东。央视曾驻叙利亚记者王薇薇说,报道叙利亚战争的过程中,她最大的感受就是信息的不对等。我觉得作为亲历过叙利亚战争的记者,她一定有很多话还没有公之于众,或是趣闻轶事,或是某些阴谋,但迫于压力,或者因为复杂的现实形式,只能先封存起来。


1

2

1

姜迪: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在一家央企从事对阿的国际贸易专业

和我关系非常好的一个同学是“共同未来”的志愿者,看到她在朋友圈里转了相关的推送觉得很有意思,加上我的工作一多半都和阿拉伯人打交道,特别是政府官员和军队的人很多,和他们的交流也或多或少会涉及到难民,战争,宗教等等的问题,觉得参加“秉烛计划”一方面可以把我通过工作以及与这些“高层”交流得到的信息与大家分享,另一方面也希望向更多有不同背景和思想的朋友一起交流此类话题


现在对中东的理解会更加多元化,每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个地区的历史与现实演变,每一位同学也都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经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我觉得一方面中东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让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立体化。由于我自身工作的原因,我对中东的理解过于僵硬,稍显的冷酷,而难民、关怀等议题也渐渐让我对中东的认识在变得现实柔软


毫无疑问中国崛起青年人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实践的能力上,还是思想认知上都应当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在相关的课程中,我们能收获大量的专业知识,在课后的讨论中我们也能分享不同的看法,增长知识,学会尊重,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我个人鼓励多元文化价值观,但却反对对权威、权利、甚至以自我认知为中心的崇拜,我觉得“秉烛计划”让我看到了有这么多青年人都拥有这样一种能力与观念,我相信这对中国崛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阶段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多多努力吧,在工作之后也能够不断充实自己,多多学习。希望自己能在未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一些人


参与的几次线下活动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员之间的互动其实比较少,希望能够增加参与者和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阿语学习课上,大家的氛围真的很融洽,也很活跃。与其他学员交流得到的启发,感觉尊重彼此的意见与看法非常重要,虽然“仁者见仁”有时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对于“秉烛计划”的个人建议:

1、组织者们其实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一定程度能够把握一个大方向。

2、可以增加一些心理学上的体验类课程,或者情景模拟,让大家能够对难民,对中东环境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对共同未来的祝愿

希望“共同未来”可以不仅仅着眼于难民问题,其他青年、少年面临的问题也可以讨论,或者更加具体化,比如移民融入,文化传播等等。


1

3

1

陈婉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

第一次关注到“共同未来”是因为在2017年3月恰巧看到一个海外志愿服务的公众号转发了共同未来招募春季志愿者的推文。由于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社团工作一直是跟儿童有关的,因此看到“难民儿童”的字眼就对这个项目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关于“儿童”,因为曾经所在的社团就是致力于环境教育,在学校、社区等开展过专门针对儿童的活动,所以一直对儿童教育保持着热忱和思考。关于“难民”,我则一窍不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属于工科类,平时的课程学习中不会涉及这些,另一方面,身边人对于这个领域的关注度也不大。同时,“共同未来”着眼于国际事务的视野让我感到钦佩,也让我产生了希望能够为难民儿童做事的初心。因此,出于这些原因,我于2017年4月加入了共同未来,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收获与感悟


参加原因

后来参与“秉烛计划”,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2017年10月,因为学业等原因我离开了共同未来,不再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共同未来承担事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意味着我之后接触“难民”方面的信息会减少,为了保持自己一直对难民的关注,我选择参加活动;二是因为自己本身对于难民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希望能够有所提升


对于中东地区,一开始的眼界只是当下的、整体的,经过几个课程的学习,逐渐变得更加理性,看待问题会从历史性、个体性等方面去分析。中东是个动荡的地区,但不说明整个地区的人民都是战争的发起者或者参与者,他们大部分人是受害者;曾有穆斯林在欧洲实施恐怖事件,但不说明每个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很多人只是一名普通的百姓;中东也存在很多宗教信仰,即使是一个国家,内部也有信仰的冲突、种族的冲突,而因为历史、战争的原因,有些地方分而合、合而分,有些民族对于国家一直只是存在于自己的信念中……


参加活动最大的感触就是,包容。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每个问题,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个人现有的知识储备所能看清和作出评价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少说自己不确定的话,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青年的使命

作为青年人,可以从三个方面叙述自己该做的事:

一是开阔视野。国家要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作用,青年首先应该学会将自己的视野放置在国际中,在日常生活中,不只是关注国内的事,更要关心和了解国际的事


二是充实自我。从关注国际事务之后,应该学会从现象看本质,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学储备,无论是一些国家的历史,还是国际格局的历史等等,都应该有意识地去补充


三是做好宣传。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将一些国际事件、积极向上的活动(如青年志愿活动)等进行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国际事务之中,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以上是我对青年人责任的认识,也是我之后可以身体力行的一些事情。



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学科背景,他们对中东的理解相似却也不尽相同,“秉烛计划”不仅仅是一场读书会,更在某种程度上了塑造出他们对于国际事务的判断力,对于NGO青年工作的执行力。“秉烛计划”影响了他们,也改变了一群人。他们或许将带着这份思想的蜕变砥砺前行,关于中东,关于难民,也未止于此



编辑 | 张文迪

文案 | 杨乙霖

读书会数据整理 | 余邵瑶

图片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