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展分论坛三 | 轨道交通勘测关键技术研讨会嘉宾简介
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高峰论坛·分论坛三
——轨道交通勘测关键技术研讨会议日程及嘉宾介绍
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
2018年6月12日(星期二),14:00-17:30
会议地点:
北京亮马河饭店(朝阳区东三环北路8号)
会议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委会
承办单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传媒会展中心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2018年6月12日
地点:北京亮马河饭店二层万黛AB厅
主持人(上半场):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委会秘书长 赵一新 教授
议程:
14:05-14:10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宋敏华致辞
14:10-14:40
主题:建效能最大化的城市轨道交通
演讲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轨道交通集团总工程师 陈湘生
14:40-15:00
主题:关于目前国内地铁勘察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演讲人:资深轨道交通岩土专家、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 竺维彬
15:00-15:20
主题:测量监测技术为地铁工程保驾护航
演讲人:原宁波轨道交通副总指挥,现宁波大学教授 朱瑶宏
15:20-15:40
主题: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暂定
演讲人:设计大师、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工程师 杨秀仁 先生
15:40-16:00(茶歇、合影)
16:00-16:05
主持人(下半场):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院长 王思锴
16:05-16:25
主题:工程勘察质量突出问题影响要素研究与对策
讨论嘉宾: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沈小克
16:25-16:45
主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及岩土工程在事故处理中的作用
演讲人:轨道交通勘察及监测规范主编、住建部资深专家、北京市轨道交通院院长 金淮
16:45-17:05
主题:构建轨道交通勘测大数据 支撑全生命周期智慧建造
演讲人:资深轨道交通测绘专家、轨道交通勘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马海志
17:05-17:25
主题:解读《轨道交通勘测关键技术论坛暂行管理办法》及论坛工作安排
演讲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委会、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 黄伏莲
17:25-17:30
闭幕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 黄建伟
赵一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交通分院院长
分论坛上半场主持人
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领域的技术工作,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交通工程等规划、咨询、设计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对本专业的业务拓展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开拓性,并且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工程、交通详细设计、公共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主持和参加的《北京市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交通设计与研究》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和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佛山市禅城区近期公交发展规划》、《淮南市老城道路网改善规划(2008-2020年)》和《株洲市近期综合交通改善规划》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九五”课题大城市停车场规划技术研究》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洛阳市中心区近期交通研究与规划》和《福州南台岛城市周边地区开发——福州城市公交发展项目》获得省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王思锴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
院长、党委副书记
分论坛下半场主持人
2001年工作至今主持参与轨道交通、奥运工程等工程项目300余项,项目获奖励20余项。2008年主持国家体育场“鸟巢”测量工程,出色完成了特大异形工程的精密测量工作,被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奥运工程优秀建设者,该工程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建设部工程金奖。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监测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实现了轨道交通监测技术信息化、自动化。主持北京市地铁五号线工程测量获2007年度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勘测工程一等奖“北京地铁十号线(含奥运支线)工程测量”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测量”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勘察评选二等奖,2010年获国家测绘局应急保障先进个人。
陈湘生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
总工程师/院长
演讲题目:建效能最大化的城市轨道交通
陈湘生,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人。先后就读或访学于淮南矿院(现安徽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柏林工业大学、鲁尔大学、剑桥大学。历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高工、研究员和副所长、所长,总院董事兼副总工程师,煤炭工业部技术委员会矿山建设和岩土工程专委会主委;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总体部长,副总经理兼总工等职。现任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市科协常委。
建立了人工冻土物理力学基本体系;构建了深井冻结壁和冻结管变形极限双控的时空设计理论体系和公式;研制了首套离心机土壤冻-融循环模拟装置并提出了抑制冻-融的实用技术;研发了水平冻结技术。创建了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掘-测-智-控”群泵注浆矫正建筑物的控制变形技术、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地下空间施工“加固-跳挖-反压-隔离-精测”的控制地层变形组合技术,释放了地铁安保区原来无法利用的大量土地资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次。出版专著8部、国内外正式刊出论文90余篇。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演讲内容
通过分析深圳地铁工程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高效利用以及岩土工程勘探对地铁勘察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等,阐述建效能最大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巨大作用。
竺维彬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演讲题目:关于目前国内地铁勘察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首届城市轨道建设‘工匠精神模范’”、等荣誉称号。
95年至今,一直从事地铁建设管理和土建工程技术研究。提出和定义了一系列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方法,如“泥饼”、“喷涌”、“滞排”、“有效推力”、“辅助气压平衡掘进”、“衡盾泥”等;创立了“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理论体系”,所研发的“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曾被列为建设部示范技术。发表地铁建设、盾构技术方面论文50余篇;获《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封闭岩体爆破方法》、《盾构用衡盾泥气压开仓保压护壁施工方法》等专利10余项;出版《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技术》、《地铁盾构施工风险源及典型事故的研究》等著作6本。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第四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等奖项。
演讲内容
本次演讲从国内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好形势出发,阐述了作者对“认知地质”的思考,同时对国内地铁建设主要的地质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目前地铁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可改进及研究的方向。
朱瑶宏
原宁波轨道交通副总指挥,现宁波大学教授
总工程师/教授
演讲题目:测量监测技术为地铁工程保驾护航
朱瑶宏,男,60年生人,籍贯宁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宁波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省突出贡献专家。从业35年,长期从事桥梁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为大桥建设作出了诸多贡献。主管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技术管理十年,在软土地区盾构和深基坑技术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主持完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类矩形盾构机技术研究,形成了装备、结构设计、施工方法三大成果。在国内首创了盾构法联络通道技术并成功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SCI1篇、EI11篇、核心31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 已授权或公开的发明专利14项(排名前三)。
演讲内容
结合测量和监测技术在宁波地铁建设中的应用情况,着重分析测量和监测技术在地铁建设中的风险防范、施工工艺的选择与检验、以及工程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与贡献,从而进一步提出开展好工程测量与监测的意见和建议。
杨秀仁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演讲题目: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教授级高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工程师,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演讲内容
介绍预制装配式车站结构的概况、抗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主要研究内容、抗震性能评估及主要结论等。
沈小克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副理事长
演讲题目:工程勘察质量突出问题影响要素研究与对策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人才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十一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工程大奖获得者。兼任住建部建筑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工作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城市地质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工程勘察与岩土分会会长,北京岩土工程协会会长;《岩土工程学报》编委和《工程勘察》、《勘察科学技术》编委会副主任。曾任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ISSMGE)原位测试与场地评价技术委员会(原TC16)委员。
1982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在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从事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技术咨询方面的工程实践和岩土工程专业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区域岩土工程问题和综合物探技术等研究。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国家优秀软件银奖1项;出版专著、译著各1部,在国内核心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国家标准1部、住建部行业标准2部、北京市地方标准3部。
演讲内容
从行业管理及资深勘察大师两个层面剖析影响勘察质量的各类因素及应对措施。
金淮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演讲题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及对策
工程地质、安全管理专家。1964年生人,籍贯安徽宿州,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硕士学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副总经理。
主编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参编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
编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理论技术与实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对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等多部著作。
主持国内外几十条地铁线路的勘察、监测、风险评估工作,主持“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和“国家博物馆”工程勘测工作。
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奥运工程优秀建设者”,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获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奖近百项。主持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应用、广州轨道交通预警与应急平台建设等多项课题研究。
演讲内容
轨道交通近两年发生的较大施工案例解析;地质条件对工程质量安全的影响;工程风险的地质应对措施。
马海志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演讲题目:构建轨道交通勘测大数据 支撑全生命周期智慧建造
【马海志】出生于1967年7月,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建工学院,获土木系工程测量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获得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带领北京城建勘测设计院承担了全国4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勘测工程,并率先提出“智慧地铁,勘测先行”理论体系,积极探索将传统的勘测技术与GIS、3D技术结合,是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奠基人。2008年获北京奥运会个人贡献奖、奥运工程优秀建设者。他主持的“国家体育场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建设部金奖,“国家大剧院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获2010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铜奖,昆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网建设获2014年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 天津地铁2号线工程测量获2014年度北京市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奖, 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西段工程测量与风险监测综合技术应用获2015年全国优秀测绘工程白金奖, 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测量与安全风险监测综合技术应用获2017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工程勘察、降水工程设计及第三方监测获2017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黄伏莲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演讲题目:城市轨道交通勘测关键技术论坛暂行管理办法
岩土工程、水文地质、轨道交通勘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先后主持了上百项国家重点工程及轨道交通勘测及科研项目研究。其中2009年担纲主持的《济南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的影响研究》项目突破了世界级难题,是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强有力支撑。2013年参编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勘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演讲内容
对勘测论坛设立的目的,意义及作用、职责进行解说,并对论坛专家及专家库的分类及考核进行必要说明
参会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关注北京展微信公众号——前往底部功能栏——报名——注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