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哈尔滨地铁博物馆站,上线运行的“智惠行”系统作为全国首例支持戴口罩的人脸识别系统,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作答:还能坐地铁!“从7月1日系统正式上线到现在,累计使用已经超过了2.3万次,日均使用次数达到近3000次,仍在稳步提升。”日前,哈尔滨地铁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兼运营事业总部总经理范国荣、哈尔滨地铁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张亦弛接受《城市轨道交通》记者专访,就戴口罩的人脸识别系统展开,描绘出哈尔滨地铁面向“十四五”的智慧化蓝图。疫情爆发以来,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安全的乘车环境,哈尔滨地铁采取了诸多措施,投入大量精力,包括车站通风、消杀、红外测温、车票清洗消毒等。视频专访丨哈尔滨地铁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兼哈尔滨地铁集团运营事业总部总经理 范国荣
疫情逐渐受控,社会经济生活日渐恢复,地铁客流与日俱增。本着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哈尔滨地铁攻坚克难、整合资源,与智元汇、商汤科技联手打造“戴口罩人脸识别”系统,取得了东北地区第一家实现人脸过闸及全国首个戴口罩刷脸过闸的双领先地位,使乘客摆脱了实体车票、手机、银行卡等载体,有效解决疫情过后对于乘坐公共交通的担忧,促进了复工复产后地铁客流的提升,在行业内和社会上得到认可与好评。这套系统由智元汇研发,哈尔滨地铁提供“智惠行”运行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植入地铁建设规划,刷脸过闸系统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减少乘客排队购票、过闸、乘车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票卡回收、清洗、制作、流通等环节,明显降低细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在保证运营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也有助于节省人力和物资成本。哈尔滨地铁当前建成的人脸后台系统,设计为支持6条线路的客流量,且由多路设备和网络确保服务不中断,在系统容量和稳定性上都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未来,地铁2、3号线陆续开通后,形成“十字加环”线网化运营,预计日均客流可达100万人次,“刷脸过闸”系统将排上大用场。一条主线是以乘客服务方向出发,从乘客计划出行到乘客离开地铁为主线,系统梳理为乘客提供服务的各项业务板块,以快捷、自主、人性化设置为原则,提出功能需求:一是通过建设哈尔滨地铁“冰城行”智能APP及公众号等,向乘客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提供服务。
二是以触摸式电子信息屏为载体,传播车站内外环境状况、列车到发时间、列车拥挤度、车站对外服务规则等信息。
三是以各类自助化售票、验票及其辅助设备,快速安检设备为主体,实现人脸识别、语音购票、红外无感测温、多功能智能客服中心等功能,便利乘客进出站。
四是通过对车站及车辆环境的实时监控,对车站公共区温度、湿度、照明强度以及人员拥挤度等进行动态监控和调节,保证乘客拥有良好的乘车体验。
另一条主线是以运营管理方向出发,深入研究各项工作业务流程,以提高运营工作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精简成本、减员增效为原则,全面提升运营安全与效率,以期更精准的监控和科学运作。一是利用互联网、视频智能分析、车站结构建模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乘客流向、人员拥挤、设备运营状态等全方位监控。
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智能化通信设备、综合监控等系统,实现车站自动开关站及日常自动化管理工作。
三是通过可编辑视频终端设备,对制定区域的客流密度进行分析和监控,对关键通行区域的人员辨认,实现乘客异常聚集、乘客扶梯逆行、乘客摔倒、追逐及冲突的及时发现和提醒等功能,提供实时报警和干预能力,以便客运人员及时处置。
四是依托目前运营信息化平台主要功能,实现电能监控、设备自检启动、设备管家及故障率统计分析等智能化功能,以期设备管理自动化、检修智能化、乘客服务自助化。
“戴口罩人脸识别”系统的推出和应用,只是哈尔滨“智慧地铁”建设蓝图中一块重要的拼图。哈尔滨“智慧地铁”的规划设计,源自对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理念的不断转变,通过这10年不断积淀,结合地域特点,哈尔滨地铁提出基于自动化、信息化手段的新线“智慧地铁”项目建设,并从五方面进行探索实践:3月1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以下简称《智慧城轨发展纲要》),这是智慧城轨建设方向把控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是轨道交通行业今后一个时期制定技术城轨发展的技术政策、技术规范、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的指导性文件。正处于发展上升时期的哈尔滨地铁,逐渐从单线转变为线网化运营,《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为哈尔滨地铁智慧化发展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视频专访丨哈尔滨地铁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助理 张亦弛
结合“智慧地铁”建设项目确立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目标,哈尔滨地铁后续将重点落实“智慧乘客服务体系”“智能运维安全体系”“智慧网络管理体系”,做好基础建设及条件预留,在2、3号线建设中将各单元稳定落地,为后期智能化功能扩展打好基础。与此同时,以业务需求为主导,哈尔滨地铁将深化“智能基础设施体系”“智能能源系统体系”“智能运维安全体系”设计,完善补充相关评估保障体系、监测平台等方面设计方案。面向“网络化运营”“智能化装备”“城轨云”等发展趋势,哈尔滨地铁将逐步打造“智能运输组织体系”“智能技术装备体系”“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结合后期新线建设做好专项设计。“十四五”是哈尔滨地铁以新的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十字加环”网络化运营,拉动城市交通骨架基本形成的攻坚阶段。统筹谋划“十四五”规划,对提升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管理水平,引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使集团公司成为深受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信赖、乘客满意、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地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建设城市轨道精品工程;争创轨道交通一流服务,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保障运营安全;拓展开发经营地铁相关资源,积极培育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发展目标,哈尔滨地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向市民提供优质、高效、人文、绿色的公益性轨道交通网络服务,是哈尔滨地铁“十四五”的工作导向:与之呼应的是,哈尔滨地铁的“一二三四”战略规划正在顺利铺开。坚定“一个战略目标”。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打造国内二线城市一流地铁集团”的战略目标,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事业的契机,确保以新技术革新及应用为依托,进入行业技术领先之列。夯实“两个基础”。进一步加快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与基础建设的,整合资源,强化管理,破解资金和人才短缺的瓶颈问题。使轨道交通成为促进冰城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将极大改善我市公共交通承载能力。打响“三张品牌”。以提升运营服务质量,确保乘客满意为宗旨,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轨道交通“服务品牌”;以公众利益为先导,兼顾效益成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开发拓展相关资源,做大做强“产业品牌”;以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的眼光,实施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实现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科技品牌”。抓好“四个管理”。从“管人”的角度,不断提升各级负责人政治修养,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目标政得以实现;从“管事”的角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明确党组织在法人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从“统管”的角度,强化人员绩效评价日常监督管理;从“特管”的角度,增加内部市场化选聘比例,核心岗位实施市场化选聘、薪酬市场化、管理契约化、退出制度化。通过方案设计深化,哈尔滨地铁将逐步建立“智慧地铁”建设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通过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细致分析,为后续“智慧地铁”的验收和安全评估制定对应标准和规范,同时对所有“智慧地铁”涉及的设计、实施、验收、维保等技术文件一并纳入验收范围,为后期使用、维护、更新打好基础。聚焦“十四五”发展契机,全力打造科技化、智能化的轨道交通企业,哈尔滨地铁正在谱写着激昂的“智慧地铁”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