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看校园卡
2018年9月,我正式成为了西华大学的一名新生,也拥有了专属西华学子的校园卡——“一卡通”。从食堂到超市,从寝室到图书馆,没有这张小卡可是寸步难行,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便利,但其不加密性也成为它的致命缺点。
在食堂、保安亭,甚至在QQ空间里,常常能看到一张张校园卡的失物招领。每次我都抱着一种侥幸的心态看寻物启事,但粗心的我还是不小心遗弃我的蓝色小可爱。
二食堂的服务台也成为失物招领处
发现校园卡不见后,我连忙拿出手机在“完美校园app”上挂失,一看40元不翼而飞,查看消费记录竟发现一食堂商店多了一笔消费,痛哉痛哉!
在四处查找无果后,只好去补办。去食堂准备吃饭时却发现之前卡里的余额没有转到新卡里,又回服务站咨询后才知道转钱必须48小时后重新来到服务站办理。只好又重新充值。在历经无数的曲折之后,我终于在食堂填饱了我空虚的胃。
食堂的校园卡失物招领处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校园里上演,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另一方面也考验着拾卡同学的素质。一张校园卡的遗失,除了卡中余额可能被用掉外,也许失主也会如我一样在短暂的课余时间到处奔走,为吃到一顿饭历经麻烦。每个人都会遇到遗失校园卡和其他物品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够感同身受。校园是一个文明之地,也处处考验着我们的素质。
捡到的是卡,花掉的是钱,丢掉的却是人的原则。拾金不昧、诚实善良的精神在一张张校园卡中得以彰显。
为了同学们能更方便的使用校园卡,根据其他学校的经验,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挂失和补办
掉卡后第一时间挂失,在补办时记得带20元的现金和本人身份证。48小时以后才能重新去补办处转入余额。这个政策给同学们带来了些许不便,希望学校改进技术让补卡的同时立即转入余额。
余额圈存处
买卡套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风格可以买一个卡套,一个小小的卡套十多元,但是掉了校园卡就不止了。而且漂亮的卡套不仅有装饰性,也更加显眼,减少了掉卡的机率。
调查和举报
遇到卡被人刷掉的情况,如果金额太大建议查监控和偷刷的同学的辅导员反映。比如曾经在西华大学学生会权益部的网络平台上,有同学查出了监控录像并在平台上发布调查结果,以此来警告这种盗刷校园卡的行为。
查监控的地方是在校史馆一楼。虽说丢失金额不多,但一定的制止手段是必要的。掉卡被刷的同学也同样也拥有举报调查的权利。任何文明行为的持续,除了道德的约束,也有制度和惩处的约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移动支付
其实在很多学校已经开通移动支付的功能,从食堂到超市等等,而考虑到有时出现的同学手机网差的问题,建议学校实现全网覆盖,或增加学校信号基站数量。
现在已经有部分学校的食堂实行学生卡移动支付双向支付,据了解,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航天航空大学等高校均实施了这类支付方式。
而又进一步查找了已经实施学校2年多(自2016年5月开始实施)的沈阳理工大学的情况,微信,支付宝,银联等方式其实已经满足了付钱的功能,全校18000余人,只有一个食堂,却很少出现排队拥挤的情况,也完全解决了校园卡被人刷掉钱的问题。时代在进步,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应该进步。移动支付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却在学校被一张学生卡所阻碍。
微信扫码支付
校园卡信息统一平台
其实大多数同学多会主动去发布失物招领。但是平台太多,如权益部,粉丝群,万能群等各种信息平台,也有放在保卫处,宿舍前台等地。
无奈消息太过散乱,如果建立一个统一的校园卡群,会更加直接明白,也方便大家有统一寻物启示,上交和认领的地方。
保安亭前的木桌也成为了失物招领地
倡议和呼吁
希望同学们能主动归还捡到的卡,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一个小小的善举不仅仅是帮助了他人,温暖了他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校园的风气。
西华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美丽校园,而校园卡在这里就是身份的代表,也是所有活动的通行证。
希望校园卡带来的是便利,而不是麻烦;是温暖,而不是愤怒;是骄傲,而不是无奈。
让校园卡正如它的名字一卡通一样,通到同学们温柔善良的心底,未来毕业时,每当看到小小的它时,会微笑说,我是一名西华学子。
往期链接:
作者:侯佳佳
编辑:李雨帆
责编:李雨帆
编审:向婉月、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