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我要退掉內地重疾险,转赴香港投保?

2017-01-09 中港一家






香港重大疾病保障可以保障137种疾病,保障范围更大,总保费便宜30-40%,保单还有客观分红。储蓄险种回报可观,透明度高,美金保值,是教育基金、退休辅助、财富传承之首选。

 




一、为何跑到香港买重疾险

 

我是在叮当出生那年给叮当爸买了一份大陆保险公司的重疾险。 2016年将大陆的重疾险退保了,和叮当爸双双到香港买了两份重疾险。退保的代价是,这四五年的保费基本打了水漂,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值得,香港重疾险的优势有三:

 

1.理赔宽松——大陆和香港的重疾险差别中,最打动我的是,大陆重疾险的赔付条件非常苛刻,不管是在诊断方法上,还是在治疗方法上,都有很多限制,甚至是“保死不保生”,而香港重疾险的赔付条件则宽松很多。这方面的对比详见文章第三部分。我买重疾险的目的是,万一发生重疾了,能有一笔钱治病救人,而不是人都快gameover了,保险给我一笔钱。

 

2.保障范围广——我在香港买的重疾险保障65种重大疾病,17种早期危疾,加了一个早期附加险,保障范围增加至137种;退保的大陆的重疾险只保障34种重疾。

 

3.便宜——即便只算保证可得金额部分,香港重疾险的保费是大陆的七折。

 

二、香港、大陆保险理赔界定对比

 


除了重疾保障数量上,香港比大陆多了30种之外,对理赔条件的界定,香港和大陆之间差别非常大!



 

/ 感染艾滋病病毒

香港:保障因输血和职业而感染的艾滋病。

大陆:一概不保。

 

/ 脑中风

香港:中风后持续最少6周的神经后遗症,及因而导致永久性神经机能缺损。

大陆:要求在中风确诊180天后,仍遗留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还需要去做鉴定。

 

/ 良性脑肿瘤 

香港经神经病科专家证实为可致命而非癌性的脑肿瘤,并有胪内压增加的特别征,如视神经乳头水肿、精神猝发休克及感官受创。肿瘤必须透过影像方法如计算机素描(CT Scan)或磁共震(MRI)证实。 

大陆:在香港的界定之外,还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

1. 实际实施了开颅进行的脑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术;

2. 实际实施了对脑肿瘤进行的放射治疗。

 

/ 昏迷

香港:一种失去知觉的狀态,对外界刺激或身体需求亳无反应,及需持续使用生命维持系统最少九十六(96)小时,及导致永久神经系统创伤。

大陆:除了香港的界定条件外,另对昏迷程度有要求——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结果为5分或5分以下。

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8分以下即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8分以上不叫昏迷,换而言之,香港对昏迷的要求,8分以下即可;大陆则要5分或5分以下。

 

/ 慢性肝病

香港:须由以下症状证明:

1. 持续性黄疸

2. 腹水肿,及

3. 由肝病引起之脑部损坏或疾病

大陆:除香港的3项诊断要求外,还必须要——充血性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

香港:严重程度达到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之级即可。

大陆:除香港的诊断要求外,还必须要——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超过30mmHg

注:纽约心脏病学会按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轻到重设为四个等级,分别是Ⅰ、Ⅱ、Ⅲ、Ⅳ级。其中,Ⅲ级:显著功能限制,病人在休息时方觉舒适,但在进行少于正常体力消耗之活动时则会出现充血性心脏衰竭的症状。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充血性心衰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后加重。

 

/ 心肌病

 

香港:经心脏科医生确实无疑地诊断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左心室机能永久性受损。它必需引致相当于约心脏协会功能分级级之严重身体活动受限制。 

大陆:除香港的诊断要求外,还必须要——被保险人永久不可逆性的体力活动能力受限,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注:1. 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见上一条。

2.对“永久不可逆”,大陆专门的一条释义“指自疾病确诊或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经过积极治疗一百八十天后,仍无法通过现有医疗手段恢复”。问题是,如何界定“治疗”是消极和还是积极的?

 

 

/ 丧失语言能力 

 

香港:因疾病或受伤导致完全丧失说话能力及不可复原,并持续12个月必须由耳、鼻、喉专科注册医生提供医疗证明以确定声带受损引致丧失语言能力。

大陆: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完全丧失语言能力,经过积极治疗至少12个月(声带完全切除不受此时间限制),仍无法通过现有医疗手段恢复。

 

/ 终末期疾病

香港:有适当的专科注册医生确诊(连同书面确认)预期受保人之状况将致受保人于12个月内死亡。受保人必须已不再接受任何积极性治疗,惟缓解疼痛或其他舒缓性措施则除外。

大陆:差异是——预期受保人在未来6个月内死亡。

 

 

三、去香港买保险不得不知的6条背景知识

 

1、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是合法的!

网络上有很多黑香港保险的,最大的谎言莫过于说内地人买香港保险属于“地下保单”,不受法律保护云云。我专门就此问题给香港保险业监理处(香港保险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去邮件咨询,对方明确回复“根据《保险公司条例》(香港法例第41章),在香港获授权的保险公司可在本港境内销售保险,不论是本地人士或非本地人士均可投保。”但合法的前提是,保单签署地必须在香港。

香港保险监理处邮件可在其官网查到:http://www.oci.gov.hk/



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至少已经有十年历史了。但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是最近三年左右的事。媒体广泛报导的原因是,这三年内地人到香港买保险的数量,呈井喷式增长。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统计资料:

2012年,内地访客在香港买的新保单为83393份,保费总额为99.18亿元港币。

2013年,内地访客在香港买的新保单超过10万份,保费总额为148.64亿元港币。

2014年,内地访客在香港买的新保单159609份保单,保费总额为244亿元港币。

2015年,内地访客在香港买的新保单245916份保单,保费总额为316亿元港币。

2016年头三季度,内地访客在香港买的新保单277352份保单,保费总额为489亿元港币,超越2015年全年。

(数据源:香港保险业监理处http://www.oci.gov.hk/chi/stat/index07_15.html)。


但网络上对香港保险有不少以讹传讹的信息。

  

2、保单贬值的风险小于大陆


香港的保单是按港币或者美元结算和赔付的,大陆是以人民币结算。很多人拿汇率风险说事,我买保险时也考虑过汇率的问题。说说我当时的考虑。

我的重疾险保单是以美元来结算的,我看重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因为重疾险的保费需要长期交,一般是18年左右,在这18年内,美元如果贬值,我的保额缩水,但我每年交的保费也随之减少了,这是等比例的,无所谓亏不亏。18年以后,我已经交完所有的保费,如果美元还缩水,万一发生理赔,我确实有损失。但如果美元升值了,我也随之赚了。美元不升不跌的话,我也不赚不亏。因为,我家的理财产品都是以人民币结算的,本着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想法,我能接受重疾险以美元结算。

所以,以美元来结算的重疾险保单,你有1/3可能赚了,有1/3可能亏了,有1/3不赚不亏。

而以人民币买重疾险,贬值风险远甚于以美元购买。作为长期险,18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后,你投保的几十万也有三种情况:一,通货紧缩,钱更值钱了;二,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三,持平。以我们的生活经验,现在的50万元人民币,20年后你基本不要指望还值50万!

 

3、投保和理赔程序和大陆相似

保费缴纳:第一年的保费,去香港签约时缴纳,可以直接用银联卡支付,无需提前兑换美金。续保的保费,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完成:1. 通过大陆的银联卡到银行电汇,银行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转账金额1-2%左右)。2.在香港银行开户,自动划扣。3.亲自到香港交。

理赔程序:在香港合法投保的保单,将来的理赔无需客户亲自到香港办理。一旦发生索赔事件,客户需要将保险公司认可的大陆医院出具的诊断材料快递到香港的保险公司即可。我的保险合同中“索偿程序”一页,只提及要递交书面材料,通篇没有提及要专赴香港。

 

4、发生纠纷和拒赔的概率,香港比大陆小很多

我买香港重疾险前,专门比较过香港和大陆保险的投诉和拒赔统计资料。现更新的2014年的资料给大家参考。

 

据香港保险索偿局官网的统计资料,他们2014年新接获投诉个案603宗,(数据链接:http://www.iccb.org.hk/b5_statistics.htm)。而中国大陆的保监会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度大陆保监会接到的有效投诉中,仅北京一地的数量就有5089件。(数据链接:http://www.circ.gov.cn/web/site0/tab5168/info3949625.htm)

 

我很想找到香港和大陆的保险拒赔率统计资料,很遗憾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只在中国平安湖北分公司成立15周年的一篇新闻通稿上看到:“成立15年来,逾96%的出险客户获赔,拒赔率仅3.64%”。这说明,3.64%的拒赔率在大陆而言,还是比较低的,故而才能作为业绩宣传。(数据源:http://hb.qq.com/a/20101019/000288.htm)

 

香港的拒赔率如何呢?没有现成资料,但我做了一个推算,虽不完全准确,但可供参考。如上所述,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统计,2014年香港的保险公司累计向内地访客发出159609份保单,占香港新保单总数的21.4%,由此可算出香港2014年总的新保单为745836件。而香港保险索偿局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他们一共新接获投诉个案603宗。2014年理赔投诉案占新保单的比例为603÷745836=0.081%

 

由上可知,出现理赔纠纷乃至拒赔的概率,香港要比大陆小很多!

万一发生纠纷了怎么办呢?找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啊。由于内地人到香港购买保险的数量剧增,为了保障这部分人的利益, 2013 年5月1 日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将服务范围扩展至非香港居民。所有保单持有人,不论内地人还是香港人,皆可免费使用投诉局的服务。

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网址为http://www.iccb.org.hk/

 

5、即便保险公司破产,被保险人权益也有保障。



有人说香港的保险公司可以申请破产,被保险人权益没保障,而大陆的保险公司不允许破产。

这句话有两处错误,一,大陆保险公司也可能倒闭和破产,具体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十条规定。(见政府官网http://www.gov.cn/flfg/2009-02/28/content_1246444.htm)

 

二、保险公司的破产并不会影响被保险人的权益。根据香港《保险公司条例》(第41章)第25A条规定,除专业再保险公司及专属自保保险公司外, 所有经营一般业务的保险公司须在香港维持一定的资产,数额不少于其香港一般业务净负债的80%及因应该业务而适用的偿付准备金的总和 。

这项规定旨在确保一旦保险公司无偿付能力,它们将有资产在香港以应付香港保单持有人的申索。(来源:http://www.oci.gov.hk/chs/framework/index_02.html)

 

6、香港认可的医院,比大陆保险公司范围广


不管是大陆还是香港的重疾险,都会对就诊医院作出限定,每一家医院具体会有所不同。我手上的大陆重疾险合同中只认可大陆的医院,要求“三级或三级以上医院”,境外的医院一概不认可。

 去年有一个帖子很火《一个杭州人在美国治疗癌症的经历》,作者的老公查出颈椎肿瘤(国内诊断为骨巨细胞瘤),国内医生建议手术,但风险很大。他们最终去美国就诊,诊断为骨髓瘤,避免了手术。就像作者说的“我们之前没有去过美国,没有美国医生的朋友,我们家也仅是小康之家。去美国看病只是人生绝望中孤注一掷的选择”,我相信面对生死攸关的重大疾病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境外的医疗资源。但是,请注意很多大陆的重疾险是不认可境外医院的诊治的。

 


香港重疾险指定的医院不局限在大陆,境外的医院也认可,对大陆的医院的限定是三甲医院,数量上和大陆公司差别不大。

 

 

来香港投保,真是个明智的决定!

 



香港重大疾病保障可以保障137种疾病,保障范围更大,总保费便宜30-40%,保单还有客观分红。储蓄险种回报可观,透明度高,美金保值,是教育基金、退休辅助、财富传承之首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