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晖独家专访:研究鲁迅的意义

人文清华 人文清华讲坛 2023-01-17

鲁迅有哪些复杂性?他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他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跟随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双聘教授汪晖老师一起走进鲁迅的思想世界。

本期内容


00:59 从研究鲁迅起步

17:04  从文学史研究到思想史研究

34:44 20世纪的再解释

41:45  用《读书》搭建公共空间


本期嘉宾



汪晖,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中国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第12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委员。1991年与友人共同创办《学人》丛刊;1996年至2007年间担任《读书》杂志主编。2013年,被授予“卢卡·帕西奥利奖”,以表彰其运用跨学科方法做出的创造性研究。2018年,荣获德国教育科技部授权洪堡基金会颁发的人文社科最高奖之一安内莉泽·迈尔研究奖(Anneliese Maier Research Award)



张小琴:您的学术生涯从研究鲁迅开始,当时怎么选择了这个领域?


汪晖:我是“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文革”中就读鲁迅的东西,但是当时选择很有限,上大学后,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后来念研究生时,很自然就选择了研究他,因为他是现代中国最有意思的一个作家、知识分子。八十年代出现了双重现象,一方面很多学者研究鲁迅,认为他很重要;另一方面对鲁迅的批评,也越来越多,许多人在批评“文革”时也批评“神话鲁迅”,引起激烈争议。


张小琴:开始做鲁迅研究时年龄很小,那时对鲁迅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汪晖:鲁迅是一个高度敏感的人。他的人生态度,他对历史人物的品评方式,都有非常深的特点,一下子不容易理解,是一个长期的接近过程。

要理解他的社会评论,需要先深刻理解那个时代不同的政治。鲁迅自己说过,30岁以前不大容易读懂他的作品。我早期的研究,一部分研究鲁迅早期的思想和他后来的文学,诸如《呐喊》、《彷徨》、《野草》,还有早期的文言文。他的古文论文受老师章太炎的影响,是在晚清的思想辩论当中出现的。鲁迅年轻时就很独特。读他早期论文时你会觉得很好奇,因为他除了受章太炎影响,也受尼采和欧洲浪漫派的影响。我过去还研究过他和德国的一个无政府主义思想家麦克斯·施蒂纳的关系。这些都是他思想资源上非常特别的东西。鲁迅在20世纪被看成是新文化的代表、新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传统有很激烈的批判,但是他自己的生活、他的文学、他的修养,又跟传统纠缠在一起,他自己做旧诗,但也倡导新文学、白话新诗,那他和传统到底什么关系?鲁迅常常用“挣扎”这个词,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八十年代我们都追求民主自由,鲁迅是反对中国专制制度很重要的思想人物,不过他对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物质发展和政治发展,都有非常尖锐的批判。他批评代议制和民主,觉得自由平等这套理论,造成了社会的平庸化,导致了新的众人的专制。这些思想在八十年代听起来都非常奇特。


张小琴:我们认为他应该是拥抱新世界的,但其实并不是。


汪晖他激烈批判传统世界,但是又跟它纠缠;他努力拥抱新世界,但是又激烈地批判。这种态度带来了复杂性和魅力。不但在80年代,即便在今天。我觉得也是有意义的,因为他的思想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思考的深度,确实是超过了很多同时代的人。


张小琴:他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态度?


汪晖:毛泽东曾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鲁迅当然也是这一派人物之一。“向西方寻找真理”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一条探索真理的道路,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语境中,这条通过西方探寻真理的道路极为艰辛,也非常必要,但这个短句并不是说西方就是真理。鲁迅在追求的同时也在思考西方的内在矛盾,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自我批判。为什么说是自我批判,因为洋务运动以来,所谓“西方”一直是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有这样想法的并不止鲁迅一人,他的老师章太炎就是其中之一。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许多人已经将“向西方寻找真理”变成了西方就是真理。学习西方、学习苏联、学习自己的历史传统,都不应该将这些学习对象当成真理,而应该视为通过对对象的理解去寻找真理。

鲁迅说:“我时时解剖别人,但更严厉的,是解剖我自己。”说的有道理。这里面包括了他的社会政治价值。30年代,他卷入了“左联”,但是在“左联”内部,他并不是对周扬、对这些担任领导者角色的人无条件认同。对于他们的政策和方向,他保持独立思考,并不断地与他们进行斗争—这个斗争当然是左翼团体内部的斗争,但没有这样的斗争,这个团体就很可能僵化。他介入这个团体,是从总的社会关系的判断出发的,但又对这个团体有非常强的警觉和抵抗。我们这一代人,对黑暗是没有理解的,对颓废也是没有理解的,而鲁迅对人的黑暗、历史的黑暗的感觉,都是极深的。但是,他对黑暗的感觉没有自怜自艾,在其尽头又好像是明亮的。他的黑暗里面有笑声,有某种打破旧轨道的欢乐,有一些很奇特的撕碎东西以后的快感。从他的杂文,可以感觉到他在搏斗中的快意,但是快意背后,又带着悲剧感。这种东西在审美上的复杂性,在现代中国是罕见的,只有在对人、对中国历史、对世界的变迁,有了广度和深度的把握,不仅是进行分析而且是有体悟,才能产生。 


张小琴:所以鲁迅不仅是您的研究对象,也应该差不多是您人生的导师?


汪晖:鲁迅不太喜欢导师,他叫我们不要相信什么导师,我信奉他不要做导师也不要盲从导师这个格言。


张小琴:不管叫导师或者是榜样,总归他的影响是渗透在您血液里的?


汪晖:每隔一段时间,我会重读他的东西,他的一些感知历史的方式,是挺有意思的。但我从不愿意说这是怎样的关系。只有经历许多事情之后,人才能懂得自知是很难的。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收听本期播客


本文根据2016年12月13日

在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

对汪晖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经本人审订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人文清华》播客是我们与大家交流的另一个窗口,会完整呈现我们对清华著名学者的长篇访谈。之前发布的“人文清华”讲坛嘉宾的视频节目和相关微信文章由于时长或字数的限制,在编辑的时候忍痛舍弃了很多内容,为了更好地传播嘉宾们的宝贵思想,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些珍贵的素材做成一档播客。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这档播客将每周四在喜马拉雅、小宇宙app等各大播客平台更新,欢迎关注。您也可以在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人文清华”找到这个播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