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县域产业振兴!看绿维如何做开江县的“稻田+”!

2018-02-09 绿维文旅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导言: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

一县一业到底应该如何做?如何从传统产业出发推动乡村振兴?如何以稻田做文章开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以优势特色传统产业为基础,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维“稻田+”模式给你答案!绿维文旅以开江县为试点示范县,进行“稻田+”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首创全国范围内“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田园综合体+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发展新模式——“稻田+”模式,开创探索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借助政府各项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按照有机循环农业原则,形成规模不等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产业效益单元,提高土地利用率、亩产值及产业效益;在种养循环模式成功的基础上,扩大“稻田+”效益单元作为农业双创基地,公司给予扶持和培训,并以高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收购产品;通过公司化运作,对农产品进行品牌营销,实现农庄产品共享,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精准扶贫,获得较好投资回报。

产业结构缺陷,是制约开江县发展的重要原因

开江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单一,承接产业间相互关系是发展难点,致使农民经济收入扁平化,其他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阻碍。绿维认为,解决开江县发展问题关键在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

“稻田+”的五层次融合


“稻田+”是一种产业结构调整模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稻田经济的有机结合,其具体形式就是稻田种植与结合,形成的以稻田种植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推动 乡村乃至整个县的经济持续发展。


绿维通过“稻田+”实现开江县产业振兴!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稻田资源、农业生产灌溉水源丰富且有保障,但是农民种植水稻的纯收入较低,大部分稻田只能耕种一季,从每年9月起至第二年3月土地荒废大半年,稻田利用率不足,从而导致亩产值极低,农民种植水稻每亩纯利润仅有200元左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跌至低谷。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开江县,更是存在于全国稻田产业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绿维文旅以开江为模版,进行稻田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提出了“稻田+”的产业发展模式,希望找到稻田经济的发展出路,重塑中国农业希望的田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开发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发展路径。


1

第一层次:“稻田+农业”

01稻田+科技

——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开江县通过引进水稻种植新技术、水稻新品种,大量应用高性能插秧机、水稻插秧机、水稻直播机等新型生产机械,极大地提高了水稻产量。

新技术:开江县引进优质水稻均衡增产技术、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水稻直播技术、水稻直喷技术等高新精技术手段,可节省大量劳力,缓解劳力季节性紧张的矛盾,达到水稻生产的轻型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目的。

新品种:通过与科研院校、种子研发公司合作,精选出“天优998”、“特籼占25”、“协优5968”、“淮稻13”等高产、优质、早产、抗病虫害的水稻新品种。


02稻田+有机

——提高农作物质量


可通过在稻田种植的过程中,运用有机,环保的种植方式,不使用化学成分肥料,而是运用有机肥生产绿色、健康的水稻,打造开江县绿色水稻品牌,培育出生态、健康的农作产品。

03稻田+养殖

——种养结合提高综合收益

在不增加稻田面积的前提下,丰富产品品类,生产出纯粹高质量的有机水稻,饲养出高品质的生态养殖产品,提高稻田综合农业收益。

(1)“稻田+养鸭”

稻田养鸭也可称之为“稻鸭农法”,其目的是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减少化肥、农药的公害,实现水稻有机生产。




(2)“稻田+鱼”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



(3)“稻田+小龙虾”

“水稻 虾”模式是指以稻田为基础,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在稻田养殖小龙虾,发挥水稻和龙虾共生互利的作用,从而获得水稻和龙虾双丰收的一种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4)“稻田+螃蟹”

河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稻田养殖河蟹生长最合适不过。



(5)“稻田+蛙”



(6)“稻田+甲鱼”




(7)“稻田+泥鳅”




在稻田里发挥养殖的“解毒禽”、“杀虫禽”、“除草禽”的作用,实现了“种+养”双丰收。其作用原理是在稻田里不用化肥、农药,用有机肥(猪、鸭、牛粪等),利用畜禽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浮萍、按摩、疏松土壤,提高水体质量,增加土壤肥力,丰富水体含氧量,刺激水稻植株分蘖,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


2

第二层次:“稻田+加工业”

01稻田+水稻产品深加工

(1)无添加剂、机械化生产的寿司、饭团、手握、便当、糕点等冷链食品在国内城市的高端酒店以及711、罗森、全时等便利店市场深受欢迎,是食品加工业的新亮点。


(2)有机稻米产品往往进入商超和电商系统,每公斤售价高达百元,适合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02稻田+传统手工艺

水稻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依靠水稻及其衍生品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可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1)稻秆画


(2)稻草编制



3

第三层次:“稻田+旅游”

利用开江县稻田资源,发展稻田旅游产业,可利用稻田种植过程打造景观,结合民宿、餐饮等方面形成稻田旅游完整体系,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完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开奖经济发展振兴。


01
稻田+创意景观

——生产结合精致,打造创意稻田


稻田灯光夜景

稻田雕塑


02
稻田+农耕文化

——体验乡土节庆,传承农耕文化



03
稻田+民宿

——让建筑融入稻田,展现自然风格



04
稻田+购物

——传统手工艺,有机农产品



05
稻田+特色美食

——静谧稻田食馆,享受养生饮食


稻田鸭

稻花鱼

06
稻田+产学研基地

——亲子旅游体验,寓教于乐



5
稻田+生态游步道

—— 漫步稻田景观,享受绿色天然



4

第四层次:“稻田+村庄”

随着开江县的持续发展,将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通村通社路、入户路、机耕便民道和农机下田通道的建设,农田水利,新村聚居点供水供电、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田网、水网、路网、电网。同步完善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全面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01
稻田+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是“稻田+农业”、“稻田+加工业”还是“稻田+旅游”,都需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02
稻田+生态环境

有机的种植方式带来健康的生态系统,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产方式,减轻了自然环境的压力,维护了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



5

第五层次:“稻田+人”


通过发展“稻田+”模式,开江县乡村经济条件得到提高,乡村环境得以改善,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不仅提高了本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吸引外来游客、艺术家群体来此常住,同时将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创业者来此处投资创业,工作,实现人口回流,促进乡村发展的良性循环。


01
稻田+原居民

——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02
稻田+返乡农民

——避免空心村现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03
稻田+创客

——创新、创业基地,艺术家的圣地



04
稻田+游客

——旅游、度假、养生、休闲、养老



“稻田+”是绿维以开江县农业种植基础提出来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模式之一,通过“稻田+”模式将不同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全县经济水平,拓宽产业发展路径,最终实现整县产业振兴!

展望未来,必定会有更多的“玉米+”、“小麦+”、“水果+”、“蔬菜+”……来实现整县产业振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