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舱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你们是最美“抗疫人”

山南融媒 微山南官方 2022-09-24


患者入舱、安排住宿、配送生活必需品、做好患者安抚工作……在方舱医院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医护工作者忙碌的身影,他们身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和护目镜,虽然看不见他们的真实模样,但他们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最美的“逆行者”。


“我是党员,我行!”


今年50岁的王红英是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长期从事护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8月21日,我市首个方舱医院开始接收阳性感染者,作为党员,王红英主动请缨前往方舱医院工作。

考虑到方舱医院的工作任务重,王红英年纪较大,医院打算安排她到其他岗位。

但是,王红英说:“我是党员,我的经验丰富,我行!”

于是,王红英成为了首批入驻的医护人员,也是进入方舱医院医护人员中年龄最大的。

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在方舱医院工作还是首次。“一进入方舱顿时就紧张。”王红英说,紧张不是因为要直面阳性感染者,而是“要做好各项工作”。作为一名专业的医护人员,她深知肩上的重担。能为患者争取时间治疗,就少一分危险。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进入方舱医院后,她丝毫不敢有所松懈。

8月22日晚上,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连续工作,未能按时吃饭的王红英晕倒了。

同事们连忙扶起她,经过一番救治,王红英醒了。

“我没事,只是低血糖而已,大家不用管我。”王红英说,经过短暂休息,她又投入到工作中。

除了采集核酸、测量体温、医疗救治等工作之外,医护人员还扮演着服务员、心理疏导员等角色,给患者送饭、送物资,做好消毒消杀、打扫卫生,同时做好患者心理安抚。

“人手少、任务重,工作时间很长,但为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我们累点也值得。”王红英说,“身体是小事,群众的生命健康才是大事。”


“逆行的人,最美丽!”


在方舱医院工作,付出的是辛苦、是“汗水”。每次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汗水早已浸透衣服,因为长时间戴护目镜和口罩,脸上也被勒出了深深的痕迹。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医务人员李文俊,温柔的声音,让人感到很温暖。记者的脑海中,白衣天使的形象一下子鲜明了起来:美丽、善良,还有一头长发。这群白衣天使为了能在方舱医院里更好地工作,毫不犹豫剪去头发,轻装“抗疫”。“因为留长发,每次佩戴防护装备都要反复调整发型,特别费时间。”李文俊说,为了方便,也为了降低感染率。没有发型师,大家就相互理发;因为舍不得,大家都把剪下的头发留作纪念。电话里,李文俊轻轻地说道:“等疫情结束,我们脱下防护服,和家人团聚,一起留长发。”

“我们是患者心灵的依靠!”


方舱医院里,收治的都是阳性感染者。医护人员的压力大,患者的情绪也不稳定。“我是不是很严重?”“什么时候能出去?”“能治好吗?”每天,医护人员都要针对患者的问题做好回答。德庆旺姆长期从事护理工作,因为会讲藏语,开导藏族患者的重任就落到了她的肩上。“不要担心,你只是无症状感染者,很快就可以转阴。”“放心,几天就可以出舱了。”“我们医生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你们不用太担心。”德庆旺姆说:“我们会跟患者们聊聊天,拉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根据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还要管着患者的吃、住等问题。患者里有一名回族同胞,就为他单独准备了餐食;患者里有一婴儿,就紧急送来了奶瓶奶粉等;患者里有一名84岁的老人,就为她安排了专人照顾。“我们也有父母,看见他们,就像看见了自己的父母。”德庆旺姆说,“我们要让每一名患者安心,争取早日转阴出舱。”年轻的德庆旺姆刚刚结婚不久,爱人是乃东区公安局的民警。疫情发生以来,夫妻两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坚守。接到要进入方舱医院的通知,她告诉了爱人和父母。“家人都特别支持我的工作,为我鼓劲加油。”德庆旺姆说,“父母肯定也担心我,但他们还是说‘让我们放心去工作,他们能自己照顾好自己’。”在漫漫长夜里,德庆旺姆也是在担心自己的家人。但是,每当听到最新通报里传来的好消息,看到患者转阴出舱的幸福笑脸,她又鼓励自己:“加油!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在方舱医院里,医护人员是健康的守护者,又是患者的健康教育者,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家人,也是他们心灵的依靠。除了王红英、李文俊、德庆旺姆,还有很多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大家互帮互助、随时补位,不分你我、分享经验,一心守护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你们是最美“抗疫人”。

记者:罗丽 益西旺姆

责任编辑:张丽 

值班总编:普布旺堆 伍小龙

投稿邮箱:snbxw@sina.com

“微山南官方”往期精选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微山南官方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