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玉待琢——父母养育孩子的5个秘诀

偶 溪 2019-12-16

▲有情·有理·有灵,期待与你相遇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待琢的美玉,因此我们当善尽教养之责,把他们带领到天父面前……


文 | 郑期英


图片来源pxhere.com;基于CCO协议


今年3月,二女儿雅芸生日的当晚,她从学校打电话给我说:“妈妈,谢谢您在19年前生下我,让我可以享受生命中许多美好的事物。”放下话筒,内心充满喜悦。想起去年9月送她上大学,当我们夫妇挥手向她说再见时,心头一热。这个在我们身边18年朝夕相处的小女孩,如今已长大成人,就像一只羽翼丰满的小鸟,即将振翅高飞,今后只会偶尔回巢驻足。这一声再见,也意谓着向我们肩上“管教”的重任道别。从今以后,她将独自面对人生中的高山低谷。而在近廿年“为人父母”的角色中,有得有失,所犯的错误已无法追回,在孩子生命中所播种的,也将在她的一生中发芽成长。

        

全方位地成长


身处20世纪末的海外,为人父母所面对的挑战极大,许多已被事业、生活弄得喘不过气来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教养,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落在严管与溺爱的两极之间,无所适从。


《路加福音》2章52节总结耶稣成年之前的生活时,说“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这一句话向我们展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四方面的需要,即身体、智力、情感和灵性。前两项一般华人父母都十分重视,但后两项却常忽略,以致造成孩子长大后在性格和人际关系上的缺失。


任何孩子,在情感上都需要的是父母的爱、接纳、赞美和鼓励,也期望父母能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而我们华人父母,因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大多不善于向孩子表达我们内心的爱,且因为太注重学业,往往只在孩子拿到全A时才称赞他,若有一科B,就念念不忘。过分求全的结果,使孩子缺乏自信害怕失败,不愿尝试新的东西。若家中有两个以上孩子,父母更当注意不要偏心,学习欣赏每个孩子的长处,接纳他们的短处。因为无论男女、美丑、智愚,都是神造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神眼中,也都是宝贵的。


美好的灵性,更应当是每一个父母教养子女时所该追求的目标,圣经中记载但以理被掳至巴比伦时,只是一个少年人,可是在一个异教文化中,他却能持守他的信仰,不同流合污,甚至不顾性命,他的父母必定为他打下美好的灵命根基。美好的灵性应包括四个层面,即与神的关系、与己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物的关系;这四方面,圣经都有清楚的教导,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

        

三种类型的父母


麦克·波普金(Michael Popkin)“Active Parenting”一书中,将父母管教子女的类型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独裁专制型Autocratic)。此种类型背后的哲学是假定人性本恶,因此主张绝对的控制,用奖惩来加强命令,要孩子绝对的服从,很少给孩子自由和选择。传统的华人父母中不少属此类型。今年奥斯卡奖得最佳男主角奖的影片《闪亮的光采Shine》,很生动地刻划了一个这种类型的父亲。


第二种是自由放任型Permissive),假定人性本善,孩子们自己会从经验中汲取教训,所以不需要管教,任其自由发展。一般西方父母倾向这种类型。


第三种是民主型Democratic),是前两种的综合,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自由,让孩子明白,当你想运用自由时,也应考虑到他人的权利和对他人的责任。


这三种类型孰是孰非?事实上它们应因人、因时、因地而灵活应用,不可一成不变。依我个人的经验,孩子在学龄前还无法分辨好歹是非时,父母应采用较严格的管教方式,训练他们学习顺服权威。入学后,可试着在一个小范围内给予一些自由和选择。进入青少年后,自由的范围可以加大。有了小时候对权威顺从的根基,我们就不必担心孩子滥用自由。


图片来源pxhere.com;基于CCO协议


管教子女的基本原则

        

有句英文这么说“If you don't spend time with your children posi- tively, they will find time to spend with you negatively.”(你若不积极地花时间在孩子身上,他们会惹上麻烦要你花更多的时间去收拾)。圣经《箴言》22:6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同章15节说:“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在教养的过程中,有几项基本的原则是应该积极去做的:


一、爱与管教并重:


孩子自小透过人间的父母来认识天上的父神。天父有慈爱的一面,也有公义的一面。神虽无条件地爱我们接纳我们,但是当我们犯了错,也必须为之付上代价。犯罪学家研究发现许多犯罪的成人,是因为从小犯了错,从未受到纠正和惩罚,以至内疚感积压太深,长大后藉犯罪受到法律的制裁来消除心中的罪恶感。所以必须教导孩子从小顺服父母的管教,进了学校才会顺从师长,进而顺服法律乃至敬畏神。在一味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从小自私自利,将来会吃许多苦头,正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为人父母的不可不戒。


二、生活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所看重的品格、价值观乃至为人处世,孩子全看在眼里,也耳濡目染。去年春天,我的次女在选择大学时,美国东部一所著名的长春藤女校接受了她,也给予不错的奖学金。在做决定时,我们内心曾有一番挣扎和取舍:让她进这所许多父母梦寐以求、出了不少名人的女校呢,还是进本地州立大学?几经祷告,我们母女都觉得留在本地大学,对她的灵性、身体乃至人际关系都最理想。事实上,她从小学起,就立志要进名校,也为此付出极大的努力,眼见目标垂手可得;但是我们认为她的人格发展比学术成就更重要。当她心意更新而变化后,终于选择了对自己最合适的学校和地区。


此外,我们让两个孩子从小就知道父母亲在用钱上相当谨慎,尽量买减价的东西;但是对参加营会及可以帮助她们灵性长进的书籍和聚会,费用再高也愿付出。其他像守时、敬畏神、甘心乐意地服事、奉献、孝顺父母、帮助有需要的人、感恩、简朴,等等,不单是用口教导,也尽可能身体力行。我知道自己并非完美无缺,但上述这几项却力求自己做到,让她们效法。


三、和谐一致


小孩个个都是最聪明最会察颜观色的,因此父母的原则必须一致,前后的管教也必须一致,使孩子无机可乘。说过的话无论赏罚,都要做到。


记得我们孩子幼小时,常有剩饭的习惯,或者一顿饭要吃二个小时。后来我规定,超过时间不吃完,就把剩饭冰起来,留待下一顿再吃。贯彻实行几次以后,她们再也不敢剩饭,至今仍是她们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事。多年前一个晚上,我曾受托照顾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这个小孩从来不肯好好吃一顿饭,他母亲因为忙,也无精力坚持。那天在我们家,我坚持他必须吃完饭才可吃冰淇淋,绝不妥协。几个小时后,他真的吃完了一碗饭,得以吃冰淇淋。若是做父母的不忍心坚持原则,就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孩子越大,父母要承受的烦恼就更重。


四、建立友谊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朋友这种关系持续最久,从孩子进入青少年起,培养彼此间的朋友之情,极为重要。友情的建立需要时间,不是一蹴可及。从我们两个女儿二三岁起,每晚床边故事都是由父亲主讲。若是她们犯了错,爸爸会编一些故事教导她们。年龄稍长,父亲陪她们一同看电视、电影,然后一起分享讨论。父女间建立了极亲密的友谊。而今,两个女儿都已上大学,偶尔还会和父亲相约一起观赏电影,重温过去甜美的回忆。回顾在过去这些年间,尽管我们事奉极重,生活忙碌,然而花在二个女儿身上那些够质量的时间(quality time),永远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投资。


五、一同成长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传统观念,并不合圣经的教导。圣经告诉我们,父母不是完人,也会犯错,因此也当谦卑地学习,和孩子一块成长。


我们两个女儿在进入青少年前,先生在神学院进修,因此我特地去旁听了一门“青少年的文化与心理”,并阅览许多有关的书籍以装备自己。然而身历其境,仍有极大的冲击和冲突。感谢神,藉着一位美国牧师的讲道,使我心意更新而变化,知道抓住重点,把许多事放到圣经的光照中。一些事只要不违圣经,不违道德,并不一定要和儿女争个你死我活。


女儿们在高中的那几年,每逢开学前夕,我们一家四口围桌而坐,订下灵命、功课、生活作息、交友等的目标和原则。一开始时,她们往往为一年可以参加几次学校的舞会、周末晚上几点回家、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等事讨价还价。可是后来当我们愿意敞开心灵,倾听她们,而她们灵性也逐渐进步后,这些都不再成为问题。因为她们已知道选择生命中最宝贵的事物,一些次要的就不会执着不放。


幼稚园的创始者福禄贝尔曾说过:“儿女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儿女是神为了世界的进步,暂时交托给父母来教养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待琢的美玉,因此我们当善尽教养之责,把他们带领到天父面前,让他们认识、亲近、敬畏他们天上的父神。这才是“上帝产业的好管家”最值得夸耀的成就。


(注:本文是作者写于1997年的文章)



路上的光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 箴言22:6/ 



用心灵行走 与生命对话

ID:O-Stream

故事·观点·福音·文艺·青春·生活·基甸聊天

www.ocfuyin.org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