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开始倒计时,渐行渐远的年味你是否还记得?

燕晓 燕晓文史
2024-11-26


点击蓝字关注 · 共读历史文化


导语 //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冷空气来袭,北方白雪纷飞,南方也迎来了降温对流天气,家里的空调吹得人难受,便从老妈的柴房里,翻出一个很久不用的火炉。


这是一个小型的蜂窝煤炉子,下面有个盖子,可调节风口的大小。随着时代的进步,又黑又脏的蜂窝煤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种炉子基本上也被淘汰了,现在的零零后,想必鲜有人认识这个东西了吧?



小时候,间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放下手头的作业,来给炉子换块煤;那时没有电饭锅,看时间差不多做饭了,便会去把下面的小盖子打开,让炉火烧得旺起来;等爸妈下班回来,米饭已经开始飘香......


过年之前,是这个炉子最忙的时候。老爸会为过年准备许多好吃的,需要用油炸出来。比如,炸我最爱吃的零食玉兰片,炸做扣肉用的芋头,炸豆腐圆子,炸鱼块......


那会儿,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到了过年的时候,几乎买不到什么菜了。因为大家都会放假,和家人团聚,一起过大年!所以老爸得准备上至少半个月的菜。


现在想来,老爸炸东西的画面浮现眼前,不争气的口水居然开始蠢蠢欲动。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过年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就连炼猪油剩下的油渣,都美味得让人垂涎三尺。


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物资越来越丰富,想吃什么随时都能买得上时,这个炉子就被遗忘在柴房的角落里。


那天老爸听我说要上网买个炉子既能烤火,又能烤点红薯之类的小吃时,就建议我把这个“古董”带回家。看着它,恍惚间,儿时的美好记忆便涌了上来。


现在的我们,到底丢掉了多少岁月欢歌?环球旅行家黄元琪老师写过一本书,名为《岁月欢》,她说:“过节,是一种治愈的力量,能够抚平人们生命中的褶皱。



元琪老师成长于都市,每当过年过节,便被商家的各种打折促销包围,和朋友家人的聚会只是吃了这家换那家,完全陷入流程之中。


而那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朋友描绘的节日盛况,那些存在于诗词、古文中的浪漫节日仪式,令她心生向往。


于是,黄元琪老师毅然决定花上几年的时间,去感受一下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年节。


在这本书里,不仅有汉族的传统节日习俗,还详细记述了塔吉克族的迎春节,傣族的泼水节,布朗族的迎日曜和侗寨里隆重的侗年。2023年开始倒计时,特别给大家推荐适合和孩子一起,在春节期间共读的这本荟集历史、文化、风物、民俗和美食的书籍,希望带大家回归纯粹的仪式感。


1

诗词里的春节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首诗曰:“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屠苏,经常出现于古人的诗词之中,这是一种古人酿造的药酒。每到大年初一,家里的人便需要排队喝一口屠苏酒,先从年龄最小的开始,最后到年纪最长者。


元琪老师也是在湖北十堰亲戚家里过年时,无意中在武当山脚下遇见一位阿婆卖屠苏酒,才认识了这位古人过年时的重量级“嘉宾”。


阿婆说,制作屠苏酒需要用到大黄、蜀椒、桔梗、桂心、白术、乌头等药材,得先用纱布包好放到井水里去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和酒一起煮沸了倒进酒坛,放置一段时间后,到了正月初一时再饮用。



从配方上来看,都是一些驱寒补气的药,想必这就是古人的“防病”措施吧。冬春季节,正是虚邪寒气肆虐,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喝上一口屠苏酒,不仅是一种和和美美齐齐整整的仪式,也是一种保健养生的科学行为,更是一份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的祝福。


那么,诗中的“桃符”又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最早的“春联”。


秦汉时期,古人过春节时,会在门上悬挂桃符,目的是避邪,上面只写“神荼”和“郁垒”,据说这是两位法术很厉害的降鬼大神。到了明代以后,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了桃木板,出现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春联,春联的内容也变得丰富了起来。


除了春联,有的地方还会在门上挂木版年画,请出两位门神来降妖除魔、看家护院。目前在江浙一带,还保留着这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


2

少数民族的年


侗家人过新年的方式非常特别。

他们的新年是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

去过侗寨的人都知道,侗族人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自己的建筑,他们最为核心的建筑为“鼓楼”。侗家人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之后,会“先建鼓楼后建寨”,必须保证在这块风水宝地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鼓楼,听到鼓声,所以,鼓楼就是整个寨子的核心,鼓楼,也是全寨人心中太阳之所在。


侗家人过侗年可不像城里人这么马虎,他们会身着盛装,举行隆重的祭萨仪式。祭萨之后,还会举行非常有意思的“抬官人”。


这个活动据说来源于远古时期,当时一位名为吴志和的青年勇敢智慧,凭一己之力斩杀了蛇精,救了整个村寨。于是,侗家人便为吴志和穿上锦衣戴上羽冠,抬着这位英雄,环绕整个村寨走一圈,让所有村民来参拜他。



现在,村里会挑选两位五岁的孩子来担任“官人”和“官夫人”,当吉时一到,鞭炮震天声中,轿夫便抬着轿子开始慢慢前行,“官人”和“官夫人”年纪虽小,却十分有“官”架子,冷静而威严地看着下面的村民,看着人们载歌载舞,接受人们的朝拜。


护送轿子的村民打扮非常奇特,脸上戴着面罩,头上插着菖蒲一类的草,他们不走石板路,专走水路,一路上还表演着捕鱼、耕种、打粑粑之类的传统活动,将围观的群众都带入到了上古时代。


3

消失的仪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天,还有多少人盼着过年呢?


最近读了一本德国新生代思想家韩炳哲的作品《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书中所言:“仪式是一种符号行为。它们流传下来并承载着共同体的价值观和秩序。它们制造出一个没有交际的共同体,而如今一统天下的是没有共同体的交际。


对此,心有戚戚焉!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似乎对那个曾经熟悉的年味儿越来越陌生。正如黄元琪老师所说的那样,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商业信息的轰炸,传统生活化的仪式渐渐由商家营造的仪式所取代,仿佛双11就是购物节,春节就是年货节......


我们今天被商家裹挟的所谓仪式感,真的是本心所需要的“仪式”吗?


韩炳哲指出,现在的人们普遍对仪式感到厌恶和反感。“仪式”已经成了一个令人反感的词,成了空洞的顺从主义的表现。



到了情人节,如果不给女朋友买999朵玫瑰就表示不够爱,到了520不发个520元的红包就表示不够爱......难道,这些真的是爱吗?大家无非只是在顺从而已,到底顺从谁呢?顺从商家?还是内心那份虚荣?


韩炳哲犀利地点破这层窗户纸:“恰恰是这种空虚失去了交际和消费。作为新自由主义制度的招牌,强度生命无非就是强度消费。


内心的空虚使得我们需要999朵玫瑰,需要520红包晒到社交平台,表示我每天的生活被仪式感包围,然而“点赞、加好友和转发不会形成共鸣的土壤,它们只是在放大自己的回声。


这样的仪式感真的是我们要的吗?龙年春节临近,打算怎么过?


4

结语


如今,家里已经燃起了一炉熊熊的火。老姐说:“生炉火干嘛,家都被熏了,到处是灰,你还得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是啊,看起来好像真没啥好处,取暖而已,用电器多方便?空调当摆设吗?



但若是你真的在家里生上炉火后,你会发现,“火”是“活”的,你会时刻关注它是不是“活”得挺好?为了保护它,你得为它添炭。它也会感谢你,回报一屋子的温暖;它还可以分出许多“火屎”,我把“火屎”放在一个小盆里,写作时,它就在脚边陪伴着温暖着,原来这就是“伙伴”啊!


看着炉中跳动的火苗,我忽然冒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烟火人间里没有了烟火,还是人间吗?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同类书籍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回顾

欢迎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



  视频号|燕晓文史

  小红书|燕晓文史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燕晓文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