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

戏曲研究所 戏曲研究 2021-09-15

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2019年1月17日,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协办的“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在赣州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界领导、理论研究工作者及艺术家参加研讨并观摩评剧《红高粱》、秦腔《花儿声声》、湘剧《月亮粑粑》、黄梅戏《小乔初嫁》等四部张曼君导演代表作和一台赣南采茶传统精品小戏的演出。开幕式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黄小蓉主持,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中共赣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贡区委书记胡雪梅,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林琳,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柳萍分别致辞,天津评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昭娟代表天津市委宣传部致辞,对学术研讨会及展演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开幕式最后,著名导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系导师张曼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而后,黄小蓉副厅长宣布:“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开幕。现将主办方和嘉宾在开幕式上的讲话编发于后,以飨读者。


黄小蓉


黄小蓉(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祖国的北方尚在严寒之中,江南的赣州却是一派初春的景象。江西有句俗语:人勤春来早,正是春耕时。此时此刻,胜友如云,高朋满座,60余名戏剧界权威、理论专家以及关心戏曲艺术发展的领导、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参加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目的有三: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二是系统总结张曼君表导演方面的艺术成就,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现代戏曲的艺术体系,深入探讨现代戏曲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意义和未来走向;三是策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请乡友回家乡、请校友回母校、请战友回驻地”推动开放提升工作。现在,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开幕式。


池  红


池红(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大家上午好!昨天晚上,我们一同欣赏了张曼君导演的作品——评剧《红高粱》,看后的感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非常震撼。今天,又与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的戏曲界著名学者、评论家欢聚一堂,共同参加“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此,我谨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全国戏曲界顶尖的学者、评论家汇聚在一起,专门为一位戏曲艺术家召开专题研讨会,这在江西是第一次,估计在全国也不多。这足以证明,张曼君导演在戏曲表演、导演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戏曲现代创造创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直以来,江西戏剧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张曼君导演以及诸位专家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将此次研讨会放在江西赣州举办,让我们有一个表达谢意的机会。相信通过这次专题研讨会的召开,能系统总结张曼君表导演方面的艺术成就,探讨现代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意义。这次研讨会的举办,也将对江西戏曲的创新繁荣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省正在大力开展“请乡友回家乡、请校友回母校、请战友回驻地”的“三请三回”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说明乡友、校友、战友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宝贵资源,是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们江西人眼里,张曼君导演不仅仅是全国著名的戏曲艺术家、新世纪以来中国戏曲现代创造的重要践行者,她还是令江西人、赣州人骄傲的好老乡、好乡友。张曼君导演的戏曲事业以赣南采茶戏为起点,是江西第一位获得“梅花奖”的采茶戏演员。虽然她后来离开了赣州,离开了江西,登上了全国更大的舞台,但她始终情系江西、情系赣州戏曲事业。细细数来,她导演的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等都是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佳作,囊括了“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戏剧艺术最高奖项,这些作品凝结了张曼君导演对家乡的一片赤子之情。可以这样说,没有张曼君导演,就没有赣南采茶歌舞剧的满园春色、勃勃生机,就没有江西采茶戏在全国“采茶园”中的领军地位。举办此次“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是我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三请三回”的一项重点工作。这是我们的“第一请”,以后,还有 “第二请”、“第三请”……我们热忱期盼张导“常回家看看”,为家乡戏曲事业发展再添力、再鼓劲!也期盼各位与会专家对江西戏曲事业发展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胡雪梅


胡雪梅(中共赣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贡区委书记):


大家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昨天晚上,一年一届的赣州文化惠民周活动隆重开幕了。现场的各位嘉宾共同观看了张曼君老师导演的著名评剧《红高粱》,这既是张曼君导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本届文化惠民周的重头戏。今天上午,我们又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开幕式,这是系统梳理张曼君导演艺术成就、研究总结中国现代戏曲创作实践的一次盛会。在此,受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李炳军同志的委托,我谨代表赣州市委、市政府,向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赣州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张曼君老师是赣南采茶戏第一位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演员,也是从赣南走向全国的现代戏曲杰出导演。在50年的艺术生涯中,她持续活跃在中国戏剧舞台上,从1992年成功执导处女作赣南采茶戏《山歌情》时起,她就与中国戏曲现代戏结下了不解之缘,陆续导演了一批涉及京、昆与多个地方戏剧种的艺术佳作,形成了一整套戏曲现代戏创作的艺术理念和手法,其艺术风格直接影响到现代戏曲的舞台实践。


大家知道,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拥有400多年历史的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近年来,我们以赣南采茶戏为载体,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出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特别是在张曼君导演的精心和倾情执导下,《山歌情》《快乐标兵》《八子参军》和《永远的歌谣》等多部赣南采茶戏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大奖。《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被誉为“红色三部曲”,其中的《八子参军》,我们今年还与高希希导演合作改编拍摄成了电影。正因为有了曼君导演的辛勤付出,以及在座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赣南采茶戏不仅成为了赣州的一张闪亮名片,也成为了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这次曼君导演还把在全国斩获大奖的四部作品安排到赣州展演,为本届文化惠民周添光增彩,让赣南人民大饱眼福。我们将加倍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以戏会友,共谋发展,推动赣南采茶戏进一步繁荣发展。也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常到赣州走走,指导帮助我们进一步传承发展好地方戏曲,为中国现代戏曲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林  琳


林琳(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


大家好!受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领导委托,在此特代表艺术司向“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张曼君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的重要代表,是我国戏曲界有广泛影响力的导演之一,是近十多年来驰骋活跃、辛勤耕耘在地方戏创作舞台的佼佼者、领军者,业绩昭著,硕果累累。她的作品有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挖掘剧目深刻的思想内涵。只有具有丰富而深刻思想内涵、塑造了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的作品,才有可能具有持久的观赏性。地方戏不乏传世之作,尽管它们体现的不全是当下生活,但这些作品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和底蕴。张曼君试图用时代火热的生活来启迪自己的睿智和思维,用民族精神的沃土涵育自己的灵感,用时代精神的长风鼓动艺术创新的风帆,努力使自己执导的作品具有深邃、尖锐、有分量的思想穿透力,而且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当中折射出绚丽的艺术光芒。


二是赋予剧目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说艺术能为最平凡的事物灌注历史意义,那么,这恰恰正是艺术家以其特殊的灵智赋予了艺术作品以永恒的意义与价值。艺术点石成金,化平凡为非凡,化普通为神奇,都是艺术家的想象力使然。张曼君总是把艺术作为主体激情的体验,不将艺术作为亦步亦趋的艺匠式的摹写,技艺高超,举重若轻,把自己的创造本能发挥到极致,因此她创作的作品充满清新和亮丽;她总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精神自由的创造活动,使艺术以追求高尚为目的,提升、净化人的灵魂;她总是善于敏捷地找到灵感,运用适切而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自我感受,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捕捉形象,点铁成金,寄情于物,把不可触摸的内心世界交给艺术,并借助想象的翅膀,用形象的感受、思索、领悟来表达生活。


三是创造丰富地方戏的表现形式。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艺术,地方戏是以当地方言和声腔体系为艺术本体并在发展衍变中形成了各自富有浓郁地方色彩表演特色的艺术。当众多的地方戏穿越历史烟云,挟着近百年乃至近千年的风尘跨入现代社会时,却发现社会历史的沧桑之变和巨大反差使其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无论是文化内容、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审美方式还是生存方式等方面,现代社会都完全不同于其生成和发展的时代。于是,有的地方戏为了拓展本剧种的表意局限,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横向借鉴,融合吸收。张曼君立足戏曲,努力使她执导作品的呈现样式成为具有强烈抒情特征的歌舞化故事表演,同时试图使样式感经历精神的涅槃和自身新传统的重建,并在创造性转换中获得全新的精神命脉。历史已经证明,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对每一种文化都提出了挑战,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永远处于顶峰地位。任何一个地方戏的生存、发展,只有从其自身的历史、地域、文化精神上作出自己的选择,并在传播、流布的进程中按自身规律寻找一条发展之路,耕耘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沃土,孕育符合自己文化身份的文化生态,才有生机活力。


四是善同领军者切磋互鉴相辅而行。一个好的表演艺术家,是一个剧团、一个剧种赖以生存延续的重要标志。而一个新时期优秀的导演领军者,总是善于同表演艺术家珠联璧合,水乳交融,切磋互鉴,相辅而行。在这方面,张曼君导演无疑是亲力亲为者、努力践行者。她既是调动演员艺术潜力、发挥演员创造力的煽情者,也是通过和演员的交流互鉴汲取艺术养分、涵养艺术灵感的受益者。比如秦腔《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的主演柳萍、李小雄,晋剧《大红灯笼》的主演史佳花,川剧《欲海狂潮》的主演陈巧茹,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小乔初嫁》的主演杨俊、何云,锡剧《二泉映月·随心曲》的主演小王彬彬,京剧《水上灯》《钦差林则徐》《红军故事》的主演刘子微、孟广禄、袁慧琴、杜喆,湘剧《李贞还乡》《月亮粑粑》的主演王阳娟,评剧《红高梁》《母亲》的主演曾昭娟、王平,沪剧《敦煌女儿》的主演茅善玉,闽剧《牺牲》的主演周虹等等,她们和张曼君导演无不都是这种水乳交融、相辅并行的关系,正是有了他们的共同携手、共同创造,才换来这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抺亮色、一道彩虹。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在此,我们也感谢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为主办此次活动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们希望多举办类似张曼君导演这样知名艺术家的研讨暨展演活动,这对深入探讨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意义和未来走向,构建现代戏曲艺术体系,对当下广大戏曲工作者创作排演戏曲现代戏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对鼓励广大戏曲工作者出精品、攀高峰,加强戏曲现代戏创作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我们希望更多戏曲界乃至文艺界的名家大师和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预祝本次研讨和展演活动圆满成功。


王  馗


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很高兴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我谨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向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和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及协办方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的每一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对参加此次展演的天津评剧院、宁夏秦腔剧院、湖南省湘剧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和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表示衷心感谢,对百忙之中赶来参与研讨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隆重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隆重迎接建国七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举办“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实际聚焦的也是中国戏曲千年艺脉如何再造辉煌的文化命题。此次活动集中展现张曼君女士从艺五十年来的代表性力作,研讨她在中国戏曲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的艺术创造经验,同时也通过新世纪以来的张曼君现象透视中国戏曲在承续传统、融通时代、提高转化的过程中,经由特定的领军艺术家的实践所达到的新高度。中国戏曲的有效传承,中国现代戏曲的长效拓展,在张曼君女士的创作中有着具体而微的呈现。她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当代文化艺术界的高度认同,这正是张曼君在中国戏曲领域的价值所在。


绵延千年的文化进程中,中国戏曲历经变革,始终以持续不懈的创新精神,歌时代之风,唱人民之情,让民族文化根脉更加茁壮康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征途上,中国戏曲界同样作出了骄人的成绩,不断出人、出戏,持续推进着中国戏曲的创造和传承。在这个崇尚变革创新的过程中,中国戏曲正是通过一批又一批伟大艺术家的辛勤探索,实现了时代跨越,实现了经典再造,实现了艺术体系的不断更新和延展。张曼君女士正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她创造了一系列现代经典,让中国戏曲具备了现代质感,实现了戏曲艺术的体系扩容。上世纪90年代,张曼君女士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表演艺术家,作为赣南采茶戏历史上第一位梅花奖演员,她用自己唱念做舞并重的表演艺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了赣南采茶戏,让家乡土生土长的艺术走向全国,也让自己走到了戏曲大舞台的中央。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仍保存着张曼君女士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演出的录像资料,从中不难看出她表演艺术的精湛和高超。张曼君女士由演而导,艺术视野逐渐扩展到中国戏曲的诸多剧种。她的首部导演代表作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借助赣南民间山歌艺术表现赣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革命理想的追求,既呈显出赣南人共有的生命气质,也张扬着导演个人独特的生命理想。正是延续着这种昂扬的激情及对于人性的尊重、理解和张扬,张曼君女士的导演艺术日渐成熟,终至炉火纯青,形成鲜明独特的个性风格。作为新世纪以来中国戏曲现代化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张曼君女士用自己永不停歇的艺术创造和精益求进的艺术作品引领着当代中国戏曲不断迈向艺术高峰。在50年的从艺生涯中,她创造了50部精品力作,并且随着生命阅历的不断加深,其作品数量仍在不断递增,品质仍在持续提高。她是时代的骄傲,也是中国戏曲的骄傲!


谈到中国现代戏曲,不能回避中国戏曲的现代化使命,这是中国戏曲贴近社会转型、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道路,也是戏曲人自觉的选择。张曼君女士勇敢而坚决地承担起了这个文化使命,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她将富于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传统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理想紧密结合起来,用符合时代审美趣味的艺术手段重塑中国戏曲的舞台印象,极大地推动了新时代戏曲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在现代戏创作领域,张曼君女士在琐碎、真实的现实世界中提炼出合乎时代韵律的歌舞形式,又在接纳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体系的基础上,吸收话剧、歌剧、舞剧等现代艺术的精彩之处,凝练出一套新颖而富于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并通过诸多精品力作构建出一个相对成熟的现代戏曲艺术体系。她执导的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秦腔《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评剧《红高粱》《母亲》、湘剧《李贞回乡》《月亮粑粑》、沪剧《敦煌女儿》、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小乔初嫁》、昆曲《雾失楼台》《一片桃花红》、京剧《马前泼水》《水上灯》《青衣》《红军故事》等作品,均以深刻的人性认知、独特的创新手法,呈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瑰丽风貌和近百年来中国人走向现代的心路历程。她做到了一戏一品、一剧一格,诸多精品力作表现角度各异,充分展现了中国现代戏曲多元的艺术风貌。张曼君女士特有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范式为中国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蕴含丰富的作品则激发艺术理论工作者不断探索中国戏曲的前进道路和变化规律。在张曼君女士的艺术世界中,鲜活的生命质感是让中国戏曲保持活态发展、展露现代魅力的源头活水,这是戏曲历千百年而生生不息的规律所在,当然也是人类表达人性与思想的戏剧艺术的规律所在。掌握了艺术规律的人,才能创造出鲜活的真艺术,才能用真艺术感染人、引领人、提升人,张曼君女士做到了这一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戏曲研究向来以理论联系实践为特点,长期与戏曲创作主体,包括导演、编剧、演员、作曲、舞美等领域的实践者保持着密切联系。此次活动有效促成了优秀的戏曲创造实践与悠久的理论研究传统的相互推动,实践中的艺术经验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对戏曲实践产生着持久的指导作用,这样的相互促进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使社会主义戏曲事业不断得到推进。此次研讨会荟萃了当前戏曲创作和理论研究领域的诸多大家,参与者来自四面八方,我们相信,与会者的深度思考和热烈探讨,必能促成对张曼君艺术成就的全方位总结,进而以此为基础,找到中国现代戏曲继续前行的光明之路。这次会议的理论贡献和智慧结晶,也必将成为构建戏曲现代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石。


最后,预祝“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圆满成功!祝愿中国戏曲持续辉煌!祝愿张曼君女士艺术之树长青!


曾昭娟


曾昭娟(天津评剧院党委书记、院长):


非常荣幸,我能带着我们的《红高粱》剧组来参加张曼君导演的作品展演,探寻曼君导演梦开始的地方。来之前我对赣州充满了好奇,不知道这里到底有着怎样的人文环境,才能造就这样一个伟大的导演、一个激情四射充满魅力的女人。14号来到赣州,刚好看到一句介绍城市的话,说这个城市具备了独立卓行而兼收并蓄的气质和精神,我瞬间想到,这不就是曼君导演的特质吗?昨晚演出时,观众的欢呼声又让我再度发现,这个令人充满期待的城市原来与我们演出的《红高粱》有着天然的契合,一声“轿来”让这座红色的城市摇荡起红红的高粱,阵阵掌声让火辣的九儿在赣州再度激情燃烧。我想这就是《红高粱》的魅力,这就是张曼君的魅力,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魂魄深处的民族记忆。下面我宣读天津市委宣传部领导的贺信。


张曼君女士:


欣闻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共同主办的“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将于12月17日在江西举办,特向你表示热烈祝贺!


几十年来,你满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一直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从成功演员到著名导演,以精湛的艺术创造,为人民群众奉献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剧目。从江西,到天津、到全国,你孜孜不倦、倾心探索,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赋予戏曲艺术崭新的舞台风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对戏曲的现代创造进行了成功的艺术实践,为振兴戏曲艺术贡献出了智慧与心血。


相信你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一定会自觉以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响应时代召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艺术精品,为现代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


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

2018年12月12日


柳  萍


柳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大家早上好!此时此刻站在这里,心情非常激动。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红色之都”贛州,隆重举办“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暨张曼君作品展演活动。宁夏秦腔《花儿声声》有幸受邀参演,在此我代表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及我本人,向活动主办方为我们提供这次展演机会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曼君老师是当今戏剧界翘楚、新世纪杰出导演,她的导演风格对当代戏曲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中国戏曲的现代化革新作出了突出贡献。宁夏有幸,幸遇曼君。从2012年到2018年,曼君导演为宁夏共创排了四部大型现代戏作品,完成了宁夏秦腔现代戏三部曲的创作,使宁夏戏曲舞台艺术在全国有了声音,并取得了宁夏文华大奖零的突破。这为宁夏秦腔剧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宁夏文艺创作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与曼君导演相处的日子,是幸福、快乐、难忘的,她用自己对艺术的热情感染着排练现场的每个人,她用舞台记录下人民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并以此为责任和担当。她对艺术的执着和实践中体现出的工匠精神,是我们艺术工作者永远的榜样!


秦腔《花儿声声》是此次展演剧目之一,我们将努力呈现一台高水准的艺术,不辜负曼君导演对宁夏的厚爱。同时也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江西的文化交流合作,共同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最后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张曼君


张曼君(著名导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系导师):


尊敬的来宾,各位领导,我亲爱的同事同仁及家乡的至爱亲朋,谢谢大家今天的光临!


没想到能在家乡举办有关我的学术研讨会,开初是有多个选择的,比如可以在北京,或者我现在生活工作的天津。还有一些院团,在很早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动议。但有一天说起戏曲的“根”与“源”,突然就想到了我的出发地,想到了章贡合流的赣江源头,想到了我就是从这里踏上的戏曲之路。作为一个戏曲艺术的寻路者、行路者,能在这里对自己的艺术创造进行回顾与总结,会有根的记忆,有源的怀想,能赋予学术研究更广阔的意义。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乡的支持,于是各方努力,今日得以实现,这实在是操办和参与会议的全体人员对“初心”的集体礼赞和致敬。而且有意思的是,开初的动议与我人生的节点不谋而合,是的,今年是我从艺整整五十周年。(1969年10月,我跨进了赣州地区文工团,由此开始舞台生涯。)走过半个世纪的人生旅程,舞台艺术已成为我重要的生命代言,今天它竟奇妙地与我的生命落生地相逢相庆,所谓“不忘初心”原来可以这样具体、实在,并有归宿意义地提醒和验证了“不忘初心”的人生哲理。我很感谢命运能让我遇上今天这样的巧合,感谢一路陪我走过的同事同仁,感谢培养我支持我一路走来的老师、专家和领导,感谢为今天的研讨会全情全力工作的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赣州文广新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更要感谢家乡父老培育的恩情,感谢赣南这块生我养我的水域沃土一直护佑了我的幸运,今天能让我在这样的节点再次领受家乡的滋养,于我真是如山的恩德。当然还要感谢自己始终的努力,记住了远在天国的父母的嘱托:“剧团对你好啊,你要对剧团更好一些。”因为,剧团、戏曲、舞台是我能够做出回报的唯一方式。


这几天行走在街头巷陌,看到很多过往的印记,想起了童年的欢唱,学校的表演,在母亲医院宿舍高音喇叭里的朗诵,还有,怎样踏上章江杨梅渡旁边的森林铁道小火车,从那里开始走向通往舞台的远方。虽然曾在剧团几进几出,但终究还是获得了一个庇护我的安生之所——戏剧舞台,是这安生之所接纳了我的爱好和特长。于是在田野地头及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在基层生活中,我有了一个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个体生命体验的天地。是舞台让世界接纳了我,让我有了生命价值和尊严。我永远忘不了那段在基层院团的锤炼与磨砺,在那里,我涉猎各种文艺节目,接受了戏剧综合性的训练,使得我对舞台的认知可以具体到每一个对象、每一个节目,乃至接触的每一个剧种。我忘不了那时老师们几乎是手把手的指导,让我写角色阐释、剧本分析,并推荐大量的艺术专业书籍帮助我进行理论学习,使我产生了对文学、文字的爱好与痴迷并一直延续至今。我曾爬进被查封的图书室,屋顶泄下来的亮光都是温暖的记忆,手抄的笔记记录了莎士比亚的诗行,记录了当时能与我遇见的世界文豪,就在那里我如获至宝地得到一本《怎样练习歌唱》,偷了出来,直到翻烂为止……在不间断的舞台实践和学习中,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尝试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共同规律与它们各自不同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经历当中,我对舞台更高、更深的领悟被激发和调动起来,那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演员表演的理解,我闯入了属于舞台的更为广泛的艺术表达空间,思考着更加复杂的舞台现象。可以说,这为我后来的导演艺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大量的、具体的、可以咀嚼的、宝贵的实践经验。我很庆幸有那样一段生活,有那样一段经历,庆幸自己体会了苦难对于成长的价值意义,这大约就是我对生活、对民间始终抱有亲切感的原因。接下来的生命轨迹,似乎更是上天的安排与眷顾,剧院正式纳入赣南采茶戏剧种之后,老天让我正式地走进了戏曲,在更具体的接触中,我这样一个在百艺杂糅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演员,开始了对戏曲艺术的梳理与归拢,进入了切身体察戏曲的路径。因此赣南采茶戏对我的培育,不仅使我对剧种的表达特性有了切身体会,更使我经历了艺涉“多家”(不敢说百家)的艺术尝试。经历过民间生活的洗礼,我对戏曲的本质所属有了自己的思考,切实地体悟到了一种“民间戏曲”的艺术样态。民间性的根基是深广的,是那种有源头的亲切的深广,所以它甚至成为我很多作品所共有的一种气息、一种气味。走过、路过、刻骨经历过所幸终究没有错过的人生路径,让我以一种“杂家”的方式体验了多个剧种的表达,“民间戏曲”“生活戏曲”的烙印由此而来,这就是构成我所谓“三民主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的风格趋向的源头。这也许只是我的个例,但我以为从“生活即源泉”角度来说,这样的个例也是具备普遍的认知和研究意义的。


中国戏曲是以写意和诗化为主要审美品格与审美特征的艺术,我们又称戏曲为“剧诗”,这种具有诗化艺术审美意味的特征也为戏曲艺术带来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定义,所以戏曲程式化的歌舞成为了它鲜明的标志与特色。在中央戏剧学院的两次专业求学中,我的思考在继续,视野在开阔,内心却因为发现戏曲的“太一万物”的美学渊源而有了笃定的“实质根基”感。我开始了关于戏曲艺术“思维形态”、“技能形态”的思考,我以为这是导演艺术家们务须探究的很重要的问题。我是个忙忙碌碌的行者,不太有时间参加什么会议,甚至会放弃很多专业的研讨,但有一次参加中国戏曲导演学会的年会,听到的多是抱怨和无奈之叹,还有些就是愤怒和呐喊了。当然很理解大家对戏曲的感情,再怎么我们是靠它吃饭啊。但作为一个专业的研究学会,理性的判断与思考应当落实在具体的创造发现里,我说,我们是否不要再纠缠于谁改了我们的程式动作,谁颠覆了经典画面,而是要看看我们到底要坚守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做出什么?即我们戏曲美学的思维形态是什么?搞清楚了这个东西,我们才可以在民族文化发现的基础上,进行提纲挈领的、由内到外的有关技能思维的创造,只有理直气壮的把守、有基因的创造改良才能够发现其万变不离其宗的内涵与意义。所以“写意性”“虚拟性”的思维形态,依存于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心动、图现”里,正是因为戏曲这一审美主体的独特,戏曲舞台一直延续着“歌舞演故事”的剧诗特性,这是戏曲艺术风貌形成与创作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样的艺术思维也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今天的戏曲创作。所谓“新歌舞演故事”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愈来愈受到各方的关注,我的“退一进二”观点逐渐形成:“退一步”——追寻戏曲思维形态的美学原理;“进两步”——建立现代思辨价值意义与新的赋形坐标。即在有基因、有根基的文化回望与坚守中,实践戏曲的人学现代意义,利用一切可以更新的剧场手段,综合性地创造戏曲形式样态现代性的魅力。


在我的作品中,现代戏占了三分之二,本次“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的研究议题自然也就包含了戏曲现代戏导演艺术的研讨并使之成为比较突出的重点。从我出道的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夏姑》,到后来的《快乐标兵》《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再到接下来的山歌剧《山稔果》、河北梆子《庄稼院的红辣椒》《靠山屯的故事》《八月十五月儿圆》《晚雪》、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闹龙舟》、京剧《水上灯》《青衣》《花漫一碗泉》《红军故事》、评剧《红高粱》《母亲》、蒲剧《母亲》、粤剧《三家巷》、湘剧《李贞回乡》《月亮粑粑》、晋剧《大红灯笼》、锡剧《二泉映月·随心曲》、秦腔《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沪剧《敦煌女儿》、闽剧《生命》,还有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青春之歌》……这些剧目,有的直接贴近当代生活来表现,有的在近现代的时代大背景中展开,要很好地呈现它们,具有现代性是首要的要求。故而,我追求在把握戏曲美学原则与美学特质的基础上,将音乐舞蹈的创造力加以扩容,增强生活真实的感染力,大量吸收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的元素,试图在现代戏的创作中找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浓烈的地域感和鲜明的亲切的现代感,使作品既有戏曲所需要的歌舞性,又与古代戏曲的歌舞性相区别。这样的探索使戏曲与现代生活达到了一个平衡,戏曲既容纳了原本与自身不易协调的现代生活内容,又蕴含了一向所特有的诗性之美与歌舞之长。这样的探寻使中国戏曲在表现现代生活的课题面前,开拓出一种新的可能,有时甚至促进了一些新剧种的产生,如利用赣南采茶戏包容性的特点推动它向采茶歌舞剧演变。这种被称之为“新歌舞演故事”的演剧样式,虽非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唯一方式,却为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可能与参照。


当然,戏曲现代性不等同于现代题材的表现,现代戏与现代性之间也没有天生的必然联系。现代性的范围相对宽广,戏曲古代题材的现代表现也可涵盖其中。我想,戏曲的现代化绝不在于古老的戏曲是否进入了现代生活的题材,关键在于它是否构建了现代的审美品格,是否表现了现代人的生活体验,是否体现了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是否呈露着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是否彰显了社会的时代精神,能否激发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所以说,研究现代戏曲,不光是对某一种题材及其历史背景展开研究,更主要的是把它放置在当下的社会艺术语境中来加以衡量和评判。究竟怎样才能落实戏曲的现代性特质呢?我以为还是要落实于对人学的观照,着力点还在这个亘古不变的常识中。说它是常识,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对人性的把握是艺术创作的首要任务,但很多作品里却往往仅是打着人性旗号而已,并没有真正说人话,没有按照塑造人物的路线展开,因而也就没有展现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我对某些作品、某些评论是有不同看法的,我认为对一部作品,尤其一部所谓原创戏曲作品的赏析,应该更多地关注它是否塑造了一个丰满、厚重的人物形象,是否以具有当代意识的人文关怀体贴了人,是否触及了对人性的血肉的发现和审视。戏剧人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这个人道主义就是一种人作为人的体悟、经验,一种人体恤人的悲悯情怀。所以我认为对戏曲现代性的解释,人学是首要的中心。我的秦腔三部曲《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赣南采茶戏三部曲《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京剧三部曲《青衣》《花漫一碗泉》《红军故事》、评剧三部曲《凤阳情》《红高粱》《母亲》等等,都最大程度地展现了这种努力。这样的努力也体现在古典题材的现代性思考中,比如我执导的昆曲《一片桃花红》、黄梅戏《小乔初嫁》、京剧《马前泼水》、越剧《梅龙镇》、河北梆子《孟姜女》等等,都贯穿了我对古典题材的现代观照,尤其是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比较集中地实践了我对戏曲现代性的追求和探索。


作为导演,需要把“思想的人性样态”转为“活动的人物形态”来进行现代性的意义表达。这里需要具备新的舞台阐释,需要在戏曲丰厚形式审美基础上开拓挖掘,“活动的人物形态”是将集中思考推向立体践行的重要内容。有点遗憾的是,对导演现代性创造的研讨,目前我们的习惯多是在“思想性”上穷尽心思,这样的评述往往还停留在“思想的人性样态”上,所以每每触碰到所谓“敏感地带”的现象,评论就集中在“务虚”的焦点里,或喝彩或抨击,我以为这是在回避舞台创作的实质问题,是现代性探寻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舍本逐末地忽视了人性的“活态感”,也就使探研现代性的立体靶向出现迷失,比如对秦腔《狗儿爷涅槃》的评述中就存在这样的迷失。(这个戏最大的价值就是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塑造了一个“活动的人物形态”,一个集戏曲表现美学和现代性创造于一身的典型人物。)这个戏有需要提醒的常识——即使是历史现实中触及“敏感带”的反思,也应当让直面现实提出诘问的反思形成塑造人物的“场”与“局”,导演要外化这样的“场”与“局”,立体鲜活地构置人与现实的冲突、人对生命的感悟、人在命运面前的性格表达,这个表达应当包括人物在戏曲程式中的表达与剧种的表达、生活的表达、歌舞的抒情表达。我曾说过:没有真正糟糕的题材,只有不够智慧的我们。这本是针对“主旋律命题作文”的创作而言的,但它同样警醒我们,在戏曲的人性样态表达上,也是需要智慧地创造“活态”的,在以人物塑造活动样态的舞台上,现代性就是活态的创造力。例如,评剧《母亲》中那根红色长绸的舞动与挥洒将小崽被捂的窒息之苦外化出来,也代表着母子相连的血脉关系,于残酷中展现了戏曲的诗性象征,又体现出战争给生命带来戕害的现代反思。


舞台的整合性是现代戏曲的重要标志。戏曲是以表演为主体的艺术,如果不是像传统时代那样一味强调传承的话,更应看到综合体现完整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性,那应当是戏曲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当然这种综合表现更依赖于导演对全局的平衡把握,现代戏曲需要角儿的魅力,更需要导演帮助角儿创造新的魅力,甚至需要托举打造新的角儿的魅力,这是导演植入现代剧场最值得深耕细作的地方。当下的现代剧场是舞台艺术创作更为广阔的载体,为现代戏曲的完整性表现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使现代戏曲审美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质。整合各种创作条件,集中编、导、表、音、美、灯、服、道、效、化等集体发力,完成现代戏曲的舞台呈现,体现着一种全新的创作观念。本次展演活动中的《红高粱》《花儿声声》《月亮粑粑》《小乔初嫁》等戏都将在舞台上尽显我们团队的力量,这里,有对人学的自觉意识与生命体验,有对戏曲时空的现代结构解读,有秉承戏曲诗化美学的现代舞美韵致,有以音乐为剧种、生活扩容的艺术张力,有在戏曲程式化认知基础上的形体创造,有贴近生活、诗化生活的戏曲造型思考……以上种种方面的整合形成现代戏曲的可贵力量,让戏曲体贴地找到与人(观众)的沟通方式。


今天的会议不仅对我的创作进行总结和研讨,更是以我为实例,为中国现代戏曲的研究提供一个靶向。五十年倏忽过去,探索至今,我的作品也只有五十多个,但探索过程中却是大有收获的,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研讨的论题。我提出过一些有待理论归纳和学术评判的观点,需要各位专家同道高屋建瓴地予以指点。时间有限,在这里谨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求教于各位。


一是关于文本艺术向剧场艺术转化的思考。文本艺术与导演艺术合力,这是面对剧场终端的必须。当下的戏曲创作中,需要对样式、语境等一系列的舞台感进行先期考量,制定可行艺术方案。导演在此过程中责任重大,是中国现代戏曲创作的关键。戏剧文本是戏剧艺术的灵魂与根脉,在戏剧创作中居于重要地位。但随着电影、电视等剪接艺术的大量侵入,相形之下,以往一、二度创作细致分工的戏剧艺术明显已落后于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关键原因在于文本创作与二度创作各自独善其身,编导名义上不分家,实际中相互割裂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作品整体性的实现也就只能“碰运气”了。


二是关于戏剧性平衡与失衡的思考。这种表述也许不够准确,我的意思是,戏曲文本中重要戏剧事件与戏剧性的缺失是否可以允许,这一直是二度创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比如徐晓钟先生就曾经提出过“戏剧究竟能离戏剧性多远”。很多时候二度创作者对表层缺乏戏剧性的文本会表示出一种否定与怀疑的态度,而生编乱造一些戏剧事件融于其中。但我以为在戏曲创作中,不应只关注文本表层的戏剧事件,而忽略对其深层戏剧性的挖掘。首先,舞台艺术与其他静态艺术不一样,是一种立体可感的艺术,它有极强的表现力来渲染剧场气氛。即使在没有文本的基础上,某些戏剧艺术家,如简朴戏剧的先驱耶日·格洛托夫斯基,通过肢体语言与形体表现力照样能造成某种剧场的感染力。中国戏曲是一个具有极强表现力与诗性美的艺术门类,“托物言志”“以曲传情”等象征性、抒情性的手段足以形成充分的戏剧感染力。所以,在我的创作中,有些场次的情节线没有重大事件支撑,调动创造的空间、延续与把握舞台的表现力显得至关重要,《月亮粑粑》第三幕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十二月等郎》也是如此。这都是我不可多得的艺术实践经历,没有戏剧事件支撑的情况下,我恰恰获得了某种艺术的刺激和表现的自由。这些作品剧场效果很好,但也受到一些质疑,从而使我对戏剧文本深层戏剧性的挖掘产生了思考。遇到这样的作品,是否可以在不作任何增改的情况下,使戏剧性表现让位于戏曲舞台诗性的表达呢?失去了情节链的支撑,是否会在导演艺术中导致巨大的失衡?实际上,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戏曲新样态的创造。如何使之在失衡中达到平衡,这正是我要深入探寻的问题。


研讨会合影


1981年时,还在当演员的我写了一篇名为《注重横向借鉴 实行拿来主义》的文章,发表在江西《文艺理论家》的首刊上,后转载于当年的《戏曲研究》。这篇文章的发表使我不期然地跨入了导演行列,也不期然地有了今天的责任和担当。回头再看当年的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年轻真好”,那个时候的我真是初生牛犊,无知无畏,毫无顾忌的感觉很爽。第二感觉是,迄今为止我好像也没有多大的进步。那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应当开放兼容地大踏步前行,说到新样式新手段的呈现可能遭遇“非驴非马”的诟病时,我居然写道:“非驴非马不就是骡子吗?骡子的出现难道不是丰富了生物界吗?”不知深浅的“骡子说”当然很不学术,隐然一副年少轻狂的自得之态。但冲动有时也是创造力,现代戏曲探求之路的延伸可以给我们的创作提供这样一种梦想的可能,赣南采茶戏有过这样的实践,其他地方剧种也有许多这样的实践,如果真能“丰富物种”、“丰盈表现”,我想,更高明的理论家和更更高明的观众必定会联合起来,呼出它新的称谓。


最后,还是要再感叹一声,在年关将至的时节参加以我为研讨对象的学术会议,充分说明了我和各位有缘。好,有缘和有源连接在一起,我会永远记住。


摄影:符祥平、郑训汉



编校:张静

排版:王志勇

审稿:郑雷、谢雍君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


“人学”平台上的“新奇绝”景观——《花儿声声》创作谈

我的艺术路径

“戏曲研究”微信公众号2017年、2018年文章目录汇总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