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朕要喝茶!

2016-12-10 太史瓷



“皇阿玛!贡茶什么时候到啊?!”这或许才是古代格格对皇上正确撒娇的打开方式,在深宫中如此寂寞难耐,再不喝点好茶怎么行呢?

     

所谓贡茶,就是上供给皇上喝的茶。

“我辛苦种的茶为什么要送给皇上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天下都是朕的了,

你在朕的地盘上种茶,你还想怎么滴?”

“……”


说起茶,不得不说茶的文化博大精深,炎热夏天,看看咱们历朝历代的皇帝又多爱茶?


↓↓↓


西周周武王姬发

爱它,就给它地位和权利




说到茶的地位和权利,就要说到贡茶的名号了,这个名号第一次在历史上有所记载,便是周武王了,距今已经3000多年,不得不承认茶叶在中国的传承之悠长。


当时周武王伐纣八国时,步步为营,凯旋而归,胜者为王,想要什么战利品当然是他说了算,除了那些值钱的巨犀、铜器、丹漆之外,还多了一个以前没有的东西,那便是茶。


由此可见,茶在周武王心中的地位,他用最深的爱,给了茶一个至今最高的地位,那便是贡茶,天子喝的就是一等一的!


西汉孝宣皇帝刘询 以茶为乐,众人齐悠悠



刘询,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如果你看过电视剧《云中歌》。是的,他就是里面的刘病已,也就是刘询,孝宣皇帝。


《云中歌》里面的刘询


他对茶的爱,是从侧面才能看出来的,毕竟西汉的史料并不是很多,西汉的王褒是当时的大诗人,出了不少著作,其中一部《僮约》就多次提到了“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话语。


按照课本上的话来说是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饮茶和茶叶商品化的情况,而小编之类的茶人看到的则是,当时的皇帝肯定很喜欢喝茶,所以喝茶成风。

不仅如此哦~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槚(jia)笥(si)”,也就是茶箱。


唐朝唐玄宗李隆基

荔枝要早到,茶叶也要早到! 



大家都深知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各种细节,殊不知,他也是个爱茶之人。《茶业通史》里面就说了,为了喝到好的贡茶,百姓可是日日夜夜地制作啊!很是辛苦。


早春三月茶树还没有吐芽的时候,李隆基命令官府下达文书又去催了,并还表示必须在10天之内就火速送往宫中。为了喝到新鲜的好茶,看来皇帝盼得也很辛苦啊!


“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段子是为了美人儿,那此般好茶又该是为了谁呢?


宋朝宋徽宗赵佶

若是真爱,请为我写本书



在茶人眼中,这位嗜茶如命的皇帝定不陌生。爱是一定要有表现形式的,譬如为了你爱的它写一本书,并且足足有20篇目,细节要到位,言语间都是甜言蜜语、真爱无疑。


这时,赵佶为茶写的书就该出场了——《大观茶论》,要知道你写个书可能容易,但对于皇帝写个书实属不易啊!他早上要上朝治理朝政,下朝后又要关爱后宫,傍晚又要开始每日一次的雨露均沾了。上下五千年就唯独他一人,前无古今,后无来者。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


书中记录了宋朝浓厚的饮茶风气——天下人都用茶来宴席宾客,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无不沐浴在茶水之中,受茶水的熏陶,推崇茶水的高雅、宁静。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同时,它还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近邻日本、朝鲜产生的影响更大。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在其所著《茶史漫话》中也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能够抽出如此多的时间对自己一直挚爱的茶写一本厚厚的书籍,并且流芳百世,那肯定是比后宫任何一位嫔妃都爱得深爱得真呐!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女婿与茶,还是茶更重要


(朱元璋历史经典头像......)


熟读了历史课本的童鞋应该了解,朱元璋是从贫下中农奋斗到龙椅上的,所以说一直以来有一个与他有关的喝茶故事。


以前的皇亲国戚喝茶都尤为讲究,为了喝口茶居然有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看来确实是下人做事,主子不愁呀!


而从穷苦人家出生的朱元璋,早就习惯了泡着将就喝的方法,所以在他执政期间,掀起了“随便”喝的风气,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如果这都不算爱,那么再来一点狠的!洪武年间颁布了《茶马法》就是为了严禁私人倒贩茶叶,可是!家贼难防啊!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居然成了一只出头鸟,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将大量茶叶从商洛古道运至关中蓝田县,最终被一个收税的小吏告御状揭发。


朱元璋收到奏折后怒发冲冠,居然驸马敢逆风首犯,遂毫不犹豫地割下了他的脑袋,杀一儆百。看来,在朱元璋心中,茶叶比女婿还重要。要知道,你的女儿可是要守寡终身呐~皇上!



清朝爱新觉罗·弘历

下江南时,不是只有“夏雨荷”



乾隆十八年,是的,就是下江南巡杭州时,大家耳熟能详的“夏雨荷”小姐就是在此时与乾隆相遇的。不过其实乾隆在这时心里早已心有所属,而且每次出游都一定要找它——好茶是也。


当他几下江南时,没有去找夏雨荷,而是去了茶区。向来喜欢吟诗作赋的才艺双馨皇帝乾隆还为此做了一首诗《观采茶作歌》。



据清乾隆进士袁枚写的《茶》记载:“龙井茶: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同为乾隆进士翟灏的《湖山便览》也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其茶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词人多见称誉。”


龙井茶的名声与乾隆皇帝密不可分,他曾多次来西湖天竺、云栖、龙井等地巡幸茶事,观采茶、炒茶作歌,留下一段佳话。


史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过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香清味醇,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御茶”至今遗址尚存。


乾隆十六年,即1752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在天竺观看了茶叶采制的过程,颇有感受,写了《观采茶作歌》,其中有“地炉微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诗句。皇帝能够在观察中体知茶农的辛苦与制茶的不易,也算是难能可贵。


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的,而是“知老让位”的。传说在他决定让出皇位给十五子时(即后来的嘉庆皇帝),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呵!”


生好品茶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这也许是幽默玩笑之语,也许是“我应该退休闲饮”之意,或者是兼而有之。




注:本文由太史瓷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网络,文字参考陈宗懋《中国茶经》;王镇恒、王广智《中国名茶志》、《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版权归属原作者,谢绝商用。


更多精彩推荐

看,那是大宋留下的天空

邂逅 | 宋人与花与瓷器

影青 | 影无物,青如玉

汝州不止有汝瓷,还有它们!

民族之魂,不可丢

最美的秋天在宋朝

器物 | 斗笠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