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雨素:大时代小人物的挣扎与坚守

2017-05-07 宵夜君 风靡商道论坛 风靡商道论坛

 

范雨素在持续走红,仅某一个公众号阅读量在删除前已达400万。

 

人们不因删帖而终止讨论。赞扬者有之,包括像《人民日报》这样的官媒,称赞她在困境中保持了对文学的热情与坚守。批评表扬者有之,包括像和菜头这样的知名博主,直斥有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借个社会弱势群体表达一下自己爱心”进行炒作,“以满足中产阶级肿胀的泪腺。”批评批评者也有之,包括与她一样是农民出身的老乡余秀华都不屑与之类比,直言该文:“文本不够好,离文学性差的远!”于是立即引起一众网友的狂轰滥批。

 

范雨素爆红,到底是被她直击心扉“难得一见”的文字吸引,还是被意图炒作的人设蒙骗?宵夜君觉得,两者皆或有,两者皆或无。其实,《我是范雨素》7000自述文字,好似吉光片羽,折射了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挣扎与坚守,揭示了社会普遍存在的痛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宏大背景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大增,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城市规模像摊大饼一样越摊越大,城市地标一个超过一个,高速铁路四通八达。人们真切感受大国的强势崛起,中国梦的渐行渐近。但城中村、后街背巷同样刺眼,农民工等社会问题并未切实解决。盛世之下,不是每一个人都享有获得感。极少数人享受着当下人类最高的物质文明待遇,占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海量资源,享受着普通人意想不到的特殊权利,他们可以把先赚1个亿的当成职业规划的“小目标”,他们为了“争锋吃醋”可以一次怒赏主播几十万。

 

相应的,阶层固化、两极分化严重。绝大多数人承受起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未曾出现过的沉重负担,包括体力和精神方面的。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月均收入仅为3275元。他们在城市里辛苦劳作,奉献了最宝贵的年华,但并没有享受到城市文明的成果。面对现实困境,他们像汪洋里的一条小船,随风飘泊,苦苦挣扎,前途渺茫,焦虑不堪,不知何时何处是归岸。而且贫富差距还会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资本的诡异运作,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国家强大与否,GDP增长多少,航母在岸在水,似乎与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范雨素从一个打工者的视角,透视了这个社会的横切面。她真实地记述了三代女性的悲苦喜乐,真切体验了社会的变迁与不公,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底层民众的生活图景, 所以容易在弱势群体中取得认同。这与欣赏水平及泪点高低无关。这样的文字有内涵,接地气,极具现实主义精神,带给人们的是苍凉与悲伤,有着更多的缘于自我投射的那一份共鸣与感动。

 


一定程度上说,读懂范雨素的文字,就能读懂中国基层的社会现实。范雨素现身说法,以自传的形式为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为历史的留存作标记。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民工的工资基本得到保证,也不用再担心因为暂住人口而被收容遣送。但他们基本享受不了城市低保,自身技能不到培训,素养得不到提升,身心得不到关怀,招之即来,挥之不去,时刻感受到现实中无所不在的不平等、不稳定。皮村等中国“落脚城市”本质上就是漂泊,居无定所,难以为家,很多人做好了随时搬离或被迫搬离的心理准备。她的同伴回答记者时称:因为工作不稳定、住宿不稳定、户籍上有各种限制、连办居住证都很难,“没有归属感。”

 

《我是范雨素》“追踪蹑迹”,如实描写,为读者展示了社会现实更广阔的画面,有的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魔幻”的地步:失婚、家暴、就业、医疗、儿童失养、教育不公、土地强征、社会寄生、道德失范、贫富悬殊及养老公共职能缺失等像幻灯片一样,一页一页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作者所说:每每这时,我就会恍惚,不知道自己是活在大唐盛世,还是大清帝国,还是社会主义新中国。


 

拆迁与土地征用确实富了一少部分人,但大部分世世代代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并未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受伤的也是他们。这些问题也成为当下干群关系尖锐对立、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维权队伍里,队长六十岁,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被维稳的年轻娃子们打断了四根肋骨。母亲八十一岁了,维稳的年轻人是有良心的,没有推她,只是拽着胳膊,把母亲拉开了,母亲的胳膊被拽脱臼了。一亩地,二万二就全部买断。人均地本来就很少,少数不会打工的人,怎么活下去?没有当权者愿意想这些,没有人愿意想灵魂。神州大地的每个旮旮旯旯都是这样,都认命了。”

 

当你逐字逐句阅读范雨素的文章,很难想象如此生活状态下的女人,能如此平静地将她的遭遇不失揶揄的诉说出来,读后让人陷入欲罢不能的震颤中。她的遭遇时时刻刻都在中国的一些角落里发生,大城市,超大城市在疾风暴雨般的推进中,杂居的小院落尽管安全温暖,但并没有诗和远方,更多的还是命途多舛的小人物在那里为生存而努力,而奋斗,而挣扎。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社会,不公与欺凌都会存在,奸邪贪婪总难消失。范雨素对社会的批判是显而易见(是不是不断删帖的原因)。范雨素是中国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但又不全是。面对生活坎坷与人格欺侮,有的人或被击倒,或随波逐流,甘于平庸,但范雨素不是这样。她有一种大丈夫般心如止水的坦然,有一种女权主义者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她是一个穿越了漫长的黑暗和痛苦之后,仍能够看见光明的人,并把这种希望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让众多依然处于困顿倾扎中的人感受到生存的力量。”

 

这是范雨素最可贵的地方。范雨素们的挣扎和慨叹与消沉无关,它关乎生命深层的呼喊,它关乎精神意志的升华。它是求索者追寻的脚印,它是思索者发现的目光。因为,即使行走在沼泽地里,面对重重雾霾,她依然有仰望星空、追寻诗意的内在需求与满腔热情。

 

她有难得的定力与清醒的认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范雨素表示:“在北京我就是个过客,我和这个城市没有关系”,“不相信文字能改变生活,我习惯了靠苦力谋生”。“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 她不觉得阶层怎么固化,大家都是焦虑的。一场大病,一场金融风暴,大家可能都会一贫如洗,只有少数几个人掌握财务。所谓中产看不起农民,我觉得他在自己哄自己。我觉得大家的财富之间并没有多大区别。

 

她有强烈而朴素的民主意识。她认为人生来并无贵贱之分,灵魂都是平等的。她不认同“如夫人”那种看似优渥尊享的生活,甚至骨子里头还鄙视那些低三下四、“伏地乞食”、毫无尊严的寄生虫。在皮村一次分享会上,范雨素慷慨激昂地说,“艺术家与农民工是平等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等才能带来繁荣富强。”微博上甚至有粉丝要选她当人大代表,可见其洞悉生活的深度与能力。

 


她有人性中善良的爱心与包容。爱心与包容是抗衡“魔幻”与灾难的神奇力量。它能使人免于沉沦,孕育无限的希望。范雨素热爱母亲,崇拜母亲,从母爱中汲取了巨大的能量,她把这种爱升华为一种博爱精神: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同样,她的无私而博大的爱也传给了她的女儿,影响了下一代人。

 

她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精神坚守。生命的高贵在于情感,在于精神。对于范雨素而言,业余创作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内在自觉:“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别人成名要早,要快,要立即“变现。她成名反而“大隐”,躲到深山古庙里去了。她走在平凡而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上,怀揣着永不言弃的梦想,以自由的灵魂和坚强的意志在漂泊的生活中,充满诗意的追寻。追寻中,或许青春的容颜不会回来,但青春的血液可以再次涌动在体内;也许青春的躁动无处寻觅,但青春的坚守可以再次弥漫在心间。这份坚守甚至超越了现实的骨感,超越了生活的逻辑,滋润了生命的大树,引领着向上的力量。

 


大时代里小人物的生活方式、情感模式和表达范式更接近于人的本性,真实,自然,不装,这是一部劳动者的“国风式”史诗。因此,他们的世界更富内涵与惊叹。他们的挣扎与坚守不被或很少被外界的东西所干扰,独立,清新,自由,这是天幕下一个个闪耀真精灵。因此,他们的生命更具张力和亮度。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才华横溢,英气勃勃;其诗作一扫南朝绮靡文风与诗坛积弊,为唐诗万千气象拉开了激情与生气的大幕,同时也颇受非议。杜甫对此很不平,曾赋诗:“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链接:我是范雨素(厡载:正午故事)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宵夜谈
宵夜谈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