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大战太激烈!武汉出手:本科年薪最低5万
不可思议!
谁能想到,为了抢夺人才,武汉竟然拼到了这种程度。
刚刚,继煞羡旁人的8折买房后,武汉再次向全国喊话:只要你是首次就业,大专年薪4万起;本科年薪5万起;硕士6万;博士8万。
是的,你没有看错,在争夺人才的道路上,继送户口,送钱,补个税之后,又有地方政府喊出了新高度——“保底年薪”。
纳尼,保底年薪,出台这样的政策需要多大的魄力!
想当初,全国推出最低工资,给社会造成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如果武汉的这次创举非常成功,不敢想象,整个社会又将是一出什么光景。
武汉打响第一枪:保底年薪
随着就业季的落寞,本以为各个城市的抢人大战只能来年再看了。
昨天,武汉还没死心,又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三箭齐发。
面对全国人才,武汉一口气甩出了3份重磅文件:
《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
这三份文件的重点分别如下:
一:落户问题——只要是大学生,不管大专还是本科,不再对择业期限设限,不再需要社保证明,仅凭毕业证,你就是“武汉人”。
二:住房问题——未来新增250万平方米保障住房,有钱的购买安居房打八折;钱少的购买共有产权房打八折;暂时没钱的租房打八折。
三:收入问题——首次发布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
其中仅凭毕业证就能落户;购房打八折;并没有什么稀奇。但指导大学生最低年薪,不得不说,武汉真的是敢为天下先。
而为了更好的实行最低年薪的政策,武汉这次也是铁了心,全市出动,先是国企表率,今天工商联又给民企发倡议书(文末有附件)。
可以预见,一场轰轰烈烈的薪酬变革在武汉展开,其它城市会不会跟进还未可知,毕竟谁都不知道执行的后果,也不是谁都能承受贸然变革的风险。
武汉:培养人才的摇篮,但却都是给他省做嫁衣
谁都知道,武汉这次要么一战成名,影响深远;要么伤筋动骨,得不偿失;光鲜的背后其实风险极大,那为什么武汉还要尝试走出这一步呢?
首先,这其实也是武汉的无奈之举,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北人就非常清楚,这些年来,武汉因为低工资,永远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却都是给他省做嫁衣。
我们同班最优秀的同学,研究生毕业之后就选择留在武汉科研,结果这些年来,工资始终是我们当中最低的,今年也终于从6000涨到了7000。
数据显示,武汉平均工资远远低于同类二线,如图:
低工资有利也有弊,对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低工资就意味着低支出,意味着成本优势。
但这种低工资氛围也有它的害处,永远都留不住人,培养出的大学生几乎都流失到了北上深,大家谈汉色变,唯恐避之不及。
正如武汉工商联发给民营企业的倡议书写的一样,武汉需要转型,需要年轻的大学生,当下需要人才,必须改变。
武汉这届领导倡导互联网思维
其次,一个城市大的政策转向必然离不开这个省的掌舵人,也就是它的领导班子。
只能说武汉的这届领导思想特别前卫,你看到的是成本,而他们看到的却是格局。
武汉这届领导人不论做什么,经常把互联网思维挂在嘴边。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先降价导流,流量进来之后再创造价值。
比如前段时间武汉对毕业生的8折买房,领导人就直言,我们在用互联网思维招揽人才。
送户口,打折买房,武汉的互联网思维有没有效果呢?
效果不是一般的好,经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大学毕业生在汉落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11%。
那武汉的如意算盘能成功吗?
我预计是能成功的,而且一线城市越限制入户,效果会越好,等到人才们安家立业,拖家带口的时候,就是武汉闭环成功的时候。
全市提高工资,表面上武汉好像亏了,但其实蕴藏着大智慧。
智慧和思维来源于阅读,拥有敏锐洞察力和分析,强烈推荐以下经典书籍!
千古奇人鬼谷子,为何他的书被禁千年?(点击可阅读)
为何蒋介石说,中日之间只有一个王阳明的距离?真相惊人!(点击可阅读)
用企业的股权融资、該怎么分配、才公平?才能让企业得到最大的收益!
强烈推荐:800套股权实操手册(点击即可阅读查看)
有兴趣的可扫码支付298元,即可享受全部资料!
识别下方二维码,股权操手不再是难事!
购买出现问题可随时咨询微信ID:c1394322901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或者扫二维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