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曾梦仗剑走天涯,南渡北归终成侠

2017-12-03 民国大师

最近在读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那些尘封的历史浮现在眼前。多少次被感动,泪眼模糊,心绪久久难平!


明明是公子温润如玉,写下的故事却一个比一个有江湖之气。总以为是书册对卷,长衫踱步,再看一眼,却是惊鸿一瞥,一骑绝尘。


南渡北归,一曲终了,悲欣交集,空谷幽兰。


许巍 - 空谷幽兰

纵有红颜 百生千劫
难消君心 万古情愁
青峰之巅 山外之山
晚霞寂照 星夜无眠

如幻大千 惊鸿一瞥
一曲终了 悲欣交集
夕阳之间 天外之天
梅花清幽 独立春寒

红尘中 你的无上清凉
寂静光明 默默照耀世界
行如风 如君一骑绝尘
空谷绝响 至今谁在倾听

一念净心 花开遍世界
每临绝境 峰回路又转
但凭净信 自在出乾坤
恰似如梦初醒 归途在眼前

行尽天涯 静默山水间
倾听晚风 拂柳笛声残
踏破芒鞋 烟雨任平生
慧行坚勇 究畅恒无极




01



南渡北归,那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从历史的角度看,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其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历朝历代的都城大多在北方,譬如洛阳、长安、北京等。


所谓“南渡”,大多是民族危亡之时,迫不得已而南向迁移,名为迁都,实为南逃退缩。


中华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都是内乱或受外族侵略,北方难以容身,不得已向南求生存!


晋元帝司马睿避乱渡江,在建康建立东晋政权;


唐朝“安史之乱”后期,中原人向南迁移,定都金陵,建立南唐,偏安一隅;


北宋“靖康之乱”后,宋高宗南迁,定都临安,大宋王朝逐步走向衰亡。


《南渡北归》所叙述的史实,也类似于历史上的“衣冠南渡”。


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了保留民族血脉,将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化精英、工业命脉,甚至是国都向大西南迁移,重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历史悲剧!


张自忠将军



02

以身殉国的张自忠将军



《南渡北归南渡篇》的序章中,有关于“七七卢沟桥”事件的详述,以及卫戍京津的宋哲元部二十九军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当时的中国,刚经历了军阀混战,国民党所统辖的军队内部派系林立。


中国的军队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号令,实际上仍然是军阀割据,地方与中央同床异梦各怀心思,很难凝聚成统一的抗日力量。


在那种复杂的环境下,内外交困,政治风云波诡云谲,宋哲元的二十九军颇有争议。


张自忠是宋哲元的得力干将,身处险境,纵横政事,忍辱负重,这是一段历史迷局,有待于史学家们考证后还以真相。抛却政治因素,评价一位将军,主要看其在保家卫国战争中的表现。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中国军队表现出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毙伤日军约一万两千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


张自忠将军率三十三集团军参加了台儿庄战役,负责襄河及大洪山一带的防御。


中日军队展开殊死搏斗,双方伤亡惨重。日军得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部被包围后,调集大队人马展开围攻。


因实力悬殊寡不敌众,第七十四师和特务营伤亡殆尽,张自忠将军身中数弹。弥留之际,张将军对身边的将士说道:“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得起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年仅四十九岁。围攻上来的日军亲眼目睹了张将军舍生取义的忠勇场面,皆认为倒下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山。日军敬佩张将军强大的灵魂和忠勇的人格,肃穆郑重地列队,脱帽向遗体敬军礼。


张将军遗体移灵途经宜昌,民众路祭送灵者达十万之众,


“青山垂泪,江水呜咽”。江上船只停航肃穆以待,汽笛齐鸣,催人泪下,怆然至极!


张自忠将军是抗战中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上将衔陆军中将。张自忠夫人李敏慧闻噩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张自忠将军的壮怀激烈,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彰显的那样伟岸壮丽!


左: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03

清华“四大导师”



人所共知,清华大学是庚子赔款所建,其出身多少带有一些民族耻辱的色彩,初期为留美预备学校。


1924 年,清华学校由政府批准正式成为一所大学,曹云祥为首任校长。


清华大 36 36967 36 13307 0 0 6612 0 0:00:05 0:00:02 0:00:03 6613学成立后,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国学门,也即后来的国学研究院,旨在弘扬国学传统文化。


最初邀请胡适出任导师,碍于王国维、梁启超等学术泰斗的光环,胡适婉言谢绝。


按照胡适的建议,清华先后聘请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李济五位大师。


清华重视人才,不图虚名,不唯学历文凭。


除赵元任怀揣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其余三位大师均无博士、硕士头衔,陈寅恪连个学士学位也没有。


陈寅恪放洋十几年,于哈佛、柏林等欧美名校学习过,唯求学问,不重文凭,终究没有取得一纸文凭。


可陈寅恪的学问博大精深,在当年哈佛留学的中国学子中,被誉为“哈佛三杰”之一。


可以说,清华所聘请的“四大导师”,均为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其学术地位譬若北辰,对于清华的发展贡献巨大。


可惜好景不长,四位导师命运多舛遭际不同,或大师陨落,或颠沛流离,如流星划过般短暂的辉煌。


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杀,据说是殉文化了;


梁启超被错割右肾,生命戛然而止;


陈寅恪受战乱影响,颠沛流离,无法开展正常的学术研究,卓越的才华难以施展;


赵元任失望而再度留洋,毅然决然再不回头。


四大导师虽然昙花一现,可他们的品格和精神成为清华大学最宝贵的财富。正如陈寅恪纪念王国维的碑文所记:“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厉千万祀,于天壤而同久,与三光而永光”。


西南联大



04

李济的哀伤



李济少年天才,十四岁考入清华学堂,年仅二十七岁就获得哈佛大学哲学(人类学)博士学位,是中国人获此殊荣第一人。


当年清华聘请“四大导师”时,李济以讲师的身份出任国学院导师,实质上是第五位大师。


李济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主持了震惊世界的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有了考古依据而成为信史。


文明断代史是以考古为依据的,中华五千年历史需要考古发现来不断证实,否则所谓的历史就成为传说。


在李济之前,中国的考古主要依赖外国人,中国的考古学几乎是一片空白。


李济是中国田野考古第一人,他的贡献在于不断延长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度。


李济与史语所的命运一样,举家一路颠簸来到李庄,可等待他的是一连串的厄运。李庄艰苦的环境,对所有人的命运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就在傅斯年全力救助梁思永、林徽因之时,史语所的重要支柱李济,家庭连遭不幸,几乎崩溃!


抗战爆发后,李济带着一家老小六口,辗转数千里,历尽艰辛,到了昆明总算安顿下来。


万没想到,在史语所迁李庄时,十四岁的二女儿鹤徽突患急性胰腺炎,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去,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就这样凋零了!


李济夫妇摩挲着爱女的坟茔,心中滴血,强忍悲恸,与爱女做最后的辞别。人生之不幸,莫过于丧子之痛,掬一捧同情泪,为李济的不幸遭遇而感伤!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李济的哀痛尚未淡去,在李庄读书的十七岁的大女儿凤徽不幸身染伤寒。因李庄缺医少药,终不能治。爱女临走之时,紧紧拉着父亲的手说:“爸爸我要活下去,我要考同济大学,我永远不离开你和妈妈.......”


李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女离去。


写到此,几度哽咽无法继续写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惨景象!国破家亡,人命如蝼蚁草芥,李济的哀伤,亦如民国时期中华民族的哀伤!


曾经留下的,梦想被击得粉碎。

曾经离去的,眼望故土,无能为力,满怀心酸。





岳南:《南渡北归——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岳南的《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系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该作品自出版后便不断加印,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南渡北归》三部曲,是首部全景描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的史诗巨著。


所谓“南渡”,是指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评价:大师之后,难有来者






名人评价:


柳传志曾表示:“岳南的《南渡北归》,对我影响很大。我们至今不能全面反思,令人尤为痛心。这套书尽量真实地从某一个角度描绘当年的历史,文笔也好,很好看,学习历史,政治家可以更好地治国,我们老百姓最起码可以做个明白人。”


杨振宁感言:这个书很不错,写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注释那么多,不容易。我经历了那个时代,但有好多事不知道,看了这部书之后才知道。比如书中说的饶毓泰、叶企孙,他们都是我那个时侯的老师。在西南联大大三的时候,热学是跟叶企孙念的,光学是跟饶毓泰念的,他们两个人后来在中国大陆生命际遇很困难的时候,有些是我不知道的。岳南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值得称赞。

好书推荐——《南渡北归》



《南渡北归.南渡》(增订版)

▲本书为最新增订版,未删节最全本,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隆重推出!增加十二万字增订内容,首次披露台湾中研院大量珍贵史料、照片,增加大量亲历者采访资料,如曾氏家族后人、刘文典等大师后人亲述。

▲精细校订,用心装帧,附赠特制手绘大师藏书票。适宜字号、排版,裸背锁线装订,更舒适阅读。用纸考究,典雅护封,典藏之选。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

▲荣获《亚洲周刊》2011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冠,以及诸多大奖,好评如潮。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杨振宁领衔,众多文史大家鼎力推荐;

历史纪实文学第一人岳南巅峰力作,作者耗费十余年心血,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实地采访与考察,并远赴台湾清华大学,更兼2015年重走抗战中大师内迁路,搜阅整理近千万字珍贵史料及亲历者口述资料,第一次全面描述了20世纪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


记叙抗战年代学人的艰苦卓绝

再现国难当头大师的风骨典范




 目录展示 


第一部《南渡北归.南渡》(增订版)

序章烽火照京都

第一章往事再回首

◎慌乱大逃亡_019

◎别了,北总布胡同三号_026

◎大师云集清华园_030

◎梁启超与李济的友谊_041

第二章英雄辈出的时代

◎波滚浪涌的北大校园_075

◎从北大到柏林_080

◎狭路相逢_088

第三章通往历史隧道的深处

◎四巨头聚会_105

◎从殷墟到龙山_111

◎人类星光闪耀时_117

◎胡适在摇摆中前行_123

第四章流亡岁月

◎战争催生的中央博物院_137

◎华北沦陷_141

◎炸弹落到梁家_146

◎清溪阁醉别_153

第五章弦诵在山城

◎遥遥长路,到联合大学_163

◎跑警报的日子_175

◎观音殿、尼姑庵的学者们_183

◎九州遍洒黎元血_189

第六章又成别离

◎小酒馆奇遇_213

◎胡福林神秘出走_217

◎挺起中国人的脊梁_226

◎滇川道上的行旅_232

第七章陶孟和逼上“梁山”

◎与毛泽东北大结缘_245

◎自立山头的甘苦_250

◎何处觅安居_256

第八章扬子江头的来客

◎庙堂之困_263

◎梅贻琦在李庄_271

◎一场特殊的考试_282

第九章似水流年

◎人生若只如初见_301

◎林徽因与冰心成为仇敌_310

◎老金千里走单骑_319

第十章大爱无言

◎状元府走出的才子_335

◎梁思永患病之因_340

◎在困境中突围_347

第十一章归去来兮

◎李济的哀伤_363

◎吴金鼎与城子崖遗址_367

◎考古界两只学术大鼎_372

第十二章三只新生代“海龟”

◎一代才女曾昭燏_383

◎伦敦大学的中国学生_394

◎发掘彭山汉墓_405

第十三章三千里地山河

◎三百年来一大师_415

◎天涯涕泪一身遥_419

◎由长沙到蒙自_428

第十四章南渡自应思往事

◎对花还忆去年人_447

◎北归端恐待来生_456

◎别了,蒙自_467

第十五章国破花开溅泪流

◎炸弹下的书生们_477

◎鸡犬飞升送逝波_484

◎残剩河山行旅倦_495

……

《南渡北归. 北归》(增订版)

第一章 闻道在蜀郡

◎ 李约瑟的李庄之行_001

◎ 到野外捉青蛙的童第周_009

◎ 结缘在山中_013

◎ 一代名媛沈性仁_018

第二章 小镇故事多

◎ 此情可待成追忆_035

◎ 由决裂到言和_041

◎ 李约瑟难题的症结_053

第三章 山下旌旗在望

◎ 一号作战计划_067

◎ 一寸山河一寸血_079

……

◎归骨于田横之岛_005

◎傅斯年之死_010

◎胡适:青山就是国家_022

◎生命的最后机缘_030

第二章短兵相接_045

◎批胡运动悄然兴起_045

◎面对“人民的敌人”_050

◎再掀高潮_057

第三章胜利的牺牲品_077

◎但愿来生不姓胡_077

◎万叶千声皆是恨_082

◎胡思杜之死_088

◎胡适出任院长_095




小编力荐,精装未删减版

南渡北归 (全3册)


小编力荐价:158元/套(共3册)


重要提醒:由于新疆、西藏运费较贵,所以新疆、西藏的朋友如要购买,每套书需补收30元运费差,请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单,感谢您的理解!

  小编提醒:

1、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满意,可联系寄件人处理;

2、7天内可与寄件人协商退货,15天内仍为您保留换货的权利;

3、全国包邮,货到付款,敬请放心购买。

4、验货时,请勿打开独立或塑封包装,谢谢配合。


  购买方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下单,这边会尽快发货,货到付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