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无问东西》背后珍贵的东西

2018-01-20 民国大师

真正的好片,总是余音绕梁。

所谓“余音”Sir觉得,其实就是在每一次观影高潮后,能不能开启对很多美好事物的重新审视。

这些天,《无问西东》的余音不绝。

不仅上座率高居不下,昨天开始还超越了好莱坞大片《勇敢者游戏》拿下日票房冠军。

感动也持续多日,许多人在反复回味几段时空交错的赞歌——

沈光耀(王力宏 饰)驾驶战机向日本军舰俯冲后,旁白重复着:“妈,对不起,对不起……”

沈母(米雪 饰)面对着儿子的遗物满眼通红,听说眼前两位同学也要去参军,她拿来糖水,同学憋着泪一饮而尽,下跪,磕头。

一连串画面过去后,Sir左右两边的观众,同时抬手擦泪。

而最大的余音,Sir觉得是那段电影无法承载的厚重历史。

当片尾彩蛋开始,当一个个本来在历史书中响当当的人物依次出现:

闻一多、邓稼先、杨振宁、朱自清、华罗庚……

几乎所有人停下脚步,重新回到座位或原地站立,注目看完。

这7分钟又一次隔着时空,拉近了我们和他们的距离。

也把重新审视的目光,拉向了历史的纵深处——

西南联大。

它的存在就像一颗流星:短暂,但牛逼哄哄。

今天Sir想用一部纪录片,带大家揭开这所大学的传奇色彩——

《西南联大启示录》

西南联大全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组成。

从1937年8月到1946年7月,一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

但也正是这所“短命”的临时大学,被誉为“乱世中的奇迹”“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为什么?

在Sir看来,就凭四字——

刚毅坚卓。

这四个字,也是西南联大的校训。

“刚”

刚强、勇敢是联大的底色。

生于国难之时,立于炮火之中。

为什么联大是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学校组成?

因为它们都在卢沟桥事变后沦陷,被日本人控制。

比如当时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南开,受到轰炸,大半个校园变成废墟。

于是教育部下令,迁校长沙。

这是逃跑吗?

不。虽说是一帮手无寸铁的读书人,但风骨一样硬。

清华大学教授、文学家吴宓曾在战争爆发后,给自己三条路选择:

“或自杀,或为僧,或抗节而就义。”

老师如此热血,学生更血气方刚。

当时许多北大学生决定投笔从戎,在学校附近组织军训。

最后,一千多名学生战死沙场。

如今他们已经是黑白照片上的模糊剪影。

你已经无法感受,当年他们是如何用自己年轻的血肉之躯,证明了拳拳赤子之心。

不要以为坚定的他们,就没有拷问过自己的内心。

论救国,到底该打仗,还是该读书?

这样的问题在学校迁至长沙后,依然是师生最常辩论的。

不仅师生,其实,全国上下的老百姓,都对抗战、对国家前途、对未来,充满迷惘。

杨振宁:当时大家的心境,是不清楚前途是什么。

这时,许多教授站了出来,力挺了一个答案:

“读书救国”。

比如朱自清,坚持要让战火中的中国保持“弦诵不绝”;

比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就说:“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

当时的联大学生回忆,在一次日常辩论中,历史教授钱穆插话了。

首先,他认同学生们想上前线的激愤之情:

“没有上前线的勇气,就不用在这念书了。”

接着,他又提出一个问题:

抗战是三五天能打完的吗?

“无论是上前线,还是留下学习,都应该是满怀激情的。”

钱穆的一番话,给迷惘的学生们拨开了一片迷雾。

原来,静心学习才不是逃跑,而是另一种反抗。

枪杆子能救国,笔杆子能自强。

“毅”

西南联大,可以算是史上条件最艰苦的现代大学。

师生的毅力,也是前所未有。

到长沙不久,因为战事蔓延,再次被迫搬迁到昆明。

老话说,搬迁如失火。

一所大学的搬迁,更不是来几辆车、打几个包带走那么简单。

这次大搬迁还是战时,更难——因为物资匮乏,也为了躲避战乱,所有师生分成了三条线撤离:

其中两条线,还要经过越南。

不出境的一条线,也是“步行团”,顾名思义,全程步行。

途径三个省,被称为“教育界的长征”。

Sir粗略看了一下地图,大约行程有1500多公里,他们走了68天。

还别以为是一马平川。

在那时可没什么好路,西南几省崇山峻岭,加上土匪军阀横行,文弱的青年学子辛苦跋涉,艰险程度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走到了昆明呢?却发现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一关,穷。

有多穷?

说句难听的,连要饭的都要敬你三分。

这可不是Sir编的段子,而是闻一多的儿子回忆的:

要饭的跑来说

先生给点吃的,给点钱吧

那个教授回答说,我是联大教授

那个要饭的就走了,不要了

教授们曾在大学里生活宽裕,可如今,工资发不出,饭也吃不起。

于是,为了赚钱养家,他们被逼出了各种绝活。

教化学的,去做肥皂;教语文的,去刻图章;教生物的,去种菜……

甚至有点名气的,会拿自己的名字去写广告(……原来那时的教授就有新媒体思维了):

闻一多教授当时在报刊上写的广告

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各种卖——

卖书卖嫁妆卖家具……

读书人啊,被迫卖书,该有多肉痛!

有一个教授卖书,心里实在不忍,于是掂量来掂量去,卖给了清华的图书馆,还让工作人员保管好,说以后还要赎回来。

不止教授穷,学校也穷。

电影《无问西东》里那间漏水的教室、那个让同学“停课听雨”的教授,都真实存在过。

又何止一间半间。

学校没钱盖教室和宿舍,却有捐的“教室和宿舍”。

当地许多政商名人,把自己的家空出来给学生住,晚上老百姓们会搭起桌子和汽灯,让学生进屋读书……

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一所“行走在路上的移动大学”。

学生老师,每天都要徒步,穿梭于昆明各个角落。

当时流传着一句话——

昆明有多大,联大就有多大。

第二关,险。

大家一定还记得,电影里师生躲进防空洞上课的镜头。

其实,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第一次对昆明的空袭,联大师院所在的一整条街都被炸毁,街上,无一人幸存;

杨振宁回忆,有一颗炸弹正掉在自家院子里,幸好当时家人躲在防空洞,才侥幸逃生。

借助杨振宁的回忆,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样的场景——震耳欲聋,一颗颗黑色的炸弹从天而降:

呜……嘣一下

杨振宁教授是微笑着回忆的,仿佛千军万马若等闲。

但吴宓教授的日记,真实记载了当时的惨况:“投弹百余枚。烟雾大起,火光迸铄,响震山谷。”

教授们怕吗?不知道。但Sir看到的,却是他们“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有一次,在跑警报的途中,邓稼先和杨振宁躲进了一个山洞,他们听着外面敌机的枪声,坦然地在黑暗中背起了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邓稼先背的,出自诗人王维。

20年后,新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在命令书上签字的,正是邓稼先。

这些踉跄于炮火中的联大学生,在一次次轰炸中,逐渐坚定了心中的“明月”和“清泉”。

“坚”

坚定、不屈。

从校长,到老师,到学生,这样的性格,居然一脉相承。

当抗战进入高潮,美国空军入驻昆明,需要大量前线翻译与医护人员。

联大校长梅贻琦(原清华校长)当即以身作则,让儿子去当翻译,让女儿上前线救护伤员。

电影中的梅贻琦,祖峰饰演

抗战结束,内战再起,留下的教授依然坚守。

当最后一批学生回京时,教授闻一多仍然坚持留在特务猖獗的昆明。

好友李公朴被暗杀后,闻一多愤笔写下“挑战书”——

国家糟成这样,再不出来讲话,便是无耻的自杀。

李公朴的哀悼会上,他见李公朴夫人在台上啜泣得说不出话,便一个健步上台,发表了气壮山河的讲演,揭发特务罪行,发扬民主精神。

他没有死在之前的炮火中,却在讲完下台的回家路上,倒在了特务的乱枪下。

梅贻琦曾在联大开学典礼上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平日他们低调地严谨治学,可不管各门各科的差异,教出的居然都是“一样性格”的学生。

许多人不知,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从小就是个调皮孩子。

别说你小时候也调皮……他的调皮,你未必敢。

中学时期在北平,在一次日本人的欢庆活动上,他当众撕碎日本国旗,踩在脚下。

这可是闯了杀头大祸。

父亲连忙把他送走,临行前留了一句话:“儿啊,你要学科学,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邓稼先记住了,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

大家都知道原子弹之父,但很少人知道他长这么帅。

更少人了解的,是他的逝世。

在中国45次原子弹实验中,其实有一次失败的经历——

当时,炸弹在空中坠下却没爆炸,所有人都慌,穿着防化服到处找弹头。

是邓稼先找到了,他毫不犹豫地把原子弹一把抱起,仔细观察后,跑回去跟领导说:“平安无事。”

原子弹没爆,没泄漏放射性物质,平安无事的是老百姓。

可他自己却因为这一抱,丢了半条命。

事后,邓稼先的尿液检查全是放射性元素,他的夫人擦着泪说,这是致命的一次。

对邓稼先,这是致命的一抱;

但对国家,这是救命的一抱。

从此邓稼先一直住在医院里,直到逝去。

是啊,他用生命坚守住了那句爸爸的话: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卓”

联大是奇迹,但也不是。

有了以上的刚、毅、坚,联大的存在看似微弱,其实坚如磐石。

看外表,它有着全世界最简陋的大学校门:

但看进去,它的丰功伟绩在中国无可比拟: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西南联大8位;

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西南联大师生占一半;

华人第一座诺贝尔奖,西南联大的杨振宁、李政道承包;

……

……

何陋之有?

如果要对联大做总结,一部纪录片,几个历史的片段,其实远远不够。

但Sir认为,闻一多先生这首诗,能道出某种联大人的精神:

《红烛》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这样的比喻,很多人肯定会觉得老土,什么燃烧自己,照亮世界……

是,因为我们太认“价格”了,无价的东西,我们看不上。

可你看西南联大,什么时候计较过“价格”?

要说价格,这一批全中国的顶级知识精英,值多少价?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操着不同口音,做着不同学问,却奇迹般地养成了同一种珍贵的“时代性格”——

无视条件艰苦,无视财帛利诱,把能量压缩进这短短8年的穷苦时光,而后释放给世界,活出了各自的珍贵。

所以今天,当我们感慨着《无问西东》在片尾,把这份与西南联大有关的记忆,“献给每一个珍贵的你”时……

我们有没有悄悄扪心自问:

我,真的足够“珍贵”吗?

片中张震饰演的高级白领,即使事业成功薪水优越,也没体会出什么珍贵,却在无关功利的小事里找到了。

因为他努力活出了“价格”,却没活出个“价值”。

你呢?

请活出你的珍贵。

一部电影,百年沧桑,四个年代,不同的青春绽放,于你我,也许思考的比敲击的文字更多。

在影片之前有一个声音在质问着你我:如果提前了解将要面对的人生,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勇气来?

有一种内心的拷问该何去何从

故事从张果果的事业开始,北京,2012年。尔虞我诈的工作中,他被利用,被所在的公司排挤离开,到了对手的公司任命了更高的职位,在一个细节里有人质问,当时的谈判你是不是故意为之?

当他资助了四胞胎的孩子的奶粉和成长,曾经的老板告诫他也许你会把自己套进去,也许后面的事也许不是你能把控。

张果果回到家中,母亲正为了十几年的老店也作假而愤愤不平,这个社会到底还有没有一点真诚和善意?他在经历人心的拷问。

有一种爱是我和你一起沉入谷底

故事回转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清华大学的陈鹏,青春靓丽的王敏佳,志愿支边的李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一个时代造就一群人。他们的故事注定为一个悲剧。

因为对中学的老师鸣不平,王敏佳和李想给师母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被师母抓到把柄,诬陷她勾引别人的丈夫。一瞬间,她成为站在台上被千人批斗万人唾骂的婊子。

王敏佳被人们剪掉头发,她看着远方,嘴角荡起一丝微笑,这无所畏惧的笑激怒了人群,愤怒的人群蜂拥而上,把她打倒在地上,脸被砸得稀烂。

那一刻,只有陈鹏赶回来为这个女人收尸,一场大雨让这个死去的灵魂活了过来,陈鹏把她带到自己的故乡,愿意陪她一起被放逐千里。

王敏佳被毁容,而这个男人却做出了最真挚的告白,“你别怕往下掉,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你掉得有多深,我会一直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时候把我推开。

在这一刻,有很多人都泪崩了。这一生一世的守望,这“我愿跟你一起沉入谷底”的坚定,让人们的心里好像被针扎了。

没有电话,无法书信,就凭这一个坚定的心彼此等候,十年浩荡期间,多少人从此流离失所,再无法相见。核试验成功了,中国强大了。当陈鹏刚回到家乡寻找,曾经的乡村已空无一人,彼时,王敏佳正在去往戈壁滩的路上。

我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他们是否能找到彼此呢?找没找到已经不重要了,这并不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重要的是他们在彼此的心里活着,因为一句承诺成为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有一种情怀超越了生死

故事继续往前追溯,20世纪三十年代的西南大地上,日军的侵略与轰炸肆无忌惮。

沈光耀是一个富家子弟,他本可以走上一条家里给自己铺好的路,去好好享受人生,他本来答应母亲绝不当兵。可是看着那个曾经鲜活的孩子就那么离开的时候,看着国破人亡,看着饿殍遍野,他决定听从内心的指引,弃文从军,去当一名飞行员。

他每一次把食物空投给乡村的孩子们,每一次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路线,他被指挥官严厉批评,你是要敌军发现你的行踪吗?他被罚做上百个俯卧撑,他依然去救助那些孩子们,这其中就包括孤儿陈鹏。看到孩子们欢呼“晃晃来了!”那是怎样的一种喜悦!

因为是真实故事改编,所以显得更加悲壮。“奔赴一场劫难,就像奔赴一场盛宴”,在最残酷的一场战役中,他在最后的时刻冲向了敌人的战舰,火光四射的时候,那个年轻的生命绽放出最美丽的青春年华。

没有了空投的食物,孩子们用歌声来对抗饥饿和痛苦。电影的背景音乐是《奇异恩典》,这世界总有战争和忧患,冥冥之中上帝总会给你指引和亮光。

镜头转向沈光耀的母亲,当母亲在翻阅他的遗物之后,当镜头打到“三代五将”的牌匾时,才猛然醒悟“绝不从兵”的家训的震撼,原来这不是苟且的富贵人家,而是这个原本庞大的家族,已经为祖国奉献了太多的生命,包括这最后的血脉......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有一种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给予沈光耀的这样的教导的老师,正是当年从清华从工科转向文科的吴岭澜。当年,他当时正面临选学科的问题,他因为“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理科)”而学了自己并不擅长的理科。

某日,他听到泰戈尔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说: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错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天职,千成不要理会那恶俗的力量的引诱,诞妄的巨体的叫唤,拥积的时尚与无意识,无目的的营利的诱惑。

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在泰戈尔身边的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

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终于明白什么是真实。他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不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真实。

“保持内心的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此走出黑暗。”在一片断垣残壁里静听雨声,在爆炸声里运送恐龙的骨架,在敌军的轰炸机在头上盘旋轰鸣时,壕洞里支起黑板拿起书本讲课.....

吴岭澜先生他内心的光,他对生命的思索,照亮了正在迷茫中的沈光耀。

听从内心的指引

四段故事,四个清华校友的代表,四个不同时代的背景,四个勇敢无畏的真心,这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从吴岭澜到沈光耀,陈鹏、张果果,用一根线全部把他们串联起来,贯穿整部电影。

他们四个人都在自己所在的时代,听从内心的指引,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电影的最后,在尔虞我诈的商业斗争中,张果果决定用自己真实的内心去面对。他用五彩的颜料在孩子们的窗前画出了美好的图画。

正如张果果最后的独白:

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