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部三希堂,阅尽中国书法千年风流

2018-03-08 民国大师

翻开煌煌中国书法史,三希堂是一座屹立在书坛中的历史丰碑。


上古仓颉“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语,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后世经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依次演进,至隋唐,书法大盛,篆隶楷草行风行于世。而这几千年的书法演变,在三希堂都能找到印记。



王羲之、张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米芾等书法方家各擅其长,引领着各种书体的发展,使书艺创作更加辉煌。沿至清朝,满族的书艺亦达到极盛,清帝皆长于书画。所以,一座耀眼的三希堂横空出世了。


“三希堂”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高宗乾隆天子的书房,乾隆帝文韬武略、博学多识,能诗词,尤擅书法。三希堂内仅八平方米,但陈设幽雅、古朴,弥补了空间的不足。乾隆御书“三希堂”匾名,“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对联分别张贴在御坐的上方和两旁。


乾隆曾多次在全国寻求历代大家的名贴,他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贴》和王献之的《中秋帖》置于书房,视之为三件稀世至宝,又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三希堂”。


清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帝更敕令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收藏历代书法珍品。


《三希堂》原名“温室”,本为乾隆皇帝读书之所。乾隆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并时常把玩,遂以此更名。后乾隆帝敕令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收录内府所藏魏晋以来书法家名迹,其中就包括此三珍。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丛帖中之巨制。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传始广。原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壁上。


该书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弘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囊纳书中。 可以说,八平米三希堂里每件书法,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珍品。


三稀堂法帖

书籍展示



三希堂法帖 全集正版套装共6册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画宝 

书法碑帖真迹法帖

小编推荐价:189元/套



  购买方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下单,这边会尽快发货,全国包邮、货到付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