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近三百年来的最后一位女词人,她的诗词里有整个民国的夏天

2018-03-09 民国大师

民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奇女子。

有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和张爱玲。

还有并称“南北碧城”的吕碧城和秋瑾(秋瑾也曾使用“碧城”做笔名)。

这个和秋瑾成为闺蜜,和众多高管、文人产生绯闻的女子,就是“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中的那个炙手可热的民国奇女子吕碧城。

她不仅是近三百年来的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还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光绪三年进士及第的吕凤岐,是安徽旌德人。

他一生有4个女儿,吕碧城排行第三。

大女儿吕惠茹、二女儿吕美荪,和吕碧城,都以诗文闻名于世,有“淮南三吕,天下知名“的美誉。

特别是时年12岁的吕碧城,诗词书画已经有了很高的造诣,就连清末诗人樊增祥,都对吕碧城的诗词称赞有加。

1895年,吕凤岐去世,吕碧城的母亲从京城回到乡下去处理祖产。因为觊觎吕家家产,乡里的族人勾结绑匪劫持了吕碧城的母亲。

当时刚12岁的吕碧城,听到消息后,立马写信给父亲的朋友求援,找人搭救自己的母亲。经过一番波折后,吕碧城的母亲最终安然回到京城。

虽然及时救出了母亲,这件事却给吕碧城带来了负面影响。与吕碧城早有婚约的汪家人,认为吕碧城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厉害的手段,不适合嫁进汪家做媳妇,于是提出了退婚。

女子被退婚,这在当时是很耻辱的事情。

吕碧城爽快答应了退婚,但内心深处却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这件事也一度给吕碧城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婚约解除后,吕家人不愿再在京城生活。于是母亲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女儿,去投奔在塘沽担任盐运使的孩子舅舅严凤笙。


吕碧城在舅舅家的生活并不顺心。

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吕碧城想去天津探访新式“女学“,但思想传统的舅舅认为女人应该恪守妇道,因此严禁吕碧城去接受新思想的教育。

自小就有胆气的吕碧城,一气之下,独自一人去了天津。

20岁的吕碧城,在天津举目无亲、身无分文,日子过得很是窘迫。

幸好她听说舅舅署中一个秘书的夫人,当时正在《大公报》馆内,于是写信向她求助。巧合的是,这封信被《大公报》的总经理英敛之看到了。他很欣赏吕碧城的才气和胆识,于是邀请她来做《大公报》的见习编辑。

由此,吕碧城成了“中国第一位女编辑”。到达报馆仅仅数月,吕碧城所写的诗词就受到了内外一致的赞誉。到了1904年,年纪轻轻的吕碧城就当上了《大公报》的主笔。


吕碧城是一位难得的大美人,别人说起她时,都称是“冰雪聪明芙蓉色“,现代著名女作家苏雪林也曾称赞她说:美艳有如仙子。

但吕碧城却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殊荣,也没想过利用这份美貌。相对来说,她的才气更令人难忘。

她12岁时写下的词句: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其中的勃发英气,连大诗人樊增祥都不敢轻信是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

等到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吕碧城也进入了新华宫担任他的秘书。当袁世凯策划复辟称帝时,因为不满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吕碧城愤然辞职,带着母亲去了上海。

在上海居住的期间,吕碧城开始与外商合伙做生意。不到三年的时候,吕碧城就成了富甲一方的女商人。

在著名思想家、《天演论》的作者严复的帮助下,吕碧城开办了北洋女子公学,后来她又成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的女校长,在校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式女子教育。

自从与汪家退婚后,吕碧城一生未有婚嫁。

不是因为不想嫁人,而是“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

其中梁启超和汪精卫等人条件还不错,但遗憾的是,梁启超大了她9岁,汪精卫又太年轻(与她同岁)。

而对她有知遇之恩,也有爱慕之心的英敛之,因为早有家室,根本不在候选范围之内。

关于结婚这件事,吕碧城也说过,钱和门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上的地位。可惜一直遇不到合适的伴侣,幸好她自己有钱,还可以以文学自娱。

终生未嫁的吕碧城,在1929年(45岁)的时候,开始念佛。

不仅不再吃肉食,吕碧城还开始宣传动物保护的生态理念。到了46岁的时候,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了在家居士,取法号曼智。

1943年,61岁的吕碧城孤独地死于香港九龙。

根据她的遗命,她的骨灰被和面揉成丸子,投进了中国的南海里。

近三百年来的最后一位女词人,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她留下的不仅是传奇的一生,还有不少经典诗词——

当年拾翠时,共说春光早。

不是一声孤雁,秋声那到人间。

春归春到原如梦,莫问桃花前度。吟赏路,便咫尺西洲,忍却凌波步。

浪淘沙

百二莽秦关,丽堞回旋。夕阳红处尽堪怜。素手先鞭何处着?如此江山。 花月自娟娟。帘底灯边。春夜如梦梦如烟。往返人天何所住?如此华年。

浣溪沙

处处烟波锁画桥,梦中犹自倦双桡。仙源常寄转无聊。 欹枕乡心惊断雁,卷帘秋影见层嶕。欲随风雨入中条。

蝶恋花

法曲先闻犹隔面。绣幕开时,一霎横波乱。七宝妆成来阆苑,天衣曳处星辰闪。 优孟风流班宋艳。不逞名场,便向歌场现。举世滔滔声色恋,烧残秦火才人贱。

卜算子

只有断肠花,那有长生药。徐巿同舟去海东,谁见重还客。 红萼旧诗邮,碧汉新蠡测。人住尘寰我月球,世外通消息。

这里只是附录了吕碧城诗词的其中一小部分,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她的诗词里有整个民国的夏天。

春归春到原如梦,莫问桃花前度。


惊艳了民国的天空,你不知道的吕碧城


她孤身一人闯津门

吕碧城一生的传奇,是从1904年春天由塘沽开往天津的那班列车开始的。

1883年,吕碧城生于徽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据说,她5岁时,一次和父亲在花园漫步,见到风拂杨柳,父亲随口吟了一句:“春风吹杨柳”,她张口便接了下句:“秋雨打梧桐”。到她7岁时,已经能作大幅山水,笔墨酣畅,大有乃父之风。在词作上尤为才华突出,时人赞她:“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

吕碧城9岁和同乡汪氏议婚。12岁时父亲去世,吕碧城的母亲从京城回乡处理祖产,由于吕家一门生四女,族人便以其无后继承财产为名,霸占吕家财产,唆使匪徒将母亲劫持。吕碧城在京城听到了消息,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求助,几番波折,事情终于获得圆满解决。此事却也让与吕碧城有婚约的汪家起了戒心,认为小小年纪的吕碧城,竟能呼风唤雨,于是提出了退婚要求。婚约解除后,吕碧城便和母亲投奔在塘沽任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

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急招天津早期的教育家傅增湘担纲兴办天津女子学堂。20岁的吕碧城深受这股风潮的影响,遂有了去天津城内探访女子学校的念头,当即被保守的舅父责骂并阻止。年轻气盛的吕碧城,第二天就逃出了家门,只身“逃登火车”,奔赴天津。不但没有旅费,就连行装也没来得及收拾。一个富家女子独自出门,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之举。而此次出走,正是吕碧城登上文坛的开始,也是她与各界名人交往的开始。


和英敛之的恩恩怨怨


吕碧城只身一人来到天津后,《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偶然读到她的一封长信,对其文采备加称许,见到吕碧城后,更为赞赏其才华胆识,当即聘为《大公报》见习编辑。这是吕碧城人生的重大转折,此后,她在《大公报》发表了大量诗词及政论文章,在京津文化圈中迅速走红。

后来吕碧城欲办女学,英敛之除在《大公报》上为之宣传,还介绍她与袁世凯的重要谋士梁士诒、直隶提学史傅增湘等人结识。1904年9月,“北洋女子公学”成立,年仅23岁的吕碧城出任总教习、监督,成为近代中国最早投身女子教育、职位最高的女性。诸多女杰,如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等,都聆听过吕碧城授课,受到她的教育理念影响。

正是英敛之的提携,为吕碧城打通了进入天津文化界、教育界的道路。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吕碧城也一直对英敛之心存感念,两人保持了较好的关系,坊间也流传了不少二人之间的花边新闻。但到了女学堂筹办期间,两人渐生龃龉,隔阂日深。至1908年9月13日,英敛之在日记中云:两人从此绝交。吕碧城与英敛之何以凶终隙末?也是众说纷纭,令人费解。


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


在民国众多的名媛才女中,吕碧城的才情和美貌,都是极为出类拔萃、引人注目的。严复盛赞她“高雅率真,明达可爱”,而著名女作家苏雪林,则惊叹她容貌“美艳有如仙子”。

吕碧城因天生丽质,个性显露,成为名流才俊争相追慕的对象。她的众多追求者中,包括著名诗人樊增祥、易实甫,也有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李鸿章之侄李经羲等,但这些青年才俊均无功而返。

吕碧城谈起自己的感情时曾说:“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在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

吕碧城少年抱得大名,时人对她的文学才华评价极高,说是可与李清照相比。她自小心气就高,不肯屈就自己。于是,吕碧城虽姿容优雅,却终身未婚。


皈依佛门 骨灰和面为丸供鱼吞食


清帝退位后,吕碧城应袁世凯的邀请,一度担任总统府机要秘书,但不久便辞职迁居上海,加入南社。在十里洋场,她除了借倚声之道寻求精神寄托之外,就是同海外巨商进行股票角逐,且获利巨丰,成为上海滩显赫一时的富豪。

后来,吕碧城以上海《时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只身赴美。先在哥伦比亚大学旁听,学美术、历史和文学。继而游历欧美,最后定居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皈依佛门,成为在家居士,法号曼智。

1943年,吕碧城在香港因病逝世,享年61岁。亲友们遵照她的遗嘱,将其遗产,计二十余万港元悉数捐出,用于弘扬佛法和护生之用。并依她的嘱咐“遗体火化,把骨灰和面粉为小丸,抛入海中,供鱼吞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