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群书治要 | 无德厚财高位,必然招致灾祸

2018-04-18 民国大师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无疑是其中最著名和辉煌的一页篇章。很多人将“贞观之治”归结为唐太宗的开明和贤臣的辅佐,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贞观之治”背后,有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奠定了唐太宗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和路线方针。这部书就是——《群书治要》!可惜它在中土失传近千年,直到近年才再次光显于世!


古镜今鉴 治国方略 复兴中华之宝典

修身齐家 和谐社会 实乃人人所必读


《群书治要》是在一万多种书籍里头,八万多卷,精挑细选,最后归到六十五种,那六十五种是精华。从这个精华里头,撷取修身、齐家、治国这些道理、方法,把它编成一本书,叫《群书治要》,五十万字。所以,这部书是精华里面的精华。



致富理财的秘诀在哪里?

 

一、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你赚的钱是吉财还是凶财?

   

现在的很多领导干部,本来可以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却半途而废,锒铛入狱。什么原因呢?其实都是在修身上出了问题,都是有一个字没有放下。


这个字就是“贪”。不是贪财就是贪色,不是贪名就是贪利,总有一个没有放下。


如果我们很贪财的话,我们就要想到在《大学》上有一句教诲,曾国藩也就是学了这些教诲,能够做到“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哪一句教诲呢?那就是“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如果财货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那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这句经典上的话是不容怀疑的。因为“经者,常也”经典所记载的是恒常不变的道理


当然古人看了这句话呢,可能也知道后人会对它产生怀疑,于是古人很用心,把不好的、败散钱财的方式给我们总结了一下,归纳为五个方面。财并不是赚到你手、贪到你手,就是你的了,它实际上为“五家所共有”。


哪五家呢?首先就是官府。比如说我们这个钱是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坑蒙拐骗得来的,结果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所有的不义之财被没收、充公,虽然你赚到手,贪到手了,但是还没等你享受呢,又如昙花一现给收了回去。这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还让自己身败名裂,得不偿失。


第二和第三,就是水灾和火灾。水灾和火灾也会把那些不义之财给冲走、夺走,给焚烧掉。


第四是盗贼。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盗亦有道”。这个盗贼也有“道义”,他的道义之一,就是劫富。他看你的钱财来路不明,都是不义之财,又没有拿着这个钱财去做慈善,救济穷苦,反而自己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一掷千金。那么这个盗贼看了也会愤愤不平,专门偷盗、敲诈勒索为富不仁的人。


最后一个防不胜防的是什么呢?就是不肖子孙。不贤德的败家子,也会把你的不义之财败散掉。

    

所以在中国古人那里,即使没有读过圣贤书的普通百姓,都知道财分两种。一种财叫吉财,就是我们通过勤劳致富,通过自己的聪明智慧,奉公守法来获得的钱财,这个财给你带来的是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另一种财叫凶财,就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贪污受贿、坑蒙拐骗等获得的不义之财。它给我们带来的不是幸福如意,而是不尽的凶灾。所以,对于不义之财,送给人家,人家都不敢要,知道后果不好。

    

在道家的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中也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我们为什么要去取不义之财呢?很多人说我需要。当然是很需要,但是,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如同是吃了有毒的肉,(漏脯,就是屋檐漏的雨水滴在干肉上,时间久了这个肉就有毒,吃了就对人有害。鸩酒就是有毒的酒。)喝有毒的酒来止息自己的饥渴,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民国期间,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先生出任上海总商会的会长。因为他是曾国藩的外孙,又是商会的会长,所以他和满清末年的那些权贵的后代子孙交往很多。耳闻目睹了这些后代子孙败落的情形后,他非常感慨,就把这些故事案例全都记录下来,写了一本书叫《保富法》。


《群书治要》特别值得领导干部好好读一读。这本书提醒我们,赚钱容易,发财致富也不难,贪财也不难,但是要保持富贵达到三代以上,那可就难上加难了。他用历史和身边的案例给我们证明了“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规律。


林则徐、广东的三家富商

    

那么现在,有人为那些腐败分子做了一个核算,确实很不划算。为什么不划算呢?


第一是政治账,自毁前程;第二是经济账,倾家荡产;第三是名誉账,身败名裂;第四是家庭账,妻离子散;第五是亲情账,众叛亲离;第六是自由账,身陷囹圄,失去自由;第七是健康账,身心憔悴,特别是贪污腐败分子,因为做了错事,虽然还未东窗事发,但他心里总是战战兢兢,压力很大,健康已经受到严重影响了;  第八是历史账,怎么样呢?遗臭n年,在若干年之后,人们说到这个腐败分子仍然都恨的咬牙切齿,甚至他的后代子孙都抬不起头来。所以你看,人生要懂得核算,不要去做那些得不偿失的事。


古人提醒我们,“立名于一世,失之仅顷刻。”我们很多领导干部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到工作岗位,这一路走来,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过五官斩六将,走到今天的位置,何尝容易啊?终于有一个好的位置,可以让父母安心,让家人为我们骄傲;可以在这个位置上,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贡献了。但是在诱惑面前,如果把持不住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付诸东流。那是顷刻之间的事。所以   古人提醒我们,面对财色名利的诱惑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应该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样才不至于利令智昏,欲令智迷。

    

这个利,凡是有利于我们的条件和环境,很多人都会去贪。古人告诉我们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见到利益现前,我们首先考虑它是否符合道义。如果这是不符合道义的,人家送给你,你也不能够要。所以对财色名利有一点过分贪恋,都会让自己步入危险的境地。


 《群书治要》流传到中国后,影响了中国多位高层领导。老一辈革命家还为此书题词“古镜今鉴”,多位领导人在讲话中数次引用《群书治要》里面的经典名句。无德厚财高位,必然招致灾祸。


领导人在一次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读一点历史。为什么要读一点历史呢?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习和汲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立。历史上有很多故事,对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仍然是非常有启发的。


比如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鲁国的宰相公仪休,他这个人廉洁奉公,而且不与民争利,对属下要求也很严格。但他有一个嗜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很多人投其所好,送他一些上好的鱼,但是他看了看,就派人送了回去。


这个送鱼的人感到奇怪,说我知道您爱吃鱼,所以特意选了一些上好的鱼送给您,为什么您不接受,又给送回来了呢?公仪休是怎么回答的呢?他的回答非常有味道。他说:“正是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我今天才不能接受您的鱼。为什么呢?我爱吃鱼,我是宰相,我也买得起,我自己去买不就好了吗?如果我今天接受了你的鱼,养成了爱贪爱占的毛病,结果越贪越多,有一天因为贪污受贿被关进了监狱,请问,那时我还能吃得到鱼吗?还有人再送给我鱼吗?正是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我今天才不能接受您的鱼啊。”


《群书治要》中像这样的历史故事非常多,发人深省。让我们从这些历史故事之中受到警示,做出正确的抉择。


如何借鉴历史?如何修身、齐家?如何管理?如何辨是非、判格局……先哲智慧依然是解决当代许多问题的良方

若你想通过看书成为更有修养、有格局、有智慧的人。

推荐你读读这套旷世奇书《群书治要译注》(共10册)原文+题解+注释+白话译文,性价比至高。


中国古代治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修身、立命、处世、管理之法宝

文化精粹一本通

《群书治要》全十册


原价:420元

小编力推只需318元


  购买方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下单,这边会尽快发货,全国包邮,货到付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