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山盟海誓的约定,从未被遗忘......

2016-12-01 浙电e家



话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村,村里有批人,那人......,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批活跃在山头的人。


——他们绝不是悠闲的"大王叫我来巡山",而是亲民的国网三门县供电公司安装班。




纵使山高路远:一直被珍视 从未被遗忘。


"海誓山盟、海市三门”,位于浙江南部的山海小城三门县,属于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县一共有31个高山村,分布在10个乡镇街道的角角落落。随着国家高山移民政策的实行,建设新村、整体搬迁、旧村改造、种养殖致富等方方面面工作陆续铺开。三门公司倾力服务各个高山村,派驻指导员和台区经理,改造旧电网、架设新线路,从日出、到日落。


“王石村”的电路维修之路


车子从县城出发,经过近1个小时的穿村公路和山道颠簸,在一个分岔路口的地方,负责电力稽查的安全人员和施工人员走散了。



电力稽查人员按着导航走,导航一个劲地喊:请调头左转......可问题是明!明!没!有!分!岔!路!可怕,不敢向前了,连忙掏出电话,兜兜转转才总算和施工人员联系上了。施工人员常在村里走,对路比较熟悉,稽查人员第一次来,实在是很难找到。静谧空心的高山村,外人根本找不到这地方。


 这里是三门县的珠岙镇王石村,村子的形状像一条黄狗盘踞在山顶。因此,以前的村名叫“黄狗盘村”。10几户的人家零散分布在各个山头,翠竹掩隐,一幢幢两层的小屋倒映在四方形的池塘里。村里本来一共住着16户人家,随着青壮年下城镇务工和求学,常住户数就只有5户,过年过节的时候人稍微多点。随着其他高山村移民力度的加大,这应该是全县用电户数最少的一个行政村了。但,只要村民们在山上住一天,他们的安全可靠用电都将得到保障。

去年过年前,三门公司就为村里新安装一台容量为100千伏安的变压器,让高山村的新年,暖暖的;后来,又安装了路灯,让小村的夜晚亮堂堂的。



用台区经理周菊巷的话说就是:“一直被珍视,从没被遗忘”。


周菊巷从2000年第一期农网改造后,开始接手当这个村的台区经理。安装电表、抄表收费、维修电路,村里的年轻人都到镇上的工厂上班去了,留下的都是老年人和行走不便的。他有时候帮着村民,从镇上捎带些新鲜的肉和大米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对村里的一草一木都了熟于心。




就像现在这个季节,进入深秋,连续的雨季过后,再加上山风吹刮和山体滑坡,有些老房子倒塌了,电力廊下线也跟着被压在了旧木椽下,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周菊巷看到后,立即上报到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运维检修部及时安排项目跟进批复。决定对珠岙镇王石村1号变低压线路进行维修,新立10米水泥杆8基,导线更换成50平行集束电缆,新装闸刀箱6只。


吃瓜群众A

那山路这么狭窄,宽宽的工程车是怎么开进去的呢?

我知道了!嗯.......结果就是开不进去!

吃瓜群众B


不错,运输车确实是开不进去,这些电力设备的运输,都是人工用手拖车拉上去的,相当艰辛。由于电杆要运输经过山下的村子,山下的村民就纳闷问施工人员:“你们怎么才来?难道高山村一直没有电的?难道以前他们都是点蜡烛的?”


“不,不,不,年轻人,高山电网一直都在的,户户通电已经10几年了,村里用电一直是有保障的。只是服务是要持续的,并不是一劳永逸”。 


哦,原来如此,给你竖大拇指!


电力驻村指导员 情系高山移民


上完了高山,又下平原。这平原就是三门城关西区的高山移民迁置点里田湾村。“从高山来到平原,来来来,你拉卷尺,我画线”。 三门公司海游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到新村,与那里的村干部一起丈量新村的变压器配电房选址。




里田湾村旧址位于三门县海游镇高山上,共有居民123户,山上只有一条进村的公路,村民都住的很分散,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都靠步行,交通极不便。近年来,响应国家有关高山移民的政策,规划全村迁移到县城西区。

三门公司于2010年派驻了指导员到该村进行工作。电力指导员到该村后,迅速组织科室人员到新小区进行了用电勘察。通过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筹措电力建设资金,并第一时间搭接了临时用电,让村民浇铸水泥、打基础时都能用上电。



如今,走进位于西区的新村,一排排笔直的电线杆矗立在宽阔的村道旁,村民们的所有房子都已经完成了大半的建设,电力部门早在新村建成前就已经完成全部线路的架设。这几天,为了帮村里节约土地,谢建华牵头将配电房设计在村里一块闲置的土地上,并找来电力线路方面的专家帮忙现场踏勘变压器房的设计与高压线路的间隔距离。






电力指导员说:

“高山移民进新村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我们供电部门一定会大力支持”。




提起他们的驻村指导员,该村支部书记叶未永满是感激:

“电力指导员把里田湾村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份内事,与镇政府工作人员一起,专门就移民工程上门沟通,主动做好建设的衔接配合工作,这才有了我们如此快的建设步伐”。


 五年五改 为茶农送上顺心电



 “春季到来好风光,家家户户采茶忙,有电加大马力摘,茶叶机器都欢畅。”我是高山上的采茶妹,这首歌,我要送给电力哥。




每年的春季,笔者都会跟随三门公司亭旁供电服务站的春茶服务队来到亭旁镇挂帘村,茶山上到处都是采摘春茶、还有唱山歌的人。


走进该村炒茶大户何朝新建的茶叶加工厂,十几台制茶机器隆隆作响,茶叶烘干机散发的茶香扑鼻,闻之欲醉。老板何朝说起了他的茶厂和三门公司的故事。


茶农何朝与三门公司的故事



何朝是七八年前开始在村里办茶叶加工厂的,当时只是个单锅手工炒茶的家庭作坊。

何朝说:“当时,村里的变压器容量只有20千瓦,我们的产量上不去,收购茶青的量也上不去,茶农就白忙了。”想来想去,何朝联系了三门公司亭旁供电服务站,将事实一一反映,请他们帮忙。



      

亭旁供电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立马就来现场勘察了。并拉着一车材料来了,重新架线,帮他把变压器容量换成30千瓦。”变压器第一次增容后,2011年,何朝添置了杀青机、压扁机、理条机等,总价值3万多元。

      

何朝说,设备一多,一次只能开3台机器。理条机只能等压扁机关后,才能开起来运作。无奈之下,何朝只能又向亭旁供电服务站再次求助。



      

林昌成他们带着材料,又跑了一趟,将变压器容量换成80千瓦。去年,他们又将变压器容量增至100千瓦。
      

今年初,何朝将他的茶叶加工厂移到了挂帘新村。亭旁供电服务站随即安排了由7人组成的春茶服务队对旧村的杆线进行了迁移,将他茶厂的电搭建到新村一台200千伏安的公用变压器上。




有了电力保障,何朝的茶厂产值也就上去了,他还带动了周边一批茶农的经济收入。

我们在边上看到,一位老奶奶的茶青重2斤4两,何朝递给了老奶奶100元。接过钱,老奶奶笑容满面的说:“我老太婆,一天还能赚100块钱,真的要感谢何朝,感谢你们电力部门。”


尾声:蜿蜒的山路在延续,从山的这头连着那头,浓浓的责任在延续,高山电力情也在延续......



供稿单位: 三门公司(程亚军  高佳阳)

本期小编: 翁 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