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阿里云:浙江建泛在电力物联网集“天时地利人和”
在“刷脸社区”,通过门禁、闸机等设备上加装的人脸识别装置可快速识别业主身份,无需携带钥匙、门禁卡就可以轻松出入小区。在工业领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将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收集起来,沉默的数据被唤醒,生产流程大幅优化,良品率上升带来利润增长……
对于今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外界有怎样的看法呢?
小e就此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物联网产品总监 金锋做了交流,此前他也参与过不少电网业务相关的合作,可以说是一位非常熟悉电网情况的物联网产品专家。
您怎么看待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个战略行动?觉得它发展前景如何?
金锋:
就国家电网来说,物联网这个概念,其实它不新,如果狭义的理解,从传感器到传输,再到采集,再到决策,电网当中早就是物联网这种形态。如果从物联网规模而言,我觉得国家电网可能是中国甚至世界上最大的这样一个物联网。
这次国家电网为什么会提出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我个人认为要把泛在电力物联网和“三型”一起结合来看,“三型”是枢纽型、平台型和共享型。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第一主要是改善内部协作效率,包括发、输、配、用,用物联网以后,数据采集更加精准了,也就提高了协同效率。就国网的枢纽型而言,枢纽是衔接了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协作效率提升对整个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个是共享型。我的理解是相对于自用型的。因为以前国家电网很多时候建信息系统,是给自己用,但我发现现在国家电网的心态是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提出共享型转型以后,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也是这样,不管是系统还是一些基础设施,未来也不仅限于提升内部协作效率,而是更加开放的。
第三个是叫平台型。平台型其实是相对于应用型驱动的。国网以前建很多应用的时候,可能更多是业务驱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建一个什么样的系统。但转型平台型以后,它后面更多的是一种拉动。平台要和生态一起看,阿里经常说我们是一个平台型公司,做平台,就是拉动更多的合作伙伴跟我们一起来完善一件更大的事情。所以从国网层面来看,如果要转型平台型也是这样,不仅仅是自己要建一个应用,而是要拉着小伙伴一起来做。从这个角度来看,国网有这样的基础和能力,包括像体系内的南瑞、中国电科院等本身实力很强,国网本身又有很强的运作运营经验,如果把泛在电力物联网扩大到更广的社会层面,在智能人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方面,这就是一种更开放更自信的态度。
而且我也相信国家电网来做这个事情,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效益。国家电网在顺应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开放。而且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前景也是非常广阔,建成功以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巨大,我觉得这也缘于国家电网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Q2
您觉得浙江在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上具备哪些优势?
金锋:
浙江或者说从浙江电力而言,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浙江电力本身在物联网建设上基础就已经非常扎实,很多方面也是走在整个国家电网系统前列的,整体基础非常好。
还有一个地利的优势,互联网的辐射力是非常强的。站在浙江辐射到长三角,这对带动全国也都是非常有优势的。
第三个就是人和。现在浙江汇集了非常多的人才,无论是浙江电力,还是互联网公司,创业理念和服务理念都很强,整个浙江,互联网思维已经非常充分。所以浙江来建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有天时有地利又有人和。我也相信无论是浙江电力也好,还是整个浙江也好,一起来做泛在电力物联网都是非常有前景的。
Q3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也需要有很好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您觉得目前浙江这个基础怎么样?
金锋:
首先浙江电网本身基础就非常好,同时在互联网服务的基础设施方面也非常领先,和阿里巴巴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无线移动端支付的普及度、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的建设等等,它的涵盖面非常广。如果电力的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Q4
浙江在推行5G商用的步伐上也走得很快,从这个层面来说,是不是对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也比较有好处?
金锋:
一旦5G起来以后,无论传输速率,还是覆盖面,对整个物联网业界,包括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我相信会是非常正面的影响,可能会出来很多新的形态,会产生一些颠覆性的模式上的变革。
Q5
电力与大数据将有越来越多的碰撞,您认为阿里巴巴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之间存在哪些渊源和可期待的合作空间?
金锋:
阿里巴巴希望赋能更多的生态,让更多合作伙伴在我们的基础设施上搭建更好的应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首先,两者的理念是比较相近的。我们现在在做物联网开放平台,它能够使很多物联网设备更稳定地接入进来。当企业对外服务时接入设备的数量是无法估计的,或者是不确定的,很可能大量上来,涉及可靠性、并发性,很多时候柔性信号非常大。这方面阿里巴巴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双11的“水位”就非常高,“水位”波动非常大。
从大数据处理角度来看也有共性。为什么大家很看好泛在电力物联网,因为物联网数据它不像以前一样是传统填报上来的,而是很多都直接来自设备。这样有什么好处?这样做大数据分析的时候,或者做AI的时候,就能更精准。大数据分析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说法,“garbage in garbage out.”所以保证数据源头精准至关重要。
第二点,阿里巴巴做了一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或者叫物联网的操作系统,也可以开放给客户来用。
第三点,也是最匹配的一点。我们的物联网平台基础上有一层模型叫物模型,我们把万事万物都抽象出来,抽象成它的属性、它所提供的服务。这样抽象出来以后,就屏蔽了下面硬件上的差异。国家电网的设备数据采集上来以后,是要去融合的,它不是烟囱式的,这个设备采集上来以后,就只能给这个设备。一个设备数据怎么让更多的应用所理解,是有语义的。这个物模型就正好解决语义的问题,使得上面的应用都能够理解这个设备,可以即插即用。国家电网系统内也有类似的模型和标准,但是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需要往外部走,比如可能会发现没有空调的模型,没有洗衣机的模型,没有灯的模型。阿里巴巴现在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已经沉淀了一千多个物模型。
这一千多个模型也不是阿里巴巴自己拍脑袋创建,阿里巴巴牵头成立了一个物联网联盟,包括家电厂商、模组厂商跟物联网所有相关行业都在里面,现在应该已经有四五百家,共同来创建物模型。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未来肯定也要出台相应的标准。从阿里角度来看,也非常愿意贡献自己在标准制定或模型沉淀方面的力量,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所用。
目前我们在做的物联网相关的行业,其实跟电网现在要进入和服务的行业是非常吻合的,包括智能人居、智能制造、智能园区、智能城市等等。这是一样的服务方向,我们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有很多系统可以一起来共建,所以这点我觉得匹配度非常高。阿里的生态和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合,对于催生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Q6
可以畅谈一下您想象中未来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怎样的吗?希望它开放共享到哪种程度?
金锋:
未来,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它会深入到越来越多的角落,可能就像现在感觉不到用电,感觉不到在用互联网一样。刚开始我们可能还会去推这样一个概念,以后可能就像空气一样,或许遇到任何一个跟电相关的事物,就是通过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的,它在背后支撑那些行为。
至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对外开放程度,我认为要在保护好企业和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尽可能去开放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更多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供稿:综合服务中心(陈丽莎 洪隽)
编辑: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