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时代再出发,学术中国与青年史学家公众号达成深度合作协议

2017-06-07 青年史学家



不知不觉的运营微信公众号已经一年有余了,回顾过去的这段历史,我们绝不敢说青史影响了历史学自媒体的舆论生态,但自媒体却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们。


2015年是中国的历史大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亚洲、在中国、在山东、在济南、在山东大学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年,首届全国高校史学社团年会亦在济南召开,《青年史学》创刊,为了一个小小的“私心”,我们抢注“青年史学家”品牌标识。


整个15年我们仅仅发表了几篇文章,其中校史文章被学校官微转载,历史考研试题评析被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转载,中国史学会文章后台浏览破万,这些都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做下去的勇气。


16年暑假发展进入快车道,三轮招募,高校全布点,栏目全覆盖,领域全介入。从数据为王,到内容为王,再到商业模式为王,又到社群为王,我们错过自媒体的黄金时代,但是搭上了学术类自媒体发展的末班车。16年秋季学期的开学季,“史学姑娘”刷爆朋友圈。


从16到17,是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碑,从“口述历史联盟”,到《青年历史评论》,再到微课堂,又到微直播……也是一个打碎的过程,首先是栏目模式的破产,其次是摊大饼模式的崩溃,由踌躇满志到退守手机端,虽然出现100000+,但粉丝增长乏力,发展进入瓶颈期。


向前看,历史研习社以新清史、历史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创业,早已完成通俗化转型,向新文化史发展。


看身边,史学研究、中古史研究资讯、近现代史研究通讯、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海外汉学研究等,坚守学术和学科本位,虽偶有社会科学化转向,但不失其本色;


往后看,多少历史学学术号旋生即灭,所有热点基本被消费完毕,官方资质进入资源被稀释。不仅是微信,还是学术号,乃至历史学学术号本身,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微信公众号确实带给了我们无数的便利,比如通过它世界扁平化了,我们可以通过自媒体链接现实世界中我们接触不到的信息流、人脉流和资金流。但人掌握技术,技术同样能控制人,微信公众号同样带给我们福柯式和韦伯式的规训与惩罚。不是文化规训权力,而是权力规训文化。微信公众号带来社会流动,但正因为此你才会更深切的感受到社会阶层壁垒“撞墙”时撕裂般的痛,尤其是当私域与公器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你构建了一个你本人无法驾驭的“码头”,不能道成肉身,势必会道器俱灭。当资本无孔不入的时候,在任何试图解构的因素成长起来之前,资本通常会以更敏锐的嗅觉将其规训。网络扩大之后,圈子却缩小了,为微博的广场到微信的圈子,再到朋友圈三天可见,技术在开放的同时,也在制造壁垒。


我们想了无数的出路,比如将其卖掉加入大的玩家,但你得到的仅仅是五万或者十万人民币;完成角色转变,成为官方号,但目前看来实际似乎不成熟;政史化和解密化,成为中国历史、中国历史解密、马桶历史那样top1000的垃圾号,那不是我们的调性;人文化,跟随国家人文历史的脚步进入top1000,跟随历史研习社的脚步进入十万时代,这超过了我们暂时的能力;社会科学化,那意味着我们将丢掉自己的基本盘,进入到不熟悉的领域,甚至有可能血本无归。


我们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实事求是”,融入社会,离开网络;要么离开社会,将精力投身于网络时代的组织与链接,原创与精选,规划与活动的设计。而就在这个时候,我们遇到的学君,这个时代学术号的标杆,网罗百万社科、传播类粉丝的巨型接口,擅长研究方法、考博、高端会议、深度培训的武林高手,快速成长中的明日之星。


他们,需要更深度的链接:细分领域、核心粉丝培育、抢占未来的蓝海,构造学术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除了流量需要更大的体量,需要平台,需要不断扩大在历史圈广度意义和深度意义上的链接能力……所以,我们一拍即合!


青年史学家加入学术中国自媒体矩阵,在这个野蛮生长的时代抱团取暖。


我们将重新出发,继续坚持学术·社会·人文·思想的定位,坚持历史学的底色,体现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一方面探索历史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将北大、清华、人大、复旦、中山、武大、川大等这些知识、思想、意见生产核心场域的声音向外界传递。与学术中国在社群维护、非虚构历史写作、高端学术会议、线上微讲座、线下活动、深度培训方面展开密切的合作。


未来怎么样谁都不知道,但是至少我们敢肯定,如果不去做那一切都是空话。不管这是不是一个我可以改变世界的大时代,但是至少我们敢肯定我们一定能改变自己。欢迎有识之士一起切磋进步!


▲长按上方二维码加入青年史学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