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核工业大学、航天工程大学正式筹建!

2018-03-16 青年史学家


“新时代要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人才是根本。当务之急,应从核工业发展国家战略层面考量,夯实人才基础,尽快支持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加速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高层次的战略领军人才,储备好青年基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日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万钢介绍,我国虽建有较为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但核产业链长,涉核学科专业方向多、差异大且交叉趋势明显,少数专业(如铀浓缩、后处理、核聚变等)同质性差、需求量小,国内现有涉核专业高校难以满足、总量供给有限。他举了2016年中核集团接收毕业生的例子,在2300余名毕业生中,核专业毕业的仅占20.29%,院所自主培养的不足6%。


中核集团“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高校对于中核集团的核专业人才需求满足度不足50%。高校补需求“短板”和扩大招生都面临教学资源的瓶颈制约,加上核专业的敏感性制约了国外人才引进,行业特殊性及相关政策优势不足也使其难以吸引和留住国内人才。


万钢建议国家尽快编制出台核专业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支持核科研院所自主培养后备人才;发挥核院所在“高校共建”中的作用,引导高校按照校企结合、产学研融合的要求,创新办学模式和机制,“走出去”联合科研院所或依托核科研院所设立核专业教学点,共同培养核专业人才。


万钢建议国家尽快支持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他透露,目前,中核集团正在以核工业干部管理学院、核工业研究生部两个事业法人办学实体为支撑,统筹集团教育培训资源,筹建中国核工业大学,搭建与国际接轨的高端教育培训实体。他还建议,参照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办学模式,在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在职人员再教育的同时,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展小规模、急需的本科专业教育,以满足中国核工业发展不同梯次专业人才建设需求。


来源:科技日报

双一流高校(ID:gaoxiaoxuebao)编辑整理



军报独家连线航天工程大学政委张长生少将——

这所新组建的神秘军校,与习主席提出的“建设航天强国”有何关联


2017年6月29日,中国军方对外公布新一轮军改后的军队院校名单,其中一所新组建的军事学府让人们感到十分神秘——航天工程大学。


这是一所什么学校?它的组建,与习主席提出的“建设航天强国”有何关联?对此,社会各界有不少猜测,外媒更是众说纷纭。


“航天工程大学的组建,承载着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部署、对加快培养航天人才的殷切期望。作为航天领域新型人才培养主阵地,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加紧推进新时代办学育人,为航天事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该校政委张长生少将在接受军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


军队招生部门2017年发布的招生简章显示,航天工程大学是一所培养航天指挥管理与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解放军新型航天人才培养的摇篮、航天科技和军事理论创新的基地。其前身是1978年3月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干部学校”,2017年7月在原装备学院基础上重建为航天工程大学。


太空是维护国家利益新的战略制高点。探索利用太空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平开发利用太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3年6月11日,习主席在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习主席在公开报道的活动中首次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


此后,习主席多次对“建设航天强国”进行论述、作出批示。今年春节前夕,习主席在视察看望驻四川部队某基地官兵时再次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钱学森曾说,航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靠我一个人,要靠一大堆人。航天是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也是最需要创新人才的领域。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最关键、最紧迫的就是培养大批高素质航天人才。


“身逢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时代,航天工程大学广大教职员工为投身航天人才培养事业而倍感自豪,同时也深感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张长生政委认为,航天事业极具特殊性,必须坚持政治建校,确保学员维护核心特别坚定、服从号令特别坚决、献身航天特别执着、政治防线特别牢固。大学组建以来,始终把固本培元、铸牢军魂作为办学育人的首要任务,采取一系列夯实学员思想政治基础的举措,从“兵之初”“官之初”就不断强化旗帜引领,从源头上确保航天宏图伟业掌握在忠于党的人手中。


记者了解到,航天工程大学去年7月刚组建就在全国十几个省市招收了首批四年制本科学员,引起了一股不小的报考热潮,大学去年招收的本科学员平均录取分数线超过各地重点线60多分。“这足以说明,社会各界对航天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也为我们办好大学增添了信心!”张长生政委说。


“如何办好航天工程大学?如何培养高素质航天人才?”面对记者提问,张长生政委用“三个高”来作答:即航天人才培养眼界得高,着眼世界各国在航天领域的激烈竞争,着眼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拓展世界眼光,树立超前培养、精英培养、融合培养等理念;航天人才培养起点得高,深刻领会习主席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决策,体悟习主席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殷切期望,围绕建成世界一流航天工程大学绘制“路线图”“施工图”;航天人才培养门槛得高,严把“入学关”和 “毕业关”,既要为航天事业选好苗,还要精耕细作,培养堪当大任的航天栋梁


谈起航天工程大学的师资水平,张长生政委介绍,大学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周志鑫少将领衔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其中17人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近40人获中国航天基金奖,5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这个学术精湛、充满朝气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必将为大学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航天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正处于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航天人才。航天工程大学的今天,凝结着一代代航天人接续谱写的荣誉积淀,寄托着全国人民对航天事业未来的深情期盼。我们只有高起点筹划人才培养,才能不辱使命,交出合格答卷。”张长生政委告诉记者,在上级机关的有力指导下,大学全面建设步稳蹄疾,大学党委拟定了“三步走”发展规划,推出了一系列办学治校的创新举措,全校上下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工程大学的宏伟目标在奋进。


采访结束时,张长生将军特意通过解放军报融媒体向广大有志于投身航天事业的青年学子发出邀请:航天工程大学欢迎你!


航天工程大学名片:

航天工程大学是一所培养航天指挥管理与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大学,隶属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型航天人才培养的摇篮、航天科技和军事理论创新的基地。该校在北京怀柔、昌平、沙河设有三个校区,拥有军事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等门类齐全,覆盖航天各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2017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以原装备学院为基础重建为航天工程大学。


张长生政委简介:

张长生,1964年1月生,少将军衔,在北京大学取得硕士学位,担任过军队院校教员,后长期在原总部机关任职,多年从事军队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参与了军队人力资源顶层设计和系列政策文件起草。新一轮军改后,出任驻四川部队某基地副政委,2017年12月任航天工程大学政委。


策划:解放军报融媒体策划编辑组 王通化 张磊峰 王卫东 张旗

解放军报记者 蔡鹏程 张琳 通讯员 赵风鸣


来源:军报记者

双一流高校(ID:gaoxiaoxuebao)编辑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