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要将哈工大建设成为中国的“麻省理工”!

2018-03-25 青年史学家
 青年史学家史学/人文社科艺术/高等教育/社会热点

 




哈工大校长周玉近日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过去一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颇受外界关注:先是学校设计的机器人“献艺”平昌冬运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其后该校校长周玉高调表示,要把哈工大建设成“中国的麻省理工”。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哈工大校长周玉接受南都专访,解析作为“工程师摇篮”的全国老牌重点大学,哈工大将如何发力、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 

周玉还谈到,哈工大深圳分校自2002年运行至今,已逐渐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接下来,在哈工大打造“国际航天重镇”的计划当中,深圳校区也在重点部署之列。 

谈建设国家航天学术重镇 研发出全国首台会下棋会说话的计算机 

南都:我们关注到,在平昌冬运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上的“表演者”,是哈工大的机器人。目前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成果如何?

周玉:在“北京八分钟”机器人表演者中,有部分机器人是由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在读博士冷晓琨及其团队研发的AELOS机器人。这是一款主打娱乐陪伴功能的智能人形机器人。与同类机器人相比,这款乐聚智能机器人更加灵活,具有17个自由度,能够快速稳定地完成每一个指令。 

其实哈工大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有6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1958年,我们就研制出全国第一台会下棋、会说话的计算机,那一年,邓小平还来看过这台计算机。 

经过60多年发展,我们的计算机学科已具世界水平。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A;在国际权威学科排行榜中,ARWU排名27,US News排名33,ESI排名44,步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校长周玉介绍,哈工大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已有60多年历史。 

南都:去年底,哈工大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其中提到,要将学校建成全球航天学术重镇。为什么要选择航天领域为建设“双一流”的突破口?

周玉:哈工大的航天特色和优势是历史积累形成的,学校曾作为原航天工业部和航天工业总公司主管的唯一重点高校长达18年,形成了鲜明的航天与国防特色。

此外,1987年哈工大就成立了全国首个航天学院。2011年获批国家首批“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获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项目,在小卫星、激光通信、空间机器人、航天特种材料、先进电推进、地面仿真模拟与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 

我们还取得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比如,在载人航天重大专项中,包括KM6试验装置、容错计算机、航天器关键部件搅拌摩擦焊、内高压成型先进制造技术、九自由度运动模拟系统在内的50余项科研成果得到全面应用。在月球探测重大专项中,月地转移机构、月面机械臂、月球车等创新成果支撑了探月工程顺利实施。 

南都:接下来在此方面有何目标?

周玉: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打造中国式的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LBNL)。

包括在深圳校区建设国际太空科技学院和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在哈尔滨校区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打造航天高端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平台,扭转以前高端人才需要到国外学习深造的状况,吸引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和学者到校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通过建设“航天领域国际学术重镇”,在激光通信、小卫星、空间智能机械、先进空间能源动力技术、航天材料以及空间科学探测等领域引领航天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谈建设“中国的麻省理工” 哈工大与麻省理工学科特点和定位很相似 

南都:你曾说要将哈工大建设成“中国的麻省理工”。这个目标是不是有点大?

周玉:这在我们学校已经形成共识。哈工大的学科特点和在国内的位置与麻省理工很相似,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整体上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当中国的著名高校已经和世界上的一流高校达到相同水平时,哈工大在中国成为与麻省理工相近的大学是完全可能的。请注意,我说是“中国的MIT”,就是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不是照搬、是学习借鉴。 

当然,现阶段我校和麻省理工相比还有差距,比如在师资队伍、前沿基础研究等方面。明确差距可以使学校更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建设重点。 

校长周玉称,哈工大要建“中国的麻省理工”。

南都:怎样弥补差距?

周玉:我们现在就是把麻省理工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参照。我们要学习麻省理工在学科设置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和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以及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尽快提升办学水平。总结一下就是三句话:扎根中国大地、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先进经验、遵从教育规律。 

我们的优势是国家办大学,又正好赶上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契机。还需要强调的是,是国家在办哈工大,我们还要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开放办学,通过国际联合办学助力哈工大发展,才能立足中国、扎根中国,并走向世界。 

我也相信,通过参考学习麻省理工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明确发展方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哈工大建成“中国的麻省理工”。 

谈“飞地办高校” 哈工大深圳校区毕业生60%留深 

南都:近年来,哈工大深圳校区口碑不错。 

周玉:哈工大在深圳办学已16年。我们从研究生院起步,2001年,与深圳市政府签订市校合作办学协议,2002年2月,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就经过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了。研究生院办学阶段,采用的是国际联合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的培养模式。十几年来,累计培养了15届80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到2014年,教育部又同意以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为基础来筹办本科教育。深圳市也给了非常大的支持,投资17.6亿元用于建设新校区,现在已基本建成,大概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深圳校区也是下大力气,从培养方案、课程大纲、任课教师、到教学实验室建设等,认真规划、论证、落实,建立起了既具有哈工大特色,又与国际一流标准接轨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并已招收两届本科生,招生质量很好。 

南都:学生毕业之后,就业情况怎样?

周玉: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在珠三角、京津沪等地区就业,留深率接近60%,其中60%以上的毕业生就职于华为、腾讯、百度、新浪、阿里巴巴、IBM、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知名企业,30%以上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10%选择继续深造及出国工作。

哈工大在深圳办学已16年。图片来自哈工大(深圳)官网。 

南都:“飞地”办高校,如何保持教育科研的高水平?

周玉:“飞地”办高校,要想保持教育科研的高水平,关键就是充分发挥学校本部和校区办学所在地的优势。哈工大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资源优势突出;深圳市具有经济发达和地域优势,更重要的是有改革开放先进的理念和敢想敢试的创新文化,并为办学提供非常优越的条件,对高层次人才非常有吸引力,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优异的软硬件条件。 

哈工大深圳校区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学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从而形成统一质量、统一品牌,更侧重于与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紧密结合。 

比如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以理工科为主,这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十分契合,能够满足深圳乃至广东对高素质理工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坚持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专业课的年均全英文授课比例达到50%,90%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采用国外一流原版教材,符合深圳市国际化城市的形象和定位;还与深圳高新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率先实践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满足深圳建设国际化创新城市的需求。 

谈深圳校区建设力争2030年在校生达10000人 

南都:未来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建设方向是什么?

周玉:2017年7月时,教育部正式批准哈工大(深圳)开展本科教育,并安排单独招生代码招收本科生,这可说是哈工大(深圳)办学历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也意味着哈工大与深圳市合作办学的阶段性成功。

哈工大深圳校区中期目标是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工科大学”,远期目标是学习借鉴加州理工,建成“中国领先、世界前列的理工科大学”。我们争取到2023年,哈工大(深圳)教师将达900人,在校生将达10000人,其中本科生5500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人,留学生1000人。 

哈工大深圳校区。十几年来,这里已累计培养8000余名硕博研究生。 图片来自哈工大(深圳)官网。 

南都:深圳此前高校资源相对匮乏,近年尝试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名校合作办分校。你怎样看这样的探索?

周玉:深圳通过与国内外的优秀高校合作,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弥补高等教育的短板,开辟了一条高等教育的新的发展路径,我认为是创新发展思路的一种很好的做法,充分展现了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勇气与魄力。

从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发展来看,市校合作办学的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如上面所说,合作办学可以实现双方优势融合加乘的良好结合,可以保证高水平的软硬件条件,还可以为校本部增添新的活力,为深圳市带来新的文化。当然,这些优势能够充分体现的前提是市校双方要达成共识、要形成合力、要创新机制。 

南都:学校将与广东还有哪些方面的合作?

周玉:将在多方面与广东省展开合作。去年底,哈工大深圳校区作为依托单位,支持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的建设。这个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求,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做的准备,深圳市政府和广东省政府投资100多亿。 

另一方面,哈工大的学科优势与特色,与广东省对人才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也很吻合。未来校区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等方面,将进一步结合广东省、深圳市的需求,为广东省的高层次人才汇聚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做更大贡献。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程姝雯 唐孜孜 黎湛均)




 版权声明 

青年史学家所使用的文章、图片等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