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可以适应一切环境的动物 | 2019年2月读书札记
二月只有28天,其中10天我还在外面晃荡,这是我为自己本月读书少找的借口。但出去玩儿和读书一样,都是我生活里必须要有的活动,假如春节假期把我关进图书馆,恐怕我也只会郁郁寡欢,而不是多读几本书。
二月最初的10天,我、家属和晓龙在新西兰,旅途一半的时间在舒适的海边城市奥克兰享受资本主义的夏天,另一半的时间里,我们跟着托尔金(准确地说,是导演彼得·杰克逊)的脚步去了“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系列电影的取景地——霍比屯和末日火山。
现实中,末日火山的名字是瑙鲁霍伊火山(Mt. Ngauruhoe),位于汤加里罗国家公园,海拔2291米,常年活跃。我们在火山下的小木屋里住了两晚,白天看火山,晚上看星星,木屋周围时常还有野兔拜访。要想走到火山跟前是不可能的,就如俗话所说的,“看山跑死马”。
飞机上、海边、大巴上和小木屋的电灯下,我一直在读一本书,《古拉格:一部历史》。七十万字的书,回北京后才真正读完。因此,二月读书札记就从此书开始。
1.《古拉格:一部历史》
标签:社科 苏俄 大部头 出品:汉唐阳光|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13 | |
写作本书并不像陈词滥调常说的那样,“为的是使这种事情不再发生。”写作本书是因为,几乎可以肯定,这种事情还会再次发生。
去年我开始对苏联劳改营文学感兴趣时,觉得此书会是一个全面且必不可少的背景阅读。读毕,的确如此。七十万字的篇幅,从古拉格体系1917年的起源(斯大林对彼得大帝十分迷恋,而后者将流放作为一种常见的惩罚手段,后来,流放,或曰“永久移民”,也成为古拉格体系的一部分)至九十年代苏联解体,这么多资料的收集、梳理和研究,让我觉得这几乎是一本不可完成之书,难以想象作者付出了多少。
书中引用了《死屋手记》中的一句:人是一种可以适应一切环境的动物,而且我认为,这是对人的最佳定义。书中对劳改营生存状况的直接描写时常引起我生理不适,这种不愉悦的阅读体验让我想过,读者为什么要读这种让人难受的书?对照结尾处当代俄罗斯人对这段历史的讳莫如深和不了解(“前苏联约等于古代”),也就明白了。
延展阅读可选:
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
沙拉莫夫《科雷马故事》
布罗茨基《悲伤与理智》
2.《长乐路》
标签:社科 出品: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18 | |
去年的现象级书,又因被下架引起更多人的兴趣。但读完之后我挺失望的,缺点过于明显。
首先是“油”,这种笔法作者显然已经写熟练了,于是整本书都没能摆脱这种写熟练之后的“油”味。比方说,作者善用细节,却总是刻意去多次强调一些细节:写骗子戴劳力士之后,就多次强调劳力士是财富的象征;写花店老板随手扔西瓜皮,下一页里就一定要再写一下西瓜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多了真的腻,没必要这样,真的,就跟电影里出现一把枪,就一定会开枪一样。
其次是触及面虽广,却太多问题只触及表面,用几行字叙述自己对尖锐社会问题的看法,但看不出作者有深入探讨的想法和勇气。总之,全书有一种西方精英知识分子的俯视感。
何伟之后,外国作者写中国的非虚构越来越多,但何伟比任何后来者都赤诚且深入。
延展阅读可选:
何伟《甲骨文》
3.《管家》
标签:长篇小说 出品: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7 | |
一部男性缺席,但男性的影响又无处不在的小说。女性写作之典型。
书寄到公司后,同事许禄底迪一看到,就说自己很喜欢这本书。然而我读到一半,就知道自己属于无福享受这书的那一类人。我知道书是好的,语言是繁复的,阅读体验是沉浸的,只是我无法享受。
而底迪对《管家》的评价特别精准:奇妙,像在黑洞洞的夜里行走,恐惧又感官异常发达。
4.《在难熬的日子里痛快地或》
出品:漓江出版社 出版年:2016 | |
读完惨烈的《古拉格》之后想找轻松的小薄书读,拿起这本。
作为一个癌症患者和独居老人,可能佐野是一些人眼里也有点惨,但她完全不觉得癌症有啥不好,反而在患癌之后获得一种自由,决定剩下的日子尽可能过一种普通人的生活。因为知道自己何时会死,于是决定死前把所有存款花光。嗯,这个角度来看,我也想知道自己啥时候死。
但这个简体版书名改得真不好啊,“无用的日子”,多潇洒,多无所谓,多好的书名!
延展阅读可选:
MUJI文库本《佐野洋子》
上一期:
说了二月读书少,能拿出来聊聊的也就这么几本。三月了,春天才是读书天呐~我已经荡漾了起来。
我们下个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