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处的光影 | 2019年4月读书札记

黄薇兮 味稀 2020-09-15

题图:电影《索拉里斯》(Solaris,1972


清明假期结束时,爸妈开车送我去机场。妈妈问,要我陪你坐一起吗?我说你坐副驾,我要一个人在后面。


从家里到机场要一个半小时,我脱掉鞋子,躺在车后座上。空间不够我舒展身体,于是我不断地调整姿势,有时把双脚贴在车窗上,有时候蜷缩起来,像婴儿。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过隧道时,我想起许多别处的光影。


小时候我常在周末去找表姐玩,她大我三岁多,是我童年时最好的玩伴。我一般在周六去她家,问:“你作业写完了吗?”姐姐回答:“一个字都没写呢。”我说我也没做,于是两人开始玩耍。周六的晚上我总是住在姐姐家,而大人要求我们九点就上床。我当然是睡不着的,躺在床上看外面的灯光投向窗框,从而在天花板上形成的影子。不时有车经过,或是有一阵小风,影子便动一动。这是我七八岁时的光影。


还有电影《索拉里斯》中的隧道,电影发生在未来,而取景地却是七十年代的东京。没错,东京的确是我心中理想的现代化城市模型,我躺在爸爸的车后座上想着。


我还想了些啥呢,其实记不起来了,只有童年的光影、电影中的光影和车窗外一晃而过的影子像水彩颜料一般溶在一起。而躺在车后座的那一个半小时,是整个四月我最幸福的时刻。



图片来源:电影《索拉里斯》(Solaris,1972


四月读书不少,且书与书之间的勾连愈发紧密,因此我尝试着把一些书放在一起来写。


1.《相爱一场》



近期在初审读库“哲学系”丛书的稿子,手头的一本名为“嫉妒”。对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大量引用,是这套书的特征,因此我也有机会读到许多原本不在计划内的书,阅读的《相爱一场》和《嫉妒》便属此类、


迪诺·布扎蒂的这本书是纯粹的爱情小说,上一次读到类似的书,还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而后者同样发生在意大利。


全书皆以男主人公安东尼奥的视角写成,至少一半篇幅是对他的心理描写,十分对我的口味。然而,在这一次的阅读体验中,我没能做到抽身而出,不仅是视角,就连认知也被带到安东尼奥一边。我看他痛苦,同情他,却没想到他这种因嫉妒而生的痛苦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没有以拉依德需要的方式去爱她。


男女主人公对彼此理解是错位的,这致使他们之间是无尽的博弈,而这种不能理解,背后的原因更为深层。而且,不仅角色之间的理解错位,就连我对角色之一(拉依德)的理解也出现了错位。


所以,这算是读者失格吗?


2.《吉娜》&《嫉妒》




如前所述,读库的《嫉妒》引用了格里耶的《嫉妒》,而我顺便看了格里耶的另一名篇《吉娜》,因此放在一起写。


在我看来,《吉娜》拓宽了小说的边界,其诞生的初衷居然是为美国学生写一本法语教材。可想而知,译为中文后,文本本身的乐趣将会丢失不少少,“Jean”“让”“让娜”“吉娜”,文字游戏从名字就开始了。不过,故事本身已经足够有意思,读者不可信任何人、任何事;而读者若选择信其中任一,便可对故事做出不同的解读。此外,读格里耶也总让我想起同时期的安部公房,还挺想研究一下其中的关联的。


我对《嫉妒》的喜爱逊于《吉娜》,但它的写法实在是太妙了。全书的视角为一位被嫉妒情绪淹没的丈夫,在一片热带种植园中,丈夫透过百叶窗窥视自己的妻子与妻子的男性友人。嫉妒者从未露面,又无处不在;全书笔法极端冷静,几乎算是白描,毫无感情,又通篇溢出浓烈的嫉妒情绪。


和《吉娜》一样,《嫉妒》的书名(La Jalousie)也是一个文字游戏:法语中的“jalousie”,除了此种情绪,也有“百叶窗”之意。


3.《野蛮大陆》



《野蛮大陆》是四月大部头,可以作为所有二战后欧洲史的“前传”。


主流历史教育都把二战视为正义战争,似乎战争结束没多久,“马歇尔计划”便开始实行,欧洲由此振兴。然而在1945至1949这几年,欧洲大陆如本书的书名,是野蛮、流血、仇杀、内战、分裂。战争的结束并不代表和平到来,而只是暴力的转移。东欧从多元化到民族单一,“越往东,情况越糟糕”,在民族主义、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三重交织与绞杀下,冷战到来。


4.《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这本的确应该在读完《古拉格》之后再读,是对劳改营生活的一天事无巨细的描摹。长久的蹲牢房岁月里,只有把所有的智慧都拿去学习、总结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才有可能活下来。舒霍夫是聪明人,他能在这种环境下度过甚至的开心的一天,3653天里的一天。结尾再次让我想起索尔仁尼琴说的:“人是一种可以适应一切环境的动物。”


5.《阿拉伯商展》&《都柏林人》




读小库的这本《阿拉伯商展》,是我在几年后重读《都柏林人》契机。《阿拉伯商展》即《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这套丛书引进自台湾格林文化,也沿用了詹宏志先生的翻译。读完之后,我想,为什么读完《都柏林人》后,我对这个故事毫无印象?


在《都柏林人》的十五个故事里,《阿拉比》并不引人注意。它是第三篇,全书仅有的主人公为儿童的两篇之一,而这两篇,几乎也是书中少有的天真亮色。一个男孩,初识爱情滋味,就已体会到它带来的失落和灼痛。


十五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仍然是《一次遭遇》《一小片阴云》和《死者》,而读小库的这本《阿拉伯商展》虽然没有让我更喜欢这个故事,但它是对这一故事恰如其分的视觉化,也促使我重读《都柏林人》。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也都是寻常的生活和幽微的情绪,读来却有波澜壮阔之感。都柏林是一个有机体,每一个人每一天的日常都是一粒细胞,生长然后死亡。


上一期:

一个没有创作力的人 | 2019年3月读书札记


我们下个月见。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