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了《我的前半生》的亦舒,一生远比罗子君折腾

2017-08-17 沐沐 读家书院


前段时间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热播,虽然评价褒贬不一,引起了原著党的“众怒”,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电视剧的热播,也让亦舒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中。亦舒塑造了很多成熟女性的角色, 她们的喜怒哀乐, 悲欢离合, 被亦舒的一枝生花妙笔淋漓尽致的写了个透彻。亦舒一直以来倡导的都是“女性独立”的价值观,而她的前半生比罗子君更加精彩。



 "出名要趁早"


亦舒原名倪亦舒,原本出生在上海的她,五岁时随家人到香港定居。


亦舒在小时候读书并不是很用功,曾经因为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而被罚站,不过亦舒也是气性不小,一气之下背下全部课文……


亦舒喜欢阅读写字,14岁时就发表第一篇小说《暑假过去了》,这个书名还真是满满的校园青春气息;随后又出版了首部个人小说集《甜呓》,如今已经绝版。


正应了张爱玲的那句话“出名要趁早”,早在15岁的时候,亦舒就被一群报刊编辑们争相要稿,成为了是校园里有名的“厉害小姐”;中学毕业后,已经小有名气的亦舒没有选择升大学,而是去了金庸创办的《明报》担任记者一职,《明报》至今仍时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


在工作中,亦舒不仅跑新闻、写专访,还写杂文、小说、专栏文章,成为了报社的“金笔杆”。而初到《明报》任职时,她仅有17岁。 

 

之后,27岁时亦舒前往英国曼彻斯特留学,攻读酒店食物管理系,1976年毕业后,先在台湾园山饭店服务,任女侍应总管,不长时间返回香港,受聘出任富丽华酒店公关部主任,又入佳艺电视台做编剧工作,后到香港政府新闻处任职高级新闻官,为期八年 。

 

亦舒的职业经历丰富,能力出群,特立独行,不过,她的感情生活却更精彩,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叛逆少女勇敢追逐爱情,轰烈半生,终归平淡……

 

情钟文艺画家,倒追闪婚

“任何一个人离开你,都并非突然做的决定,人心是慢慢变冷,树叶是渐渐变黄,故事是缓缓写到结局,而爱是因为失望太多,才变成不爱。


亦舒17岁时认识了画家蔡浩泉,钟情于他的才华与文艺气质,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主动倒追,没多久两人便相恋。


尽管父母极力反对,两人还是“在尖沙咀摆了一桌,请朋友吃顿饭”后闪婚,并在18岁的时候生下了儿子蔡边村。


但是好景不长,这段婚姻只维持了短短三年,两人经常为钱而争执,感情也逐渐疏远,最终离婚,儿子也归蔡浩泉抚养。

  

此后,亦舒再未与儿子相见,直到成名后的蔡边村拍摄了一部《寻母记》的纪录片,希望亦舒与自己相认,见上一面,这段尘封的往事才又被舆论提及。


尽管外界评论不断,亦舒仍然拒绝与蔡边村相认,连亦舒的亲侄子倪震也这样评价她:


姑姑亦舒,十多岁便结婚出走,生下小朋友,凡事必须付出代价,姑姑多年来都有阴影,人怕出名猪怕壮,恐怕是怕有一天小表弟找上门来要钱。

 

亦舒也曾借着笔下人物发出过一些声音:


你父亲已经浪费了她的前半生,现在你又要去浪费她的后半生?

    ——《妈》

 

小宝,相信我,我是爱你的。我怀你的时候是那么年轻,但是我要你活着,甚至我亲生的母亲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着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来,我只有十八岁。

——《妈》

 

不管亦舒是否在利用作品而影射,在这件事情上,亦舒都可谓决绝,曾经的柔情或许都给尽了他父亲。



敢爱敢恨,钟情现实版“家明”

 

亦舒的小说中最常见的人就是“家明”,无论在哪本书中,家明仿佛都是一种形象:清秀、真诚、温暖。有种说法是,岳华就是家明的原型。岳华是七八十年代,在香港红极一时的演员,年轻时也是英俊小生一枚,当红程度估计不亚于鹿晗。



当时,亦舒与画家前夫分开,岳华也与郑佩佩分分合合。亦舒当时作为娱乐记者,与明星走的很近,常常与郑佩佩和岳华同车出行,最后总会以自己“有夜盲症”为由,让岳华送自己回家。一来二去,亦舒与岳华渐渐熟悉,岳华最终和郑佩佩分手,与亦舒陷入热恋。

  

亦舒曾这样形容岳华,“岳华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是好人。有一张好人的脸,好人的性格。他是那种会使别人自然去占他便宜的好人。因为谁都知道,占了岳华的便宜,不会有后顾之忧……”


亦舒很有个性,占有欲也很强,郑佩佩到美国结婚后,报纸上偶有提及岳华跟郑佩佩的往事时,亦舒会生气到将岳华的西装全剪烂。


还有一次,她因为太生气,在岳华邵氏宿舍里,将刀插在他睡的那张床的心口位置,状甚恐怖……

 


不过,最终两人分开的导火索是,已婚的郑佩佩写了一封信给岳华,亦舒知道后十分生气,将信在报纸杂志公开,弄得满城风雨,也导致郑佩佩家庭出现问题。


岳华在这件事上忍无可忍,认为亦舒的做法太过分了,伤害了别人的家庭。尽管亦舒之后哀求复合,也无济于事。

 

分手后的两人如同陌生人,后来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与生活,都移民去了加拿大。有时会在超市碰见,也只当彼此为透明人,不再有半分牵连。

 

亦舒与岳华的感情轰轰烈烈,中间过程不亚于电视剧。亦舒敢爱敢恨的性格多少也都投射过在她笔下的角色上,她人生中的前两段感情也都是这样,爱时就不顾一切,不爱了也绝不拖泥带水。

 

两段感情下来,亦舒也人到中年,可能连她自己也不曾想到,她最后的人生归宿竟是凭借相亲找到的。

 

洗手作羹汤



四十岁的亦舒,通过相亲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梁先生。梁先生是香港大学的教授,相见后互相欣赏。亦舒也变得更加温和,后来还人工受孕,做了高龄产妇生下一个女儿。


移居加拿大后,亦舒一改往日“易燃易爆炸”的性格,将精力投入了家庭,很少再出现在公众视线,也基本不接受媒体采访,不过,却没有停止写书的脚步,仍然保持着每年七本书左右的超高产节奏……


对于女儿,亦舒十分疼爱,不写稿的时候就当家庭主妇,买菜做饭,督促女儿做功课,坦言最担心的就是女儿不肯上学。


曾经长满刺的亦舒,如今也犹如每一个妈妈一样温柔,生活也在热烈中归于平淡,但亦舒显然是乐在其中的。

  

亦舒在自己人生中的每个时期,都活的痛快精彩。像她笔下的的女子,情路少有顺遂的,人格上却独立自由,事业有成


“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之一


今年的亦舒,已经71岁了,共出版了300部作品。亦舒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她与哥哥倪匡、金庸并称“香港文坛三大奇迹”,十二岁就开始读鲁迅作品,她酷爱文艺,崇拜哥哥倪匡及其文友金庸、古龙等流行小说家,并深受其影响。


17岁就到金庸创办的《明报》工作,金庸也曾亲自教导亦舒写作,“写文章应该尽量写得浅白,改十次也要改得它最浅白最易懂。当年金庸是这样教我们的。”亦舒这样说道。


 

亦舒后来的影响力自不必多说,她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念,在香港家喻户晓,大陆也是收获了一众粉丝。

 

林夕说,亦舒令我提早对人情世故有所体会。

 

黄伟文说,我爱亦舒是因为里面具有一种看透世情而产生的大智慧,轻轻一笔,便觉余味无穷。

 

张国荣说,我特别钟情亦舒的小说。

 

蔡澜对于亦舒的书,常常“拿到手里就放不下来,非一口气读完不可”。


 

一个人能依靠的,不过是他自己


回首亦舒的感情生活,前半生轰轰烈烈,如今看来也是个“叛逆少女”;后半生则转型“温柔人妻”,但是,她的作品却不曾改变过。


她写婚姻、写爱情、写爱而不得、写忘年、甚至写科幻,但通通离不开的都是“女性独立”,这是她永恒不变的主题。

 

1982年出版《我的前半生》,如今又有了新的演绎,还有如《圆舞》 《喜宝》 《玫瑰的故事》 《流金岁月》等代表作,如今看也依然不过时,甚至里面的很多金句还是发人深省:

 

社会越是进步,男女越是平等,对象越是难找。

——《衷心笑》

 

一个人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是看得见的。

——《她比烟花寂寞》

 

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

——《玫瑰的故事》

  

这就是亦舒,一个才华横溢的个性作家;一个经历过比电视剧还精彩的人生的女人;一个用300部作品告诉每个女孩儿,“独立精神”才是最重要的人生导师。

荐书

读亦舒,活得通透,想得明白

她开启了现代女性独立爱情观与价值观

倡导人生是一场体面

亦舒小说全集

旧欢如梦辑&有生之年辑

亦舒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亦舒是华语世界独具影响力作家,与倪匡、金庸并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至今已出版300余部作品。她擅长以简练文笔书写动人故事,开启了现代女性独立爱情观与价值观,影响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女性。她倡导人生是一场体面,要以自爱自立为本。


亦舒的“旧欢如梦辑”收录了亦舒最经典、最知名的5部作品,包括《喜宝》《我的前半生》《玫瑰的故事》《圆舞》《人淡如菊》。“有生之年辑”收录了亦舒首次在大陆出版的5部全新作品,包括《衷心笑》《幸运星》《承欢记》《悠悠我心》《某家的女儿》。


编辑助理:叶知春  


THE END


——————— 近期热文 ———————


↓↓点击阅读原文,逛逛书院小店 

路过留下你的阅读感受

戳"写留言",带你上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