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团队,大作为......

近日,集团公司科技团队建设再创佳绩,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代敬辉为带头人的沉管隧道创新团队,在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天津市建委干部处的大力推荐下,经层层遴选,层层闯关,在专家答辩阶段力克群雄,最终摘得天津市2018年度 “131”创新型人才团队桂冠。这是继2016年TBM创新团队后,集团公司再次斩获省部级专家团队荣誉,也是国内首支专业化沉管隧道团队。

该团队成员不足10人,作为却不小,在集团公司乃至天津市的影响力首屈一指。从天津中央大道海河隧道伊始,在行业内越打越响,组织完成了《大型沉管隧道岸壁保护成套技术研究》、《软弱地基下大型沉管隧道轴线干坞成套技术研究》、《大型沉管隧道管段预制及沉放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大型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中央大道海河沉管隧道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等5项课题研究。经技术鉴定,总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数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同时,团队还主持完成了国家《隧道沉管法设计标准》以及国内第一部《内河沉管隧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为国家隧道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打造了集团公司沉管隧道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让我们看看这个团队的实力


代敬辉:胸怀大局的掌舵人

代敬辉,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企业先进职工,全国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获得者,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先后参与了京沪高速公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张石高速公路、天津市中央大道海河隧道、海南省博鳌通道、滨海新区欣嘉园配套工程、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B1线一标段等大型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信息(下同)

作为沉管隧道专业化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无论是团队的组建、磨合,还是人才的培养、分工,他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在技术创新方面,他更是发挥了带头人的榜样作用,先后攻克了滨海相软土基础不均匀沉降及高震区砂土液化、大型沉管隧道管段混凝土防裂、曲线管段岸控牵引、浮运、沉放管段姿态失稳、管段结构防水等20多项技术难题。他个人先后获得全国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中国铁建创效功臣、中国铁建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专利22项,国家级工法、QC成果、项目管理成果各1项,省部级优秀工法8项,住建部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施企协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铁道部、中国公路学会、中铁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共10项,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独著论文10余篇。

作为目前国内第一支专业化的沉管隧道创新团队,他深知肩上的重担和责任,为了取得新的突破,他正组织团队开启海洋环境下沉管隧道的技术研究,为迈向更广、更宽的领域不断奋进。




王朝辉:勇于创新的急先锋

王朝辉,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全国优秀建造师、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先后参与了天津新港桥东延改造工程、津滨高速公路立交桥、天津地铁九号线、天津市中央大道海河隧道、海南省博鳌通道、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铁B1线等大型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作为沉管隧道科技创新团队技术负责人,他主要负责创新技术方案审核与实施工作,同时负责沉管隧道管段预制与防水技术研究。他首次提出采用聚脲外包防水技术,并针对华北地区气候特点,创新出薄壁大体积混凝土管段防裂施工技术,确保了水下结构不渗不漏。个人先后荣获全国鲁班奖项目经理、天津市最美青工、天津市首届创新创效明星、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获得获专利21项,国家级工法、QC成果、项目管理成果各1项,省部级优秀工法8项,住建部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施协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中铁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共3项,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独著论文6余篇。



李汉愿:平台建设的奠基人

李汉愿,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部长。先后参加参与了延塞高速公路工程、靖安高速公路工程、襄渝铁路二线工程、西安南二环工程、滨海新区海河隧道工程等多个项目的施工。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作为五公司的科技管理部长,他长期潜心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在课题选择、经费支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多方面为沉管隧道技术创新保驾护航,参与了临河软弱地质条件下大型基坑干坞边坡失稳、坞底吸附、沉管隧道管段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等技术难题的研究,并指导后期专利、工法、科技进步奖等一系列成果总结工作。个人先后荣获中国铁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集团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五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获得中施企协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公路学会二等奖1项,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发表论文2篇,参与编制规范标准3项。



肖刚刚:笔耕不辍的汇集者

肖刚刚,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股份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集团公司创新能手,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项目管理部技术部部长。先后参加天津市进步桥、天津市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天津滨海新区欣嘉园配套、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B1线一标段等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主要负责技术方案编制与技术成果总结工作,包括工法、专利、科技进步奖等一系列成果编制与申报工作,同时参与沉管隧道基础技术研究,协助自主研发了水下注浆模拟平台,为管段隧道水下基础注浆提供了科学试验指导。获得21项专利、国家级工法1项、国家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1项、优秀QC成果一等奖1项、天津市市级工法2项、中国公路工程工法5项,集团公司科技特等奖1项,编写完成的《软基条件下海河沉管隧道成套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特等奖,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独著论文4余篇。



郭建文:管段浮运沉放技术攻关

郭建文,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项目管理部总工程师。先后参与了天津临港-海河桥连接工程、天津进步桥、天津塘沽新华路桥维修加固工程、天津市海河隧道、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铁B1线、海南省博鳌通道工程、张家口冬奥会基础设施三线一场等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主要负责沉管隧道浮运、沉放技术研究,创新出边管廊水箱压载沉放的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曲线大型管段浮运沉放失稳以及水下精确对接难题。个人先后获得专利10项,国家级工法2项、全国优秀QC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1项,中施协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股份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独著论文3篇。

张志安: 管段基础处理技术攻关

张志安,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项目管理部经理。先后参加了天津开发区兴港桥、开发区西区中心庄路跨京津塘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交桥、津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工程、京津城际工程、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津滨海新区欣嘉园配套、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B1线一标段等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主要负责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技术研究,创新采用二次注浆法地基加固技术,成功解决了软土基础不均匀沉降及高震区砂土液化问题,同时提出首次采用冲击映像检测方法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测,通过注浆前、注浆过程中、注浆后的现场波形图适时进行分析,指导注浆顺序与工艺参数,有效保证了沉管基础施工质量。个人先后获得专利20项,国家级工法1项,天津市优秀工法3项,中国公路工程优秀工法5项,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特等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独著论文4篇。



李建芳:轴线干坞技术攻关

李建芳,中共党员,工程师,天津市最美青工、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项目管理部副经理。先后参加了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 天津开发区第五大街泵站工程、 天津港滚装码头堆场、沈阳地铁二标段、天津港联盟国际码头辅建区、天津开发区北排泵站工程、中央大道海河隧道一标段、天津滨海新区欣嘉园配套工程、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一标段、博鳌隧道项目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主要负责轴线干坞技术研究,创新采用隔埂、毛竹抗滑,以及设置起浮层等措施,解决了边坡稳定与坞底吸附难题,同时组织现场科研试验,先后组织沉管隧道1/4管段足尺模型、管段基础水下注浆等28项试验,有效地为科研技术攻关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撑。个人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十佳职工、五公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专利20项,国家级工法1项,天津市优秀工法3项,中国公路工程优秀工法5项,中施协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梁素琴:岸壁保护技术攻关

梁素琴,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项目管理部工程部部长。先后参加了天津空港厂房建设、天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天津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天津滨海新区欣嘉园配套工程、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一标段工程建设。

主要科技成果与贡献

负责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参与沉管隧道护岸结构技术研究,在坞口锁口钢管桩位置,创新出粉煤灰止水砂浆桩作为钢管桩迎水面止水帷幕,解决了后期坞口拆除困难,达到很好的止水效果。个人获得专利20项,国家工法1项,中国公路工程工法5项,天津市市级工法2项,中铁建优秀工法2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参与编写《软基条件下海河沉管隧道成套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中施协科技进步特等奖。


“131”创新型人才工程

“131”创新型人才工程是天津市10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到2020年,选拔第一层次人选1000名,培养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或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选拔第二层次人选3000名,培养成为在国内各学科专业领域内知名,居全市领先地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第三层次人选10000名,培养成为各系统和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力量。

从2014年开始,天津市以3年为一个周期,计划用10年时间培育建设200个以“131”第一层次人选为带头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持续创新能力强、团队带动效应突出、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创新型人才团队,即“131”创新型人才团队。




来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

编辑:曾凡泓

主办:中铁十八局集团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近期热文,欢迎回顾!👇👇👇

 全国首家! 中铁十八局跻身“五特五甲”资质

 再回襄渝线,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央视关注 | 中铁十八局承建,我国藏区最高公路桥合龙

 海底88米,中铁十八局集团参建我国最深海底隧道贯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