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车家党建】车家讲堂——学党史 再创业(第106、107讲)





重要论述


1975年8月3日  

邓小平在接见国防工业重点企业会议全体代表时发表讲话,提出整顿国防工业企业的三条措施:第一,一定要建立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要找一些能够办事、敢于办事的同志来负责。第二,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要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搞“三结合”。不是把科技人员叫“老九”吗?毛主席说,“老九不能走”。这就是说,科技人员应当受到重视。第三,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这篇讲话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995年8月3日 江泽民在部分驻外使节形势座谈会上讲话强调,中国对国际事务应当有所作为。他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事务可以发挥一些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我们能够并且有条件做到有所作为。但是我这里说的有所作为,是指必须做而又可能做的事就要尽力去做,而不是无所不为。我们不能超越我们的现实可能去办事情。他指出:在对外工作和国际斗争中,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原则,但也不能没有一点妥协。必要时作点妥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坚持我们的原则,是原则所允许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原则性要和灵活性相结合。要讲究斗争艺术,讲究斗争策略,注意分寸,掌握火候。要有理、有利、有节,要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发展自己的力量。我们要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地妥善处理问题。这篇讲话的部分内容收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党史回眸


1935年

8月3日 红军总部制定进军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战役计划,并把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右路军包括在毛儿盖地区的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军,红四方面军的第四、第三十军,军委纵队的大部分及新成立的红军大学,由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率领集结北上,经草地到班佑。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随右路军行动。左路军包括在卓克基及其以南地区红四方面军的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红一方面军的第五、第三十二军及军委纵队的小部分,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率领集结北上,经草地到阿坝,再到班佑与右路军会合。

2015年

8月3日 中共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职巡视机构,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进行巡视监督,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2017年7月1日,中共中央颁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历史瞬间


1921年8月3日,刘少奇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冬,同罗亦农等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图为莫斯科东方大学旧址。百年瞬间


△南昌起义油画 作者:黎冰鸿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在南昌市中心的江西大旅社——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拿起电话,分别致电驻守南昌城内各军事要地的朱德、贺龙、叶挺等人,正式下达发起南昌起义的最后命令。

△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


八一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朱德

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发动一系列反革命政变,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血雨腥风中,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曲爱国:对国民党的进攻,是拿起枪来反抗,是组建自己的军队,用革命的武装来反抗武装的反革命,还是束手待毙?共产党面临着一个选择。

△八一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叶挺

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谭平山、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任委员,时年31岁的贺龙被任命为起义总指挥。南昌起义时,贺龙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一直坚定地站在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一边。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

△八一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贺龙

电影《南昌起义》

  贺龙:我贺龙从今以后要听从共产党的领导,绝对服从共产党的命令。在座的国民党员你们听着,愿意革命的我欢迎,如果搞鬼捣乱,我贺龙的脾气,你们知道,六亲不认。

  由于叛徒告密,原定于8月1日凌晨4点的起义提前了2个小时打响。

△部分参加南昌起义的人员

电影《南昌起义》

  刘伯承:今天晚上开始,按作战计划统一行动,我们的口令是“河山统一”,前委指挥部的代号是“炮兵连”。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

  随着三声枪响,叶挺领导的第24师,贺龙领导的第20军,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市警察局,共2万多人组成的起义军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电影《南昌起义》

  贺龙:瞄准敌司令部……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拂晓时分,南昌城内国民党守军全部肃清,起义军最终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起义纪念馆内雕塑 左起:刘伯承 叶挺 周恩来 贺龙 朱德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从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的新篇章。





重要论述


1935年8月4日—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召开会议,讨论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的形势和任务等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多次发言指出:(一)西北地区进攻的敌人主要是蒋介石。从总的方面看,蒋介石的统治不是强了,而是削弱了。(二)西北地区的特点,是统治阶级最薄弱的一环,帝国主义势力最弱的地方,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因靠近苏联在政治上物质上能得到帮助。困难是人口稀少、物质条件缺乏、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不好等,这些都能克服。要用全力实现在西北首先是甘肃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有了总的方向,两个方面军会合后,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三)中央在这个区域的第一个任务,是要使一、四方面军和兄弟一样地团结。中央军委应负起使两个部队融洽起来的责任。会上,张国焘在发言中对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表示怀疑。周恩来指出: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现在的最高原则是取得作战胜利,其他问题要服从这个原则。会议通过张闻天起草的《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重申中央两河口会议确定的集中主力北进、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和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并提出“创造出西北苏区根据地”的口号。

1939年8月4日—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期间接连召开会议,听取周恩来的长篇报告。报告共四个部分:抗战两年的总结;目前时局的关键;统一战线诸问题;南方党与军队。报告引用大量历史资料,对两年抗战和国内外时局作出分析指出:中途妥协与内部分裂是目前的两大主要危险。目前克服危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抗战到底,反对妥协投降;坚持全国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为要保证这三大任务的实现,必须使国民党进步,使军队进步,使中间分子进步,使国共关系进步,使统一战线进步,以促进国内阶级关系变化向着一个利于抗战的方面发展,而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边区的巩固与发展——这是以上一切进步与分化的基本保障。

报告根据两年来国共合作的实践,指出:当前统一战线的特点既是民族的、民主的,也是社会的。这三方面的特点是不平衡的。过去一个时期统一战线没有向好的方面发展,而是处在逆转中,目前虽有些变化,但还不是逆转的中止。因为蒋介石的思想基本是反共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统一战线不仅是不平等的而且也不是公开法定的,使中国统一战线具有片面性的弱点。

报告还全面阐述了党的统一战线的原则、策略和方法,指出:在斗争上,我们要不失立场,但不争名位与形式;我们要坚持原则,但方法要机动灵活,以求达到成功;我们要争取时机,但不要操之过切,咄咄逼人。在组织上,要不暴露,不威胁,不刺激,以求实际的发展,但不能走向死路,也不要自投陷阱。在工作上,要使竞争互助让步相互为用,但竞争不应损人,克己互助不要舍己耘人,让步不能损害主力。在方式上,要讲手续,重实际,勤报告,重信义,守时间,以扩大影响,便利工作。要保持坚定的立场,谦诚的态度,学习的精神,勤勉的工作,刻苦的生活,高度的警觉性。

报告在谈到新四军的问题时,提出其发展方针是: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后来,中共中央书记处将这一方针概括为“向南巩固,向北发展,向东作战”。

1952年8月4日  

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三十八次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谈到朝鲜停战谈判时,他指出:谈还是要谈,打还是要打,和还是要和。为什么和还是要和呢?三十年战争、百年战争是不会有的,因为长期打下去对美国很不利。一、要死人;二、要用钱;三、他们国际国内都有难以克服的矛盾;四、还有一个战略问题,它的重点是欧洲。总之,对美国来说,大势所趋,不和不利。说马上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吓唬人的。我们要争取十年功夫建设工业,打下强固的基础。谈到统一战线问题时,讲话指出:统一战线是否到了有一天要解散?我是不主张取消的。党外一个部长他当得很好,有什么理由撤消?能不能当部长,不是以党籍来作保证,而是以工作和为人民服务的成绩大小而定。一个国家只能以此为标准。

1977年8月4日—8日 

邓小平主持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4日,他在讲话时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要从科研和教育着手。他指出:邀集这次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要请大家一起来研究和讨论,科学研究怎样才能搞得更快更好些,教育怎样才能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适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这个世纪还有二十三年,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究竟从何着手?看来要从科研和教育着手。一讲科研,就离不开教育。现在科研人员后继乏人。科研人员来源可以从生产单位直接选拔、培养,但大量的还是靠大学,特别是尖端科学和理论方面的人才。所以要把大学办好。但教育只抓大学,不抓中小学不行。好多知识,要从小学开始打好基础。像语文、算术、外文,就要从小学抓起。教育工作基本方针就是遵照毛主席的教育路线去做。对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要准确地、完整地去理解和贯彻。比如教材要精简,一是简,二是精。简得没有内容了,就丢了这个精字;简,不能降低质量。现代自然科学一日千里,教材要做到精,就要合乎现代科学的发展水平,要用最新的科学知识来教育青年。还指出:这几年“四人帮”对科学工作、教育工作,对各行各业破坏极大,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大灾难。一定要花很大的力量,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 

他在听取与会者发言时插话说:要把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放到教材里去,把数理化和外文的基础打好。小学、中学的水平提高了,大学的情况就不同了。要做思想工作,把“臭老九”的帽子丢掉。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通过自学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人,要研究用什么办法、经过什么途径选拔回来。这种人成千上万,要非常注意这部分人,爱护这部分人,千方百计把他们招回来上大学或当研究生。大学可以直接从高中招生。大学要办得活一点。有些青年成绩好,没毕业就可以当研究生,好的班也可以全班转入研究生。过几年后,大学要重点培养研究生。这样做,研究人员成长得快。这是个方针问题。这样出人才会快些。我相信中国人聪明,会大量出人才的。我们太落后了。我们自己要谦虚一点,说老实话,吹不得牛。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必须搞科研,要承担相当多的科研项目,规划中要明确。大学不要办那么多厂,而是要多办些研究室,要出科研成果,这是大学的任务。

党史回眸


1926年8月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惩治贪污腐败的文件。1941年8月4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敌伪军伪组织的工作决定》。《决定》指出,对敌伪斗争不能仅仅依靠军事活动,更重要的是开展反敌伪的政治活动。对敌伪军伪组织的工作,便是这种政治活动的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对敌军主要是开展瓦解工作;对伪军伪组织的总原则是,争取同情分子,控制两面派,打击坚决作恶分子。1950年8月4日 政务院第四十四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以1933年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制定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和《关于土地改革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为基础,根据新的情况加以补充后制定的,它为土地改革中正确划分阶级成分提供明确的政策依据。

历史瞬间


1977年8月4日~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百年瞬间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年7月17日,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病房中,62岁的邓稼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奖章和证书,这也是“七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邓稼先激动地说,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为国防科研事业再尽一些力量。

  △1986年7月17日,邓稼先在解放军总医院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奖章和证书

  邓稼先: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小部分应该做的工作,只能作为一个代表而已。

  然而,仅仅12天之后,邓稼先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直到此时,他隐藏了28年的身份才得以公之于众。

△邓稼先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投入到中国核物理的理论研究工作。1958年,中央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原子弹,邓稼先被委以重任。得到通知的那天晚上,辗转难眠的邓稼先对妻子许鹿希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了。

△许鹿希与邓稼先

  许鹿希:我问他调哪儿去?他说不能说。我说去干什么?不能说。我说你到了那个地方把信箱的号码给我,我给你写信,他说不能通信。他说这个家以后就靠你了,他说我的生命要献给将来要做的这个工作。他这句话说得非常坚决,他说如果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辈子就活得很值得,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为了它,死也值得。”邓稼先从此挑起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研究的重任,并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此后几年间,他带领科学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迎来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决战阶段。

△邓稼先和于敏

  现场:5、4、3、2、1,起爆……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振奋了全中国。然而此时,身在北京的许鹿希还不知道,这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和自己的丈夫邓稼先有关。

△邓稼先一九五八年的全家福

  邓稼先默默无闻奋斗几十年,甘当无名英雄,却常常在关键时刻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1979年,在一次试验中,邓稼先不顾大家的阻拦,冲进现场去找核弹碎片,这让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辐射伤害。

  中国物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张彩华:老邓就站在我旁边,他没有声音,大家都没有声音,鸦雀无声,我就思考了一会儿,大概也没有多少时间,马上转过去要问老邓,不见了,这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我说老邓可别冲进去啊。

  1984年,邓稼先在大漠深处带病指挥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核试验。第二年,已是癌症晚期的他回到北京。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363天里,邓稼先忍着剧痛,和同事于敏一起写出了《中国核武器发展规划建议书》。

  许鹿希:很大一包,我抱着这一包走出病房时候,他就说:希希,这个比你的命还重要。我说我懂。

  △1984年,邓稼先在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后挥笔写下一首诗:“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199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十周年这一天,中国在罗布泊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当天,中国政府郑重宣布:自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这标志着中国终于和其他核大国一样,跨过了原子弹、氢弹、第二代核武器、核禁试等四个阶段,进入了可实验室模拟水平。


往期精选


【车家时点】这场培训,让公司党群干部直呼“解渴”“过瘾”!

【车家党建】车家讲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专项行动

【车家党建】车家讲堂——学党史 再创业(第105讲)

【车家党建】车家讲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专项行动

【车家时点】两天三会,讲了啥?

【车家党建】车家讲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专项行动


主办:党群工作部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央视新闻 共产党员公众号

编辑:袁艳阳   编审:杨文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