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爱之名:非洲海地朴门生态村

2017-03-16 @simple 生态分子

非洲海地(Haiti)一个贫穷的村庄,50%小区人口在炭工厂工作,靠此维生送孩子去学校。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砍树制煤,多年下来,把所有看得见的树木都砍光了,甚至远村的人也觊觎这边所剩不多的树木,留下最后一片贫瘠荒芜的漠地,「废地」(wasteland),是它的名字。根据《自然》杂志发表对亚马逊流域的生态系统的研究结果,雨林面积减少:每分钟消失6个足球场;非洲人们为了经济发展而砍伐丛林,燃烧天然森林,加速沙漠化的形成。 

位于海地的「萨达那森林」(SadhanaForest Haiti)及当地小区Anse-a-Pitre,存在着复杂的政治问题,充满各种冲突与经济对立,是最不可能合作的地方,多年前一群草根性小区工作者进驻,慢慢引进朴门生态方法,教导当地居民首先复育自然环境,藉由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现在这边成为最不像非洲的地方。2003年印度萨达那森林小区的成功,非营利性组织协助当地,种下25500株树木森林,种类超过160种,所以有了海地生态重建的计划。海地萨达那森林小区是印度萨达那森林小区的姊妹计划。


纪录片《有一天,一切将成为无价》


2010年生态重建计划降落在海地,相较于国际的救援计划,这边属于更为偏远且少人关注的地方。一群因为印度计划而组织成的志工,选择来到海地实验,投入大量的爱及能量,希望做的不只是三到五年的救援计划,而是可以永续居住的生态村。


一开始只有不到十位的志工,但现在一年平均有1000名志工,短短时间,已经看到生机盎然的成果;更令人惊讶的是,来自国际的青年志工,改变了当地居民对海地的想法,让他们相信,只要透过精密的设计,因地制宜的朴门技巧,不但可以节省开支,还可以改变孩子的教育问题。

美国纪录片导演Joseph Redwood-Martinez长期关注生态村的发展情况,曾经探访过美国新西兰法国土耳其印度比利时德国,甚至是巴勒斯坦的国际生态村,发现海地萨达那森林小区是最独特复杂且活力充沛的案例。因此在2012年五月到八月期间,将与当地志工生活的影像,剪接成纪录片《有一天,一切将成为无价》(One day, everything will be free),纪录海地萨达那森林小区的开始与过程。在影片中,导演不断用外国志工与海地人的对话,讨论许多关键的问题,两者之间形成有趣的辩证,让观众深度思考,帮助与被帮助之间微妙的关系。


朴门农法帮助非洲找回消失的树种


如同所有贫困的乡间,经济决定孩子是否可以到学校就读。在海地大部分的孩子还处于吃不饱没有衣服穿的困境,而国际间大量的救援计划,早已让当地居民习惯接受援助,大批的二手衣物被送到当地,但更多时候是因为不符合需求而造成浪费,例如由西方国家捐助的衣物中,就包括了许多帽子、围巾、毛衣等,讽刺地是,这些不实用的衣物让海地看起来更像生活在贫民窟的垃圾堆上。


因此海地萨达那森林小区计划,希望找到一个便宜、实用、简单的方法,让人人都可以参与重建计划。其中最先想到的就是「朴门系统」(Permaculture)。

 

根据台湾朴门永续设计协会的定义,简单说来,朴门其主要精神所在就是 49 30886 49 15263 0 0 1424 0 0:00:21 0:00:10 0:00:11 2892 49 30886 49 15263 0 0 1303 0 0:00:23 0:00:11 0:00:12 2892 49 30886 49 15263 0 0 1224 0 0:00:25 0:00:12 0:00:13 3037掘大自然的运作模式,再模仿其模式来设计庭园、生活,以寻求并建构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点,它可以是科学、农业,也可以是一种生活哲学和艺术。建筑师、小区规划师、农夫、经济学者、社会科学家,甚至学生、家居者或园丁等都可以循它的精神和设计原则,各取所需。于是海地萨达那森林小区计划第一步,就从种植本地传统树种开始。CHOKOGU曾经是海地代表的树木,当地语言意思是「巧克力味道」,又名巧克力树,饮用风味就像是咖啡或是巧克力香郁。然而在沙漠化之后,几乎再也找不到CHOKOGU的踪影,本地的树种消失了,现在要重新复育。


 国际志工向部落长者学习


看着这群白皮肤黄头发的志工,以不支薪的形式在小区帮忙,海地人百思不得其解。受访中的海地人说:「工作却不领钱,对我们来说就是奴役,为什么会有人自愿来这里当奴隶?」;然而资深志工JOHN笑笑说:「我们不是在工作,我们是在服务。重建森林系统,首先必须要了解海地的地理环境特色,因此小区的老人家成为工作坊的带领者,所有的志工与当地的孩子,和村庄的长者重新学习。


有人不免会问:「朴门系统不是新式的知识吗?」对老祖先来说,人类只有与自然合作才可以永续生存,朴门理论中的知识不过是提醒人们重返敬重土地,并没有任何被遗忘的东西(NOTHING IS LOST)。

 

志工率先带领居民徒手盖房子,用海地的泥土捏成一块块土砖,豁着水与汗,一点一滴建设着;依地制宜设计出海地的炉灶,泥土制炉不但可以节省热能,更可以减少使用木炭,让砍树机率降低。所以的孩子都来帮忙了,


泥土制炉很辛苦,但志工试着用设计解决问题;因为初次设计,所以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实验、摸索,但之后肯定会改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降低金钱的需求。建好了炉具与房子,大家看见具体的改变,更相信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椰子壳上戳个洞,马上变成环保水龙头;竹制户外浴室让大家有机会可以清洁沐浴,流出来的水顺便灌溉菜园;户外的植物通通可以食用;在沙漠中水是最珍贵的资源,人为造成的沙漠化,应该由人类来弥补。

 

免费经济让一切成为永续


《有一天,一切将成为无价》影片中,国际志工省思,从前付出几百元美金的学费,参加所谓的朴门系统PDC认证,是否真的需要花费高昂的学费,学习理论并只能应用于城市中。相反地,在海地的贫瘠土壤上,一样可以用亲身的体验,发展出实务的朴门系统。没有什么是新的技术,全部都是远古的智慧。


海地计划的过程将速度放慢,真实操作。然而当地人误以为种树计划可以为当地人创造工作机会,对国际志工来说,这并非他们的原意,一旦外部救援系统离开,海地又重回贫穷困顿的情况。应用朴门系统,看起来不能创造就业市场的经济效益,但是生活可以很永续持久;给鱼吃不如教导如何钓鱼。生态村希望可以创造出非主流的货币价值。

 

免费经济是一堂无价的课,只有付出不期待收益。传统的经济体系让一切都贴上价格的卷标,但价格代表的是买方可以承受的金额,而非实际的价值。免费代表丰裕,实际上是更富有的,分享、信任是海地可以自给自足的方式。


没有什么比看到一片荒芜的土地长出茂密的森林,令人感到充实、快乐。海地萨达那森林小区不只是一个种树计划,而是藉由一个自然学校,让国际志工和当地人相互学习、实验、体验、经验。对外国人来说,也许这是个富有意义的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对海地青年来说,却是个脚踏实地、重新认识自己文化根基的机会。


巧克力树会长大,故事会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孩子会在这片森林下玩耍、争吵、嬉闹、活动,海地的经验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想象和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