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离婚冷静期”,婚姻信用体系才是刚需吧!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对婚姻向来讲究“劝和不劝分”,俗语云:“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折射在法律上,便是“离婚冷静期”的通过与实施。
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条法律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离婚冷静期”的设置为何会引起社会热议?
<< 滑动查看更多热评 >>
翻看相关新闻下的评论,很多人嚷嚷着更不想结婚了,由此可见,讨论最激烈的人群,可能是那些未婚人士。
为什么恐惧婚姻
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那些还未走进婚姻的人们,本应对婚姻充满期待,为什么却对离婚冷静期如此敏感?
看看曾登上热搜的颠覆三观的婚姻案件,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可谓是未婚人士的恐婚源泉,枕边人带来的伤害与算计,更让人不寒而栗。
2018年10月,天津男子张轶凡,在几个月内疯狂给妻子购买十余份保额超过3000万的保险。随后带着一无所知的妻子假装去泰国旅行,在一家酒店将妻子残忍杀害。
2019年6月,中国一对夫妻在泰国游玩时,怀孕三个月的妻子被自己的丈夫亲手推下悬崖的。而恶毒丈夫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妻子死后能够继承她的巨额财产,以填补其在外数不清的债款。
何女士摆摊赚钱供丈夫考研读研,丈夫在找到高薪工作后,以何女士配不上他为由提出离婚。何女士经过调查后发现,丈夫在他们婚姻存续期内就已经跟另一个女人组成家庭,还有了孩子。
绿地某女实习生婚内出轨男上司且怀孕,还想将孩子上在其老公户口上,毫无愧疚之情,被其老公面向大众实名举报。
<< 滑动查看更多案例 >>
而那些在婚姻里肆无忌惮伤害伴侣的人,对其他人有时候甚至是彬彬有礼、值得信赖的,请自行回忆童年阴影系列《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因为在社会里,有一张看不见的信用网在约束着他们的言行举止,稍有不慎,便会成为失信人。
如何安心走入婚姻
在很多时候,家庭是一个游离于理性世界的「黑洞」,婚姻生活里,因为关起门来是自家事,没了社会的约束,伤害才会肆虐。
那么婚姻,是否也需要一定的信用约束?比起离婚冷静期,完善的婚姻信用体系是否更能让未婚人群安心走入婚姻殿堂?
婚姻登记须过“信用关”
其实关于婚姻信用,国家也在部署。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民政部、中央组织部等31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如何定义婚姻登记严重失信行为:
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户口簿、无配偶证明及其他证件、证明材料的;
作无配偶、无直系亲属关系、无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等虚假声明的;
故意隐瞒对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状况,严重损害对方合法权益的;
其他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行为的。
若办理登记时遇到严重失信人,则将按照《备忘录》予以联合惩戒,惩戒的措施共有14条,涉及个人招聘录用、从业资格、职务晋升、评先评优、企业审批认证、融资授信、补贴性资金支持等多个领域。
这些是否也要纳入婚姻信用体系
婚前查征信
关于婚前该不该查对方征信这个问题,一度上了微博、知乎等多个平台热搜,网友们的回答几乎一边倒,都认为查征信记录很有必要!
婚内道德问题
如果婚内发生家暴、出轨、遗弃、骗保等行为,也像婚姻登记失信处理办法一样,纳入到个人信用记录里,并予以相应惩戒。
假离婚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假离婚,一旦被发现属实,也可以记录在个人信用档案里,毕竟婚姻不是投机取巧的手段。
❤
衷心祝愿每个人都能有一个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伴侣
如果太难
那么愿大家都能有一段
无愧于心的诚信婚姻
欢迎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