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停云论剑: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 美国为何把中国当敌人?】

2016-12-19 人民日报 停云诗画


 

  这两天,一部名为《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的纪录片火了。这部由澳大利亚籍导演John Pilger拍摄的讲述美国与中国可能触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电影,不仅在已经上映的英国获得了大量好评,更在咱们中国的网络上引起了国人强烈的关注!
 
  作者观看了这部“非常有力量”的电影,并被强烈地震撼了……所以接下来想和大家说说的,便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值得我推荐给每一个中国人,更值得我们引进和公映。




首先,电影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曝光了西方主流媒体在面对中国时的伪善和双标:这些媒体一直在敲打着“战争的边鼓”,拼命通过南海等一系列问题渲染着“中国是全世界新的‘敌人’”, 然而一个从未被西方主流媒体提及的事实是:中国根本早就处在美国“400多个”军事基地的导弹、战舰与轰炸机的包围下!

 

是的,就像一个绳索一样,牢牢地套住了中国的脖颈……



下图这位名叫James Bradley的美国历史作家在影片中形容到:当你从北京最高的大楼楼顶向四周望去,你会发现太平洋、韩国、日本都是美国的军舰、导弹对着中国,关岛都快被导弹压沉了……




Bradley先生还表示,其实从奥巴马数年前宣布美国将重返亚太时,美国就已经对中国“宣战”了。

 

所以,纪录片导演Pilger先生在电影序言中也出镜表示,他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正是为了“打破沉默”——他要追问:当中国的崛起威胁到了美国的霸权时,当中美两国的军事冲突乃至核战争已经突破了“不可能”的范畴时,谁,才是对世界最大的威胁?



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把电影分成了三个主要的部分:美国针对中国的核武器是怎么试验出来的;美国为何把中国当敌人;那些努力在反抗美国霸权,阻止战争到来的普通人。


 1、美国针对中国的核武器是怎么试验出来的


在这一个部分,Pilger先生讲述了一个几乎不被外界所知,咱们中国人可能更是大多都没听说过的恐怖事实——美国为了制造对付中国的核武器和导弹,竟摧毁了无数美丽的太平洋岛国,更残忍地践踏乃至剥夺了当地民众的人权与生命!

 


下面这段视频,便是我们精选出电影这一部分中值得观看的一组片段: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width=668&height=501&auto=0&vid=t03548zo6uo&encryptVer=6.0&platform=61001&cKey=yPG3n/6SdfTnGMFLnIfVXwQnw4R1sWo0MAdOZP3HopD9nHqduqTUJNUz/XB3wn7v


是的,正如影片中所介绍的:美国不仅在这些美丽的太平洋岛国频频进行核弹和氢弹的爆炸试验、彻底摧毁当地人的家园,还用当地百姓乃至他们子孙后代的生命进行“人体核试验”......

 

可面对这些“令人发指”的罪行,美国人却轻描淡写,把被侵害的无辜平民称做“野人”,任由被严重辐射的他们死去,逃避赔偿责任,甚至还把人家仅存的部分家园变成了美军自己的度假村,把这些当地的土著居民赶到了缺水缺电的贫民窟!




当地的美国官员更是毫无廉耻地宣称美国非常关心这些当地民众的利益,正在尽全力帮助他们走出贫困。但导演Pilger先生却无情地揭露了他的谎言:如果美国真的在乎这些当地土著民众的利益,为什么数十年过去了他们还生活在条件极为恶劣的贫民窟里,可美国天价的军备和武器却在大量增加和升级?

 

2、美国为何把中国当敌人


接下来,影片进入了第二个部分,开始讲述我们的中国,讲述为什么美国总把我们当成敌人。而在下面这段视频中,我们整理出了影片中关于这一话题的一些值得记住的片段: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width=668&height=501&auto=0&vid=j0354r93u3c&encryptVer=6.0&platform=61001&cKey=yPG3n/6SdfTnGMFLnIfVXwQnw4R1sWo0MAdOZP3HopD9nHqduqTUJNUz/XB3wn7v


通过视频中导演Pilger的讲述,我们不难看到美国代表的西方强权对于中国人的恐惧由来已久,而且也不是如今西方主流媒体乃至国内一些人所炒作的“意识形态”问题那么简单,更多还是因为他们害怕我们会抢走他们的“利益”。

 

实际上,“意识形态”的不同,不过是美国为了打压、围堵中国而在全世界面前摆出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电影中关于中国的这部分内容中还提到了许多中国在经济、社会、历史上面对的敏感问题,但这些话题中的嘉宾都给出了理性客观的答复。



3、那些努力在反抗美国霸权、阻止战争到来的普通人


说实话,影片最后的这一部分,一度令耿直哥感动落泪。为啥呢?看了下面这组我们整理出的片段,您就知道了: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width=668&height=501&auto=0&vid=i03548jrq5a&encryptVer=6.0&platform=61001&cKey=yPG3n/6SdfTnGMFLnIfVXwQnw4R1sWo0MAdOZP3HopD9nHqduqTUJNUz/XB3wn7v


面对势力庞大的美利坚军事帝国,以及拼命巴结美国的附从国政府,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冲绳人民的不断抗争,确实很让人感动。

 

可他们的抗争,也令人感到心酸,因为他们既不被掌握世界舆论话语权的西方媒体所关注,也无法改变日本政府的政策。美军战机每天依然会在冲绳的上空盘旋,惊扰着当地的民众。还有更多筹建中的基地,即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这一切都是为了死死扼住中国的喉咙,为了能把“手枪顶在中国的额头上”,为了平复心中对中国的恐惧……可是,这真的值得吗?这真的不会反而引发更严重的战争吗?

 

影片中那位险些见证核导弹射向中国的美国老兵的话令人“不寒而栗”:我们差一点就把我们的星球“灭绝”了……

 


西方有句俗话说:Be careful with what you wish for, because you may get it,翻译过来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或许,今天的美国人更应该多用这句话提醒提醒自己,切莫成为全世界的罪人啊!



增值阅读





从11月8日当选至今,某种意义上极富争议的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已经提名了数十位新一届政府官员。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在任命官员上偏好华尔街和军方人士,更有说法称特朗普正在打造一个超级富有小圈子统治层来管理美国。


12月15日,特朗普更是在纽约组织硅谷大佬们开了一场盛大的座谈会,到会成员包括Facebook的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和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的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内的科技界领袖,特朗普声称要做硅谷的后盾,试图借此对科技界释放友好信号。


12月15日当天,特朗普在会议上宣布,Uber的卡兰尼克、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IBM的罗睿兰一道将加入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总统战略和政策论坛(President’s Strategic and Policy Forum)。


这无疑是一个超豪华阵容,抛却争议,我们不妨来看看特朗普的顶级团队到底包含了哪些了不起的人物。



延伸阅读 | 特朗普内阁赋予“权力精英”新含义




撰文:Stephen Mihm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选择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首席执行官雷克斯·蒂尔森(Rex Tillerson)出任国务卿,这只是当选总统选择人脉雄厚的圈内人在其内阁任职的最新证据。


尽管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以平民主义者自居,猛烈抨击华府和纽约的权力精英,但目前已获提名的内阁成员的总身家,足以让最近任何一届政府相形见绌,而且他还没有填充完所有的职位。如果国会批准特朗普提名的人选,他的内阁无疑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一届。


但如果你只关注这些内阁成员的财富,你就错过了更大、也可以说更重要的东西。特朗普其实正在组建一届由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在60多年前出版的经典著作中所称的由“权力精英”(power elite)组成的政府。



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


《权力精英》一书出版于艾森豪威尔政府中期。虽然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承认,精英们一直在美国的治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他认为,战后时代已经催生了一个新阶层。


米尔斯认为,这些人现在控制着三个此前独立的领域:经济、政治秩序和军队。他说,经济权力已逐渐集中在几百家庞大公司中。原本分散在各州的政治权力,早已集中在了行政分支和少数几个政治操盘手手中。在19世纪,军队一直是一个小型机构,但它现已成为联邦政府中规模最大、资金最充裕的部门,尽管联邦政府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大幅削减了军队预算。


这位社会学家进一步宣称,这些精英不再彼此疑虑。恰恰相反,企业领导人、军事领导人和政治领导人现在经常采取一致行动。


他写道,这些精英“逐渐意识到,如果他们以非正式和更正式的方式携手合作,这些不同的利益就可以更容易实现。所以他们就这样做了。”因此,米尔斯总结道:

“一方面是经济,另一方面是政治秩序(其中包含一个对政治和赚钱不重要的军事机构)的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精英董事会”构成的“权力铁三角”。


这一切听起来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但米尔斯指出,崛起于企业、行政分支和军队的权力精英们已经开始跨越到彼此的领域。正如米尔斯所言,“越来越多的最高职位开始互换。”米尔斯继续写道,填充高级职位的往往是一些“政治局外人”。他使用这个词汇意在表明,他们此前没有在地方政治或国会的任职经验。他们是一群对制定法律缺乏兴趣和经验的精英。


1956年,就在米尔斯出版其著作的时候,联邦行政分支正在印证他的阴郁预言。荣誉等身的艾森豪威尔将军(Eisenhower)当上了总统;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前总裁成为艾森豪威尔的国防部长;还有几位杰出的商人担任内阁要职供职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权力精英们,游刃有余地行走在不同的权力中心之间,即使他们在名义上几乎没有任何从事被授予工作的经验。



艾森豪威尔前总统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内阁成员中,几乎没有人在国会工作过;更没有人拥有正式的从政经验,包括艾森豪威尔自己。米尔斯写道,“这届政府基本上就是一个由政治局外人构成的圈内组织,他们已经接管了至关重要的行政职务;它是由富可敌国的公司和军队高层的成员和代理人构成的。他们与如今主要担任国会议员的职业政治家缔结为一个令人不安的联盟。”


这本书遭到许多评论家的猛烈抨击。他们声称,艾森豪威尔政府只是一个反常现象,所谓的权力精英,无论如何定义,都不能被视为牢不可破的共同体。小阿瑟·施莱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以戏谑的口吻表示,“我期待着米尔斯先生脱下他的先知长袍,重新成为一位恪守本分的社会学家。”


但随后的美国政府似乎验证了米尔斯的一些论点。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和财政部之间的“旋转门”(好几届政府都有这个特点)极其符合他的模型。小布什政府的许多任命也是如此。此外,威廉‧多姆霍夫(G. William Domhoff)等学者的实证研究已经证实了《权力精英》的论点。



特朗普的“梦之队”


而特朗普和他正在组建的行政分支堪称权力精英的终极形象。他以局外人的身份参选总统,与职业政治家的关系一向不睦。他正在任命企业领导人担任主要内阁职务。而且,就连米尔斯也没料到的是,他已经选择军人担任通常为平民保留的职位。这些人几乎没有任何制定法律的经验,无论是在州立法机构还是在国会。就像米尔斯所描述的那样,他们是极不相称的“政治局外人”。特朗普所扮演的,俨然是“局外人总司令”。


而且不光如此。对于新兴的权力精英,米尔斯还有一个重要论断:事实证明,这些人可渗透到另一种现代人物群体中去,即名人。


名人“是那种不需要进一步识别的人物,”米尔斯写道。“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有宣传价值。”米尔斯断言,专业名人和“明星系统”已经演变到这种程度:“只要一个人能以任何人都无法媲美的效率和技能将一个小白球打入一系列小洞中,他就能由此获得接触美国总统的机会。”


尽管如此,米尔斯一直怀疑专业名人可以与商业、军事和政治精英平起平坐,更不用说控制他们了。然而,他想知道,“这些声名显赫的美国人将来会不会跟最有权势的精英更加清晰地重合在一起?”


听起来很熟悉吧?


本文不代表彭博编辑部、彭博公司、《商业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意见。



凤凰观察

特朗普入主白宫,随即拿出一份“炫目”的内阁名单。之所以说是炫目,不是内阁成员的名望,而是身家财产。一共18位内阁成员,总身家60亿,亿万富翁7人,千万富翁3人,18人中10个人根本没有政府管理经验!别忘了,还有同样是亿万富翁,也同样没有政府经验的特朗普。



从未变过的精英政治:60亿美元超豪华内阁和美国“国父”们

人们有理由追问,这样一个接近半数为亿万富翁的内阁制定的政策,代表谁的利益呢?


美国民主堕落了吗?


没有!这并不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堕落,而是它政治制度设计的初衷!说到这里,必须谈一谈美国费城制宪会议。


美国独立战争严重影响美国经济,一些富豪大发战争财,很多农民却陷入困境,负债累累。1786年夏,马塞诸萨州下层民众在老兵谢斯领导下起义,要求分配土地,取消债务,最多时达15000人。其他各州也出现规模不同的反抗运动。美国上层精英感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维持秩序,保护自己的财产。


1787年5月,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13州共55位代表参与会议。华盛顿被选为会议主持,经过116天反复争论研讨,最后制定出《美国宪法》,美国从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由此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有人高度赞誉这次制宪会议是“民主的奇迹”,这些与会者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也被称为“国父”。


但是,这部被奉为象征现代民主精神的《美国宪法》并不民主,它是一个民主“神话”。如果仔细看看宪法的制定人、会议过程和利益指向,就会发现,费城制宪会议与普通老百姓没关系,它是一次精英们的会议,精英们在会议上制订了一部代表美国精英利益和思想的宪法,确立了一套为精英利益服务的政治制度,奠定了美国精英政治的基础。美国民主制度实际产生于一次“反民主”的精英会议。


不管采取何种形式,民主是人民管理自己的事物,人民要参与国家权力,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在代议制的情况下,也要有相应的代表来代表人民的利益。


那么,参与费城制宪会议的55位代表都是什么人呢?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


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的《民主的嘲讽》一书提供了较为翔实的材料和细致地分析。这55位代表都是知识界、经济界和政界的精英人物,包括房地产拥有者、商界大贾、进口商要人、银行家、金融家、房地产经纪人、土地投机者、公债债主。就政界履历而言,其中8位参与过独立宣言,11位在华盛顿的军队中任职,44位在合众国议会中任过职,有40位代表在各州身居要职。就知识状况而言,55位代表中半数是美国着名大学毕业或者在英国学习过。有十几位律师,三十几位受过律师培训。(当时美国只有一小部分人上过大学)。就涉及商业状况而言,至少有40位是政府债券的持有者,14位土地投机者,24位是放债者和投机者,7位从事商务或制造,15位拥有大规模种植园。


再看看当时美国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状况。


占据社会顶端的是极少数大家族,这些人拥有财富、才华、教养、家世和职位,权势显赫,都是大商人、种植园主、律师、银行家。少部分中产阶级,如农场主、小店主、个体工匠。更下一层是债台高筑的农场主和拓荒者。这是美国人口的极大多数。还有一些受合同制约的雇工和佃农。最底层是占总人口约20%的黑奴。


美国当时有400万人口,80%的人靠农耕为生,10%靠捕鱼伐木为生,另外为码头工人、海员、律师、商人。也就述说,美国民众大多数是小农场主、小商人、拓荒者、佣人和奴隶。这些“国父”来自美国的最上层,并不能代表美国最广大的民众。


制宪的过程也违反民主原则。


制宪会议过程有详细记录,人们可以根据这个记录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但是,会议是秘密进行的,会议记录严加保密,即使是至亲好友,与会者也守口如瓶。最初大会是要修改邦联条例,但是,实际上却是重新起草宪法。这些都是在会议上决定的,没有公开征求民众的意见。最后,55人中,39人在《宪法草案》上签名,北美13州400万人口,一共不到2000人投票同意。这是一部秘密操作,极少数人制定,少数人同意而通过的宪法。


实际上,即使参与制定宪法的“国父”们,也绝口不提民主。在会议记录和《联邦党人文集》,他们把民主视为动乱的同义词,是多数人的暴政。他们骨子里认同的精英政治。


这部宪法从根本制度上维护精英的权利和利益。比如:保护自由和财产;政府为契约政府,权力是有限的;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生命和财产;反对革命;保护奴隶制等。如果了解谢思起义,就可以知道,这些法律在本质上都是维护上层利益的。



还有一点,几项最重要的措施,都使最上层的富豪家族获得巨大利益。


其一,联邦可以征税。从道理来说,这是为了增加了政府管理能力。不过,在当时,在更深层次上,是为了联邦政府向富豪还债。独立战争时,美国政府发行战争公债。但是,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制定了一个邦联条例,该条例更重视各州自治的权利,邦联议会没有征税的权力和管理商务的权力。不征税就无力还债。美国战后初期连债务利息都无法偿付,债券只能以原价十分之一出售。而绝大多数债券被社会顶层的大家族、大种植园主所持有。他们希望国家能够还债,因此坚决要求联邦政府拥有征税权。虽然美国城镇自治传统深厚,这项制度遭遇极大反抗,华盛顿不惜亲自带兵镇压,也要坚决实行,


其二、加强联邦军事力量。任何国家都需要军事国防。但就美国的地理环境,立国之初受到侵略的可能性不大。这项制度是侵略性的,目标是打击印第安人,进行西部殖民。只有打击印第安人,才能开发美国西部,才能使西部土地大幅升值。这符合土地投资者的利益。美国大家族、拥有财产的人,都对西部进行土地投机,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国父”都参与其中。华盛顿是一个富有的种植园主,土地投机者,在波托马克河上游拥有30000公顷土地,在其它州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


其三、限制各州的征税权、货币发行权。这些政策是削弱由自治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各州对外部商品征税,实行地方保护,影响商业和贸易。如果各州廉价发行货币,人们会用廉价的纸币偿还债务,自然会影响身为债主的大富豪的利益。


当然,美国“国父”们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成功人士,维护他们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说,当资本主义还有极大发展空间的时候,这部宪法对美国发展是有意义。但是,如果超出这一点,违背国父们的利益,革命性的制度则是不能允许的,如革命,如废除奴隶制等代表被压迫者利益的行为。因此,说国父们制定的这部宪法对美国立国意义重大,这是对的,但把它视为民主的一个里程碑,则有些差强人意。


看看希拉里两次竞选的天价花费,看看特朗普内阁中的亿万富豪,再想想当年费城制宪会议上“国父”们的身家,美国的富豪精英政治骨子里就从来没变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