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南艺 | ​辛尘先生 ——把握学科的品质

书法聚焦 2021-04-06



胡新群,笔名辛尘,1960年9月出生。江苏泰州人。1977年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2年分配至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任讲师,授上尉。1989年转业至江苏教育出版社,任编辑,评编审。其间曾游学美国,2002年获华盛顿DC Southeastern University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4月调入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任教师,转教授。现为艺术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

幼承家学,广涉中国画、西洋画、书法、篆刻等艺术实践,作品曾参加全国性展览、个人展览或被收藏。长期从事中西艺术史及艺术原理研究,发表书法、绘画、篆刻论文数十篇,著有《书法与中国人的心灵》(合作)、《当代篆刻评述》、《历代篆刻风格赏评》、《书法学》(合作)、《篆刻学》(合作)、《阿尔贝蒂<论绘画>中文译注》(合作)、《书法三步》、《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艺术学原理二十讲》等。曾讲授《中国艺术与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史》、《中西艺术比较研究》、《西方艺术理论史》、《中国书法史》、《中国篆刻史》、《篆刻临摹与创作》等课程。目前已完成研究课题:《关于艺术学原理范畴体系的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学原理》(江苏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陈振濂评辛尘先生


辛尘的书法是一个非常本色的书法,和现在很多书法非常刻意地在追踪某一个风格相比,这个展览展出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日常书写或者常态书写之下完成的,所以它很清新。他不是说我非得要靠上某一个风格,然后要去博取一个展览的效果,这样功利的想法很少,应当是一个纯粹的展览。

辛尘当时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他在出版社的影响比较大,当时就有这样一个构思,因为当时书法界刚刚兴起,书法作为艺术一直不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那样被大家认可,认为写书法不就是做文化技能嘛,每个人都能写字,无非你写的是毛笔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书法的学科建设实际是有前瞻性的、很多的专家都认为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时候辛尘就提出,所以约他到贵阳来找我,我正在贵阳开会,要做这样一件事情,然后经过两年的打磨,《书法学》在1992年出版了,出版以后可以说是洛阳纸贵,因为以前很多的书都是翻来翻去的,互相抄、借,后来出现了一部上下卷的、非常具有原创性的、有思想的、张力很大的、传导力很大的《书法学》,它在当时是一个事件。这中间辛尘起了主要的作用,虽然有个写作班子,但和编辑的立场很有关系,当时有好几种倾向,都被他一一扳回来,他是编辑,确保了《书法学》作为建立第一个学科理论架构的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一直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啦,还没有替代者,换句话说,二十年前的成果现在还在用,可见当时光有我一个主编没用,还得有一个责任编辑,大家高度共识,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他基本上是,甚至有时候把握学科的品质比我还要严厉。


“丑书”的门槛很高,真正能写好的人屈指可数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辛尘介绍,“丑书”不是现当代的专利,清代既已存在。清初,与帖学对垒的碑学开始崛起,可被视为“丑书”实践和理论的滥觞。帖派书法追求的是优美、精致、典雅、平和,而碑派书风追求的是古拙、朴厚、粗犷、豪放。正儿八经的“丑书”应当是在这类书法传统下的继承与发展。这更像是一种脱离了实用功能的美术书法,不能用对待实用书法的标准来对待它。



不过,辛尘也指出,现在“群魔乱舞”、比比皆是的所谓“丑书”,有绝大多数其实是提笔乱来的江湖书法。真正能把“丑书”写好的人屈指可数。“丑书”的门槛很高,需要很深的功力,规规矩矩写好字是不可逾越的第一步。




在书法上,辛尘兼攻大篆、小篆、秦隶、汉隶以及草书、行书、楷书等书体,尤其以章草见长,在篆刻上他深谙古鈢,汉印、圆朱文和明清各式流派,印意平中寓奇,复归于淡,在绘画上,他钻研中西方古代的核心画法,用油画科学的方法,养以中国国画的精神,创新的画法让中西元素相融无碍。





 

往期精彩回顾

书法自学等于自杀

教育部:书法纳入中高考考核系统,北京率先实施,可加10分!

送别 | 至情至性程风子

“真书法老师”和“假书法老师”的区别!

极简书法史,一口气读完三千年!

法国人拍下1908年被破坏之前的敦煌莫高窟,极大视觉震撼!

邱振中:你要入国展我不知道怎么教,我只能尽力把你培训成一位真正的书法家

兰亭会——人文关怀,美学传承




书法聚焦编辑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