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教育不会把你的孩子变成同性恋

2017-03-22 阿强 LoveMatters


点击 LoveMatters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SEX & LOVE」的深度内容



作者 | 阿强



性教育读本遭抵制


一本叫《珍爱生命》的小学生性教育读本,不仅普及了两性知识,男女平等观念,更普及了性取向平等、正视性取向多元化、反对歧视理念。


告诉孩子们异性恋和同性恋都是性取向的一种、享有相同的人权、以及不要歧视同性恋。


笔者正想为这本性教育读本的内容点赞时,看到网上有家长把该课本说成是「很黄很暴力」,学校不堪压力居然回收了。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旧金山,美国加州湾区Cupertino联合校区最近给学区家长发送了一份问卷调查,内容是针对今年秋天开始上7年级学生的性教育教材,征求家长意见并询问孩子是否会参加性教育课程。


在公布的课程大纲里可以看到,这套新的性教育课程除了教导孩子不同的性取向,还详细提到了:


Oral Sex(口交),Vaginal Sex(阴道交),Anal Sex(肛交)等性行为,并且指出哪几种方式可能会导致怀孕。


收到课纲后,华人家长们一下炸了锅,除了强烈质疑教授孩子这些性知识的必要性。还称学校要为性取向不同的学生争取尊重,会造成自己孩子的性取向模糊。当地华人家长发起联合签名,要抵制这份教材。

 

除了普通的家长有这些担心,北京一位自称儿童教育专家的人写文章,言之凿凿地说:


“《珍爱生命》这本性教育读本有谈及同性恋内容,会误导孩子成为同性恋。”



▲性倾向大都先天形成


小学生学习性知识,了解这个社会的多元存在,真的会影响到性倾向吗?教材提到同性恋,何以让国内的家长,还有在美国的华人家长都为此寝食难安?

 

在写作此文前,笔者随机访问了身边6位同性恋者,“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喜欢同性的?”


4位男生2位女生,5人声称自己在幼儿园阶段就有这种感受了,另1人称自己在7-8岁的时候,就比较确定喜欢同性。


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同性恋者,绝大部分认为自己的性倾向是先天的,年龄很小时就已意识到。


即便是一些认为性倾向可以自然流动的的理论,也强调说,一个人的性倾向不会透过外在的力量去改变,无论是成为同性恋还是成为异性恋,都是自然发生的。

 

▲同性恋并不是「不好的东西」


学习科学性知识,不仅帮助孩子了解社会的不同面,学习平等和多元的理念,尊重差异和不同,更能帮助同性恋学生,告别恐惧,减少压抑。


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因为了解这些知识就成为了同性恋。不仅没有任何科学的依据,其实是在他们思想中存在一种明显的歧视:


同性恋是不好的,我的孩子千万不要成为同性恋。


他们假借反对教材内容的名义说出来,目的是要删除这些内容,为孩子屏蔽家长认为的不好的东西。

 

家长们对性教育内容的偏见,恰恰反应性教育有多么重要,否则这些偏见和歧视,就会通过代际相传,一再的复制错误,而首先需要性教育的其实是学生家长。

 

一些家长偏执的认为性教育会让孩子过早去实践书上的内容,认为不提是最好的,这实在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


科学的性教育,其实是对孩子的保护


科学性教育是帮助孩子了解知识,保护自己,减少不安全性行为,而不是教唆他们去实践。我们懂得站在悬崖上有危险,不会让我们天天想去跳悬崖。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家特瑞沙·姆尔乐领导的研究小组,分析了一份针对全美15岁至19岁青少年的调查数据,该调查始于2002年。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对于十几岁的男孩来说,在接受了一定的性教育后,他们在15岁前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降低了71%。而对于同龄的女孩来说,15岁前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则降低了59%。


不仅如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强调,数据证实了,性教育还会增加青少年在第一次性生活时,采取有效、可靠的避孕措施的几率。

 

科学的性教育对性少数学生来说同样重要。


同性恋亲友会2013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同性恋者向父母出柜的平均年龄23岁,而在美国,旧金山大学的莱恩教授(Caitlin Ryan)领导了一个「家庭接受计划」,她发现美国青少年同性恋向家人出柜的年龄通常在11-13岁之间。


也就是说,在5-7年级时,同性恋学生已经了解并确定自己的性倾向,并希望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获取他们的支持。


因为缺少相关信息,中国的大多数同性恋相比美国的同志要在柜子中多压抑自己10几年。


而加洲的部分华人家长反对在7年级学生的课本中出现同性恋内容,不仅显示自己对性的无知,也是对学校其他学生学习多元性/性别知识权利的一种剥夺。


校园需要性教育


校园中基本没有性教育,家长又缺少这方面知识,甚至还带着偏见,造成性少数学生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家庭中,都缺少支持系统。


这不仅造成针对性少数学生的校园霸凌时有发生,还造成很多同性恋者因为与大多数人不同,长期处于困惑之中,变得焦虑,自我接纳差,自我评价低,对同性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莱恩教授的研究发现:


“家庭的否定与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LGBT)青少年严重的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包含自杀行为有关联。家人的接受是这些年轻人的保护伞,而且能提升他们的健康。”


同性恋者如果在青少年时期遭到家庭较多否定,跟其他没有遭到家庭否定或较低程度否定的同性恋者相比,他们在成年后的自杀倾向是8.4倍,忧郁倾向是5.9倍,使用非法药物是3.4倍,从事不安全性行为是3.4倍。


莱恩还指出:


“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的青少年如果被家庭高度否定,他们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大约是三倍半。如果他们被家庭中度否定,风险会减半。”

 

笔者2013年在洛杉矶参加一个活动时,遇到一位母亲带着14岁的女儿来参加,她说,她女儿的班上有4位同学来自同性恋家庭,她希望能表达对同学的支持,也希望多参加这些活动,更了解同性恋这个社群。


在当地父亲节的一个活动上,有近200对同志爸爸,带着他们的孩子去参加。而在中国,两个爸爸和两个妈妈组织的家庭,在一些大城市,已不再鲜见。


让孩子去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比刻意回避,采取「掩耳盗铃」的做法更好。

 

对性的污名,恐惧,对性少数人群的歧视,就像一面镜子,通过性教育这个事,映照的清清楚楚。

 

在性教育这个事情上,不仅孩子需要学习性知识,学生家长,还有所谓的「性教育专家」,更是迫切的需要补上基本的常识。

 

(文/阿强,同性恋亲友会执行主任,专栏作者,两性领域知名博客。)

(网友来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本文来自谈性说爱中文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Lekana.Li@rnw.org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图片查阅:


《那本让网络炸了的儿童性教育课本到底都说了啥?》




找到我们的方式有

公众号 LovemattersCN

中文网 lovematters.cn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阅《当我们与孩子谈性时,记住你是在保护T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