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璟:我想养一个故事|教师共读

读写师 2022-03-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星星问答 Author 刘璟

点击上方“读写狮”可以订阅哦


导师简介:

刘璟,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互动创新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百班千人”导师。

来自全国的百班千人共读群的二年级老师们,大家晚上好!感谢你们今晚的守候。我是刘璟,来自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今晚,我想表达的内容其实就是标题上说到了“我想养一个故事”。


我想养一个故事,我喜欢故事里的语言,我喜欢大声把这些句子朗读出来。


我想养一个故事,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发呆的时候,都要把它带在身边。


我想养一个故事,我会跟他一起走进故事的情境,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游戏,一起打闹。


我想养一个故事,我会给他起名“宝贝”,我想跟他一起唱一首歌,那首歌的名字叫“朋友”。


我想养一个故事,希望故事也愿意养我。


我想养一个故事,其实是想通过故事,养一个作家,因为实在太爱他的故事。

我被陈诗哥的语言魔咒了。接下来要跟大家谈谈我养这个故事的故事。

这是一个书名和内容看似关系不大的故事,尽管如此,我还是先爱上了它的名字——《我想养一只鸭子》。至于我为什么这么爱,也许,我的讲述结束时,你就会知道了!



话说有一天,我遇见了一个鸭子故事。在这之前,我也遇见过很多很多很多的故事,但是没有一个故事,让我如此倾心,他在我面前,那样耀眼,光芒四射,那样含蓄,低头不语。心里如小鹿乱撞般雀跃。我萌发了养这个故事的念头。可是,养一个故事,似乎不是那么简单。


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读,大声读,小声读,和孩子一起读,夜深人静时读,歌声嘹亮时读,身心愉悦时读,孤单落寞时也读……

为了读好这个故事,我又去读了作家的这些故事:《童话之书》《如果世界重新开始》《风居住的街道》《国王的奔跑》《几乎什么都有国王》。


读着读着,我想到了以前读过的一些书,于是,把它们又重温了一遍: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小王子》《安徒生童话》《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我亲爱的甜橙树》《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浅语的艺术》。


心里揣了这些书,这些感触,我再次静心欣赏《我想养一只鸭子》。实在是喜欢得没法说,那种喜欢似乎很难一语明晰,想要分析一些什么却无从下手,但又隐约而真切地感受得到哲理和诗意。那样一种略显稚拙的叙述,让你一边读一边就会笑出来,而实在又讲不出多少笑的理由。如同一个睿智而调皮的精灵,一而再地突破思维惯性的陷阱,超越我的想象力所能抵达的疆域。


我惊诧于作家对儿童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惊诧于他塑造了一个比现实生活更真实的世界。当世间万物蒙上厚厚的隐喻的尘埃,失去了本来面目时,我们需要孩子的单纯、热情以及重新命名世间万物的智慧和勇气。


而这,正是这本书最为触动我的地方。


他让我重新成为一个孩子,而当我真的成为一个孩子之后,发现了很多很多关于这个故事的秘密:

1为什么读起来这么好玩?——因为,这是儿童的语言


应该说,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语言。必须读出声来,才过瘾的语言。群里很多老师说,这本书,适合亲子阅读。我完全赞成,但是不局限于亲子阅读。作品不长,老师也完全可以带着孩子在课堂上朗读。大家应该是从目录开始,感觉到这个故事的非同一般的。既然都有所发现,我就不赘述了。


1.反复的节奏



在书的11页有这样的句子——


和孩子一起读,他会自己换成兔子、鳄鱼、大野狼。鳄鱼,起床,鳄鱼吃饭……


13页第2段,孩子们读到最后一句,或许会继续往后说:


当然也没有学校,所以鸭子就不用去上学了。


当然也没有床,所以鸭子就不用被催着上床睡觉了。


奇妙的语言总是会吸引你去模仿。仿佛这样才算是真的读了这本书。


再来看“没有鸡。没有鸭。没有鹅。……”同样的句式,书中还有不少,比如19页 、21页。


怎么读?星星老师提议是否可以去掉标点读?当然可以,作家的其他作品中就出现过这样的句式。


孩子们最爱玩这样的游戏。一口气读完,然后趴在桌上大口喘气,他们乐此不疲。故事中,这几处反复的语句无不在强调世界的开始,除了鸭子,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每一个人类精灵来到这个世界,大抵也是这样的感觉。他们需要一步一步地认识世界,给这个世界重新命名。他们探索、发现、感受、经历。所以很多大人在朗读时,都会想起自己的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样子。


再来看书中鸭蛋部分,白色鸭子生蛋的句子。



估计,每下一个蛋,孩子们都要乐呵一下,越读越兴奋,越读越忘我。直到12个蛋全部下完了。还没读过瘾,怎么办?继续编啊,谁规定一只鸭子只能生12个蛋,我也能让他生14个蛋、20个蛋、甚至99个蛋。只要我不停下反复的节奏,不停下这欢乐的步伐。这样的句式,老师们在平常的习作教学中会大力推崇吗?会允许使用吗?假如,我们平常的习作教学也这么有趣,会不会鲜有孩子不喜欢写作呢?


如果你读过陈诗哥的其他作品,你会发现,这样的句式,比比皆是。



2.具象的画面


儿童喜欢画面,无论是画家用画笔画出的美丽图案,还是作家用文字描绘出的画面。


鸭子梦见了一个个具体的东西。


譬如:一个像一把伞的东西……


一个像一只馒头的东西……


53页,一个毛茸茸的、嘴巴尖尖的小家伙


55页,长着两只弯角,黑不溜秋的庞大家伙

群里很多老师会让孩子猜猜鸭子描绘的这些东西是什么呢?孩子们喜欢做猜谜的游戏,完全没问题。但是,反过来,我们平常都会说汽车、青蛙、树叶……我们使用固定的惯有概念词汇,我们忘记了,在孩子最初认识世界时,他是会描摹的。世界在他眼里是图画,是由熟悉的事物展开的联想与联结。


于是,他们会说“一个蹦蹦跳的东西,一个会发出很大声音的东西……


所以,读到这里,大人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玩一个关于重新认识事物的文字游戏了。


我们不说汽车,而是描述成——跑得很快的有四个圆滚滚轮子的东西;我们不说小鸟,而是描述成——一个会飞的毛茸茸的东西……


孩子们一定会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描摹方式。


类似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不少,比如对快乐的具体描摹——爬到树上看风景是快乐……到河里游泳是快乐……看着风从草丛间吹过也是快乐……


3.反复与具象的结合



看书上P31页——P36页,鸭子探寻世界的部分。



这个反复的句式,直到鸭子发现池塘,找到自己适合干什么时,总算停下来了。孩子们会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这样的句式,他甚至会翻回来,把这些相似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于是,就有了创编的欲望。大人,需要给孩子准备创作的土壤。


当然,作品中还有好多诗意又富童趣的语言——


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朋友,就像一个月亮照着另一个月亮……

鸭子觉得自己的心就是一个太阳,散发出暖暖的光……

2为什么孩子喜欢,大人却读懵了?——因为,这是儿童的逻辑

从群里很多老师的反馈来看。已经从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大人们看完这样的故事,会觉得蒙圈、无聊,甚至看不下去。有的老师说,根本看不懂,似乎需要学生带着老师来阅读。这就对了。我们远离儿童太久了,我们忘了什么是儿童逻辑。


陈诗哥说:儿童逻辑是一种诗性逻辑。这种诗性逻辑充盈着儿童特有的天真、幻想、憧憬、灵性和自由,它是感性的、浪漫的,是直觉的、具体的,也是个体的、多样的、活泼的、生动的,因此充满了自由创造的精神和人性萌动的智慧。


比如:“妈妈把鸡蛋打破了,小红说:‘快看,鸡蛋里流出了一个金黄的太阳!’”蛋黄和太阳都是圆圆的,都是金黄的,小红一下就发现了这两者的诗性联系。


又如顾城有一首诗《安慰》:“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嗯,红太阳肯定是甜的,因为红苹果也是甜的。甜甜的东西,无论是甜甜的微笑,还是甜甜的蜂蜜,都是可以用来做果酱的。这便是童话。


王一梅的童话故事《书本里的小蚂蚁》,有大人质疑:这本书不符合逻辑呀,字的顺序调换了,那句子还会通顺吗?怎么会变成新的故事呢?这是成人固有的概念性逻辑与童话诗意逻辑的不匹配。


所以,这本书不适合用惯常的思维方式去阅读和质疑,那样会打破他本身的诗意和美感。

我们先来看看文中“鸭毛”部分关于规矩的描写,对比一下鸭爸爸的规矩和小鸭子的规矩。


从这样的对比中,老师们发现了什么?


孩子是会模仿的,而且绝对是放大性的模仿。大人的规矩,他们听了,只是白搭。可是小妖怪很乖,很听话,小鸭子们很喜欢,但他们自己却不愿意守规矩。


再接着看,仔细读读这段话——这时候,鸭子爸爸和鸭子妈妈休息够了,就从地上站起来。他们微笑着,他们相信,在他们面前,就有一个他们看不见的小妖怪。可能是小妖怪对他们施了魔法吧……他们这样想。


可以确信的是,鸭子爸爸和鸭子妈妈并没有看到小妖怪,为什么呢?


对于这段话,我有两种理解:孩子们在打妖怪,请妖怪做客,鸭子爸爸和鸭子妈妈却看不见,因为成人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已经发生变化了。这让我想起《极地特快》里那个只有小孩才能听到的铃铛声;



想起《迟到大王》里,老师并不相信下水道会有什么鳄鱼,不相信树丛里会有什么狮子……



另一种理解,后面会提到——这个所谓的打妖怪的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假装游戏。咱们先卖个关子,后面说。



再来看看这个部分。鸭子不停地探寻,看似无意义!大人会说:这简直是在浪费时间,要坚持到底,要爬到山顶啊!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而这些又多少真正有意义地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呢?因为不喜欢,所以放弃。继续寻找自己喜欢并为之着迷的,难道不是人生的真谛吗?


儿童认为,美好地生活在一起就是叫结婚!


儿童认为,眼睛就应该用来看那些美丽事物的啊,就像嘴巴就应该说那些好听的话。


儿童的世界就这么简单,儿童的逻辑就这么诗意。

3为什么是一只鸭子而不是一头大象?——因为,这是儿童的游戏

正如前面所说,大人觉得读这个故事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最重要的是没有懂得某个深刻的、哪怕是浅显的道理。但是,孩子会从中获取他们的意味,那就是游戏的乐趣,快乐的想象。


游戏1:老鹰捉小鸡 掰手腕


是故事中的鸭子和我们人类都玩过的游戏。在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大人也可以带着孩子们玩一玩。不用任何道具,不需要花费一分钱的欢乐游戏,现在也很难找了。


游戏2:灰色鸭子为了取悦白色鸭子把自己变成一只充气的鸭子。


孩子们会看插图,会想象那个鸭子气球的傻样,笑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有兴趣可以自己画出那个鸭子气球。走在路上看到卖气球的,会找一找有没有鸭子气球,甚至建议大人,我们一起来做个鸭子气球吧。


游戏3:打小妖怪


这是小鸭子们玩的游戏。他们假装会爬树。假装石头就是妖怪,大树就是妖怪,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玩过家家,或者你扮演解放军,我扮演日本鬼子,手指比划一下就是一把厉害的手枪,当然有时候也会拿一个类似木棍的东西。我后来长大工作后,打死都不承认小时候玩过这么弱智的游戏。可是,这些恰恰都是儿童的最爱。有些人小时候没有经历过,长大了还要玩cosplay。


后来小鸭子们请小妖怪来做客。为什么鸭子爸爸和鸭子妈妈完全看不到呢?我的第二种理解是小鸭子们本身就在玩假装游戏,那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小妖怪。白色鸭子和灰色鸭子当然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图画,我认定这是一个假装游戏,小妖怪可能只是一个玩具,任其摆布的,或者只是一片树叶。可是,书中偏偏有插图,而且像极了猫头鹰。也许这只是绘者的想象呢?因为,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想象的小妖怪。那么亲爱的小读者和大读者们,你们也来画一画你想象中的小妖怪吧!


其实,孩子们也乐于跟着文中的鸭子一起做假装游戏。


游戏4:给世界重新命名。


整本书中,小鸭子就是一个造物主,由他来给世界万物命名,有些指点江山的味道。在作家陈诗歌的《童话之书》中,每个小孩都可以做自己童话王国的国王。这个重新命名太有意思了。让我想起《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书中的几个小故事。“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发明” “动物的名字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关于世界的起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重新解释,童话让我们自由自在,尽情想象。


作家陈诗哥也有一篇非常有趣的诗歌。名字叫——


如果世界重新开始

陈诗哥


如果世界重新开始,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如果世界重新开始,那将是一个早晨,不,那时候,早晨不再叫早晨,而叫“安古”,那是婴儿发出的第一个声音。


“早晨”是一只鸟儿的名字。


因此,每个安古我们都会听到早晨在歌唱。


如果世界重新开始,天空也不再叫天空,而叫游泳池,一个巨大的游泳池。


云也不再叫云,而叫鱼。


太阳也不再叫太阳,而叫土豆。太阳是一条狗的名字。


每天,当土豆升起来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白色的、红色的、蓝色的鱼在巨大的游泳池里游泳。而太阳在下面汪汪叫。


如果世界重新开始——


天空是一只猫的名字;


月亮是一头猪的名字;


云是一头牛的名字;


而星星则是一只鸡的名字。


如果世界重新开始,风就会快乐地吹过来。


不,那时候,风也不再叫风了,而叫什么呢?

大象。


同样。玫瑰也不再叫玫瑰了,而叫什么呢?

老虎。


同样,树木也不再叫树木了,而叫什么呢?

豹子。


同样,草儿也不在叫草儿了,而叫什么呢?

狼。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这芳香的一幕:


如果世界重新开始,大象会快乐地飞过来,在老虎的旁边轻快地跳舞,而豹子和狼在旁边鼓掌,大声叫好。


如果世界重新开始——


老虎也不再叫老虎了,而叫七弦琴;


大象也不再叫大象了,而叫小提琴;


黑熊也不再叫黑熊了,而叫钢琴;


长颈鹿也不再叫长颈鹿了,而叫二胡;


猴子也不再叫猴子了,而叫吉他。


那么,星期天我们将会干什么呢?


我们将会去动物园,看凶猛的七弦琴、小提琴、钢琴、二胡和吉他。


在动物园里,这些凶猛的动物会仰天长啸,举行一场伟大的演奏会。


不过有时候,它们看着我们,心里也会在嘀咕:这些像猴子,不,像吉他的家伙到底叫什么呢?


是啊,如果世界重新开始,人会叫什么呢?


石头?菠萝?一截桃花心木?还是一只乌鸦?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仙人掌。


老师们现在就可以读一读,是不是很好玩,也许你已经咯咯地发出了笑声。如果你在课堂上读给孩子们听,他们一定会笑得直捶胸,直跺脚,直到你怒吼一声才能勉强停下来。这个时候,你需要趁热打铁,让他们也来给世界重新命名。我可以想象,他们眉飞色舞埋头写作的样子,而你,可爱的老师们,你们就坐等有趣的诗歌吧。那时,你将会深切地感受到做一个语文老师的快乐!


可能,老师们还在纠结,既然养什么都可以,为什么不养鸡、养鹅、养猪,甚至养一头大象更异想天开呀?



这是作家自己的官方解释。可当我读了他几乎所有的作品后,分明感觉到他对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情有独钟。


既然要选择一个造物主,为何不选择最爱的鸭子呢?

4一定要读懂吗?不一定——这是儿童的审美

我,你们,我们,刚刚读到的这些,一定要让孩子都懂吗?未必,或者完全没有必要。小孩读不出来,让他们无厘头去就是,但他们会享受阅读这个故事时的欢乐,回味和大家一起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他们会在阅读时想象每个动物的心情和举动,想象他行走时的心情,想象他生蛋时的快乐,想象那个一地鸡毛的状态,甚至在吃饭时忍不住和大人分享,结果嘴里的饭喷了一桌子。我承认,我刚刚描述的是我儿子读完这个故事乐不可支的样子。


这就是儿童的审美。这就是有意味的没有意思。


今后,这个故事忘光了,但这种惊喜和乐趣,由这惊喜和乐趣所传达的暗示,还会悄悄地留在意识的深处。当长大了的孩子遇到需要创造性的突破时,它们或许还会灵光乍现,给他们以有益的启迪吧。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想想,什么叫读懂?孩子读一个作品,感知到很多东西,但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这算不算懂?还有现在不是很懂,但过两年回想起这个作品时,他恍然大悟,这算不算懂?在我看来,《小王子》《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安徒生童话》《我想养一只鸭子》就是这样无法言说、越读越有味的伟大作品。


文学,其实是在孩子心里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慢慢孕育、发芽,终有一天,它会破土而出的。

想起这本书中的一句话——“在她看来,即使不说出来,也是没问题的。”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和作家是心灵相同的。如果此刻,他正在听,希望他会微笑着点点头。

5书名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当然!——这是儿童的情感。

这个书名中,最吸引我的字是“养”,他让我想起《小王子》中,狐狸和玫瑰花的驯养。驯养,就是建立一种美好的、相互依托的情感联系。读完这本书和作家的其他作品,我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个充满“驯养”的故事。


1.白鸭子和黑鸭子的驯养


这两者之间的情感,恐怕大家都能体会到。那孩子呢?孩子是这样一种动物,凡是人类共通的话题,只要是真实的,是他们未来总要去经历的,他们都会有一种超前的预感,他们都会关注和喜爱。


   2.鸭子和万物的驯养


“鸭肚”这部分,他遇到了小鸡、水牛、玫瑰花、给很多其他事物取名字……我尤其喜欢水牛这部分。大家可以把书翻到56页。一起来读读。你体会到驯养的情感了吗?


3.小鸭子与爸爸妈妈的驯养


这是毋庸置疑的。故事,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密密地蕴藏着深长隽永的人生意味,让你在笑的时候,鼻尖酸酸的,而心里却暖暖的。


4.鸭子和作家的驯养


这个在鸭尾巴部分已经写得相当清楚了。老师们可以反复地读一读这个部分。我一开始的那段关于养一个故事的表白,灵感就来自这里。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读出这个故事其实讲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不断和世界驯养的过程,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安宁与幸福。


至此,我才能说,这本书里,至少包含着这样三层意愿——

对世界的重新解释和命名

对一切美好事物的驯养

让我们重新成为一个孩子


再次罗列,如何带着孩子来玩这本书,在游戏中完成阅读与写作:


作家陈诗哥说:世界上有三类人:0—99岁的大人、0—99岁的老人和0—99岁的孩子。我认为,童话的使命,是让0—99岁的大人和0—99岁的老人,重新成为0—99岁的孩子。这便是童话的救赎。


安徒生童话《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里的糟老头和糟老太婆便是0—99岁孩子的最好代表。老太婆永远相信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正如我们要永远相信童话,永远相信孩子。继而与童话驯养,与孩子驯养。


我身边的朋友经常调侃我是不谙世事的小孩,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人,现在想来,这绝对是对我的褒奖啊!


在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里,幻想王国正在毁灭,因为我们把幻想视为谎言,天真女皇生命垂危,只有一个人间的小孩为她起一个新的名字,她和幻想王国方能得救。


唯有回到单纯的源头,才能因应繁复的事象。


感谢创造这个故事的伟大作家陈诗哥,他比我小一岁,姑且斗胆称呼一声诗哥弟弟,希望他不要在家打喷嚏!感谢百千二年级导师团队的小伙伴们,感谢星星老师,因为本来驯养这个故事的人应该是黄芳老师,黄老师前段时间身体不适,于是,我被赶鸭子上架,自从我勇敢地上了这个架子,黄老师的身体也就康复了。诗哥弟弟说:“当你为了他人的美好时,童话便产生了。”这样看来,我驯养这个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童话。

诸位,我已经看到那个童话故事面带微笑向我走来,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我想,我已经成功驯养了一个故事,驯养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至于驯养作家,那只是我的一个梦想。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我们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编辑:寒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