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热点】吴恩远 匡列辉:历史研究的春天——庆贺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吴恩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匡列辉,湖南城市学院研究员


北京北郊亚运村旁,一座具有中国文化元素、气宇轩昂的新大楼拔地而起。根据党中央的安排,这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办公地址。

  2019年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大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单位、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代表出席大会共襄盛举。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学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略举措,显示了党中央对历史研究的重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尽管当天天气寒冷、朔风凛冽,但与会者内心充满激情,他们知道,历史研究的春天来了。

  为什么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


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更好走向未来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是最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无产阶级政党。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了“文革”后的中国也面临“走向何处”的转折关头。当此之时,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实事求是的总结评价,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就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从此,神州大地活力奔涌,生机盎然。

  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之际,国内外某些人怀疑中国红旗还能打多久?中国共产党人沉着应对,思考时局变化的深层原因,深刻总结苏联东欧国家崩溃的历史教训,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方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天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新形势,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实现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需要研究其变化的历史根源和沿革,揭示深层次凸显矛盾的规律,弄清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阻遏、忧惧、施压增大的实质,从而克服和遏制对我们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肩负着党中央的期望和人民的嘱托,承担着系统研究世界和中国历史、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任务,以对历史的深入思考总结经验为使命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应运而生。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充分发挥历史研究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经历过过度单纯追求提高物质生产产量的时期,但“有增长、无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没有因此丰富、社会道德面貌没有因此净化。这种“片面发展观”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还要求提高人的思想文化水平。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就必须充分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这当然不是要贬低其他学科,但说明了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学科对于丰富人的知识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就是通过历史科学的研究,大力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史观看中国和世界,看历史与未来;从古往今来璀璨如珠的中国优秀历史传统文明和世界文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促进当代人的整体文明素养的提升,促进社会经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三、融合中国史、世界史等方面研究力量,创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把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科的力量整合进中国历史研究院,就可以做到:第一,集中领导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等历史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二,便于形成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和力量调配;第三,促进相关历史学科的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第四,有利于精简行政事务,可以减少对科研人员繁琐的行政干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寄语新组建的中国历史研究院,要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力量,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

  中国历史研究院应当不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不负人民重托,继承和发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先贤前辈们铸就的“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扎实治学精神,大力弘扬中国史学深厚的优良传统,着力提高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

  要立足当代与国情,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从人民最关切的问题与当今世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扎实开展历史研究,不断推动相关历史学科的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创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深入扎实的历史研究中,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为世界历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相关阅读  

【经济热点】 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值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史学界人才辈出、成果丰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希望中国历史研究院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加强中国史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习近平   

2019年1月2日


【经济热点】中国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论习近平主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重要讲话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中国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深刻把握世界各国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坚强决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劲正能量。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40年来,中国从濒临“被开除球籍”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98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超过147倍,累计吸引外资超过2万亿美元,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40年改革开放,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回首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国人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尽管40年来我们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成就,但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就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面向未来,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将以更负责的精神、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增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前不久,我们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再次表明中国支持自由开放贸易、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决心不会有任何动摇。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宣示的,“中国将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鼓励公平竞争,主动扩大进口。今后,我们将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进一步敞开中国市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将继续致力于与各国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在世界银行最新《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较前一年上升32位,成为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之源、活力之源,中国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条件。

  习近平主席宣示:“中国下决心将减贫进行到底,到2020年彻底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40年来,中国正是以这样的决心和信心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我们就不仅能赢得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也一定能够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争取人类更美好的明天。


 推荐阅读   

【经济热点】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经济热点】中国民营经济40年重大事件

【经济热点】李义平: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热点】中国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论习近平主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重要讲话

【经济热点】冯维江:合作是中美双方最好的选择


 (编稿:郭冠清  林盼  审校:孙志超)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长按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感觉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